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发的探析

2011-12-04刘兵兵

职教通讯 2011年9期
关键词:公共课课例教学研究

刘兵兵

(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400)

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发的探析

刘兵兵

(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400)

对两种公共课课例研究取向及其研发路径作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即对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单元整体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及针对某个教学研究主题的专题研讨与探索,以期有效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职业教育;公共课;课例研究;取向;路径

近年来,江苏省各职业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为指南,轰轰烈烈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如何将课程改革成果最终落实在职业学校的课堂实践中,真正使得职业教育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一直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江苏省职教研究所于2009年起相继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研发和公共课课例研发,以期通过课例的研发及推广,引导广大职业学校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相对于较为成熟的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研发而言,对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的内涵界定、研发路径、课例的结构体例等则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论证、整合、提炼。

笔者结合自己组织教师实施课例研究的实践体会,对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的界定、研究取向、以及研发路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公共课课例研究的界定及其取向

对于课例研究的界定,当下普通教育界较为认可的描述是:“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1];“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2]课例研究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

对于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其范畴似乎不应仅仅局限于针对某一堂课的研究。笔者以为,所谓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主要是以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心理健康课、艺术课以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为研究对象,着眼于课堂教学,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予以教学实施、或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一教学研究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和教改探索。

基于上述界定,公共课课例研究应可分为两种取向:一是中观层面对教学单元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另一取向则是微观层面对某一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和解决。

(一)中观层面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究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得职业教育的公共课教学与普通教育的文化课教学的特性与追求都不尽相同,职业性、实践性、生活性应成为职业学校公共课教学的基本特性与追求。[3]但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学校公共课的定位、标准、内容、教学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以致于相当一部分公共课教师缺乏对所教课程的准确把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拿捏不准”。职业教育的公共课程与普通教育的文化课相比较所呈现出的这种“先天不足”,使得中观层面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的应然取向。

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究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全面地、整体地分析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在整体把握这些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着力形成最佳教学方案,组成最佳教学策略,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等。

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究,使教师跳出单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继而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来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要求,并从整个教学单元的角度来统筹规划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渐以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有助于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整体、准确把握。

(二)微观层面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究

所谓微观层面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究,亦即本文前面所述普通教育界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研究形式,是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教学研究过程。

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究,通常包含选题—选课—设计—实施—研讨—反思[1]等活动环节,并经过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跟进。

这种课例研究以某个预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在内的教学研究活动,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二、公共课课例研发的两种路径

课例研究成果在区域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课例的典型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二是课例研发过程与成果的规范性,对课例研发流程与体例结构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要求。对应于职业学校公共课课例研究的两种不同取向,笔者以为可分别参照如下两种研发路径予以实施。

(一)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发路径

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发应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单元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课例研发背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和重组学习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设计资源使用策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定位师生角色,科学设计评价量表,有效实施学习评价。具体研发路径和课例结构可可类似于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研发[4],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公共课课例研发路径及课例结构

1.教学单元确定。从教材中选取某一单元、章节或框题,也可以对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编排,重组为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课例教学单元。教师应明确课例名称、教材版本及课例所在章节、适用专业和年级、所需要的学时数等内容。

课例名称通常以教材中的单元(章节、话题、框题)题目命名,对于由不同章节内容重组而成的教学单元,课例名称也可以根据课例的主要教学内容归纳而成。还可以通过副标题来体现课例所涉及的研究主题或需要解决的某个教学问题,副标题应力求言简意赅,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进行概括。

2.教学前期分析。前期分析是美国著名学者哈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即在教学设计之前先对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他提出需要前期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

对于公共课课例研发,教学前期分析包括课例研发说明(或课例研发背景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课例研发说明主要是对课例内容的确定、课例的功能、课例研究目的、学习者情况、课例的实施条件等进行必要的说明;教学内容分析则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作用和定位、重点与难点等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述。

3.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以及过程实施的具体指南、也是设计与实施学生学习评价最根本的依据。教师应依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例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地、准确地、个性化地分析和描述,表述上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分条目进行陈述,三维目标力求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4.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是具体教学过程实施的蓝本和设计依据。可以着重从教学行动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情境创设三方面进行描述。教学行动设计主要是简明介绍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资源准备需要课例设计者对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除教科书外的其它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多元整合,分层次组织,并提供各种资源的使用策略;教学情境创设则是要阐述怎样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需要设置不同学习情境。

5.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实施应紧紧围绕课例教学目标,在教学策略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既定目标。对于一个课时数较多的课例,教学过程实施一般应分课时进行设计,并且需要将整个课例的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课时之中。

