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禽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2011-12-08马长宇张国祖河南省康星药业有限公司河南中牟45464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
马长宇 张国祖 (河南省康星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中牟 45464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
影响禽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马长宇1张国祖2*(1河南省康星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中牟 451464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11)
影响禽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我国是禽蛋、禽肉的生产大国,养鸡业也是我国农民致富的有效方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高的死淘率却影响着我国养禽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实中,往往是鸡群发生疾病后,用了大量的药品,但群体的病情并无好转,甚至日趋严重,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疾病多发和难于治疗已经成为令养殖户和广大禽病工作者十分头痛的难题,并已严重地影响了养禽业的正常发展。那么影响禽病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从禽病防制角度出发,并结合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阐述目前在禽病治疗中影响疗效的一些因素。
1 免疫功能不完善
机体存在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与特异性免疫系统。如在禽的呼吸道中鼻腔和上呼吸道弯曲潮湿的孔道能阻挡空气中较大的带病原颗粒突破黏膜。而小于1μm的颗粒则可进入下呼吸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颗粒会黏附于呼吸道表面具黏性的黏液上,然后由呼吸道的刷状缘(纤毛)的逆蠕动而将其排出体外。若病原微生物进入下呼吸道深部,就会被下呼吸道黏膜上皮的巨噬细胞和被覆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的许多杀菌物质吞噬和杀灭。而分布在呼吸系统的哈德氏腺能在抗原的作用下引起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IgA、IgM和IgG),起到中和病毒、阻止病毒入侵和吸附的作用。机体的免疫系统是机体健康的保证,当各种原因破坏了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时就会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
但在养殖生产和疾病诊治中经常见到一些损害免疫系统的情况存在,例如鸡舍中的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引起呼吸道黏液pH值的改变和纤毛活动功能的丧失,破坏黏膜的结构。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黏膜上皮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能力。同时,各种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可妨碍机体免疫机制的功能发挥,使禽只对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升高。免疫时应当滴鼻点眼的疫苗进行了饮水免疫,忽视了呼吸道黏膜免疫的重要性。选用疫苗时,使用没有对抗原进行浓缩的疫苗,因抗原含量较低,不能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在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时,同时用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药物影响了抗体的产生。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疫苗免疫的效果。此外,抗体监测在一些地方没引起重视,相关人员不了解抗体的高低与疫病发生和生产性能的关系,不能根据监测结果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也是免疫中常见的问题。
因此,在对疾病的治疗时一定要考虑到免疫系统与禽病发生的关系,维护免疫系统的完整性。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有害物质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损伤,加强免疫接种,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防制禽病必不可少的条件。
2 耐药性严重
我国细菌耐药性已向多重耐药的方向发展,不再停留在对同一类中数种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养殖场为控制疾病,而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通过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在细菌间传播和扩散。同时,动物饲料添加亚治疗量的抗菌药物作为生长促进剂,集约化养殖使用大量药物来控制各种疫病,这给动物携带菌造成大范围的选择性压力,促使耐药菌数的增加;此外,细菌对各种化学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敏感性高的菌种会逐渐减少或被消灭,耐药菌种得以繁殖,替换原有的菌种,这种微生态的变化也是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在近30年内我国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多重耐药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多重耐药集中在4种以内;20世纪80年代出现10种;20世纪90年开始菌株对各种药物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率突飞猛进,耐药谱也明显增宽,多重耐药以4~11种为主;2000年后多重耐药以10~15种为主。耐药谱逐渐增宽,由原来耐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氯霉素类,到目前增加到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说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与发展,与抗菌药的临床使用和长期反复使用均有密切关系。
严重的耐药性使禽病防制工作者在对禽病治疗时常出现用药无效的现象,因此有条件的地方有必要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另外由于养殖规模、养殖历史和用药习惯的不同,不同地区细菌的耐药性差异较大。规模化养鸡养殖较早的地区耐药性要明显高于较晚地区。而且各地菌株都有独特的药敏谱,不通过药敏试验很难选择出合适的治疗药物,再加上现在市场上治疗细菌的药物种类繁多,成分不详,养殖户在鸡群发生疾病时不可避免地产生重复用药,既增加损失又延误了病情,因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药显得尤为重要。
