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论文回顾
2011-12-07孙延林吉承恕
孙延林,李 军,吉承恕
●百家论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论文回顾
孙延林1,李 军2,吉承恕3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创刊30年来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论文进行了回顾,对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等两个领域的一些重要的主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研究主题进程的发展以及今后的展望。本文旨在纪念《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办刊30年。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从1981年的《体育教学与科研》发展而来,于1986年更名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到2010年底已有30年的历史。在30年之际,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论文进行回顾,从一个侧面反映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并以此作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办刊30年的纪念。
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的30年共30卷132期中,共计发表以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为主题的论文235篇,其中有2篇是英文。在对这235篇论文进行全部检索以后,选择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方法科学具体、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论文以及部分综述性文章进行回顾。
30年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其中1981年至1990年10年中共有30篇,1991年至2000年10年中共有52篇,2001年至2010年10年中共有论文153篇。
1 总的描述
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从竞技体育扩展到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形成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此外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也成为运动心理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姚家新等人在《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的文章中,从竞技运动心理、体育锻炼心理和体育教育心理等三个研究领域综述了运动心理学的进展,没有将运动学习与控制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列出[1]。Williams等人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上发表的纪念该杂志创办25年中的心理学文章回顾中,将发表的近300篇文章分为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和运动控制与学习三个部分[2]。从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来看,以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划分较多,凡是以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以从事竞技运动为情境的研究都划分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凡是以普通人,包括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为情境的研究都划分在锻炼心理学领域。在本文中,按照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发表的心理学文章进行回顾。
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发表的运动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来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水平都在提高。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的主题不断丰富,涉及到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各个主要方面,研究主题也越来越深入,从早期的情绪、动机、认知、态度、心理训练等方面深入到目标定向、动机气氛、归因、社会支持、信任、身体自尊、自我设限、心理疲劳、流畅心理、预判等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方法的科学水平逐步提高,从一般的综述、漫谈、试论、浅谈到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实验手段也朝着高科技发展,如眼动记录系统、脑像图、ERP等,统计方法也越来越严格,使用高级统计手段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如多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2 运动心理学领域
运动心理学主要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训练为研究内容,研究的主题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在逐步提高,研究主题涉及运动认知、心理能力和心理训练、社会心理现象、运动动机和情绪、运动员的人格和自我等。
2.1 运动认知
2.1.1 运动操作中的基本认知 运动操作的实质是一种知觉-运动行为,早期柴文袖等人有关青少年运动员时空机制的研究采用实验仪器测试的方法,寻找运动员基本知觉能力的规律[3]。于学礼,谭思洁关于少年球类运动员的视野的调查,通过对367名少年球类运动员和普通学生,采用视野计进行视野测试,提出运动员的视野在左眼颞侧外下方的几个方位、右眼颞侧外下方300°、330°几个方位上明显优于没有训练经历的普通少年,认为球类运动员的视野优势与遗传有关,后天的训练对于保持和改善运动员的视野也有重要意义[4]。谭思洁等人对少年田径运动员和普通中小学生进行了操作思维、自我时机控制能力、记忆再认、注意范围、动时估计、优势手镜画、等距知觉目测和手动点圆准确性等8项基本认知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时控综合指数、手动点园准确性、等距知觉目测能力和优势手镜画实验等4个指标上,运动员都优于普通中小学生,且大部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这些指标可用来描述少年田径二运动员的某些心理特征,成为少年田径选材的重要指标[5]。
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基本动作技能操作中的知觉作用是早期研究的一个特点,认为基本的知觉能力与运动操作关系密切,柴文袖等人对10~17岁的63名被试,使用全圆弹性跳台开关测试自我时机控制能力,说明少年的节奏调节能力、动时估计能力、转向速度调节能力、腾空控制能力的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并且存在性别差异,研究从基本的运动控制能力探讨少年的运动技能发展的特点[6]。
早期关于运动操作研究中选取的指标比较简单,主要围绕着基本知觉能力和简单的操作思维能力,相应的测试仪器也比较简单,但是其研究范式基本沿用。
