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1-11-29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刘永祥张友棠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财会通讯 2011年13期
关键词:成份相关者绩效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刘永祥 张友棠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 蕾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刘永祥 张友棠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 蕾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利用适当的指标,将组织环保的绩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通过评估环境现状与既定环境目标之间的差距来反映环境管理水平,展现企业对环境所做努力的程度,使之能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开展环境绩效评价工作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修正战略实施计划、追踪环境活动和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收入、揭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及企业经营的环境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其应用问题予以探讨。

一、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但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很少涉及环境问题,通常只计算企业的经济成本,没有将资源消耗计入成本,更不计算环境成本,往往导致企业虚夸收益,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前利益。而环境绩效评价则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此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对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环境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来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如果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要求不作慎重考虑或尽量满足,企业就难以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因为企业经营活动除负有经济责任外,还负有多种社会责任,例如环境管理责任、道德责任等,目前衡量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已从早期单纯的经济指标发展为综合性的企业绩效指标。因此,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开展环境绩效评价成为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重要手段,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二、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以采用主成份分析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主成份分析法是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企业环境信息的前提下,把关系密切的指标分门别类地提炼出来,组成新的少数几个反映企业环境绩效的综合指标,据以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从管理实践看,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在实践上行得通、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

(一)搜集基础数据 本研究数据摘选自2004年至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发展门户网的《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记录和统计的是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环境污染的情况(表1)。

(二)数据筛选,得出基础指标数据 由表1可见,基础数据较零乱,且无规律,这样分析的结果,使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因此可将性质相同的数据做一归类,并使指标尽可能少,分析的结果将会更具有代表性(表2)。

(三)进行因子分析 将基础指标数据录入SPSS软件,并对基础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表3、表4、表5、表6和图1)。

表1 基础数据

表2 基础指标数据

表3 说明的总方差(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由表3可以看出,原来12个变量反映的信息可由三个主成份反映100%,相当于这三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一般来说,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0%以上即认为比较满意。此研究中反映了100%,说明提取三个主成份就可以了。

从碎石图中可以看到,前三个公因子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而后几个公因子特征值趋于平稳,说明提取三个公因子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令F为因子总得分,令F1、F2、F3分别为三个因子各自的得分,根据表3有:F=47.751%F1+39.489%F2+12.760%F3。

提取3个成分:

Z1=0.958X1-0.977X2-0.955X3-0.775X4-0.027X5+0.713X6+0.836X7+0.918X8+0.310X9+0.140X10+0.354X11-0.228X12

Z2=0.132X1+0.058X2+0.007X3+0.595X4-0.931X5+0.087X6+0.542X7-0.205X8-0.642X9+0.974X10+0.929X11+0.964X12

Z3=0.254X1+0.204X2+0.296X3-0.213X4+0.364X5+0.696X6+0.086X7-0.338X8-0.701X9-0.178X10+0.106X11-0.139X12

表4 成分矩阵(a)(ComponentMatrixa)

表5 旋转成份矩阵(a)(Rotated ComponentMatrixa)

表6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Com ponent Score CoefficientMatrix)

旋转法: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成份矩阵经旋转后,因子变量的含义更加清楚,第一因子在排放量指标上占有较高载荷,第二因子在利用指标上占有较高载荷,第三因子在治理指标上占有较高载荷。

X1=0.709F1+0.098F2+0.699F3;X2=-0.960F1-0.025F2-0.278F3;

X3=-0.975F1-0.095F2-0.199F3;X4=-0.669F1+0.603F2-0.433F3;

X5=-0.056F1-0.992F2+0.116F3;X6=0.298F1-0.060F2+0.953F3;

X7=0.619F1+0.533F2+0.577F3;X8=0.991F1-0.087F2+0.106F3;

X9=0.683F1-0.433F2-0.580F3;X10=0.065F1+0.992F2+0.106F3;

X11=0.130F1+0.887F2+0.443F3;X12=-0.275F1+0.961F2-0.038F3

构成得分:

F1=0.068X1-0.212X2-0.235X3-0.074X4-0.084X5-0.100X6+0.087X7+0.247X8+0.275X9+0.045X10-0.005X11-0.023X12

F2=-0.008X1-0.026X2-0.051X3+0.151X4-0.248X5-0.088X6+0.102X7+0.017X8-0.019X9+0.228X10+0.175X11+0.218X12

F3=0.227X1+0.036X2+0.087X3-0.159X4+0.163X5+0.452X6+0.140X7-0.122X8-0.394X9-0.048X10+0.128X11-0.057X12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F1基本上支配了X2、X3、X8;第二公因子F2基本上支配了X5、X10、X11、X12;第三公因子F3基本上支配了X1、X4、X6、X7、X9。因此,第一公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工业污染排放量指标,第二公因子基本上反映了环境循环利用指标,第三公因子基本上反映了环境治理指标。

根据:F=47.751%F1+39.489%F2+12.760%F3,得出:

表7 年份得分

从表7可以看到,2006年的环境绩效水平较好,其次是2004年和2003年,2005年最差。而且,2006年环境绩效水平提速较快。

对以上结果进一步分析,即对工业污染排放量指标、环境循环利用指标和环境治理指标三个子系统分别分析,得出各子系统的得分,以找出影响环境绩效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改进环境目标。可以得到:

由此三个公式可得出:

表8 指标得分

从表8中可以看出,2006年环境绩效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环境循环利用效果明显,且治理情况也比往年好。2005年环境绩效水平最差是因为其排放量过于多,且没有相应地治理环境和循环利用废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基础数据是基于全国煤炭企业对环境作用的分析,若数据为煤炭行业中某个企业的,则可以对该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得分可以用来评判企业对环境贡献的大小,若将其与其他企业作比较,可以用来观测企业在环境绩效方面的进步程度,并以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考量。

三、结论

本文在总结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涵义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提出了一套比较适合于我国企业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评判企业自身对环境的贡献、企业在环境绩效方面进步的程度,并以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考量,也可以将分析出来的数据与其它同类型企业相比较,以发现本企业存在的不足。同时,可以将环境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提供给政府,为政府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纳入环境因素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0572056)、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3BJBJG097)、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阶段性研究成果]

[1]胡嵩:《环境绩效评价概述及探讨》,《北方经贸》2006年第1期。

[2]曹颖:《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5期。

[3]谢芳、李慧明:《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评估》,《现代财经》2005年第1期。

[4]徐福留、赵珊珊、张颖等:《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与趋势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谢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6]宋轶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编辑 熊年春)

猜你喜欢

成份相关者绩效评价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