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之道,旨在创新
2011-12-05王德春
王德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大师心中有自己的大师
1.勤于思考,积极研讨
我对学生提出一个治学要求,就是:天天有研究,周周有研讨,月月有成果,年年出人才。这天天有研究,就是强调个人的勤奋自学、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个人不能解决,就提出来与人研讨,这就是我每周开两次研讨会的原因。当然,还可以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讨论。思考与研讨相互促进,就可以擦出创新火花。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语言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规律”,一直沿用多年。在一次学术研讨中,有位研究生问我,那么丰富的语言,那么漫长的发展道路,怎么只有两条发展规律?我回答,决不止这两条,斯大林是举例性质的。大家可以独立思考,探索并发现新的发展规律。我自己也投入研究与思考。
语言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语言发展规律所涉及的不是个别语言事实,而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趋势。经过研究和思考,除了上述两条规律外,我先后发现并提出了语言发展的理据性规律、类推规律、抽象性规律、简化规律、丰富化规律、概率规律和内部制约规律。
这些规律的掌握对研究语言有很大作用。如最近几年,国外语用学界提出一种所谓的“摹因论”,认为语言使用中的仿拟现象类似基因的复制。这种说法不仅理论上不正确,也不符合语用实际情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与基因没有直接关系。语言的仿拟现象多半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不是复制和套用。其实,这种现象就符合我提出的语言发展的类推规律。
类推规律就是语言按类推而变化,即一种语言事实按其他事实的特征类推而改变自己的结构特征。这条规律在所有语言的整个发展时期都起作用。
在一种语言体系中,同类语言现象达到一定数量就可归纳出规则,这种规则类推到其他语言事实,就是规则的使用。原来不规则的少数语言现象被类推到多数现象,就逐渐成为规则,并取代原有规则而引起语言变化。规则形成后再类推而用于更多的现象。
类推规律在语法和词汇中都起作用。一个语言单位受别的单位影响进行类推变化时,必须具有同该单位类似的特征,很多新词语和搭配形式是按照相似词语和搭配以类推的方式产生的,如“新闻—旧闻”、“无的放矢—有的放矢”、“帮忙—帮闲”、“国际关系—人际关系”、“空气污染—精神污染”,等等。
在勤于思考与积极研讨的相互促进中,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七条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理据性规律、类推规律、简化规律、丰富化规律、抽象化规律、概率规律和内部制约规律,补充了语言学界长期公认的不平衡规律和渐变性规律两条规律的不足。
2.概括理论,指导实践
搞科研,除描写语言事实外,还要从事实中提炼出理论,然后用来指导实践。
许多人研究过多义词的词义体系。有的根据比喻引申排列多义词的转义体系,有的从隐喻、转喻出发析出多义词的连续系列。语义事实描写详细,但缺少理论概括。我在《论英语多义词词义体系》一文中,通过分析多义词的意义,发现有些词义同其他词义的搭配比较自由,另一些词义在搭配上就受到限制。例如,动词give的“给”这个意义搭配自由,不受限制,可用于Give me a pen(a book,a pencil,a cup of tea...),please.“请给我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支铅笔、一杯茶……)”等。而该词的另一个意义“引起”在搭配上就要受到限制,只能同trouble(麻烦)、pain(疼痛)等少数词搭配。
有些词义是词汇意义,有些词义仅仅是语法意义。英语动词be用作“存在”的意义时,表示词汇意义,例: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活着,还是不活——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它同现在分词连用构成进行体时,表达的是语法意义,如:I am working(我在工作).