2.1.2 预期能力 预期能力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认知加工能力,特别是在环境引导的运动项目中更为明显。预期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个突出的认知技能,随着时间阻断和空间阻断技术的使用,近年来有关预期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
孙延林等人对国内外有关不同水平运动员的预期认知能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也体现了国内学者对高水平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关注,突出了新的研究范式,从以往的问卷调查,逐步发展到专家-新手实验范式,以时间阻断技术、空间阻断技术来控制刺激信息的呈现[7]。孙延林等人以不同水平的体操运动员为被试,采用视频为实验材料,对不同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和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准确性差异显著,说明运动认知过程中的反应时并不是区分不同水平运动员认知差异的敏感指标,反应速度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8]。王树明等人以羽毛球运动员为被试,实验结果也发现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9]。雷慧等人采用时间阻断和空间阻断技术研究了网球运动员接发球中的思维特征[10],结果表明时间阻断条件下,高水平运动员的落点与旋转判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组,通过空间阻断发现落点与旋转的信息判断主要依赖于球拍。
2.1.3 运动认知中的眼动和脑电 有关高水平运动员高级运动行为的眼动和脑电特征的研究也逐步成为一个热点,视觉搜索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在复杂和时间短暂的情景中提取关键信息,以保证成功的动作操作,眼动特征成为研究高水平运动员视觉搜索能力的一个客观指标[11]。张运亮等人使用眼动仪,以男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观看实际比赛的图片,结果发现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的注视模式更加合理,这是国内较早的使用眼动仪研究运动员认知特征的文章之一[12]。廖彦罡等人对排球运动员观看运动情境图片的眼动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新手范式,结果发现专家组运动员的首、次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少,对图片信息的加工效率较高[13]。闫苍松等人比较了环境主导与主体主导的运动员在不同数量的分心刺激条件下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环境主导型的运动员的注视时间短、注视次数少,表明注视效率高[14]。随着眼动仪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还会增加,使得我们对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加工的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脑像图也作为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神经生理学的指标更能够说明高级运动行为的大脑机制,吕雅君等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队240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300在不同专项和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300潜伏期是影响辨别反应时的主要成分,P200与串行加工有一定关系,说明大脑电位变化与认知加工有关,有助于了解不同水平运动员的信息加工的脑电特点[15]。
吕雅君等人提出运动员的脑像图是否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智商高低,研究结果发现,脑像图主要与智力测验中的操作量表得分由中度相关,总体看,脑像图与智商相关系数较低,脑像图还不能作为运动员智力选材的有效指标[16]。胡咏梅等人也使用脑像图对击剑运动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了研究[17],发现左前右脑的双侧匹配在击剑运动员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有着主要的作用。
胡勇等人选取躯体活动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使用ERP技术对体操运动员的词汇加工中的特异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躯体活动形容词比心理活动形容词所诱发的ERP在负走向上更大,提示体操运动员加工躯体形容词的能力更强,即躯体形容词容易激活运动反应,有利于运动员运动技术的发挥[18]。
运动认知的研究体现出从基本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操作思维等,到高级认知能力发展,如预期、直觉等,采用的刺激材料也越来越接近运动竞赛的实际,多选择真实比赛情境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设计也越来越精细,研究的生态学效度也逐步提高。
2.2 心理能力与心理训练
有关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的研究是心理训练的基础,不同的研究者试图发现运动员的心理能力的共同特点,也在寻找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能力的不同。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简单描述发展到结构性探讨,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测量的方法探讨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能力。
杭承义等人对围棋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围棋运动员要想取得好的比赛成绩需要具备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品质、稳定良好的情绪和不断陶冶的一颗平常心[19]。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探讨主要是从外部进行分析,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持,描述较多,定量分析较少。
蔡克如采用日本学者德永干雄编制的《心理竞技能力诊断检查》,并针对体操运动员登陆有关的自信心、判断、协调等进行了修订,测试了国家体操队和天津体操队的优秀运动员43人,结果发现,男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优于女运动员,健将级运动员优于非健将级运动员[20]。朱健民等人采用同样的问卷对104名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中最主要的是比赛能力和精神安定与集中两个方面[21]。比较全面的采用仪器测试和纸笔测验研究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提出[22],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包括快速反应、思维敏捷、协调稳定、注意、时间空间、触觉敏感和意志品质等七项,可以作为选材和训练的依据。
陈静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提出运动员自身感知的重要的8项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表现性、工作专注、稳定性、乐观性、有恒性、探究性、变通性和自律性等[23]。
