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谋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2011-12-01陈慰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主体间性共谋

陈慰

摘要:本文以苏珊·巴斯内特提出的翻译“共谋”概念为切入点、以唐诗《枫桥夜泊》的三个译文为语料,来揭示并探讨主体间性在翻译实践中的能动性及变异性。

关键词:主体、主体间性、共谋、《枫桥夜泊》、译文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56-01

引言

哲学研究逐渐从主客二元或我与他者二分转向主体间性,开始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自为-为我的存在,这一认识知促使翻译研究逐渐从原文中心论向原文-译者之间互动所构成的主体间性过渡——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大主体之际性互动以及原语文化与目标语之际性互动。苏珊·巴斯内特对此有切身体悟,为此提出了“共谋”这一概念。[1]本文拟采纳苏珊·巴斯内特提出的“主体间共谋观”,并结合《枫桥夜泊》着重“共谋”,以及又如何借助于译者这一认知中介而导致译文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一、翻译过程中共谋构成之要素

《译介学》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主体仅仅是译者,其实不然,除译者外,读者和接受环境等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2]这种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交互的特性为“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3]。译者的共谋作用从原文读者和译文作者两个视角展开:作为原文读者,他需要更好地理解原作、参透原作者的思想;作为译文作者,他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以重现原作者的意图和体验。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了期待视野,而期待视野反过来又影响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4]看似被动的译文读者实际上在译前、译中、译后都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了翻译的整个过程。

二、翻译共谋与译作之多样性

翻译主体间性在翻译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宏观角度看待主体间性,就是译者在语言和文化层面就两个不同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与原作者和译入语读者进行共谋;从微观层面,就是译者寻求文本处理的具体技巧,如词汇选择、时态、语态、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甚至具体到颜色、数字、典故、专有名词等翻译处理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强调主体的创造性以及独创精神;否则所谓翻译研究可能只是一种空话,也可能只是一种“独断论式”的、“神”的、“唯一”的话语,那非但不是交流或对它的研究,而且在根本上毁掉了交流的任何意象。[5]

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唐诗三百首》中虽没有“李杜诗篇万古传”的豪迈气势,但其诗用字凝练、言简意赅,短短几语就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意境。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所搜集到的近40篇英译文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翻译家许渊冲、吴均陶、Burton Watson对该诗的英语译文,从译者和作者的主体间性来看三译文的译者基本理解了诗人张继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写作意图,将诗的感情基调基本表达出来了。

原文文本虽源于原文作者但其意义不可随意阐释,文本同时又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个体解读。翻译活动始于译者与原作者的共谋,这也是主体间所进行的第一次共谋。译诗不同于云山雾罩的空头理论,不是用些似是而非的时髦术语就能蒙混过去的,更何况对该诗的翻译经历了从古代汉语到近代英语的转换,充分发挥译者在翻译共谋中的主体性作用对翻译过程和译文质量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与文学文本相连的特定文化形态和文化氛围是翻译共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语境学概论》一书中指出:语境有制约功能、解释功能、生成功能、填补功能、预测功能,而文化语境的作用也不例外。[6]正因为文化语境有这些功能,这将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作生成有极大影响。一直以来众多译者对标题《枫桥夜泊》中“泊”字的翻译存在争议,在本文所选取的三篇应译文中,对该字的翻译分为两种:moor 和tie up。许渊冲、吴均陶译: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Burton Watson译:Tying up for the Night at Maple River Bridge。这里对“泊”理解的分歧在于该字是动作过程还是行为结果。但诗人之所以选用“泊”而非“停”或“抛”等词,不仅指拴绳子这一动作,更在表现诗人已将小周泛至河畔、其漂泊之旅在此漫天寒霜的月夜下告一段心中的伤感和惆怅难以言表之意。因此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语境下,Moor的深层韵味不仅更贴切地表达原作之旨,也更能让英语读者接受诗中传递的信息。

三、结语

传统的翻译观不仅无法充分解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性,更无法解释译文的变异性与无误读性。苏珊·巴斯内特在翻译研究中开创性地引入“共谋”这一概念,将翻译视为共谋的结果,促使翻译研究走出二元模式。然而共谋所强调的是作者、作品、译者、读者这一个跨越时空的整体,它并不以某一中心为皈依,也并不以任何一个中心压制或取代另一中心。共谋的概念无疑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以及译文的批评赏析提供了一个多方位的参考标准,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共识与历时的对话模式。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杨自俭.《翻译新论》[C].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6]高登亮.《语境学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主体间性共谋
监督中的共谋与纵容
因地制宜惠民生 共谋福祉稳发展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对唐代古诗《枫桥夜泊》意境的赏析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
共谋共同正犯否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