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
2011-12-01渠荏铄
渠荏铄
摘要: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学科。在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是近30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讨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研究的体系以及特点和方法。
关键词: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83-02
(一)
早期的跨文化交际起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这一思潮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而在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上,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西方国家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却仍然夜郎自大,忽视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到了近代,中国才认识到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这一学科才有所发展。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早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的。学术界普遍将这部著作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所以说,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始终与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这些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界,其中最关注的是词汇、语用、交往习俗等与语言交际有关的层面。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發表的题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不仅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
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研究内容十分广博,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可应用于多种学科,如语用学、语义学、语篇、修辞学、翻译、第二语言习得等。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系。总体上说,这一类的研究成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语篇研究。
屈延平(1991)在跨文化语篇分析中提出了“中介语篇”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中介语”概念的延伸与发展,指的是一个与母语话语、目的语话语都不相同的“非本族语话语”。他认为,中介语篇是学习者对母语语用规则和语言文化认识模式负迁移的结果。胡壮麟(1994)在分析语篇中的语境时提出了“文化语境”概念。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对语篇的真正理解还有赖于最高层次的文化语境,原因是文化语境不仅反映语篇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更是掌握语篇发展的外部力量。王克勤(1995)在分析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时,提出了“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概念。作者指出,这种文化行为系统“既区别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行为系统,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
2、跨文化语用研究。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语用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如邓炎昌、刘润清(1991)谈的是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其中有许多涉及英汉语用对比。何自然(1993)、张辉(1994)等也都把语用研究置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大背景之下。何自然在文中论述了中国人用英语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际时产生的“离格”英语及其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要防止“离格”英语,除了提高英语水平外,要特别注意学习“第二文化”。张辉认为有必要把文化这一概念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知识文化不会直接引起文化误解,交际文化则不然,它会造成信息传递的语用失误。所以,这一划分对外语教学中选择文化教学项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王振亚在1991年的《交往能力与外语教学》(载胡文仲,1994b) -文中指出,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在我国的语言教学界普遍流行,但它并不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作者根据韩礼德的“行为潜势”理论,提出将“交际能力”扩展为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在内的“交往能力”。高一虹( 2000)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器”两个概念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道”是跨文化交际主体的基本取向;“器”是对信息和技巧的掌握以及交际的功效。她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只有在注意“器异”的同时充分意识到“道同”,才能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全面的理解。为此她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4、跨文化交际与英汉翻译。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口头和书面翻译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翻译意义上的差异,从而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上的差异。我们知道,翻译是一个把一种语言内涵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非常复杂的文化信息交换过程,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多种因素,这既是跨文化交际翻译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师应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在英汉翻译时,虽然英美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同,但是也有相互对应或相似的文化,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New brooms sweep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等。但由于文化的不同,往往会出现翻译上的误区,如:“rhey are big potatoes”(他们是大腕),有人误译为“他们是无用的人”。当然,在英汉翻译时我们可用异国文化替代原文化,但意思不变,如“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 - eyedan is king",对中国人来讲,可将此句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当然,英美人却从来不会把这个句子与“猴子”和“大王”联系起来。
(三)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历史较短,但成果颇丰,特别是基于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更是受到世人瞩目和赞誉。概括说来,我国学者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方面的特点主要是:
1、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当中以外语教师为最。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大多从各自领域的视角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彼此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
2、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既有共时研究,也有历时研究。许多学者将跨文化交际的共时研究与语言教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学、符号学、人类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
3、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也有微观的描述与比较,还有一些基于汉语的应用性研究。
4、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着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语言与文化研究,较少涉及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思想观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质,因此,它的研究方法多变,研究手段各异,研究模式也具有兼涵并包的特性。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尚不成熟,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征,而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具有研究潜力的学科,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跨文化交际在我国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在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建议:1、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2、开展深入的考题研究;3、扩大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a.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3]刘润清,序[A].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