郑磊针对篮球运动员研究了特质性心理因素对青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的影响,提出特质自信、意志品质、攻击性和情绪特征等4项核心因素,对106名运动员进行测量,将各项数据与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意志品质和特质运动自信心可以预测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且意志品质较特质运动自信心的影响更为重要[24]。
心理训练历来是运动心理学中最受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心理训练方法的效果和评价,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的设计和实施等。早期论文多是介绍心理训练的方法、康德年分析了影响篮球罚球技术的不良心理因素,并提出使用念动训练法和心理控制法对罚球队员进行训练可以提高罚球命中率[25]。周子安对艺术体操运动员提出的心理训练方法的介绍[26]。吴松龄介绍了竞赛中的环境心理的一些特点,如多重性、波动性、矛盾性和广延性,提出了针对适应比赛环境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如自我暗示、模拟赛场气氛和动态控制等,以及对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动作阶段实施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分析[27]。在早期的文章中定性分析多,严格的实验设计少;宏观叙述多,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实施少。
比较全面地提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文章是曾振豪等人于1996年针对乒乓球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状况进行了访谈,提出现有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不足,提出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具有针对性[28]。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心理训练方法的设计,使其更有针对性,针对某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不断增加。王建洲等人针对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干预研究中,设计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情绪调控、目标设置训练和自我暗示训练等,以心理疲劳和心境状态为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心理干预,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和心境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29]。黄滨等人在针对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射击表现的心理干预研究中提出思维优化与重组的设计,对提高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有着明显的作用[30],也可以看出在心理训练中认知调整是关键。姒刚彦提出的逆境应对训练[31],也是以改变运动员的思维方式为核心,认为正确认识运动竞赛中的不利因素,主动适应环境,发展合理思维,有助于运动员的发展和适应运动生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在天津体育学院举办的欧洲应用运动心理学家高峰论坛上,11位来自欧洲的运动员心理训练专家和国内学者分别介绍了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的总结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在2008年第3期和2009年第1期分别开办了专栏进行了介绍。并且对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击剑队、女子柔道队等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大赛前的心理训练工作进行了总结。
2.3 社会心理现象
体育运动中存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和谐,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如教练员心理、教练员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运动场上的侵犯和暴力行为、团体凝聚力、团队信任、自我和满意感、心理疲劳等也都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所关心的主题。
赵国雄分析了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衰竭的原因和发展阶段,认为心理衰竭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客观存在的,并且比较普遍,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32]。
不同运动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冯燕针对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时的心理疲劳特点发现,女运动员的精神疲倦显著高于男运动员,在应对大负荷训练时的心理疲劳时,男运动员更多采用自我鼓励、转移注意力和解决问题和逃避等策略,女运动员则采用自责、宣泄、寻求支持和幻想及逃避等方式[33]。郭玉江等对优秀运动员的应激源于心理疲劳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比赛失利因子是影响运动心理疲劳的最重要的因素[34]。
运动员竞争意识[35]是一种有意识提取还是无意识提取,运动员长期训练对运动员的竞争意识是否存在影响,这种影响的机制是什么?常璞等人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了运动员竞争意识,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竞争意识表现出意识性提取大于无意识性提取,并且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和意识提取性,说明运动环境确实对运动员的过度竞争意识有明显的影响。
葛惟倬对10名国际级和一级以上棒球裁判员的神经类型和性格类型进行了测试,采用《808神经类型测试表》、《克列奇马尔性格测试表》、《吉尔福特性格调查表》和《淡路性格向性测验》,结果发现,优秀棒球裁判员的神经类型多属于灵活型和稳定型,优秀棒球裁判员中情绪稳定性较高,两组裁判员的向性特点没有显著差异,并提出该结果可以用于棒球裁判员的心理选材[36]。这个研究开始从对运动员人格特点的研究扩大到裁判员的人格特征研究。
魏瑶等人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教练领导行为与大学生运动员的自主需要、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自主支持性的教练与具有控制性的教练相比更能激发运动员内在动机,学习训练效果也有显著差异[37]。
魏烨]对教练员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明教练员的工作压力在管理制度、选手训练、工作负荷等方面得分在中等以上程度,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38。
