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中公学专职副校长张藩

2011-12-06董恒峰

湘潮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公学整风苏中

董恒峰

1944年7至11月,张藩担任苏中公学专职副校长5个月时间,为新四军和苏中解放区培养了一大批军地人才。苏中公学的学员毕业后分布在各条战线,后来有的担任军师职干部,有的担任地方司局级和地、市、县级领导职务,还有的成为作家、艺术家、教授、研究员和其他专业人才。张藩桃李满天下,当年的学员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教育家”。

抓整风教育

张藩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红军团政治委员、新四军挺进纵队参谋长和新四军一师一旅副旅长等职,是一名出色的部队指挥员。

1944年7月1日,张藩来到江苏省宝应县金吾庄,正式就任刚开学才一个月的苏中公学专职副校长,实际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张藩到任后,中共苏中公学委员会(简称校委会)正式组成,张藩和教育长夏征农、组织科科长陈野萍为成员,张藩任校委会书记。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6月1日开学典礼那天,粟裕、管文蔚亲临讲话。

张藩到苏中公学任职时,第一期学员共9个队刚开始整风教育。这批学员大部分是知识青年,少部分是部队和地方基层干部。学校的整风教育是根据苏中区党委的决定进行的,是延安整风运动在敌后根据地的普及和深入,是以知识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干部学校搞整风教育的一次尝试。张藩按照苏中区党委的意图和延安整风运动的精神,扎扎实实抓整风教育。

张藩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整风的指示精神,把整风教育的基本点放在提高学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学习掌握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确政治方向,确立革命的人生观。

苏中公学的整风教育分整顿学风、时事整风、全面反省3个阶段。在整顿学风阶段,张藩主要是组织学员学习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三风的报告等文献,领会整风的意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端正学习态度和入伍、入学动机,克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倾向。

时事整风阶段,张藩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局势和学员政治思想状况具体安排学习与讨论的内容。无论是知识青年还是基层干部,在坚决抗日、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上是一致的,但对抗战靠谁领导、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等问题,不少学员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如何统一政治思想、明确政治方向,成为整风中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张藩在组织学习中,注重鼓励学员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自己提问题自己讨论争辩,最后由领导归纳、解答。第一期的1至6队开展大讨论,逐渐形成“依靠新民主主义救中国,还是依靠三民主义救中国”、“到底是共产党真抗战,还是国民党真抗战”等中心议题,开始由班、排、队讨论,最后发展到6个队一起大讨论,并利用墙报开展论战。学员们积极参加,热烈争辩,前后持续一个多星期。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学员们更加坚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和放手发动工农为主体的人民大众,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方向。

在全面反省阶段,张藩在前两个阶段学习对照、点滴反省的基础上,要求学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以忠诚老实的态度写自传,从而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消除“抢救失足者”运动的消极影响

张藩组织的第一期学员整风教育效果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全面反省阶段,由于受康生所谓“抢救失足者”的影响,对这批学员尤其是知识青年的政治本质作了不符合实际的分析。在指导思想上,偏重追查政治历史问题,不适当地强调“整风、审干、防奸三结合”,采用“大胆质疑、坦白示范”,搞“逼供信”,偏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在反主观主义中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伤害了一些学员。但这段时间很短,在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公学校委会领导下,很快得到纠正。

张藩、夏征农等领导发现这些问题后,立即发动干部、骨干做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第一期整风结束不久,学校召开整风总结大会,夏征农代表校委会公开作自我批评,诚恳地向受委屈的学员道歉。对已经分配至苏中领导机关工作的人员,苏中党政军领导亲自召开座谈会,让他们回校或在机关重新作结论。南下去苏浙根据地工作的学员,在抗战胜利后北撤至东台时,苏中公学领导亲自召开座谈会,向在整风中受到委屈的学员道歉。

10月6日,苏中公学第二期开学。这批学员共7个队,仍然以整风教育为主。针对第一期整风教育出现的偏差,张藩反复强调,整风的根本目的是从政治上、思想上提高学员的思想觉悟,整风教育要贯彻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方针,用讨论研究的方法弄清思想,严禁逼供信,因而发展健康,收效良好。

有一位新入伍的学生,以前在无锡师范读书,形成了浓厚的正统观念,后来又在江岸中学读书,受到日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宣传的影响,为寻找个人出路来到苏中公学。这位学生开始对党有不少疑虑,时事整风中一下子提出30多个问题。经过互助交谈和民主讨论,这位学员澄清了许多模糊观念。他在整风结束畅谈学习感受时说:“经过整风学习,10多年来的正统观念打消了。我认识到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反动,认识到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青年的向导。整风中开展的团结进步运动,把我从旧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从悬崖上又跑回光明大道。”

