污泥调理剂的研究进展
2011-12-08时亚飞侯海攀杨家宽
熊 唯,刘 鹏,刘 欢,时亚飞,侯海攀,杨家宽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污泥调理剂的研究进展
熊 唯,刘 鹏,刘 欢,时亚飞,侯海攀,杨家宽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介绍了复合型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发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污泥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方法,指出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复配调理剂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并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的可能性。
调理剂;污泥脱水;复配;复合调理剂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污水处理厂污泥量日益增长。污泥颗粒小、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高[1-2],脱水困难,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问题。污泥脱水前必须进行物理、化学调理改善其脱水性能,便于后续处理处置[3-4]。化学调理效果可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被长期广泛采用[5]。而化学调理的核心就是调理剂的研发。
现有污泥调理剂的开发一般参照水处理絮凝药剂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单组分的污泥调理剂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脱水效果。现阶段污水厂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高达80%左右,给卫生填埋、焚烧等后续处置带来困难[6]。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国内外研究者开始研发复合型调理剂或将调理剂复配使用,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目前,污泥脱水处理中复合型调理剂与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没有严格的定义,参考水处理调理剂的相关文献[7-12]可对其做如下定义:复合型调理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传统单组分调理剂经过一定反应形成新的高分子聚合物或复合体系的调理剂,如壳聚糖(CTS)与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得壳聚糖衍生物(CAM);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是指将不同的调理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同时或分步投加,使其发挥协同作用而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手段,如混凝剂氯化铁与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使用。
本文介绍了复合型调理剂的研发现状,并对调理剂的复配使用进行了深入阐述。
1 复合调理剂的研发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污泥复合调理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与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上。相对单组分的调理效果,复合调理剂的调理效果较好。达到相同调理效果时,复合调理剂中单组分用量比单独使用各组分少,有助于降低药剂成本。此外,复合调理剂可一次性投加。但是,复合调理剂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可能增加制备成本。
吴幼权等[13]采用 CTS与 AM 接枝共聚制得CAM,并将其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合,得到复合絮凝剂CAM-CPAM,用于调理污泥。当CAM-CPAM加入量为30 mg/L时效果最佳,污泥脱水率达90%;而单独使用CPAM 或CTS,最佳加入量均为40 mg/L时污泥脱水率仅分别为75%,65%左右。
杜丽英等[14]将CTS分别与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3种单体中的1种或2种通过接枝共聚合成3种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其中,阳离子型共聚物调理效果最优,可使泥饼含水率下降9.4%,而单独使用CTS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只下降了7.6%。
詹怀宇等[15]利用木素磺酸钙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经过Mannich反应制备两性絮凝脱水剂LSDC调理污泥,污泥比阻降低了59%,污泥脱水率可达87%,比单独使用CPAM调理的污泥脱水率高22%左右。
此外,在无机-有机复合调理剂方面,刘立华等[16]用强阳离子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与聚合硫酸铁(PFS)反应制得复合絮凝剂。当PFS质量浓度(以Fe计)为422.0 mg/L、PDMDAAC质量浓度为30 mg/L时比较适宜,调理后污泥比阻降低了91.6%,比单独加入等量PFS调理后的污泥比阻降低率多30.4%,比单独使用50 mg/L的PDMDAAC调理的污泥比阻降低率多5.9%。文献[17]指出,无机-阳离子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主要通过增加正电荷密度来增强对污泥电负性絮体的电中和作用,以达到絮凝增效作用。
污泥复合调理剂尚未形成工业化产业,其主要原因是制备方法繁琐。有关复合调理剂的性能、复合作用机理等还有待深入探讨。
2 调理剂的复配使用
将不同的污泥脱水调理剂复配使用是目前污泥调理研究的主要趋势。污泥调理剂根据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划分为三类,污泥调理剂的分类见表 1[5,7]。
表1 污泥调理剂的分类
调理剂复配使用方法的分类见图1。复配使用操作方便,复配种类多样。同时,可选择不同特性的调理剂复配对污泥进行物化改性以适应不同的污泥后续处置方式,污泥脱水调理剂的复配使用为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降低调理成本提供了途径。
图1 调理剂复配使用方法的分类
2.1 以混凝剂为主的调理剂复配
