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教育的环节
2011-12-01院成纯
摘要: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教育,艺术欣赏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欣赏的实际活动中,让其体验个体生命在艺术活动中所可能获得的自由感;要通过艺术品这个突破口,教学生试着去反观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乃至生存方式;教育者要结合艺术语言的特征来引导艺术欣赏活动。
Abstract:As a kind of life-pattern education, the art-appreciating education should induce students to join in the art-appreciating practice and try to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freedom, which can be caught during the art practice. The education should also help the students to insight the aesthetic idea or even life pattern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And whats more, the educators should induce the art appreciating practice combing the characters of the art language.
关键词:生存方式 艺术品 艺术语言
Key Words:life pattern; artwork; art language
作者简介:院成纯,山东曲阜人,1982年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德国现代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55-02
教育的主题之一是要“成人”,所谓“成人”,就是让人成为人,即让人的本性显明出来,将其实现为人,实现为积极、健康且有可能通达幸福的人。这样的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内容,那就是艺术欣赏教育。这种教育不完全等同于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审美教育,实际上,它是审美教育概念下面的一个子概念,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之所以要把艺术欣赏教育在众多的审美教育方式和其他教育方式中突出出来,原因就在于艺术欣赏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强化其对自身生命的自觉以及拓展其个体生命的体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要关注的,是艺术欣赏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教育方式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艺术欣赏教育与生存方式
从古代原始洞穴里的壁画,到今天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人类艺术门类不断丰富,即使在同一门类之中,艺术的材质、技法和风格也在不断创新,这表明,艺术始终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因为人类需要艺术。但问题在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需要?或者问,人们在何种程度上需要艺术?
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在研究古希腊文化时,发现古希腊悲剧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至于离开了这种艺术形式,古希腊人甚至都不能活下去。艺术的意义问题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也问出了类似于上面的问题。[1]实际上,在日常观念中,从来就不缺乏对艺术的意义这类问题的思考。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自身的工具。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包括一些带有身体性的艺术行为,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种表达活动。人们在艺术中诉说着自己的体验,而不论这种体验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还是带有某种意识自觉的精神活动。艺术就是人们表达自身的工具。人们在这种表达之中获得了愉快感。
这种对艺术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住了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在人们具体的生存活动中,首先显明的就是它的表达功能。但是,这种对艺术的理解,将艺术看成是一种外在于生存的工具,似乎艺术只是为表达生存服务的。这显然是一种工具论的观点。它预先将“是否有用”设定为一种评价标准,进而将艺术置于这种标准之下来加以衡量,得出了艺术是一种表达工具的观点,这种先入之见不仅没有触及到艺术最为本真的特征,反而将这一特征遮盖起来了。
实际上,在艺术与生存的关系之中,既不是艺术作为生存的工具,也不是反过来,生存为艺术服务,而是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所谓生存方式,就是生命实现自身的方式。如果我们不把艺术看成是一种外在于生存的文化现象,而是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命活动,那么,就可以看出艺术与生命之间的内在关联。艺术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不论是创作者的创作,还是欣赏者的再创作,都是相关于个体生命的一种状态,只有处在这种状态之中,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活动才是可能的。这是一种因生命力丰盈而达到的创造力旺盛的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个体生命所潜藏的各种能力都被调动起来,生命的感性、理性和一些无意识的因素都参与到这一整体性的活动之中。欣赏与创作的界限消失了,欣赏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这一艺术行为的创造者,他们同样能感受到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
这种自由构成了艺术最为核心的内容。它是一种生存方式,是生命实现自身的本真方式。个体生存于现实世界中时,它总是处在与其他存在者的关联之中,并从中获得諸多规定性,成为一种有限的存在者。但在艺术活动中不同,艺术中断了这些日常的关联,而让个体生命解放出来。个体生命也只有在这种艺术活动之中,才可以进入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体验到生命各组成部分的和谐合作。艺术活动因而成为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而艺术的其他组成要素,例如色彩和线条、节奏与旋律等等都成了通达生命自由状态的辅助。
鉴于以上分析,当我们谈及艺术欣赏教育时,并不是在谈论一种密切相关于功利目的的技法教育,而是在谈论一种进入积极的生存状态、实现生命自由的可能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教育,艺术欣赏教育就是要将这样一些内容当成教育的主题来加以把握,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欣赏的实际活动中,将这种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出来。
二、艺术欣赏教育与艺术品
在艺术欣赏教育中,艺术活动通常实现为对艺术品的欣赏活动。当欣赏者直面一个特定的艺术品时,这个艺术品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言说,而人们就在对这种言说的倾听之中,被带入到艺术的世界之中。