张藩领导的苏中公学两期整风学习,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学员的思想觉悟普遍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苏中公学这两期毕业的学员共1000余人,除充实苏中地区党政军各部门和少数调到新四军军部工作外,有452人分两批先后随粟裕、叶飞率领的主力部队渡江南下,为建立苏浙军区、开辟新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创造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

苏中公学是苏中解放区的一所学校,是知识青年人生启蒙的摇篮。尽管条件很苦,但在张藩等校领导的努力下,苏中公学办得有声有色,逐渐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圣地”。

张藩除亲自给学员们上课、作报告外,还经常请苏中党政军领导作报告。粟裕、管文蔚以及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等都到苏中公学作过演讲。每逢领导到校作报告,都成了学员们节日般的盛会。全校师生集合整队,穿上军装,打上绑腿,佩带“N4A”臂章,坐在背包上,膝盖当课桌,在笔记本上沙沙地作记录。报告人讲形势、讲任务、讲思想、讲理论,歌颂英雄的人民,预测反动派的末日,讲得生动活泼,从来没有念稿子的。事隔几十年,这些领导人的讲话,当初的学员们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条件艰苦,根本没有什么录音设备,学员们靠着一套自编的速记方法,听完报告之后几个人一凑,就把记录稿整理出来。

张藩十分重视发挥舆论阵地的作用。苏中公学成立不久,《学习》报就正式创刊。该报是周二刊的油印小报,张藩除让夏征农审改稿件外,有时也亲自审读。《学习》报是铅印的,前后共出版过3期。张藩还组织各队出版墙报,不定期检查评比。

张藩组织编纂《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教学大纲和《中国抗战史》要目,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讨论。

在张藩的言传身教下,苏中公学师生打成一片,住农家、睡门板、铺稻草、点油灯。冬天一人一条两斤重的棉被,夏天一人一顶三尺纱布的头帐(只够罩住头的蚊帐)。每天清晨,起床号一响,人人打好背包,即使不行军作战,也养成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整理好内务,集合整队出操。白天听课在田野,晚上讨论在村头。

张藩号召全校师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队的伙房热热闹闹,师生们养的猪皮薄膘厚,用自挖的茅厕积肥,种的菜又青又白。一日三餐伙食搞得不错,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五钱油、五钱盐、一斤菜。遇到节日,俱乐部还召开大会,杀猪会餐。学员每月发津贴新抗币(解放区货币)一元,星期天放假上镇赶集,买包牙粉(那时解放区没有牙膏)、寄个信、吃两根芝麻麦芽糖,绰绰有余。苏中公学的后勤部门在苏中解放区是一流的,他们组织学员运输物资、挑草背米,还开办校工厂碾米、榨油、生产鞋子和“勇士”牌香烟,创办以供销社业务为主的“大众总公司”,以副养校。

大抓文化和体育

苏中公学是宣传真理、传播文化的地方,张藩到校后,特别注重抓文化、体育建设,把苏中公学打造成苏中解放区的革命文化堡垒。他常对师生们说:“苏中公学不是经院,不是象牙塔,而是人文荟萃的宝库、人才辈出的熔炉,无论你能书能画、能唱能跳、能歌能舞,无论你是老一辈文人,还是后起之秀,无论搞文学、搞音乐,还是搞戏剧、搞美术、搞舞蹈,无论是翻译、还是编辑记者,都能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张藩在部队就喜欢听战士们唱歌,在苏中公学也是如此。张藩要求从队长到学员,都能指挥合唱。各排各队,坐下来就搞歌咏比赛。人们唱“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地驰骋……”、“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黄河滚滚向东方……”等一首首雄伟豪迈的歌曲,处处洋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浓厚氛围。

每当重要节日、拥政爱民、庆祝游行、重大集会,张藩都组织“文艺大军”出动。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吹拉弹唱,样样俱全。张藩任副校长的那段时间,苏中公学创作了几十个作品,这些诗歌、舞蹈、话剧,有不少是苏中公学学员一生都难以忘怀的。

张藩要求苏中公学师生无特殊情况都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当时体育活动主要是军事体育项目,有时也有竞技体育项目。在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中,张藩反对锦标主义,注重培养师生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苏中公学没有固定校址,张藩刚到学校时,校址在宝应县金吾庄,两个月后又转移到阜宁县青沟镇。但学校无论到哪里,张藩都会发动师生把体育场地和设施搞起来,田径跑道、篮球场、单双杠、天桥、浪木、木马、吊环、沙坑、平台等应有尽有。