教学过程实施需要呈现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阶段与主要步骤,呈现形式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编排和设计,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教学内容的进程、师生双边活动、方法策略、设计意图或预期效果等。

6.教学评价设计。围绕学习过程和目标达成情况设计出对学生评价的样表,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评价,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问题解决和反思评判、过程优化中实现能力的发展。

7.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总结一方面可以总结本课例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指出教学活动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困惑等,并就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授课教师或课例设计者可以对课例设计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如图1中虚箭头所示;也可以针对教学反思中提及的某个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亦即本文所述的课例研发的第二种取向,以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能。

(二)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发路径

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如前所述,通常包含选题—选课—设计—实施—研讨—反思等活动环节;而作为课例研究的成果,其表述则应包含“主题与背景、情境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2],及成效与反思等要素。具体研发路径与课例结构可参见图2。

图2 针对某一教学研究主题的公共课课例研发路径及课例结构

1.课例主题确定。从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类教学问题中确定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课题。课例研究主题可以是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也可以是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练、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挂钩点、新颖的理论视角等。研究主题最好在课例的标题中就能体现出来,以便阅读者可以直接地知道本课例探讨什么方面的问题。

2.课例研发说明。对课例产生的背景、课例研究主题的来源、学生能力基础、教学实施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说明,使阅读者感受到整个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助读者理解课例中改进课堂教学的背景和条件等。分析要尽可能全面、具体、准确,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以及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等。

3.研究主题解读。根据相关理论,对本课例研究主题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本课例中的相关关键词作必要的解释与说明。研究主题的内涵界定与关键词释义要科学、简明,不能有歧义;特殊词汇需要进一步指明在本课例具体情境下的特殊内涵。

4.预期目标设定。围绕研究主题,设计本课例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学生方面的学习目标和教师方面的教研目标(例如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要求、教师对课例研究活动中教学问题的预期解决目标等)。目标设定要合情合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5.教学情境描述。可以是对某个选定教学课题的课堂教学全程实录,也可以是对课堂中的若干个教学事件的描述。课堂情境的描述不能杜撰,它来源于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情境的选择要围绕研究主题,可做适当剪裁,描述清楚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性事件、有矛盾的焦点、突出问题的细节等。

6.教学问题剖析。紧扣研究主题,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进行讨论、分析和反思,并在对教学问题的剖析过程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策略。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在本课例中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到解决,有的不一定能够在本课例中得到较好解决,需要后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7.教学改进探索。根据对教学问题的剖析和反思,修改教学设计并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做好课堂教学情境的记录与描述,关注修改教学设计之后的课堂教学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或改善情况。

8.教学反思总结。对课例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或者初步结论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提炼,同时对课例研究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困扰难点或是两难问题等进行相应的反思,以引导教师作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三、两种取向之下课例研究成果的比较

从成果的形式上看,基于系统教学思想的课例研发,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份系统而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呈现出“静态”的特点;而围绕某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课例研发,在其成果表述中则更多地反映了教师对某个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具体的探究和实践过程,能够反映出课例研究的“动态”性。但需要说明的是,前一种课例研发所呈现的“静态”的教学设计方案背后,同样隐含了若干次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完善的动态研究过程,并不等同于简单的一次性教案设计。

从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性上看,基于系统教学思想的课例研发最终提供了一份可以直接用来参照实施的教学方案,似乎更易于区域内的推广和应用,而且从当前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这种设计体例和教学要求相对统一的典型教学方案仍然具有研发价值和推广意义;而围绕某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课例研发,则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课例研究成果对于同类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不一定能够直接为他人所直接应用。在实际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以更好地体现课例研发的目的,提高研发成果的实践价值。

上述两种取向的课例研发最终指向都是课堂,因此,两种取向的课例研发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需要通过课堂具体实施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剖析、修改和完善,使最终呈现的课例成果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1]李铁.课例研究的内涵、方法及意义[EB/OL].http://www.wndzh.com/jiaoyan/2008/1223/article_9.html,2008-12-23.

[2]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08).

[3]马成荣主编.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研发指南[S]//2009年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会,常州,2009.

Lesson Study of Public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Liu Bing-bing
(Jiangsu Rudong Education Bureau,Nantong 226400,China)

Lesson study of public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focuses on classroom teaching,it can promote teachers'teaching research effectively,enhanc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The author analyzed and expounded two kinds of orientations of lesson study of public courses and development paths which based on unit overall analysisand design,and the specific seminarofa teaching research topic.

vocationaleducation;public courses;lesson study;orientation;path

刘兵兵,男,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

G710

A

1674-7747(2011)09-0076-05

[责任编辑 曹稳]

猜你喜欢

公共课课例教学研究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课例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