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方农业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思考*
——兼议云南农业大学的发展

2011-12-08刘福军

关键词:研究型学科大学

刘福军,欧 颖

(1.云南农业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 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定位最主要的是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关乎每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定位?这取决于每所大学的发展态势、发展潜能及社会需求。云南农业大学具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一个地方省属重点农业高校,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定位?能否将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且如何发展?是当前同类院校值得深思、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学者们有多种描述,但普遍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教学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大学,其主要特征,全国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根据目前我国的实情和学者们的研究,可归纳为:

(一)建校历史

大学的学科建设、科研学术成果、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应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没有较长时间(5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一般不应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二)学校规模

2009年我国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平均在校生规模为 13 937 人。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全国高等教育中有着骨干地位和作用,学生规模应在全国平均规模之上,一般应在1.5万人以上。从我国目前具备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来看,学生规模大多超过了2万人。

(三)人才培养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探究真理,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的学术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把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把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人才。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从“规律”到“原理”转化的学术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从“原理”到“方案”转化的技术型人才;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从“方案”到“产品”转化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可以得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有复合知识、综合素质、研究潜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且涵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研究生规模超过在校生规模的15%,硕、博士毕业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建设有相当数量的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一些优势特色学科具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同时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学科群。

(五)师资队伍

教学研究型大学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主要体现在:30岁至50岁教师占7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占40%以上;教授占25%以上;各学科教师数量和比例相对均衡;海外学者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占一定比例;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取得最后学历的教师占50%以上。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突出教师兼顾教学和科研,承担一定比例的科研和推广任务,要求生师比保持适当的匹配度。目前,教学研究型大学生师比一般保持在10∶1到20∶1之间。

(六)科学研究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定区域或地方,以及某个行业科研与推广的重要基地,具有相当的实力。近年来, 国家科研与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应达相当数量;在国内外国家一级刊物上,每年发表数量较多、水平较高的论文;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文科和综合大学 5 000 万元以上,理工科大学1亿元以上。

从以上主要特征来看,我国700余所本科大学中, 38所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可以看作是研究型大学,大约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其排名大约在我国本科院校的前40名以内;没有进入“985工程”的“211高校”以及一部分省属重点高校可以看作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大约占全国本科院校的25%,其排名大约在我国本科院校的前200名以内;余下排名在200名以下的500余所本科高校可以看作是教学型大学。[1]

二、云南农业大学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一)基本接近教学研究性大学雏形

比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综合分析学校历史与发展,云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已基本接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雏形。

云南农业大学始建于1938年。目前为省属重点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1.35万人,其中,博士生123人,硕士生 1 038 人,本科生 10 923 人,专科生 1 419 人;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9个;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数2门,省级精品课程数15门,省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全校在职教职工 1 543 人,专任教师 1 004 人。其中,教授占10.9%,副教授占34.4%;博士占17.8%,硕士占38.6%。教师队伍中,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2000年以来,获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1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高等院校十大科技奖1项,省科技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科研成果名列云南省高等院校前列。目前全校还主持有 “863”计划、“973”计划、全球环境基金(UNEP/GEF)、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74项,2009年全校科研经费到位 5 474 万元,课题在研经费2.1亿元。[2]

(二)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严格地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具体特征来衡量,特别是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较,云南农业大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在校生规模不足,研究生规模偏小。在校学生规模仅 13 503 人,离教学研究性大学的最低规模尚差 2 000 余人,离2万人的一般规模差距更大;在校研究生仅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6%,离教学研究性大学15%的最低比例尚差6.4%;二是学位点数量偏少,学科建设不足。学校博士学位只有1个一级学科点和4个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只有5个一级学科点和29个二级学科点;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只有省级重点学科17个,学科门类多科性和综合性不足,发展也不均衡,优势、特色学科凝练不够,数量少,未形成学科群,覆盖率不宽。三是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有较大差距。仅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较少,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虽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然而发展不平衡,利用不够充分。四是科研水平有差距。教师科研意识不够浓,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滞后,科研领域窄,科研人员单打独斗偏多,学科融合交叉不足,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偏少。五是师资力量有较大差距。在专任教师结构中,博士仅占17.82%,离教学研究性大学22.18%的底限比例还差6.4%;正高职称教师仅占10.9%,离教学研究性大学25%的底限比例还差14.1%;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能带动某个学科或领域快速发展的学术重量级人物太少;教师学缘结构尚需进一步改善。六是教学建设与改革不足。国家级精品课程仅有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少仅有1项,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有差距,学生入学基础差,学风不够浓,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不高。

(三)造成差距的原因

一是思想观念更新慢,改革发展往往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慢半拍;二是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安于现状,乐于自身纵向比较和省内比较,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危机感不强,奋进思想不浓,长远思考不足;三是管理运行机制滞后,整体激励不明显;四是地方经济发展慢,政府投入明显不足。

