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音位的多重角色及其动因

2011-11-26黄小萍

关键词:音步词尾口音

○黄小萍

(华侨大学 外国语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现代英语中r的发音既有如辅音的粗糙的(rough)发音,也有如元音般流畅的(smooth)发音。英语/r/音位作用独特,承担多重角色。有作辅音的/r/ ,作元音的/r/,还有连接性/r/,插入性的/r/。拼写中可见的r有时发音,有时不发音。/r/的发音还分为带r音的(rhotic)和不带r音的(non-rhotic)[1],被称作最不完美的辅音。本文首先分析带r音的和不带r音的口音的演变过程和动因。接着分析/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在发音、分布和音系学方面的动因,最后解释“连音变读”r现象以及/r/和//的关系。

一 从rhotic 到non-rhotic 口音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古英语的拼法和读音一致,就是说凡拼出的字母都有读音,同样的拼法是同样的读音[2]37。古英语及中古英语时期/r/为辅音,由舌尖靠近硬腭振动发出,后来在英格兰东北部及苏格兰,人们一般把首位的r读作另一个变体颤音(trill consonant or rolled /r/),发音时表现出舌尖与上齿龈连续迅速的拍击。“这种颤动决不是有意识地使舌尖肌肉运动,而是把舌松弛地摆在恰当的位置,使舌尖受气流的冲击而振动,舌尖的这种运动类似乐器的簧片。”[3]223到17世纪时,/r/音位的闪音(tap)和颤音(trill)只用于元音前,此后产生了无摩擦延续音(frictionless consonant)这种变体,即发音时气流通道较宽,送气也较弱,舌身向上卷起,舌尖向齿龈后部翘起,接近齿龈隆骨的后部,但却不与其接触[4]51。至18世纪,在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群中,元音后的/r/音位消失了,形成了r读音的不带r音的口音,也称不显r(r-less)方言[5]231-232。RP称为non-rhetoric方言,有时也被称为BBC英语、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GB(General British)。

r在GB中的变化并未在美式英语(GA)(General American)中同样发生,因为英国向美洲的移民始于17世纪,美式英语在语音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对早期发音方式的继承性,依旧读出处在元音后,词尾及辅音前的r,形成带r音的口音,GA称为rhotic方言,即显r(r-ful)方言。在这种口音中,r在所有音系环境都得以体现,拼写中可见的r都读出来,因为在英语拼写形成之时所有的英语方言都属于rhotic口音。采用rhotic口音的主要有美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苏格兰和爱尔兰英语。隋慧丽[4]52指出,过去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纽约及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受英式英语的影响较大,都不读辅音前或词尾的r,但近年来纽约市的本地人都读出元音后的r。词尾及辅音前的r也正在增加。RP中的双元音/ɛ/ /I/ //在GA中均变为短元音+/r/:/ir/ /ɛr/ /r/。《英语发音词典》15版前言[6]7指出:“像bird、word、curd、earth、jerk这些词,美国英语里现在都以/:r/这同一元音成韵,但在历史上,它们一度曾发成不同的元音。不论是重读还是不重读的卷舌元音/:r/和//都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一个音节中,出现在/r/前面的所有元音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带上卷舌的色彩。/:r///是卷舌元音(带卷舌色彩的)”。带/r/色彩(“r-colored”)元音有时称作“使r音化”元音(RHOTACIZED vowels)[7]66。例如:bird和runner 在GB 和GA的音标分别是bird/b:d/,runner/rn/(BrE);bird/b:rd/,runner/rn/(AmE)。区别在于英式英语中bird/b:d/元音为长音,无卷舌。美语中bird/b:rd/元音是卷舌元音,是“使r音化”元音,runner/rn/词尾的元音是schwa//的一个带卷舌色彩的变体。

二 /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的语音学动因

Rhotic口音与non-rhotic 口音的区别在于在rhotic口音中,表层的r在某种位置不读作辅音,而是以元音的形式出现,或者在某种场合消失了。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与r本身的音素特性有关,下面分析r 的角色变换与/r/音位发音特点的关系。

