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12大地震极重灾区
2011-12-01贺许龙
摘要:5·12大地震以后,极重灾区绵竹市范围内出现了一個特殊的语言现象。“地震”是一个复合词,其内部结构是主谓式,在标准现代汉语中,该词不能被离合。而绵竹地区当地居民将“地震”中插入了字,构成“地了震了”格式。本文试就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探讨,试回答“地了震了”这一特殊离合现象发生背景以及成因。
关键词:“地了震了”;背景;成因
作者简介:贺许龙,男,1987年6月,四川绵竹,汉族,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0级,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39-02
一、离合词的“离”与“合”
1、复合构词中的离合形式:
第一:主谓式
这一类主谓式的离合词在汉语中所占比例较少,一般是与身体相关的一些词或语素作为整个复合词的主语,比如:心急、心烦、嘴硬、命苦。该类词语一般可以插入“不、很、太”等表示否定和程度的副词。
第二:动宾式
这一类动宾式的离合词在汉语中所占比例最大,而且最为灵活,离与合的在结构上较为松散,不仅可以插入成分同时也能将词中部分靠后语素前移,比如:洗澡、上班、亏本、叹气、费心。该类词语除了可以插入大量更为自由的语素或词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语素可以变换顺序,比如:班都上了。动宾式可以大量插入表示时制的“了、着、过”强调动作的发生。
第三:动补式
这一类动补式离合词在汉语中所占比例仅次于动宾,比如:进来、看出、认透。该类词语一般插入“不、得”表示可能。
2、离合词的结构形式:
A.V+着/了/过+O
例如:谈着心、沾了光、受过凉
B.V+补语+O
例如:擦完澡、出一次差、接上头
C.V+定语+O
例如:扑一个空、讨他的好、吃大苦、换个班+着、了、过/补语/定语+
D.V着、了、过/补语/定语+O
例如:洗了三次热水澡
E.V+补语/了、过/定语+O
例如:缠住了他的手
F.V+不/得 +补语/了、 过/定语+O
例如:沾不上他的光、喘不过气
G.V+一/了/不/没+V+O
例如:捧捧场、捧一捧场、见不见面
H.V+什么+O
例如:着什么急、扯什么皮、添什么乱
以上,通过构词的方式探讨了离合词的主要结构以及其“离合”的方式。
然而,不可避免地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离合词如此自由,到底是词还是短语?以动宾式为例,这一类词语灵活性最强。多年以来学术界对离合词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王力先生(1943)认为这种结构为“仂语”,林汉达(1953)称其为结合动词,陆志韦(1957)最早提出“离合词”这一术语。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这一类词能分能合与短语之相似,但不尽相同,因为短语的“离”是更为任意的,插入成分或是调换位置以后的意义没有整体性,而离合词之所以还称作词的原因也就是以此作为分水岭,其意义在“离”之时保持了意义的整体性。
二、关于“地了震了”的语言现象调查分析
关于“地了震了”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调查分析,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为四川省绵竹市19镇2乡。以乡镇级为单位,一单位抽样10人,合计210人。由于各镇乡人数总量有所区别,特按人口比例进行覆盖,人口较多的土门镇、汉旺镇等被调查人数相应也较多。在被接受调查的210人中,说“地了震了”所占比例约65%,而从区域来看,绵竹西部达到85%.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地了震了”这一语言现象是出现在5•12大地震之后,其他类似的主谓式复合词在该地区并未出现“离合”现象。
三、成因分析
“地了震了”中间插入“了1”与后面的“了2”共同构成了“地+了1+震+了2”格式。了1和了2都是时制助词,表示事件已经发生,而了2还身兼两职,充当了语气助词,以下将对具体成因进行分析。
1、从区别歧义来看
5·12大地震以后,当地居民经常表达 “自从地震了以后”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以大地震为分水岭。由于余震不断地发生,当人们感觉晃动的时候经常会脱口而出“地震了”,而这个句子是存在一些歧义的,“地震了”中的“了”既可以表示一个开始态,也可以表示一个完成态。人们谈论大地震时,会经常用到“地震了”,而当人们自然地表达余震开始晃动之时也会说出“地震了”,人们会辨明不了到底是以大地震为话题来表示发生以后,还是表示正在发生余震,赶紧逃生。于是“地震了”结构受到人们的二次处理,分离出了特殊的格式“地了震了”来表示大地震以后,这个完成态,而保留“地震了”表示一种余震正在发生,赶紧逃生。
2、从社会心理因素来看