药敏试验由于采用了体外试验方法,在进行选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⑴在选择高敏药物时还应考虑药物的吸收途径。高敏药物一定要配合适宜的给药方法,并予以足够剂量、足够疗程,才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⑵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符合率一般为70%~80%,所以也不能过分地依赖药敏试验。如发现疗效不显著应及时换药。⑶药敏试验确定的首选药物不是一成不变。需要定期进行药敏试验了解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⑷选药时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物。必须应用两种抗菌药物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⑸避开已经使用过的药物或其同类药物,发病期间已用过的药物或同类药物一般不再选用。
3 解剖生理代谢特点与用药关系
家禽和家畜的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其临床用药情况也有所差异,只有根据家禽的解剖生理代谢特点合理选用药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家禽呼吸系统有特殊的气囊结构,在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时可选用气雾给药的方式,使药物在呼吸道发挥局部作用,亦可由呼吸膜快速吸收产生全身作用。家禽肠体小,蠕动快,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快,但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对以原形经肾排泄的药物较敏感,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对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方法进行调整。
在进行口服给药时,药物的吸收主要经胃肠道。家禽独特的胃肠道内环境影响着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溶解度大的水溶性小分子和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肠内容物过多时,吸收减慢。当发生肠炎时,肠道pH值发生改变,也可影响吸收。急性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有的药物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当发生脂肪肝等有损伤时,对药物的代谢减缓,若大量或长期用药,会出现蓄积性中毒情况。
不同季节鸡的饮水与采食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鸡群发病后,其饮水与采食量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在进行投药时要考虑其影响。如夏季时,鸡的饮水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而采食量却常偏低,如按饮水量进行投药常会出现用药过量的现象。严重病例出现采食饮水困难,进行全群投药会出现个别鸡只用药量不够的现象。水禽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的控水,在群体用药上要以拌料为主。
因此,在对禽病进行诊疗时,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禽群的发病情况及生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药物及给药途径才能保证药物有有效利用。
4 诊断失误
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化,出现亚型株和变异株。且由于病原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变异,加上禽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禽病在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也出现非典型化感染或发病,导致临诊症状也变得更加复杂,准确诊断难度加大。而越来越多的营养缺乏代谢病、中毒病及综合征的出现也给临床判断增加了难度。
我国虽然是养禽大国,但对禽病的诊断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很低的兽医从业资格门槛,使一部分非本专业人员也很容易进入禽病诊治工作的行列,甚至有的只是从事过几年的养殖就敢看病开药。理论知识的匮乏和临床经验的不足常常造成对疫病的诊断错误。把甲病看成乙病,或甲乙丙等多种病混合感染只看作一种病。同时落后的诊断方式和诊疗理念也严重影响着对禽病的正确判断。一些地区无实验诊断设备,不能进行区域的抗体监测和药敏试验,只是凭借一把剪刀或听养殖户的描述就做出诊断,治疗也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用药。对疾病的诊断上不能分清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和诱因。
一些兽医工作者在对禽病的诊断中常出现诊断不细致、不能把握特征性病变,对全群的疫病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也是造成诊断失误的重要原因。此外,某些养殖户存在诊断时的不配合,没有如实描述疫病的发生情况、免疫程序和用药情况,也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5 治疗用药方案的选择
禽病发生后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快速控制疾病的发展,不同疫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其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现实中一些兽医不能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往往开出的药方为大复方,抗细菌、抗病毒和补充营养一起上。这样一方面浪费了药物,另一方面由于治疗无主次,很容易造成耐药性的产生和治疗失败。
如同时发生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时,要采取的主要方法为先紧急接种疫苗,再利用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控制继发感染。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时,主要采用先注射蛋黄抗体或高免血清,后用药进行对症治疗。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注射蛋黄抗体后的4~5天可以补防新城疫疫苗,在8~10天后可以补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同时要做好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工作。治疗病毒引起的产蛋下降时要使用3步处理法:第一步应对症治疗,如需免疫必须加强免疫;第二步是消除输卵管炎症;第三步才是增蛋护理。
在实际生产中,常见一些兽医人员和养殖户为了快速治疗好疾病,常常是“见毒就抗、见菌就杀、见泻就止、见烧就退、见降就提、见喘就平、见痰就化”等,殊不知机体在发病的初期是在调动免疫力以维持自身平衡,此时只需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的措施就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治疗中不注意给药时间、方法、次数和间隔,长期使用同一药物或疗程不足和频繁换药,随意加大用药量,不做常规预防用药,依赖高价药,盲目搭配药物等都严重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作用途径。要选用对肝、肾损伤小的药物,治疗全身性感染全群给药要选用在肠道易吸收的药物或进行个体用药(喷雾、注射、滴口和点眼)。此外,在选择药物时也需注意,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由于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异在疗效上也有很大差异。