混凝剂以无机低分子调理剂为主,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郦光梅等[18]比较了氯化铁、硫酸铝、氯化铝复配使用与使用GD-11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调理污泥的效果:当铁盐、铝盐的加入量均为2 g/L、GD-112加入量为0.05 g/L时,两者经济成本相当,结果表明投加混凝剂调理后污泥比阻降低了70%,比投加GD-11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污泥比阻降低率高33%;该作者还提出,混凝剂更有利于降低污泥比阻,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同时调节污泥成分,有利于后续建材化利用。
2.2 以絮凝剂为主的调理剂复配
在广泛使用的高分子絮凝剂中,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及其衍生物使用最广泛;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比传统低分子调理剂效果优异,而价格较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低廉[19]。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但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以高分子絮凝剂为主的复配和以微生物絮凝剂为主的复配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
2.2.1 以高分子絮凝剂为主的调理剂复配
以高分子絮凝剂为主的复配包括有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复配和多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复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少,絮凝能力强,但存在难降解、有生物毒性[20-22]、成本高等问题;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价格较低,但用量大,易残留铝、铁等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使用有助于弥补单独使用的不足。PAM和聚合氯化铝复配[23]使用可使泥饼含水率降低17.95%。CTS与聚合氯化铝复配[24]调理后的污泥比阻降低了74.5%,比单独使用CTS调理的比阻降低率高13.7%。
有机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调理机理不同,复配使用有助于各组分充分发挥作用,增强调理效果。文献[25]指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中电离出的正电离子可中和污泥表面电荷,压缩双电层,降低颗粒的表面电动电位,减小污泥颗粒间斥力,促进凝聚。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中溶解发生电离并通过氢键、共价键等与污泥的固体颗粒发生吸附。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链很长,且链上有很多活性阳离子基团,可在水中充分伸展并同时黏结多个颗粒,形成絮团。
另有学者研究了多种有机絮凝剂复配使用的效果,复配组分主要集中于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高聚物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调理成本较高,而天然改性高分子原料广、价格低[26];常用污泥调理剂PAM 的单体易残留在污泥中[27],具有“三致”效应[28],而天然改性高分子具有无毒、易于生物降解等特点[29],两者复配有望降低调理后污泥的毒性。Bradley等[30]用环糊精与PAM进行复配,环糊精中和了絮凝剂调理后污泥颗粒表面的多余电荷,从而促进凝聚,同时复配使用具有显著经济性。Glover等[31]将短链聚丙烯酸分别与长链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物进行复配,用于调理污泥,过滤后的泥饼含水率比单独使用阴离子聚合物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分别减少了6.4%,2.9%;Lee等[32]比较了阳离子聚合物KP-201与非离子聚合物NP-800复配及单独使用的效果,发现先加KP-201后加NP-800的调理效果最好,污泥的比阻降低率比单独使用KP-201调理的高14.7%。
有机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使污泥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有利于离心脱水。有机絮凝剂的投加对污泥中大量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和水分[33-34]的稳定或减少帮助不大,但相比于无机调理剂(如石灰、粉煤灰)投加量过大易使污泥热值降低的特点,投加有机絮凝剂对此方面影响较小。
综合来看,上述两类调理剂复配使用调理污泥均可达到比单独使用更好的脱水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理成本。
2.2.2 以微生物絮凝剂为主的调理剂复配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或其菌体本身构成的。微生物絮凝剂复配如奇异变形杆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与CaCl2复配、酱油曲霉发酵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与PAM进行复配[35]均可使污泥的脱水率高于80%;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分子链较短,活性基团种类较多,可与分子链较长、活性基团种类单一的聚丙烯酰胺互补,有效地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36]。
微生物絮凝剂调理效果较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37],有利于污泥的卫生填埋与农业利用,规避污泥处置带来的环境风险,但其生产成本、技术要求高。将微生物絮凝剂与其他种类的絮凝剂进行复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为规模化生产打下基础,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
2.3 以助凝剂为主的调理剂复配
助凝剂一般为石灰、粉煤灰等无机惰性物质[38],用于调节污泥的pH、改变污泥的颗粒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性。