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社会心理层面是否存在差异,张力为等人采用3个研究,探讨了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社会心理特点,如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生活满意感、自尊和同理心等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在这几个方面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似乎与学者的期待不一致,提出可能与训练年限不够以及心理指标测试不敏感有关[39]。
田宝等人对13~15岁的307名被试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学业可能自我与运动可能自我对运动员心理满意感的影响,特殊心理满意感分为学业满意感和运动满意感,结果发现,现在学业可能自我和未来运动可能自我是预测运动满意感的最佳变量,年级和现在学业可能自我是预测学业满意感的最佳变量[40]。
马爱国等人采用汉语协作性和独立性成语为实验材料,考察了大学生运动员协作性和独立性的内隐成分,结果显示内隐协作性强于内隐独立性,在集体项目中,协作行为是取胜的关键,长期训练会使得协作性成为一种内化的意识[41]。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心理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主题,黄志剑等对高水平运动的对退役的心理准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在退役过程及其后社会职业生涯的适应过程中,由于缺少适当、有效的教育辅导手段的干预,运动员对退役及角色转换的意识存在不足,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已经产生的和将来潜在的影响的认识较少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42]。
竞技体育中的暴力和侵犯行为历来是运动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石岩针对《国际运动心理学》199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有关围绕体育中攻击与暴力问题展开的争论,有三个问题应引起关注;一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界以往忽视体育中攻击与暴力问题的研究;二是这一学科的不断细化带来的影响;三是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性[43]。多年来,运动心理学主要关注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心理问题研究,而对其他内容关注不够。进而石岩等人对有关球场观众暴力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定量研究和个案研究,主张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44]。刘贺等人使用内隐联想测验,发现青少年运动员的攻击行为倾向具有明显的自动化特点,集体项目的运动员比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具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45]。
2.4 运动动机和情绪
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动机与运动操作和竞赛的成绩有关,在追求高运动成绩的过程中,运动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研究者们对此也有很多关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早期运动动机的研究多是和目的、态度相联系,理论基础不够,近年来多以目标定向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为基础研究运动动机。
翟一飞等人提出运动员的目标取向和对动机气氛的觉察是运动自信心的来源中的两个紧密因素,因此,教练员应该了解运动员的目标取向和创设适宜的动机气氛,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自信心[46]。
有关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孙延林等人在国内最早开始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问卷对国内排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流畅心理体验存在显著性差异[47]。胡咏梅等人采用流畅状态量表对200名棒垒球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流畅心理状态的特征与运动成绩有一定关系[48]。同时,胡咏梅等人还就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诱发因素及可控性进行了研究,对25名技能表现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访谈,发现流畅心理状态的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适宜的身体准备、赛前和赛中的计划准备、自信心和积极态度、赛前达到唤醒水平和良好的比赛动机等五个方面,此外多数运动员认为流畅心理状态是可控的[49]。
运动焦虑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但随着对运动焦虑的认识深入,在运动焦虑与运动成绩的研究中更考虑焦虑的方向和强度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祝蓓里等人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问卷(CSAI-2)》对88名男女大学生的竞赛状态焦虑得分与长跑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状态焦虑的中的认知焦虑、躯体焦虑和状态自信心分别区分了强度和方向性,结果表明,焦虑的方向性更有价值,特别是状态自信心的方向性是长跑成绩的重要预测因子[50]。
刘俊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焦虑的方向性比焦虑的强度更能预测运动成绩[51]。适宜的运动焦虑对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有帮助的,因此,焦虑并不完全是一个负性情绪,叶平等人采用汉宁的适宜作用区间假设研究了运动员适宜焦虑区间问题,选取40名运动员测试CSAI-2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生理生化指标与焦虑分数具有对应关系,并且提出±1/2标准差不能反映运动员个体的适宜焦虑区间,而应采用正常发挥时的平均焦虑分数±实力正常发挥范围内的焦虑Z分数来确定[52]。闫万军等介绍了多维焦虑理论,即在研究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时要考虑即焦虑的强度、焦虑的方向性及焦虑的频率[53]。
归因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刘丽云等对136名优秀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说明失败情境下的归因稳定性是影响蹦床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在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和不满意时,运动员的归因方式不同[54]。
2.5运动员的人格
运动员的人格特点也是早期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卞薇采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试量表测量了我国38名成年甲级和乙级队的二传手,结果表明,二传手的性格特点表现为乐群、情绪稳定、好强、敢为等,并且敢为性与组织一攻时的两次球进攻的百分率有关[55]。也有研究调查了乒乓球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使用卡特尔16PF对26名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乒乓球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具有乐群、聪慧、情绪稳定的特点,与握拍、打法不同没有关系[56]。