我根据从自由意义到限制意义、从词汇意义到语法意义的不同情况,把多义词的意义分为词汇意义、词汇限制意义、语法限制意义、词汇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熟语意义和半熟语意义七类。类和类之间有若干过渡现象,如语法限制意义到熟语意义的过渡。
在把多义词词义系列进行科学分类,概括为理论后,就可以用来指导相关的实践。有一次,我给外语老师讲语言学。有一位老师问我:He is a student.(他是学生。)一句中,student是补语、宾语还是表语?许多老师都感到困惑。有的说,这在英语传统语法中是主语补足语;有的说,汉语学界有人把“他是学生”的“是”当作判断动词,“学生”是宾语;还有的说,在俄语中它是表语合成谓语中的表语。我回答说,大家的看法都有点道理,也有根据。但要从更高的理论视点才能看出问题的本质。我用我的多义词词义分类理论告诉大家,动词to be在这个句子中是系词,表达的是词汇语法意义,即实际的词汇意义部分消失,在语法上起联系作用。于是,is a student与独立动词做谓语时相区别,是表语合成谓语,其中a student是表语。在英语中,动词to be还可以单纯表示语法意义,如:He is reading a book(他正在读书).这时,句子的谓语动词由read(读)承担,而is只帮助reading中的-ing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语法意义。这个意义与前面说的词汇语法意义不同。
此外,动词to be还可以独立表示词汇意义。如:The teacup is on the desk(茶杯在书桌上).这时,to be表示的是“存在”这一词汇意义,与He is a student.中的is词汇语法意义不同。老师们在听完我的解释后都说,原来科学研究时概括的理论对实践确有指导作用。
3.角度新颖,融会贯通
在人类科学史上,既没有最终的理论,也没有僵死的、孤立的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在历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科学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形成极为丰富的现代科学体系。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语言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我一向主张把握好语言学研究的各个角度,融会贯通地进行研究。
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语言,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语言学为了解释经典文献而研究汉字,并透过汉字,研究它表达的汉语语音和语义,形成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分科。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苏联和中国都研究俄语或汉语的三要素,形成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分科。那时候,语义学没有分化出来,只在词汇学中研究词汇意义,在语法学中研究语法意义。这种语言三要素的研究及其相应分科,一直影响到现在的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结构语言学以形式方法切分语流,切分到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语素),再切分到语言的最小单位(音位),继而研究语素和音位的分类、组合,形成结构语法学和音位学。结构方法的形式切分切到音义结合的语素,从而模糊了词素和词的界限。转换生成语言学以句法为中心,切分句子的短语结构,在深层用语义解释句法,在表层用语音解释句法。句法部分生成各个结构,通过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把结构与语义、语音联系起来,于是形成句法学、语音学、语义学。这种分法在当前外语学界有相当影响。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语言符号自身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句法学(或语形学),研究符号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语义学,研究符号与主体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语用学。这种划分对中国语言学界也有较大的影响。
从简单的概括中可以看出,各个语言学派在其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他们都是从特定的方面进行研究,往往注意了一些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些方面,甚至有意无意间否定了另一些方面。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不同方面、不同侧面进行研究,从总体上说,他们的研究是互相补充的。
当语言学研究进入言语领域时,语言学者不仅研究语言体系本身,同时还研究使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研究言语活动、言语机制、言语环境、话语建构、话语理解,乃至话语本身,形成话语分析、话语语言学、语境学、语体学、言语修养学、语用学、现代修辞学等分科。言语研究与语言体系研究也是互补的。没有社会公认的、客观存在于社会集体之中的语言结构体系,便无所谓语言的使用。语言如果没有社会群体为了交际目的的使用,就会停止发展,成为死语言。语言研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而又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揭示语言的本质。只有这样,当代语言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每当语言学家从一个新角度去研究语言时,就会得出新的看法、新的理论观点,并建立新的学科。当布拉格学派等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研究语音时,发现语流切分后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不仅是空气介质的振动,也不仅是发音器官动作的结果,它还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于是引申出音位的概念,形成了音位学。
