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凹露天转地下采场地压及位移监测研究
2011-12-06李航空蔡美峰王云飞任海宾杜振斐
李航空,蔡美峰,王云飞,任海宾,杜振斐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为一座露天生产矿山,经过近40年的开采,目前已形成上口尺寸900m×630m,下口尺寸410m×20m的深凹露天坑。2004年底,杏山铁矿露天开采已近尾声,但-33m水平以上露天境界外还残留一部分挂帮矿体,-33m水平以下深部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此,杏山铁矿需先对挂帮矿体进行回采,继而转入深部开采。挂帮矿体开采的主要对象是大杏山挂帮矿体。该矿体赋存标高为100~-33m,可采储量为584.29万t,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
露天开采期间的大规模开挖,给周围矿岩体已形成较大的应力扰动,以压应力释放为主,局部可能产生应力集中[1]。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地下开采,使采场长期处于多变的应力环境中,形成更为复杂的应力场,从而引起巷道围岩的进一步变形破坏。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巷道围岩的应力应变情况,分析判断其稳定性,有必要在回采进路中进行采场动压和巷道断面收敛监测,以便掌握采动应力分布特征及采场围岩变化规律,从而有助于优化矿山开采设计和指导矿山安全生产。
1 监测仪器、测量原理及布置形式
本次应力监测采用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ZYJ型钻孔应力计,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岩体应力变化测试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读数方便、简单等特点,在地下围岩应力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1 ZYJ-25型钻孔应力计
(1)结构及测量原理
ZYJ-25型钻孔应力计,主要由包裹体、应力枕、油管、压力表、注油咀等组成,它采用充液膨胀的钻孔应力枕特殊结构形式,是专用于煤、岩体内相对应力变化的测量仪器。
安装时,用安装杆将探头缓慢推入Φ45~Φ55mm的钻孔内,并加压,使探头紧贴孔壁。当岩体内的应力发生变化时,钻孔内应力通过应力枕两面的包裹体传递到应力枕,转变为应力枕内的液体压力,该压力经油管传递到压力表,压力表指针便 可指示出孔内的应力值。
(2)布置形式
ZYJ-25型钻孔应力计,可以监测任一方向的应力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监测的需要,选择其安装方式。本次监测主要针对垂直方向上的应力变化情况,故将钻孔应力计布置在回采巷道两帮水平孔内,埋深2~3m。安装时,应力枕水平放置,使包裹体处于上下位置。
1.2 收敛计
收敛计可直接测出两点之间的绝对位移之和(即收敛值),是测量精度较高、使用方便且应用广泛的一种仪器[2]。本次采用的是QJ85型收敛计,主要运用在巷道施工中的断面收敛量测,可直观精确地量测出巷道的变形量,为支护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1)结构及测量原理
QJ85型收敛计,主要由挂钩、钢尺、百分表、调节螺母等组成[3],可测出巷道周边两固定点在连线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所测得的数值是两固定点在其连线方向上位移量之和。为求出每一测点的位移量,可采用闭合三角形法分析解算,如图1所示[4]。为了便于分析计算,作如下假设:
① 围岩变形均发生在与巷道轴线相垂直的断面内。②顶点A处在巷道中心线附近位置,只有竖向位移,认为ΔAx=0。③ 帮上两个测点B、C在同一水平上,两点的竖向位移量忽略不计,即:
设初始基线长度为:LAB,LBC,LAC
任一时刻基线长度:LA′B′,LB′C′,LA′C′
从图1可以看出,AO⊥BC,O为垂足,则O到各点的初始距离分别为H、XB、XC,由勾股弦定理可以求得:
同理,可以求出任一时刻O点到各点的距离h、XB′、XC′。于是各测点的位移为:
(2)布线方式
巷道断面收敛监测,实际上就是测量巷道两帮、顶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移。本次监测采用安装、测试简便、精度较高且具有可验证性的双三角形布线方式,如图2所示。通过测线BC、DE的变化,可得出巷道两帮的相对变形;通过测线AB、AC、AD、AE的变化,可了解顶板的位移情况。
图1 测量原理图
图2 布线方式图
2 测点布置
实践证明,对采场地压及位移进行监测,能够很好的评价巷道的稳定性,据此可以推断采场何时、何处进入危险状态[5]。为更好的掌握采场地压变化规律、矿岩体的破坏形式以及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结合回采顺序、爆破进度等,我们把测站布置在-33m水平正在回采的4、5进路中。
地压监测点在每条回采进路中各布置4个,编号分别为1#、2#、3#、4#。1#、3#测点分别布置在巷道的右帮,2#、4#测点分别布置在巷道的左帮,两相邻测站之间的距离为7m,其中4#测点距工作面最近。各测点安装钻孔高度 (距底板)为1.5m,孔径Φ45mm,钻孔深度为2~3m。
收敛监测点在每条回采进路中各布置2个,编号为1#、2#,其中2#测点距工作面距离较近。为了便于监测和结果分析,钻孔应力计和收敛仪应布置在同一剖面上或附近[6]。在4回采进路中,钻孔应力计的1#测点布置在63#炮孔,2#测点布置在57#炮孔;收敛计的1#测点布置在62#炮孔,2#测点布置在58#炮孔;在5回采进路中,钻孔应力计和收敛计的1#、2#测点共同布置在70#和65#炮孔中。
各测站具体布点位置,见图3。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采场地压监测结果分析
采场地压监测从2009年12月12日到2010年的1月18日,历经38d。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各进路的钻孔应力计先后被损毁。现将监测到的数据归纳整理,并以距工作面距离为横轴,以应力计读数为纵轴,作折线图4~图9(由于篇幅限制,各测点钻孔压力曲线图不便一一列出)。