污泥絮体中有机物含量高,高压下易压缩变形[39],使污泥在过滤后期堵塞滤饼孔隙,降低机械脱水效率。助凝剂的加入起到骨架构建体的作用,使污泥在高压下仍保持多孔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污泥中有机质可压缩性问题[40-41],使水分在高压下仍易于脱出,有利于板框压滤等深度脱水方式[42]。助凝剂与其他调理剂复配使用效果见表2。助凝剂与其他调理剂复配使用可在污泥中形成多孔骨架结构的同时也产生絮凝或电中和等多重效果,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Brallier等[47]发现助凝剂石灰有助于重金属离子被生物同化,有利于重金属的稳定化,适于农用等处置方式。采用粉煤灰等助凝剂则可以增加无机物含量,有利于污泥的建材化利用,如美国威斯康辛公司利用污泥(主原料为粉煤灰)生产陶粒[48]。但惰性物质残留在泥饼中会使待处置污泥增容,在面积小的地区若选择填埋处置需权衡利弊。
表2 助凝剂与其他调理剂复配使用效果
3 结语
现阶段对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究仍是基于污水处理调理剂的方法原理,但污水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性能,而污泥调理则重在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所以能改善悬浮物沉降性能的调理剂不一定能够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因此,污泥调理剂的开发应结合污泥自身特点及污泥的后续处置。
单一水处理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将调理剂复配使用有助于发挥协同效应,可达到比单独使用更好的脱水效果。其中,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且根据不同的污泥处置方法,可选择不同特性的调理剂复配使用对污泥进行物化改性,有利于污泥处理与处置的一体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Curvers D,Usher S P,Kilcullen A R,et al.The influence of ionic strength and osmotic pressure on the dewatering behaviour of sewage sludge[J].Chem Eng Sci,2009,64(10):2448-2454.
[2] Christensen M L,Keiding K.Creep effects in activated sludge filter cakes[J].Powder Technol,2007,177(1):23-33.
[3] Wakeman R J.Separation technologies for sludge dewatering[J].J Hazard Mater,2007,144(3):614 -619.
[4] Tony M A,Zhao Y Q,Tayeb A M.Exploitation of Fenton and Fenton-like reagents as alternative conditioners for alum sludge conditioning[J].J Environ Sci-China,2009,21(1):101-105.
[5] 谷晋川,蒋文举,雍毅.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1-92.
[6] Wang Wei,Luo Yuxing,Qiao Wei.Possible solutions for sludge dewatering in China[J].Front Environ Sci Engin China,2010,4(1):102-107.
[7] 朱艳彬,马放,杨基先,等.絮凝剂复配与复合型絮凝剂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8):1254-1258.
[8] 张孟存,宫惠峰,何红升.聚合硅酸氯化铝铁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J].石油化工,2007,27(4):371-373.
[9] 张鹏,王洪运,秦绪平.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J].石油化工,2010,30(3):265-269.
[10] 佟志芳,邹燕飞,李英杰.聚硅酸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J].石油化工,2009,29(2):175-178.
[11] 王威,赵雅芝,全燮.含羧甲基淀粉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J].石油化工,2009,29(3):283-286.
[12] 刘玉婷,吴宏伟,尹大伟.含氟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J].石油化工,2010,30(1):81-84.
[13] 吴幼权,郑怀礼,张鹏,等.复合絮凝剂CAMCPAM的制备及其污泥脱水性能[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5):535-539.
[14] 杜丽英,胡筱敏,李亮.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2):82-84.
[15] 詹怀宇,刘千钧,刘明华,等.两性木素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污泥脱水的应用[J].中国造纸,2005,24(2):14-16.
[16] 刘立华,龚竹青.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性能[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77-82.
[17] 周春琼,邓先和,刘海敏.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研究与应用[J].化工进展,2004,23(12):1277-1284.
[18] 郦光梅,金宜英,李欢,等.无机调理剂对污泥建材化的影响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3):82-84.
[19] 郑怀礼,刘克万.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水处理技术,2004,30(6):315-319.
[20] Baeyens J, Van Puyvelde F. The incineration of sewage sludge:a strategy for the design[J].J Hazard Mater,1994,37:179 -190.
[21] Majam S,Thompson P A.Polyelectrolyte determination in drinking water[J].Water SA,2006,32:705 -707.
[22] Bolto B,Gregory J.Organic polyelectrolytes in water treatment[J].Water Res,2007,41:2301 - 2324.
[23] 金建华,苗兆静.污泥脱水中PAC与PAM联合使用的试验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2):4-6.
[24] 刘秉涛,娄渊知,徐菲.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调理作用[J].环境化学,2007,26(1):42-45.