语言学就是从不同角度深刻研究语言而获得发展的。我们在研究每一个语言学问题时,都要顾此及彼,融会贯通,不能只管自己的一面之辞。现代语言学越来越重视双语和多语的研究。我发现,从双语的角度,通过双语比较、对比、翻译和信息转换得出的普遍的语言规律,能更深刻地揭示语言的本质。有人研究双语往往只考虑语言体系兵对兵、将对将的对比,很少考虑多角度地研究双语现象。其实,语言学的有关分科,如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学论、词典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国俗语义学等,都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双语现象。语言对比是不同语言在共时体系上的对比,包括个性和共性。语言比较是亲属语言在历史上的比较,以确定谱系关系。翻译学在语际信息转换中观察双语现象,在话语中对比两种语言单位。外语教学论研究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双语关系。词典学力求提供双语词典中两种语言词语的等值对应。社会语言学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会群体中功能上互补的双语现象。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研究个人掌握双语的神经心理机制。国俗语义学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语义,特别重视跨文化的双语研究。凡此种种都说明从双语角度研究语言的重要作用。我在给《英汉对比语言学》写的“序”中说:“有不少知名语言学家是本族语专家,他们对本族语的精湛研究,为语言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多的知名语言学家是通过本族语、外语和双语现象的卓越研究而对语言学做出其贡献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点重要结论:第一,必须多角度地研究语言,才能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现代语言学得到繁荣和发展。第二,语言学家应尽可能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在研究特定课题的同时,要立足于全局,高屋建瓴;应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完成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和创新任务。
4.批判继承,温故创新
什么叫“批判继承”?做学问需要虚心面对古今中外的学术传统。别人一点一滴的成就都是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对象。但是科学在不断发展,一定的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继承时要有批判精神,要区分哪些应该继承,哪些需要改造。因此,就要做到温故而能创新,研究时受到已有成果的启发,深入探讨,达到新的认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开展了一次“语言和言语”的大讨论。当时大体上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言语没有必要区分,就是大家讲的话;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和言语应该区分,但是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即语言体系,言语无规可循,暂时不要研究。这实际上就是索绪尔的观点。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正确地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但未对后者进行研究。我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划分的思想,但不同意他关于语言学只研究语言体系的见解,所以提出了第三种观点:语言和言语要区分,但言语也要研究。我们已经科学地从言语中抽象出语言体系,它客观地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群体思维之中,但是在使用这一体系时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言语规律对交际效果来讲是一种更重要的规律。在后续研究时我提出适应语境的规律,组织话语、建构话语的规律,达到交际目的的规律等言语规律,可谓温了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之故,创了研究言语规律之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很多语言学家都已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研究上面,包括言语活动、话语、言语机制等方面。言语活动就是言语交际双方如何通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达到相互了解。它与语境、交际者的角色、话语角色关系、以及交际者的社会心理状态都有联系。话语是言语活动的结果,包括口头的或书面的话语。话语本身也是研究的对象,如话语结构分析、话语功能和话语信息。言语机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要通过大脑处理才能运用。建构话语要通过内部言语的外化,理解话语要通过外部言语的内化,然后才能相互理解。现在,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了很大发展,最近我了解到一批学者正在探讨大脑右半球的言语机制。过去的神经语言学,多半是说大脑左半球是处理语言的脑器官,右半球是处理形象的,包括音乐、语音、图画等。当时认为,大脑左半球损伤的患者在处理语言时,其右半球具有适当的补偿功能。现在,正常人也可以发掘右半球的处理语言的机制,如果这一努力获得成功,言语机制的研究会有很大突破,对我们的语言教学会有更大帮助。
现代语言学重视言语规律,把语言和言语结合起来,因为语言和言语是相互循环的。我们从言语里抽象出语言体系,即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然后再使用这个体系,使用中的修辞创新经过约定俗成之后又丰富了这个体系。这种不断的循环使语言和言语获得了发展,成为我们的语言学无限丰富的源泉。
从这个例子来看,我们对待任何一个学者,包括像索绪尔这样的学者,都要批判地继承:一方面承认他的功劳,即对语言和言语进行正确的划分,另一方面也要弥补他只研究语言的不足。现在可以说,语言规律和言语规律对于语言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5.重视结构,发展建构
从索绪尔的学术思想自然就想到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可否认,结构语言学对语言结构体系进行的分析和描写对语言学的贡献很大;在结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结构主义外语教学论对语言教学也起了推动作用。我一向重视结构语言学,在《语言学通论》一书的“现代语法学”一章中,以结构语法为代表,分析了现代语法的特点。并且专门叙述了结构语法关注的语素、语素变体和互补分配法、语素类和分配分析法、替换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分析法等。但是,语言研究和言语研究的互补性证明单纯分析语言结构体系有不足之处。结构语言学和一些语法流派主要用形式方法对语言体系进行分析和描写也显示出不足之处。我认为,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出路是形式和功能相结合,语言和言语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研究而又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揭示语言的本质。