有一次,为庆祝新四军成立7周年,张藩组织举办全校首届体育运动大会,历时3天。竞赛项目有以队为单位的制式教练测验、刺杀表演、过天桥、爬障碍、跳木马、着装赛跑和1600米赛跑,竞技项目有单双杠和篮球比赛。为开好这次运动会,各队展开了高强度的训练,以前行军过小桥都害怕的学员,开运动会时都能通过又高又窄的天桥,以前有1/3的人翻不过单杠的队,开运动会时已“满堂红”全队通过。学员们的口号是:“不怕痛、不怕跌,只怕决心不似铁……”

在张藩的带领下,苏中公学的体育运动十分出色。比赛也排名次,但既无奖牌,更无奖金,唯有友谊、勇气、技巧、力量。

排演苏联话剧《前线》

张藩在苏中公学任职期间,组织演出队排演了一出苏联话剧《前线》,产生了轰动效应。这是苏中公学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赫赫有名的前线剧团就是在这批演员的基础上诞生的。

《前线》是苏联著名剧作家考涅楚克写的三幕五场话剧,该剧描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某方面军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骄傲自大、不愿学习,任用吹牛拍马的糊涂虫,以老经验指挥现代战争,使战区遭受重大损失。年轻的军长欧格涅夫具有改革精神,善于学习新事物,掌握现代战争规律,根据战局变化制订新的作战计划,经批准后付诸实施,赢得了胜利。最后,苏军大本营撤换了戈尔洛夫,任命欧格涅夫为前线总指挥的故事。全剧的中心思想是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提倡学习新事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

1944年初,翻译家萧三将该剧译成中文,延安《解放日报》于5月19日至26日全文刊载。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大反攻前夕,整风运动正在各根据地深入进行,《前线》的主题完全符合抗战形势和整风运动的需要。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将这个剧本作为整风学习参考材料之一。

这个剧本传到苏中公学已是9月份,很快引起张藩的注意。张藩与夏征农等校领导商量,觉得该剧很有现实意义,如果把它搬上舞台,教育作用会更大。在征得区党委同意后,张藩和夏征农便开始做《前线》话剧的排演工作。

在被日伪军重重封锁的敌后农村根据地里,由苏中公学这支小小的业余演出队排演《前线》这样大型外国戏,困难确实是不少。青沟是个偏僻贫困的农村集镇,不要说礼堂、排练场了,就连宽敞一点的房子也很难找。最后找到一户院子大一点的老乡家,晴天在院子里排练,遇到雨天就挤在屋子里对台词或者排一些场面小的戏。为赶在十月革命纪念日正式演出,演职员日夜赶排,常常边吃饭边研究剧情,饭碗一丢又接着排练。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晚饭是稀饭山芋,到了半夜肚子咕咕叫。深秋的农村夜晚,凉气逼人,演职员军装单薄,真有点“饥寒交迫”了。张藩理解演员们的苦处,特指示后勤部门给演职员们加一顿夜餐。有时搞点面条或烧饼,已是很好的待遇了。在演职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把这部戏排好了。

11月7日,为庆祝十月革命和苏中公学第一期学员毕业,《前线》在校部正式公演。演出前,张藩专门给演员们作简短动员,强调演出《前线》的意义和演员、观众应该从剧中学习的内容。

《前线》的演出非常成功,消息很快传遍苏中和苏北,各地机关、部队纷纷请演出队演出。在张藩的安排下,演出队从苏中公学演到新四军一师师部。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军政领导的关怀和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11月13日,在新四军三师师部和盐阜地委演出。那天,文化界的钱毅、钱璎和凡一等,步行30多里观看,演出盛况轰动一时。

《前线》的排演为苏中公学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不久,新四军一师文工团留下的部分人员和苏中公学选调的一批文艺骨干,共同组成80多人的专业剧团,正式命名为前线剧团。

11月30日,张藩调任新四军一师兼苏中军区参谋长。张藩离开后,梅嘉生任教育长,夏征农改任政治部主任和校委会书记。次日,苏中公学移驻萧家庄。

(压题照片为:1955年张藩被授中将军衔)

猜你喜欢

公学整风苏中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英知名公学教师拟建第六级学院
英国“公学”知多少
“延安整风”的启示
以“小整风”经常“拂尘”
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比较及对策建议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英国:最优秀的学生在运动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