艺术品竟然可以言说,这何以可能?“言说”是一个隐喻,艺术品当然不会像一个音响那样发声。一台音响,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在没有任何听众的地方发出预先设定好 的声响。但这种发声并不能被称作言说,因为它们并非相关于生存的有意义的声音。真正的言说是对适宜的倾听者的言说,且这种言说不是通过言说者自己完成的,它要借助于倾听者的参与。艺术品所实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言说。它们在欣赏者的视角之下形成某种有意义的内容。
为什么把这种言说行为归向那看起来根本不会发声的艺术品,而不是归向作为欣赏者和阐释者的人呢?因为这种言说并非欣赏者出于个体的理解而做出的个体化阐释,在艺术之中有某种带有确定性的内容在其中起着规定作用,只有把握住了这种规定性的欣赏者才真正触及到了艺术的核心,所以并不是欣赏者自己在主观地阐释,而是欣赏者首先在欣赏行为中努力地去通达在艺术中起着规定性的内容,进而再借助于自己的阐释将其传达出来。因此,实际上是艺术借助于阐释者之口在言说这种带有确定性的内容。艺术欣赏教育就是教人努力去把握艺术中的规定性内容的过程,而阐释者所要阐明的也应该是这种规定性而不是他自己随意说出的什么。
在艺术欣赏中,艺术品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而言说的。这就将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有用之物”区分开来了。所谓有用之物,是指某物对它自身之外的某物、某人或某种活动来说是有用的,换句话说,它符合了某种既定的价值标准,因而被判定为是有用的。由此可见,这种有用之物在它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中获得了自身的规定性,一旦离开了这种外在的关联,人们就很难再判定它是否有用,因此它也就丧失了自身的规定性。但是艺术品不同,它并不依赖于外在于自身的一种价值尺度或关联而获得一种规定性,这样一来,它就不会像有用之物那样,因某一特征符合了既定的标准而被过分地夸大,从而丢弃了自身的整体性:艺术品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的每一个特征,包括它的质料、形式、历史甚至有关它的传说,都有可能因其独特性而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这种欣赏不是从预先设定的标准出发而进行的,而是对艺术品的个体性的欣赏。
当然,对艺术史上的任何一个艺术品的欣赏都不应仅仅停留于当下的欣赏之中,我们还应进一步把它还原到艺术史中,把它看成是艺术史上的欣赏对象。这样一来,审美就不仅仅是欣赏者当下的审美,还包括生活在艺术品所处的其他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审美。如同现在的欣赏者所看到的那样,艺术史上的人们也在欣赏着这个作品。这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持续地生成着,它为这不同的审美意识所规定。因此,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自然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后来的人们便可以通过艺术品这样一个突破口,反观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乃至生存方式。
三、艺术欣赏教育与艺术语言
在艺术欣赏教育中,至关重要一环就是对艺术语言的把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艺术欣赏教育就是对艺术语言的学习和理解。教育者要经常总结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来引导艺术欣赏活动,这将会有助于受教育者进入艺术的世界。这里列出艺术语言的三个基本特征以供参考:
第一,从艺术内容上看,人性的彰显与压抑是一重要的主题。人性是人之為人所显现出来的本性,如感性的欲求、支配行为的意志和寻求真知的理性等等。作为艺术主题的人性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由多元因素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的不同要素在艺术作品中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其中,人性彰显自身的诉求与压抑人性的力量之间的抗争便是其中之一。一方面,人性渴望实现生命中那些本能的冲动,不断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在文明之中包含着一些约束或压抑这些冲动的力量。这两种不同的命令直接形成了压抑与彰显人性的抗争,在这抗争之中,艺术表现出了巨大的活力,人性的魅力得到了更为明确的体现。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正是在同其他力量的抗争中,人性中积极且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才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将人性中某些消极的东西暂时统摄住、压制住了,因此,生存显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而一旦缺失了这种抗争,人性中某些消极且让生命趋于消沉的东西,就会获得它一定的地位,甚至跃居主导地位。
第二,从艺术形式上看,残缺的和未完成的艺术品不应被遗忘。残缺的和未完成的作品的美之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这种艺术品把美的最终实现给予了欣赏者,让其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在一个未完成的作品那里充当了一个创作者的角色——创作式的艺术欣赏,是一种给予,而不仅仅是接受。未完成作和残缺之作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是将作品置于现实与虚幻之间,正是在这样的边界之处,生成得以可能,人们有欣赏这种生成的本能,会在这样一些作品之前获得一种美感。在这些边界之处,正是艺术的美感得以形成的地方。对残缺作品的欣赏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欣赏能力,并不是每个人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这种欣赏已经从对对象的欣赏转到了对创作趣味的体验上来。
第三,从艺术场景布局上看,需注意场内艺术品与场外艺术品之分。这种场内与场外的区分是指艺术品是否把欣赏者置于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中,把欣赏者置于场内的艺术是借助于欣赏者的参与才得以完善的艺术,它是要把欣赏者当成作品的一部分,在创作时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布局都与欣赏者融为一体,直接唤起欣赏者的感受,引起对他的感觉的刺激,而欣赏者自身确实也能感觉到这种艺术品对自己的安排,似乎要把自己固定在事先安排好的一个位置上,以此来共同完成这个作品。场外艺术则不然,欣赏者被设定在艺术品之外,艺术品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想说的东西给说出来,而并不期待着欣赏者来完善这个作品。这样的艺术是以自身为阐述的对象的,它在自己这样一个完整的结构中把作品完成了,而并不需要预设一个在那里的欣赏者。前者可以看做是向欣赏者倾诉的艺术,而后者则是自说自话的艺术。这些不同的艺术手法适用于表现不同的主题,可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艺术欣赏教育中,教育者不能简单地以优劣来对它们加以评价。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三个特征以外,艺术语言的其他特征还有很多。艺术欣赏教育的参与者在把握各种不同的艺术语言时,要了解其具体的特征,只有充分熟悉了相应的艺术语言,才有可能借此通达艺术品的深层,把握到艺术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进行的阐释才是有价值的,而艺术欣赏教育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注释:
[1]参见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KSA), Herausgegeben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inari, Dünndruck Ausgabe,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GmbH&Co. KG, Münnchen: Walter de Gruyter, 1988.KSA 1: Die Geburt der Tragödie,S12.
中译本可参照《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