我是在上世纪研究词汇学问题时认识到这一点的。当时,有人用结构方法来分析汉语的四字格,如“虎头蛇尾”。分析的结果认为这类四字格都是汉语的词。与大多数结构语言学者的分析一样,这一分析没有能够划分语言中词等语言单位的界限。原因是:(1)过分重视形式分析,没有重视音义结合对研究语言的重要作用;(2)过分重视语言体系结构分析,没有重视语言与言语的相互作用对研究语言的重要意义。我当时写了长篇文章《词、词素、熟语、词组》,意在划分词的界限。我在分析中有意无意地触及到两个理论问题,就是音义结合和语言与言语结合的问题。这大大开阔了我的研究思路,使我的研究重点从结构转向建构。
不少学者不满足于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不满足于它对语言结构体系进行的静态的、封闭的描写。现代语言学进一步在言语中对语言进行动态的、开放的分析,既研究言语本身,又研究语言的动态发展。于是,建构语言学及与之相应的建构主义语言教学论就应运而生了。
人在交际中不断建构新话语的同时,也以其言语创新不断建构语言体系;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在大脑中不断建构个体的语言体系,它与社会公认的语言体系逐渐相适应、相接近,达到对语言的掌握。我在《论建构语言学》一文中说过:“结构体系实际上是建构的一个阶段,而建构的阶段性和建构的连续性是统一的。建构的阶段性使语言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以保证社会交际的需要;建构的连续性又使语言结构不断变化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交际的需要。”“所以,结构是静态的,一定历史时期的语言结构体系有其相对稳定的、封闭的性质,各个结构成分都具有自己的规范。建构是动态的,通过实际的言语交际,在建构无数新话语的同时,不断以话语中创新成分丰富语言体系。”“语言结构和语言建构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这也就是我后来说的语言与言语活动的循环:使用语言开展言语活动,言语中的创新不断丰富语言体系,通过循环使语言体系处于建构之中。语言结构体系和语言体系的建构是辩证的。语言结构体系实际上是语言建构的一个阶段,建构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语言结构和建构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6.理论唯物,方法辩证
研究任何学问都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最根本的指导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指导方法是唯物辨证法。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专门科学有密切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专门科学要接受科学哲学的指导;另一方面哲学要概括专门科学的成就。这种相互关系使哲学科学本身产生分化。哲学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但当哲学同研究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专门科学深刻联系时,就会形成新的哲学分科。例如,唯物辩证法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就形成自然辩证法;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就形成历史辩证法;用于关于思维的科学领域,就形成辩证逻辑;而用于语言学领域,就是现在受到重视的语言哲学了。这样,科学哲学不仅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而且揭示了主观辩证关系,同一切专门科学都建立了内在联系。当我们研究语言学时,不能停留在孤立词句的分析上,而要有深刻的科学哲学指导下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础,并善于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观察、概括、分析和研究具体语言事实。研究时,不仅要从事专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问题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遇到难题时豁然开朗、迎刃而解;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但在语言学研究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近年来,一些外国学者在研究认知语言学时,片面宣扬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些见解,把人类认知的一些问题弄得似是而非,一片迷乱。
认知是客体通过主观经验和社会实践作用于人脑而形成的反映。认知结果通过语言单位在人脑的反映,被语言群体公认后成为语义事实。认知与语义关系密切。反映是物质的属性,不是所有的反映都是语义。无机物有力学、物理、化学的反映,如力与反作用力、摩擦生电、酸碱中和。反映从无机物过渡到有机物,就有植物的无意识反射和动物的半意识的直觉反映。反映再从生物形式过渡到人,就有了人类的有意识反映。这就是人的认知结果通过语言单位在人脑的高级反映,对语言来说就是语义。人除了有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之外,更有通过语言和思维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反映。科学思想是人有意识地概括反映的最高形式。
人有各种反映能力。通过语言反映认知成果的有意识反映是人特有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人能够直接反映,产生感觉、知觉、表象,在大脑中产生形象。这是感性认知或感性思维。这时语言没有介入,谈不上语义。当人在社会实践中用语言把表象概念化,用词语从众多形象中概括、抽象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时,人就有了理性认知,有了逻辑思维,就摆脱具体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词语所概括的意义经过约定俗成、社会公认,就成为使用语言集体的全民财富,客观地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群体思维之中。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与语音结合的语义是全民在使用中形成的,是群体认知和思维的成果。人的认知虽然与经验有关,但个人的经验和认知对语义不起决定作用。语言的意义都是群体理性思维和认知的成果。思维是人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知及其过程,是从经验抽象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单凭感觉和经验是无法得到对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的。