有关运动员人格的一般特征的研究已经不再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主要课题,但在其他主题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人格因素的作用,戴群等人研究了运动损伤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发现外向人格特征倾向的运动员在面对消极生活应激时,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越大[57]。
近年来有关运动员的自我设限和完美主义的研究可以看做是人格特点方面主题的一种延伸,尽管单纯的划分人格类型的研究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少,但针对某个人格特征的研究还是可以看到的。李静等人研究了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自我设限倾向越弱,且竞赛压力水平越高,自我设限倾向的抑制性越增强[58]。而且这种自我设限倾向与运动项目有关,集体项目中运动员的自我设限倾向具有抑制性。祝大鹏研究了体操运动员的完美主义特点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的关系,指出完美主义人格特点会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59]。
3 锻炼心理学领域
锻炼心理学以普通人群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本文中涉及以学生和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涉及体育活动参与的动机、体育活动与心理发展、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以及体育锻炼的心理促进等方面。
3.1 体育活动参与的动机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对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运动心理学中解释体育活动中学生动机的前沿理论是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运动能力知觉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来源,John等人在2003年发表的《初中女生的运动能力信念和调节方式:与愉快、努力和厌烦的关系》是《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第一篇英文的运动心理学文章,研究中分析了女生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和运动能力信念有关[60]。目标定向理论是以能力知觉为基础,对动机倾向的一种划分方法,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61],学生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孙延林等人的研究发现,男生有较高的自我定向,并且自我定向是预测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正相关预测指标,而女生则是任务定向能够积极预测体育活动的参与[62]。李京诚等人采用目标定向理论,调查学生体育课的目标取向与课堂动机气氛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证明中小学生成就动机存在任务和自我两种取向,而且具有年龄差异,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自我取向,学生体验到掌握动机气氛,则倾向于采取任务定向,而体验到表现动机气氛,则倾向于采取自我定向[63]。胡咏梅等采用教学实验方法,在体育课上创设学习气氛和成绩气氛,发现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而成绩气氛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64]。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提出能力、自主和关系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被认为是调节学生体育活动动机的中心。孙开宏等人的研究指出,每种基本心理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定向都有着明显的预测作用,学生知觉到的体育教师的自主性支持对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自己起着核心作用[65]。基本心理需要可以影响学生的内部动机,并且能力感在自我定向与内部动机之间有着间接调节作用[66]。
自我决定理论提倡动机来源的自主性,以内部动机的促进作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核心手段,学生越是体验到行为的动力来源于自己,他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越积极。陈爱国等人的研究发现目标定向与自我决定水平的高低有关,任务定向与高自我决定动机有显著相关,而自我定向与低自我决定动机有显著相关[67]。
3.2 体育活动参与与心理发展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对认知、态度、自我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试图探讨参加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李树怡1981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有关学校体育与学生智力发展的文章[68],是比较早的对参加体育活动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提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开发头脑资源,有助于右脑发展,这些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郭建国等人针对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APTA情感测量,结果发现,实验后对健身意识的得分有明显提高,审美的得分也有明显提高,而社交、刺激、解脱和磨难的得分没有太大变化[69]。说明改善教学方法,提倡快乐学习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具有一定作用。杨菊生等人关于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研究中,从意志力、竞争意识和耐挫力等三个方面发现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意志品质[70]。
孙延林等人在2001年发表的有关体育课学习与学生自尊心和社会道德发展的综述中分析了体育活动的参与对学生的自尊发展和道德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71],也体现出有关体育活动参与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从简单的意志品质培养、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等描述性研究逐渐走向更为深入的主题。
杜晓红等人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研究了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的特点及其与身体锻炼的关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更为积极[72]。