6 诱导因素的消除
疾病的发生常是由病因与诱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因素在某些疾病的发生还起着主要致病作用和原发作用。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一方面要对因对症治疗,另一方面要注意消除诱导因素。鸡舍的环境条件、饲料的营养因素、某些疾病的继发感染、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不合理的用药都会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导因素。
如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常常是环境短暂的冷应激→刺激呼吸道黏膜(俗称受凉感冒)→呼吸道症状出现→药物治疗假康复(冠状病毒造成呼吸道绒毛脱落,令呼吸道症状减轻)→花斑肾症状→控制不利→大肠杆菌病继发感染症状。因此对本病的防控必须做好鸡舍的温度控制,避免出现温度的骤变。而长期饲喂含有劣质鱼粉的鸡群,因饲料含有糜烂素可引起肌胃糜烂;雏禽的肉毒梭菌中毒;因细菌含量超标能引起严重的久治不愈的细菌感染,携带有寄生虫卵可引起线虫、绦虫二次感染。因此对这些病在治疗时要注意鱼粉的质量,必要时可以减少鱼粉的使用量。治疗疾病时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部分头孢类药物可引起肠道细菌的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随意加大剂量使用消毒液进行喷雾,造成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引发呼吸系统症状和毒性反应,特别是酸碱度大的消毒液。
因此,在对禽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查找诱因,减少诱因对疾病的影响因素。
7 营养的调节与管理的改变
一些养殖户往往只注重如何使用药物治病,而忽视对机体的营养和周围环境的净化工作,这往往也是久治不愈或治疗失败的原因。此外,营养代谢病和管理失误也常常是造成疾病发生的原发因素,某些营养物质也影响机体免疫机能从而间接上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发生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能量低蛋白日粮的长期摄入,高能造成的脂肪过多,而低蛋白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与脂肪结合,以致大量脂肪沉积在肝内而发生脂肪肝。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一方面要对饲料营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氯化胆碱、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等,以促进肝脏脂肪营养物质的代谢。
鸡舍的管理包括温度、密度、湿度、通风、光照、环境卫生和应激等方面,对家禽的疾病发生和生产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夏季,养产蛋鸡就需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然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产蛋下降,蛋壳质量变差,鸡因多饮水出现生理性腹泻。同时还会产生生理性呼吸困难、热应激或中暑等管理上的疾病。同样若舍内温度过低时,也会出现采食量增加,料肉比、料蛋比增加。
对鸡来说,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如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低至40%,或高至72%,对鸡群均无显著的影响,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如低于40%,鸡的羽毛生长不良,成鸡羽毛凌乱,皮肤干燥,空气中尘埃飞扬,而携带大量病原体,容易诱发呼吸道病症。如果相对湿度过低,在极端情况下,也会导致鸡脱水(特别是雏禽)。湿度高于72%,不利于散热,鸡的羽毛粘连污秽,球虫感染几率增加,关节炎病例也会增多。
群体的饲养密度与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成正相关,减少饲养密度可以有效减少禽病的发生。密度过大对肉鸡的生长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可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增加等。啄癖的发生除了营养因素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饲养密度过大、料水位不足和光线过强。
8 辅助措施不到位
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辅助治疗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辅助措施可以减少疫病的传播,减少疾病对机体的损伤。
切断疫病传播方式、途径和媒介是控制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如发生鸡痘时要做好对蚊虫的杀灭,组织滴虫病的发生与场地蚯蚓多有关,而白冠病发生与蠓和蚋关系密切。养殖场的人员流、物品流和车辆流也是疫病传染的重要途径,在诊疗时要引起注意。
通过加强管理和对症药物的添加对疾病康复也有重要作用。如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提高舍温,供给充足的饮水。为了减少饲料浪费和避免啄癖的发生进行断喙是较有效的方法。机体发热时可添加一定的解热镇痛药物,同时由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消耗增加,而鸡只采食量减少,必须进行补充,以保证合成各种酶类的需要,从而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抗体力。发生呼吸道病时可选用一些支气管扩张药。长期腹泻的病禽在治疗时要注意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以纠正体内酸碱平衡失调。
做好对饲料、水源的卫生监督。建在河道、主要道路或厂矿附近的养鸡场,其水质和空气质量都不利于家禽的饲养。在生产中要注意对饮水、采食饲料器具经常进行冲洗和消毒。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垫料和厚度,潮湿的垫料要及时进行更换,以防霉菌的产生。在进行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时,要注意网上育雏时是否有网格过大造成对鸡腿部的损伤,地面和笼养时尖锐物体是否对鸡体皮肤造成损伤。
总之,禽病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禽病的治疗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方案。加强对群体的免疫,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制工作是我国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S858.3
A
1008-3847(2011)05-0002-04
马长宇(1979-),男,从事禽病临床诊断与防制,13333835742,E-mail∶machangyu1979@163.com
张国祖,教授,E-mail∶zhangguozu@126.com
丁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