[25] 麒麟,李桂菊.高分子絮凝剂复配进行污泥脱水的研究[J].皮革化工,2007,24(4):32-36.
[26] 马伟,肖锦,郭丽燕.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研究进展与磁场效应作用下强化絮凝的探讨[J].水处理技术,1998,24(3):171-173.
[27] Bolto B,Gregory J.Organic polyelectrolytes in water treatment[J].Water Res,2007,41:2301 -2324.
[28] Choi Chang Won,Yoo Sooae,Oh Inhye,et al.Characterization ofan extracellularflocculating substance produced by a planktonic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J].Biotechnol Lett,1998,20(7):643 -646.
[29] 刘宏,黄小红,孙策,等.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究进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944-2948.
[30] Bradley H H,Malyuba A,Tuan Le,et al.Sludge dewatering with cyclodextrins[J].Water Res,2007,41:1201-1206.
[31] Glover S M,Yan Yaode,Jameson G J,et al.Dewatering propertiesofdual-polymer-flocculated systems[J].Miner Process,2004,73:145 -160.
[32] Lee C H,Liu J C.Enhanced sludge dewatering by dual polyelectrolytes conditioning[J].Water Res,2000,34(18):4430-4436.
[33] Bruce A M,Davis R D.Sewage sludge disposal:current and future options[J].Water Sci Technol,1989,21:1113-1128.
[34] Scancer J,Milacic R,Strazar M,et al.Total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partitioning of Cd,Cr,Cu,Fe,Ni and Zn in sewage sludge[J].Sci Total Environ,2005,250(1-3):195-202.
[35] 叶何兰,叶锦韶,钟子嘉,等.微生物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J].环境化学,2009,28(3):414-417.
[36] 杨阿明,张志强,王学江,等.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泥脱水及其动力学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9):24-27.
[37] 周礼,张永奎,陈晓,等.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584-588.
[38] 金儒霖,刘永龄.污泥处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7-128.
[39] Ruiz T,Kaosol T,Wisniewski C.Dewatering of urban residual sludges:Filterability and hydro-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ditioned sludge[J].Sep Purif Technol,2010,72(3):275 -281.
[40] Zall J,Galil N,Rehbum M.Skeleton builders for conditioning oily sludge[J].J WPCF,1987,59:699 -706.
[41] Benítez J,Rodríguez A,Suárez A.Optimization technique for sewage sludge conditioning with polymer and skeleton builders[J].Water Res,1994,28(10):2067-2073.
[42] 杨茂东,林海燕,王超.净水厂污泥脱水机选型及使用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0,36(9):20-23.
[43] Deneux-Mustin S,Lartiges B S,Villemin G,et al.Ferric chloride and lime conditioning of activated sludges:an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n resin-embedded samples[J].Water Res,2010,35(12):3018 -3024.
[44] Zhao Y Q.Enhancement of alum sludge dewatering capacity by using gypsum as skeleton builder[J].Colloids Surf,A:Physicochem Eng,2002,211:205-212.
[45] Thapa K B,Qi Y,Hoadley A F A.Interaction of polyelectrolyte with digested sewage sludge and lignite in sludge dewatering[J].Colloids Surf,A:Physicochem Eng,2009,334:66-73.
[46] 曾德芳,袁继祖.PQ-AR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9):75-81.
[47] Brallier S,Courillard D.Optimum residence time(in CSTR and Airlift reactor)for bacterial leaching of metals from anaerobic sewage sludge[J].Water Res,1991,25:211-218.
[48] 公德华,魏朝晖.污泥的资源化——制轻质陶粒的优化条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86-89.
Progresses in Research on Sludge Conditioners
Xiong Wei,Liu Peng,Liu Huan,Shi Yafei,Hou Haipan,Yang Jiaku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China)
The progresses in research on composite conditioners for sludge dewatering are introduced emphasizing the methods for combined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conditioner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watering performance of sludge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composite conditioners or complexformulated conditioners.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 is discussed.
conditioner;sludge dewatering;complex formulation;composite conditioner
X705
A
1006-1878(2011)06-0501-05
2011-03-17;
2011-07-14。
熊唯(1989—),女,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泥处理与处置。电话 15072412468,电邮xo1027@sina.com。联系人:杨家宽,电话 027-87792207,电邮 jkyang@mail.hust.edu.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162);大学生创新活动基金资助项目(01-09-26192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9-0392)。
(编辑 张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