鄂亚鹏在1988年发表的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品质和人际关系影响的实验研究报告,采用不同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探讨对学生情绪、注意、意志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对实验班的教学方法进行细化,针对注意、情绪和意志提出具体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实验班的三个心理品质都有所提高,而且人际关系有所改善,并对一年后实验班的体育态度进行了追踪调查,体现出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延续喜欢体育的态度具有一定作用[73]。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作为学生提高应对策略的一个方法,李林的研究中,在大学生重要考试前采用体育锻炼和休闲阅读两种应对方法来减缓应激反应,结果发现,体育锻炼组的大学生心境状态有明显改善,锻炼产生的愉快感[74]。
亓圣华研究了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的关系,羞耻感作为一种负性评价,对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有消极影响,体育锻炼量与羞耻感有着显著负相关,大锻炼量对个性羞耻、行为羞耻和羞耻体验有显著影响[75]。
3.3 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参与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般包含了对病理性心理的减少或治疗,大多使用Scl_90测量心理健康,周丽君采用Scl_90和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表,在浙江省调查了1855个有效青少年被试,结果表明,参加体育活动意愿对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敌对等症状有显著影响,每周锻炼次数在5-6次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再增加体育锻炼次数,心理健康水平反而有所下降,参与球类项目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好[76]。还有一些研究针对心理健康中的某个成分进行调查,何颖等人对8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育锻炼量、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量和抑郁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并检验了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中介变量[77]。
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张春美等人研究了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自编有氧操对实验组进行18周的训练,结果发现,除疲劳感外,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锻炼感觉出现明显变化,增强了运动愉快感[78]。
有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都试图通过设计体育锻炼的项目来区分心理健康指标的差异。但这类研究中的无关变量比较多。
3.4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有关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孙延林对国外研究进行了综述[79]。周成林等人将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方式分为自行车、游泳、慢跑组和气功、太极拳组,测量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两种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同样的改善效果,气功、太极拳锻炼更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80]。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崔熙芳对116名老年人进行了身体锻炼情况调查,并进行了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状态测试,结果发现,锻炼时间在5年以上的可以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过程,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态,具有改进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81]。
体质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胆曾寿等人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244名女大学生的体质与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典型相关,结果发现体质与心态有密切相关关系,其中心理适应性与体质的相关最大[82]。
杨鄂平等人对4800知识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健身水平的知识分子和生活方式、职业特征以及心理自我感受有着不同的影响,生活方式和职业特征是知识分子健身和健康状况的有效预测因子,健身活动和健身心理存在正相关[83]。
3.5 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
在锻炼促进理论中,主要包括计划行为理论、合理信念理论和跨理论模型,近年来,跨理论模型越来越受到关注,该理论将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划分为前意识阶段、意识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方敏等人采用跨理论模型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锻炼阶段分布是准备阶段所占比例最大,在锻炼阶段转变过程中,变化因素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84]。
李京诚比较了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在预测身体锻炼行为中的不同,研究以199名大学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身体锻炼情况、身体锻炼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和自我效能,结果发现,态度与体育锻炼的意向有关,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锻炼自我效能更能解释锻炼活动的参与行为,说明运动能力感是支持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85]。
4小 结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运动心理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程,研究的领域与研究方法逐渐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靠近。从总体上看,30年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和母学科心理学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文章的心理学范式还不突出,心理学理论的支持还比较薄弱。研究的主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对某一个领域的高水平研究。
[1]姚家新,张力为,李京城,等.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1-10.