大地震的创伤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每当回想起那惊魂的几十秒之时人们都会毛骨悚然。“地震了”在表达这个动态之时,显得“力不足”,人们将“地”这个名词动化。在汉语连续统之中名词的时间稳定性是最强的,而动词时间稳定性最弱,容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急剧变化,在这个格式中却出现了名词的时间性变化,名词的动化打破了一半名词时间稳定性强的普遍特征,这说明一些可构成动态义结构的名词表达上不满足人们强烈的动态表达需求,可能会被当做动词来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地了震了”这样的格式。同时也说明,词汇的变化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之大,人们为表达一个动态的需要而不得不强行的加上时制助词“了”于名词后面强调动作的发生。
3、从主谓式离合词本身特征来看
“地震”是一个主谓式的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这类复合词的离合现象较少,且都是一些与身体相关的词或语素充当主语时才能有离合现象出现,比如:心烦,可以插入成分“太”,嘴硬,可以插入成分“很”,心狠,可以插入“太”等等。插入的成分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意义,当地居民在“地”后面插入成分,表示主观的一种色彩,单一的看,“了”只是一个表示时制的助词。然而可以就整个结构分析,会发现人们的主观色彩浓厚,一般谈及地震的时候都是带有悲观和一些抱怨的语气,而在“地”之后加入“了”除了表示时制之外,还有强调地震发生所带有的消极色彩,这同时也是“了”本身具有的一种色彩义,比如“粮食越来越少了”。
4、从离合词的历史演变来看
在离合词的历史演变之中,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的转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部分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是一个语素,可能是自由语素或半自由语素,它们是构词的材料。由于成词以后为适应部分表达的需要,已经在现代汉语中的稳固下来的词语会被自由的拆开,尤其是半自由语素,它们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是一个完整的词,它作为词的功能可能没有完全消解,所以结构上不会十分凝结,会临时的被拆开。比如:上班,上和班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完整的词。“地”和“震”,在现代汉语中前者是一个自由语素,后者半自由,而在古代汉语中两个都是自由语素,“地了震了”也有可能是顺应了这种汉民族词汇发展的传统方式,临时性的将“地”和“震”分开。
5、从语言经济原则来看
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表达意思不受影响的基础上,一般会先天的选择简短而概要的表达,而推动这一经济原则的重要动力当属口语。在离合词的发展过程中,口语对它的推动同样也是举足轻重的。比如人们如果能用“洗冷水澡”表达清楚“拿冷水洗澡”,能用“踢霸王球”表达清楚“像霸王一样踢球”,选择前者何乐而不为呢?同理,由于当地居民使用“地震”作为口语的频率之高,且能使用“地了震了以后”表达清楚“地震发生了以后”,人们则极有可能选择前者,受众逐渐壮大以后迅速地在该地区扩散。
语言不断发展,词汇的变化最为迅速。地区为界的方言各有各自的特色,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对于5·12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绵竹方言中形成的特殊格式“地了震了”本文进行了成因的分析。认为词汇系统固然是稳定的,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是较为灵活的,然而词汇的变化有没有正确的标准可言,似乎是无从谈及的。我们说“这人很牛”,这个“牛”的表达到底正确吗?——只有通过时间的验证,人们心中平衡的秤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同样,“地了震了”格式看似犯下可笑的语言错误,但是在大地震的时间背景下,在绵竹这个受灾严重的地区出现,却似乎真正说明了“语言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这句最普通的话语。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4-155。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5]赵欢,“试论离合词的性质和成因”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五期。
[6]刘顺,“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 山东济宁示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7]陈平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8]周卫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扩展形式及特点”,《三峡论坛》2010第6期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