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药家鑫看强势家长教子的失误

2011-12-04童世

中华家教 2011年8期

  我对药家鑫死刑的观点是一贯坚定的,这点毋庸置疑。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强势家长教育下的苦果。在这事件告一段落之时来谈药家鑫的家庭教育,其中有诸多揣测与猜测,未尽精确,只为说明道理。
  本人就是在强势家长教育管理中长大的,强势的家庭管理一般都有基本相同的教育特色,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揣测一下药家鑫吧。
  简单、粗暴。强势的家长管理一般是以父亲为中心,母亲一般在管理孩子上处于“从属”的位置。比如我一次考试没考好,老妈一般苦口婆心,而老爹会过来敲敲卷子上的58分,告之“下次给我考个85分回来!”我一般都能完成任务,如果没考到,不用父母收拾,自己就懊悔不已:“85分都考不了,真笨!”,这就是简单粗暴。但简单粗暴之外,却是很讲道理(父亲认定的道理),比如我家从小教育中特别强调“诚信”,你去打架斗殴也好,上网游戏也罢,回来要说真话,不能撒谎,这个是最基本的,而且不能仗势欺人。父亲常说“一个爱欺负弱小的人,人缘肯定不好”这句话,但他往往在这话后面还有一句:别人欺负咱那也不行!他的“道理框架”即是:入理则赏、出理则罚。
  药家鑫伤人8刀,在我看来既不是傲慢,也不是对于撞人的害怕,而是有一股来自强势家长(父亲)“入理则赏,出理则罚”的压力,按我们的话说就是“闯祸了”,这种压力之下,是他杀人的动机,目的不是怕赔钱、被缠上,而是想掩盖“闯祸了”的这件事,所以他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办法。
  强悍之风。强势管d8zh7hHLRIHfioHi96/GNg==理下长大的小孩往往有一股强悍的力量,与其它小孩有冲突时,很少吃亏。强势的家长往往纵容孩子的武力,其实他们知道打架不好,也知道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与此相比,孩子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哭哭啼啼地回家,就像打在他们自己脸上一样,更让他们窝火。我小时候在外面打架,鼻青脸肿笑呵呵地回来,爸爸就不问,要是哭丧着脸,就肯定问:“打赢了还是打输了?”记得很明显的一次,我走到家门口,在院子里碰见老爸,老爸一见我哭丧着脸的德行,伸手指着门口:“打赢了再给我回来!”
  药家鑫父亲曾说:“年轻人喜欢舞刀弄抢,不算什么大事。”这话听来让人毛骨悚然。不得不说这种“强悍之风”与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显得格格不入,而且非常危险。
  物质娇惯、生活纵容。一般来讲强势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恩威并济”之上的,所谓“恩”就是物质,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物质生活一般比较纵容,这也是他们体现对子女之“爱”的方式。而规则除了几个家规式的教条之外,再无其他,所以子女生活一般都比较自由。而父亲也认为男孩子还是“淘”一点、“野”一点比较好——只要你别尝试他给你定的那几个规则。一般在外面惹是生非,只要不是大事,像弄坏谁家的瓦片、打碎谁家的玻璃之类——放在别的孩子那里是要挨揍的事,但对那些强势的父母来说并不算什么。
  然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对社会规则的漠视。
  所以我说药家鑫要是在“杀人”与“老爸责骂”中毅然选择了前者,我认为,这是长期扭曲价值观的一次大爆发——这种看似极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却有着比较合理的心理逻辑和思维惯性,也就是说,这符合药家鑫内在的逻辑——这就是他最为可恨、也是最为可悲的地方!
  在一个“全世界我老爸最大”的背景中长大,处理事情偏向于简单、武力——这是心理成因。
  “平时就舞刀弄枪”又为这种心理成因转化为现实行为提供了可行性。
  药家鑫事件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此事件带给强势家长们的反思却是长远的。
  
  责编: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