[2]Williams A M,Hardy L,Mutrie N.Twenty-five years of psychology in th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A historical overview[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8,26(4),401-412.
[3]柴文袖.时机控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2(2):20-27.
[4]于学礼,谭思洁.少年球类运动员的视野调查及其应用于选材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2):1-5.
[5]谭思洁,王成武.少年田径运动员几项心理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7(3):26-31.
[6]柴文袖,于小霞,薛洪霞.少年自我时机控制能力发展初探[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3(4):1-9.
[7]孙延林,白学军.运动情境中运动员预期反应的认知加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465-468.
[8]孙延林,白学军,胡军,等.部分信息与完整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6):461-464.
[9]王树明,尹小俭.羽毛球运动员动作前情境的预判绩效及其差异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119-122.
[10]雷慧,邓罗华,孙华.时间阻断和空间阻断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思维判断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57-261.
[11]孙延林,白学军.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11-115.
[12]张运亮,李宗浩,孙延林,等.篮球后卫运动员专项认知眼动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39-41.
[13]廖彦罡,张学民,葛春林.排球运动员观察运动情境图片的眼动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33-137.
[14]闫苍松,吴兵.环境主导注意型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数量分心刺激条件下的眼动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126-133.
[15]吕雅君,马启伟.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运动员脑内信息加工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1-4.
[16]吕雅君,马启伟,李安格,等.运动员脑像图与智力IQ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20-22.
[17]胡咏梅,吉承恕,徐红,等.脑象图技术在优秀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能力诊断中的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89-292.
[18]胡勇,杨俊军.体操运动员心理活动与躯体活动形容词加工的ERP比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533-535.
[19]杭承义,杨有为.围棋运动员应具有的心理品质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6(2):48-51.
[20]蔡克如.体操运动员动作“登陆”时心理能力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4):96-99.
[21]朱健民,潘国平.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3-26.
[22]侯卫东.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65-69.
[23]陈静.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质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281-284.
[24]郑磊.特质性心理因素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26-29.
[25]康德年.关于篮球罚球技术的心理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2):76-77.
[26]周子安.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4):49-51.
[27]吴松龄.竞赛中的环境心理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2):41-43.
[28]曾振豪,云琼箐,王树声.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1):37-42.
[29]王建洲,周成林,盛泽田.心理干预对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217-221.
[30]黄滨,朱泳.中国冬季两项队员射击思维干预的设计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189-192.
[31]姒刚彦.青少年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85-186.
[32]赵国雄.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衰竭现象初探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4):25-32.
[33]冯燕.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54-56.
[34]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449-452.
[35]常璞,马爱国.运动环境对运动员竞争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88-90.
[36]葛惟倬.中国棒球裁判员心理选材的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9-12.
[37]魏瑶,洪冬美.教练领导行为与大学生运动员自主需要、内在动机关系模型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62-265.
[38]魏烨.教练员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76-80.
[39]张力为,林卫国,张禹,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非智力特征分解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15-19.
[40]田宝,赵志航,赵凌燕,等.少年运动员心理满意感:学业可能自我与运动可能自我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11-14.
[41]马爱国,常璞.大学生运动员协作性特征的内隐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61-164.