图3 -33m水平测点布置图
图4 5-1#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图5 5-2#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分析图4、图5可知,5进路1#、2#钻孔应力计开始安装时,压力值有所下降,但下降量不大。这是由于钻孔应力计安装时,设定的初始压力偏高,钻孔围岩变形较大,应力有所释放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压力迅速增加,稍后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这刚好与采场地压显现规律相符,即应力升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稳定区[7]。采场应力的峰值点在39~42m之间,此处的回采巷道应该加强防护,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图6 5-3#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图7 4-1#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图8 4-3#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图9 4-4#测点压力观测曲线
图6~图9,应力计的读数均是先缓慢下降,然后逐渐趋于稳定。结合5进路地压显现规律,不难看出,这是由于钻孔应力计安装时,距工作面的距离较近,处在应力降低区或稳定区的缘故。
总之,巷道围岩体中的竖直压力变化幅度,总体上不算太大,都在5.2 MPa以下。这说明受爆破扰动后,采场应力突出不是很明显,局部的应力集中不会对巷道的稳定性造成太大的影响。
3.2 巷道断面收敛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巷道断面收敛数据求出各点的位移量,以ΔA、ΔA′的平均值表示顶板下沉量,ΔB、ΔC的位移之和与ΔD、ΔE的位移之和的平均值表示两帮的移近量,最后以时间 (d)为横轴,位移(mm)或速率 (mm/d)为纵轴,分别作顶板下沉量、下沉速率和两帮的移近量、移近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10~图13。
图10 顶板下沉量曲线图
图11 顶板下沉速率曲线图
图12 两帮移近量曲线图
图13 两帮移近速率曲线图
分析图10~图13可知,5进路1#、2#巷道断面收敛,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变形急剧增长、变形缓慢增长和变形基本稳定。在变形急剧增长阶段,顶板下沉速率最高达到了0.46mm/d,两帮移近速率超过了0.6mm/d;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缓慢增长,增长率逐渐下降,收敛变化率平均在0.2~0.4mm/d之间;当收敛变化率在0.2mm/d以下时,即认为巷道围岩是稳定的。
5进路1#、2#断面各测点顶板下沉速率、两帮移近速率最大,分别发生在第13d和第9d,即离工作面的距离分别为42m和40m,刚好处在应力峰值点区间,这与采场地压监测情况相符。
5进路各测点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均比4进路的略大,这是因为采动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造成巷道变形较大,而4进路断面始终处于应力降压区或稳定区,其巷道变形受应力影响较小一些。
综合图10~图13可知,矿体回采时,巷道的位移是以收敛为主,多数表现为顶板的微小下沉和两帮的微小移近;顶板下沉在4.36mm范围内,两帮移近量在10.41mm范围内,可见,两帮的移近量大于顶板的下沉量,且前者一般是后者的2倍左右。这一方面是因为早期露天开采期间的大规模开挖,大大消减了上覆岩层的重量;另一方面是因为本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对上一分层进行回采的同时,也使下分层的顶板压力得以释放。
综上所述,巷道围岩总体是稳定的,表明目前所采用的采矿方法、采矿结构参数 (15m×15m)对矿山生产是合理、可行的。
4 结论及建议
钻孔应力计和收敛计作为采场地压和巷道收敛变形的监测手段,在杏山铁矿挂帮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有效的监测了采场地压及位移变化规律,从而可据此有效地评价巷道的稳定状态,以确定何时、何处进入危险状态,来指导矿山安全生产。从监测结果来看,采场应力、位移变化较小,对当前巷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以及采场围岩性质的改变,整个采场应力势必将重新分布。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有必要继续加强矿压监测工作。
[1] 何姣云,任高峰.露天转地下开采巷道变形监测及灰色预测 [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 (5).
[2] 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岩石力学与工程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赵奎,袁海平.矿山地压监测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 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冯仲仁,张兴才,张世雄,等.大冶铁矿巷道变形监测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
[6] 朱春来,白玉兵,侯克鹏.基于云锡塘子凹31-1#矿体的采场动压及位移监测研究 [J].云南冶金,2004,33(6).
[7] 蔡美峰.金属矿山采矿结构设计优化与地压控制—理论与实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