三、加速地方农业高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把握好发展目标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不缩小,农业比例不下降,社会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农村人口的缩小、农业比例的下降,必须建立在农村上水平,农业上档次、上效益的基础上,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高校必须迅速转变观念,调整办学思路,适应需要,转型发展。地方重点农业高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应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明确发展定位,把握好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方案,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在制定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发展道路上,应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突出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教学和科研上,应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办学层次上,应坚持以本科生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规模达到在校学生的15%以上;学科建设上,应坚持突出重点学科,加强优势学科,扩展学科门类,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二)狠抓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不断巩固多年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进一步确立教学的基础地位,坚持人才培养为中心, 始终把本科教育作为办学的重点,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一是应突出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研究潜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二是应打破传统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三是以“质量工程”为先导,强化教学团队和教学基础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推行“三学期制”教学改革;五是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科建设,坚持走特色发展路子

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整体办学优势、全方位发展实力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特色办学是大学的生命线,地方农业院校应牢固树立特色意识,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实际,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地区优势,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研究领域,汇集全校的条件和力量,在某些方面,尽快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平台,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往往学科建设表现得还不够成熟。增强学科意识,加强学科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不宜走大而全的道路,一要突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学科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尤其是重视和发展对其他学科建设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点建设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学科,并从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确实发挥出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二要突出凝练学科方向。不同的学科应有自己的重点方向和特色,基础学科应突出理论创新,应用学科应突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创新,从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生命力强、具有前瞻性、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三要突出学科条件、学术平台与环境建设。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长效性,在学科建设上应注意加强学科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比重,在不断改善学科发展所需的办公条件、场所、图书资料、仪器和信息系统等条件的同时,突出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所、重点社科基地为核心的学术平台、学科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制度化、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应有的作用,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要突出学术队伍建设。学校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逐步扩大教授和博士比例,不断优化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梯队,造就出一支支优秀的学术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纯教学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往往一方面缺乏学科建设意识,另一方面科研较弱。科研水平的差距是地方农业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差距。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突出和强调科研在学校上层次、上水平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促学科、促专业、促学位点建设,促教师的发展。在科研方向上,应结合学校特色,注意科研与重点学科密切结合,把有限资源集中到培养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上来。根据学校的发展和科研基础,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围绕“农”字做大文章,力争种植、养殖领域的科研水平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在其他学科领域实现省内领先或国内领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构建若干个科研团队,培养或引进团队领军人才,建设一批科研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加大成果利用,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鼓励更多的老师,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整合学校资源,集聚科研力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与能力。以此同时,全面带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把服务区域、地方和行业的发展放到办学的突出位置。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时,应摆脱求大、求全、好高骛远的心态,立足地方经济建设为支撑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后盾,坚持产学研结合,注重特色,讲求实效,逐步从个体自发服务,向学校有组织的团队服务转变;从单纯服务经济建设,向全面面向社会服务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项目合作向长期战略合作服务转变,真正把服务的重点集中到解决“三农”问题上来,使地方农业高校真正建设成为当地创新科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

(五)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

1.下移管理重心,实施学院制管理

从大学分类管理来看,研究型大学管理重心偏下,主要在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管理重心在中间,主要在学院;教学型大学管理重心偏上,主要在学校。[1]一般教学型大学的在校学生规模都不太大,办学层次与类型也不太复杂,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以校为主,学校有能力统管到底。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规模较大,超过了1.5万人,办学层次与类型、科研与社会服务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若再继续实行以校为主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管理重心之所以在学院,一是有利于通过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双管齐下,加速学科的发展。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学科形态不完整,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甚至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就需要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处理学科发展中的问题,运用行政权力来整合学科资源,创设新的组织结构。二是有利于合理布局学科。学院有汇集相关或相近学科所形成的学科群,随着管理重心下移至学院,学院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院学科基础来对参差不齐的学科进行调整和布局。三是有利于学科资源整合。管理权限下放后,学院有了一定的财权、人权和教学科研资源的调控权,可制定一系列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政策,对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进行政策导向和奖励,推动“人人有学科,人人有学科归属,人人有学科方向”的发展,更好更快地搭建学科组织,构建学科平台,加速学科发展。四是有利于社会服务职能的展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外联系网络不断扩大,要求学院相对自主地对外提供社会服务。

为此,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高校,应将管理重心下移,推行学院制管理,实行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管理模式。进而建议,一是对学院结构作一次调整。从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突出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统筹确定学院的职能、学科的发展和学位点的建设,构筑科学合理的学院结构体系。二是下放管理权力,明确实施学院制管理。克服过去综合管理部门忙于日常事务,学院想干、能干的事,又因权限、政策和条件的限制而没法干的现象和问题,学校突出目标管理,集中精力,加强全校性重大、长远问题的宏观管理;学院突出过程管理,进一步增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具体管理权,适当下发和增加以之相应的人权、财权和资源调控权。三是落实学院责任。随着管理权限的下放,同时应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学院,增强学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还应研究和制定学院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学院的管理,督促职责与任务的落实,真正发挥出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

2.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激励是应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策略对人们的行为动机进行激发,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不仅有利于整个工作的推进,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面对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艰巨任务,应注意完善和深化学校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创新激励机制,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正确地处理好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坚持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的思想,不断壮大学校资金积累,调动教职工和学院积极性,逐步建立起职能定位清晰、资源配置合理、责权利统一、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校院系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耀中.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16-18.

[2]朱有勇.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EB/OL]. http://news.ynau.edu.cn/fazhan/Index.html.[2010-04-29]

[3]云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Z].北京:国家统计局,2009-2010.

猜你喜欢

研究型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超学科”来啦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