[42]黄志剑,姒刚彦.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一项定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393-395.
[43]石岩.竞技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运动心理学界的一次争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1-4.
[44]石岩,李晓彪.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6):464-460.
[45]刘贺,李静.青少年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特点与差异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439-441.
[46]翟一飞,杨俊敏,季浏.运动员目标取向、动机气氛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72-74.
[47]孙延林,李实,蒋满华,等.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12-15.
[48]胡咏梅,张健,刘松波,等.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27-29.
[49]胡咏梅,孙爱华,孙延林,等.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7-30.
[50]祝蓓里,方媛.竞赛状态焦虑的强度和方向性及其与长跑成绩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81-84.
[51]刘俊,王树明,左从现.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强度与方向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35-37.
[52]叶平,代毅,叶燕熙,等.运动员适宜焦虑区间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15-18.
[53]闫万军,杨长城.多维焦虑理论的构建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33-34.
[54]刘丽云,徐慧明.蹦床运动员归因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76-78.
[55]卞薇.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性格特征现状及部分二传手性格特征与其二传行为关系的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2):44-48.
[56]任炳虎,李振彪.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员个性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3):68-72.
[57]戴群,吉承恕,李宗浩.人格特征对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11-13.
[58]李静,刘贺.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及竞赛压力的调节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53-256.
[59]祝大鹏.体操运动员的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42-146.
[60]Wang J,Liu W,孙延林,等.Female secondary students’sport ability beliefs and regulatory styles:relationships with enjoyment,effort and boredom[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13-18.
[61]孙延林,李实,陈桂岭.目标定向对体育课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81-83.
[62]孙延林,WangJ,Biddle S.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63]李京诚,孙伟春.中小学生体育课成就动机、取向及其与动机气氛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3):34-37.
[64]胡咏梅,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45-47.
[65]孙开宏,季浏,王春芳.小学高年级女生体育课中的自主支持感与动机定向之间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410-413.
[66]魏瑶,洪冬美.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442-445.
[67]陈爱国,许克云,殷恒蝉,等.体育学习中成就目标定向与多维度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14-217.
[68]李树怡.学校体育与智力发展[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1(2):18-20.
[69]郭建国,冯雯,王德洁,等.女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培养的实验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56-59.
[70]杨菊生,张永哲,项新求.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品质控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89-91.
[71]孙延林,李实.体育课在发展学生适宜动机模式、自尊心和社会道德中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6-58.
[72]杜晓红,唐东辉,陈永发.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35-38.
[73]鄂亚鹏.体育课心理训练与人际关系的研究及实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3):20-25.
[74]李林.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42-44.
[75]亓圣华.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关系的探索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53-55.
[76]周丽君.浙江省青少年不同体育活动状况对心理健康因子影响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39-42.
[77]何颖,季浏.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中介变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6-8.
[78]张春美,季浏,徐波.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应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5):456-458.
[79]孙延林,Biddle.体育活动与老年人的抑郁:系统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49-54.
[80]周成林,于晶,谢虹.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51-53.
[81]崔熙芳.体育锻炼对保持老年人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3):60-62.
[82]胆曾寿,杨晨.女大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意志品质与体质典型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3):26-29.
[83]杨鄂平,童丽平,丁爱玲,等.全民健身对知识分析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5):372-377.
[84]方敏,孙影.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模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453-456.
[85]李京诚.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34-36.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in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for 30 Years
SUN Yanlin1,LI Jun2,JI Chengshu3
(1.Dept.of Health and Exercise Sciences,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Eidtional Board,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3.Dept.of Sport Arts,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reviewed som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in 30 years with the discipline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Som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were reviewed and some analysis and perspectives were proposed.This paper was written for remembering the 30 years of the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sport psychology;exercise psychology
G 804.6
A
1005-0000(2011)06-0470-07
2011-06-14;
2011-09-21;录用日期:2011-09-23
孙延林(1965-),男,天津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1.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天津30038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天津300381;3.天津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天津30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