在一些认知语言学具体问题上,理论更加混乱。我这两年写过多篇文章,试图做一些澄清,例如,范畴化问题。范畴化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语言按区别性本质特征对客体进行概括和分类的认知活动。概括出来的类别就是范畴。范畴的划分依据客体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凡客观事物都有一系列有机统一的特征,包括本质的和非本质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本质,失去了本质特征,该事物就变成他事物,就会属于别的范畴或同一范畴的子范畴;而失去了非本质特征,该事物仍然是该事物,仍然属于该范畴。用来区分范畴的特征属本质特征还是典型特征是认识范畴化的分水岭。在维特根斯坦逝世后,1953年出版的《哲学研究》提出的范畴化理论认为,同范畴各成员中存在家族相似性,后来有人把它发展为原型理论,认为范畴中的成员分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这种原型理论认为,对客体的范畴化常常不依据必要条件,而依照与原型的比较而定,典型性向边缘性递减。
这种范畴化理论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以人对自身的认知为例,人在社会实践和认知活动中,用“人”这个词概括出人的一系列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如人能制造劳动工具以改造世界,是社会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体,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这些本质特征使处在生物进化最高阶段的人,区别于处在其他进化阶段的动植物。通过“人”这个词,把一切符合其本质特征的客体归入这个概念,这就是范畴化。因此,进入一个概念或范畴的成员都要具有本质特征。一旦进入,一切成员都是典型的,没有原型和边缘的区别。进入“人”范畴的一切人,不分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不分种族、国别、性别、年龄,都是典型的人。
在“人”范畴中,人人都是典型的,包括残废人、病人、老人和小孩。如果不符合本质特征,失去的是区别性特征,该事物就变成他事物,就会属于别的范畴或同一范畴的子范畴。例如,“类人猿、机器人、稻草人、雪人”等等,已经失去“是社会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体,有语言和抽象思维”等本质性的区别特征,不再属于“人”的范畴。它们分别属于动物、机器、稻草和雪的范畴。而外形上的所谓家族相似性,并不是本质的区分性的。原型理论认为,原型范畴是一个模糊集合,其内部分为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边缘模糊,没有清晰界限,根据家族相似性而连续扩展。这种理论固然正确地强调了客体量的连续,但错误地忽视了客体质的界限,是经不住推敲的。
事实上,客观事物之间既有量的连续,又有质的界限。人的认知能力,既能认识客体的普遍联系,又能认识客体之间的质的界限,从而划分出质的阶段。人的经验所感知的量的联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升到理性,就显示出质的差别。质的阶段一旦被认识,同一范畴成员就不会被边缘化,不同的范畴就会有清晰的界限。以科学分类为例,每一门科学都研究物质运动或思维、社会运动的一定形式,这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特殊的矛盾。科学分类体系应从各门科学联系的角度来反映一切运动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运动形式是从简单到复杂无限发展的,从简单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从自然形式直到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无穷无尽。这种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质的界限。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就是机械运动,它是力学的研究对象;由于摩擦和碰撞的机械作用而产生热、光、电等,出现了分子运动,它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运动达到一定的强度引起化学反应,出现原子运动,它是化学的研究对象;当化学产生了蛋白质时,就出现了有机生命的运动,它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由于劳动的决定作用,出现了人类,同时出现了语言和思维,出现了人类社会,它们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研究它们的科学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有质的界限的。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量变体现发展的连续,质变划分出界限。经过质变,事物由旧质转化为新质。有了质的规定性,此物就变成彼物。在语义研究中,一个词的多义体系是根据对客体的普遍联系的认知而划分义项的。义项一旦划分,就有了质的界限。人也是根据对客体的量变到质变之后的质的界限的认知而使用意义的。例如,汉语中“别”这个词,其词义从“分离”(临别赠言)、“另外”(别有用心)、“区分”(分门别类)、“差别”(天渊之别)到“分类”(派别之争)都是依据客体的相似性而连续发展的。人与人分离就是离别了;一旦分开,就成了“另一个”即别人,别事;而有了“另一个”就有“这一个”,就有了区分,分出了类别。这些连续发展的义项,一旦被划分、被认识就不能混用,正像英语的leave,other,distinction,difference,class等词不能混用一样。这说明,人既有对普遍联系的认知能力,又有对量变到质变的认知能力。
另外,原型范畴论在相似性和区别性上过分强调相似性,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上过分强调主观性,这都不符合辩证法。不再详述。
从这些分析中我认识到,理论唯物和方法辩证是治学之道中根本的理论和方法论,是学术创新的根本源泉。
异国他乡,广识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