1./r/的发音特性

r有各种名称。根据发音方法,国内过去常把/r/定义为摩擦音(fricative),将其归为辅音体系,认为发/r/时,舌尖抬向齿龈后部,向硬腭弯曲,发生摩擦而成[8]124。根据发音部位/r/是一个后齿龈音(post-alveolar)。而国外把/l//r/看成是流音(liquid),/r/是后齿龈中流音。发/r/时,气流从舌面中部流过,舌尖接近但不接触齿龈[9]412。目前倾向称/r/为无摩擦延续浊流音(frictionless continuant voiced liquids),也称相近音(approximant)[7]428。相近音介乎元音和典型的辅音之间,为平滑的音,也称滑动音,通音。/r/的常见的变体闪音的发音的特点是:舌尖与上齿龈及硬腭交界处只发生一次很短和很轻的接触[10]115,这一变体通常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如very,sorry,heron,mirror。

从/r/音段构成看,/r/是一个既含有舌面成分R又有元音成分的音。r集两种成分于一身,舌面成分发音用舌尖和舌前端,元音成分发音用舌背,这就意味着有带有某种元音色彩的/r/(vowel-colored r)和带有某种/r/色彩的元音(r-colored vowels)[5]259。在所有舌面响音(coronal sonorant)中,/r/最具有元音的特性。

2./r/音段的响度趋近元音

音段的响度(sonority )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元音响度比辅音大,靠近元音的辅音响度比不靠近元音的辅音的响度大。Durand[11]的音段响度值(sonority scale)划分如下:

[1]

清破裂音;浊破裂音;清擦音;浊擦音;鼻音;l; r; I,u(j, w); e,o;a 12345678910

/r/位于音段响度连续体中辅音和元音交界处,其响度处在辅音和元音中间,响度值比其他任何辅音更靠近元音。从响音和非响音划分看,鼻音、滑音(glide)(/w/ /j/)、流音(/l/ /r/)和元音一样属于响音(sonorant),“响音”指喉音(带声)通过时不受任何干扰,发鼻音时,气流自由地通过鼻腔。摩擦音和爆破音为阻塞音(obstruent)。与阻塞音不同,/r/与/l/ /w/ /j/属于一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相近音。从语音学看这组音与元音相似(vowel-like),即发音时发音器官不靠得很近,不产生摩擦,有声带振动,但由于出现的位置靠音节边缘,常起辅音作用,常划归辅音[12]159。相近音正常情况下是浊音,但在英语中,相近音在清辅音之后会变为清音,例如:twin,twelve 这儿的/w/实际上是圆唇的双唇清摩擦音[7]。相近音与其他辅音不同还在于它们是英语中唯一可以和其前面的清爆破音组成辅音丛的辅音,例如:click, crick, quick, cue。

Bolinger[13]112指出,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并不像人们习惯上想象的那样严格。事实上存在这样的语音,它们既具有辅音的特征,又具有元音的特征。因此,/j//w/被看作既不像辅音又不像元音, /r/ /l/被看作既是辅音又是元音。/r//l/跟元音一样,可以作为稳定状态语音而无限延长,与/j//w/相比较,/r//l/更像元音,可作音节的核心,如copper/k.p/,maple/mei.pl/有两个音节。/r//l/也比/j//w/更像辅音,因为作辅音时,/r//l/有更多的气流受到阻塞。

Harris[14]359认为流音/l r/趋向侵蚀其前面元音音质与其发音的特点有关。/r/的发音需有两个发音动作(articulatory gestures),为主的是用舌尖形成的声道间隙,其次是用舌背形成的声道间隙,声道间隙的紧松与/r/所处的音系位置有关,在元音前用舌尖形成的声道间隙往往更紧,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在元音后,用舌尖形成的声道间隙更松,两个动作不同步,舌背的动作趋向先于舌尖的动作。舌尖所形成的间隙特别松就发成元音了。

三 r的分布和区分

r承担的不同角色与其所处的各种音系环境有关。根据r出现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三类[14]359,归纳如下:

[2]IIIIII位置(a)[r`vred, rack, rude+++词首元音前或半元音/j/前(b) [rvravine, revolt, resort+++词首非重读音节(c) Crtray, agree, petrol+++辅音后构成辅音丛(d)Vr`vCorinne, terrain, carouse+++词内元音前(e) rvvery, parent, sheriff++-词内元音前(f) r]vbear a, before a, poor again++-后接以非重读元音开头的词(g) r]`vbear up, before eight, poor Eva++-后接以重读元音开头的词(h) rCboard, cart, source+--辅音前(i) r]Cbear to, before nine, poor man+--词尾、接辅音开头的词(j) r‖bear, before, poor+--词尾停顿处

+号表示保存历史上的辅音r 的形式(a constricted reflex of historical r),-号表示元音化的r 或删除[2]37的形式(a vocalized or deleted reflex)。

I类属于rhotic体系,II类为窄式的non-rhotic 体系,III类为宽式的non-rhotic体系[14]4。从表层看,[2abcdefg]中的r都处在元音前面,[2hij]都处在辅音前面。音节划分和音节成分以及音步理论可将其中的差别区分清楚。

处于[2abcd]位置的r 都是辅音,都是音节首音(onset)。它们都出现在元音前或半元音/j/前(rude)。根据管辖音系学(government phonology)[15]193-231[5][16]所有的音节成分最大分支是二分(binary)。[2a]与[2c]的区别在于[2a]中r属于无分支音节首音,[2c]由一个阻塞音加一个r构成的辅音丛属于有分支的音节首音。[2a]与[2d]的区别是[2a]中r为词首的音节首音,[2d]中r作词内的音节首音。[2b]中r在词首但不在重读音节。[2abd]与[2efg]的区别在于[2abd]中的r 都在音步首,如:(tray),a(gree),pe(troll),ter(rain)而[2efg]中r即便作音节首音,这些首音或不在音步首([2e])或处于跨语素(cross-morpheme)环境([2fg])。音步可下定义为只含一个重读音节的音的范域。`gymnast(gym)(nast) 为两个音步,而`tempest 为一个音步[17]16。

I类属于rhotic体系,将历史上存在的,所有音系环境的r都保留下来。I类与II类的相同之处是能作音节首音的r都发音,不同之处是在II类中不作首音的r不发音,即处在辅音前和停顿前的r[2hij]不发音。II类与III类的区别是在III类中只有处在音步首或词首作首音的r [2abcd]才发音,可以作首音但不处在音步首的r[2efg]以及辅音前和停顿前的r[2hij]不发音。I类与III类的不同是在III类中除了辅音前和停顿前的r[2hij]不发音,r[2efg]因不在重读音节而变化。从r所处的位置看:r [2acd]作音节首音,并且在音步首;r [2befg]不在音步首,可作音节首音,但该音节不是重读音节,其中r [2fg]为跨语素环境,在non-rhotic口音会有突破单词界限的表现;r[2hij]不作音节首音,也不作音节尾音,而是并入音节核心。以上分析显示影响r的表现的因素不仅包括邻近r的音段、r在音节中所处的位置,r所处的音节是否重读音节,而且突破音节的范域,要从r在音步和词中所处的位置来解释。

四 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的音系学动因

1.r作音节核心的根据

以上分析显示在non-rhotic体系中处在[2hij]位置的r在表层读音表现为不显r的元音,看似r并入前面的核心,如heart/h:t/。在rhotic体系中,这些位置的/r/在表层读音中体现为显r的发音,如heart的标音是/hrt/。此处的 /r/ 并非音节尾音(coda)而是音节核心(nucleus)理由如下。

1)/r/ 作核心可从声门音现象来解释。比较下面三组词:

a. bit city

b. skirt pert hurt

c. fist apt mister chapter

/t/声门音(glottalling)现象发生于/t/紧接着音节核心时,a和b组中紧接元音的/t/(Vt)的发音一样,都发生弱化(lenition),而c组中/t/之前有尾音,因此其发音与a、b两组的/t/发音不同。这说明/r/不是尾音,/r/与元音合并成核心。

2)/r/ 作核心可从人们的口误中得到佐证。操rhotic 方言的人常犯的下列口误[18]。

[3]

3)由于流音和鼻音是响音,具有元音的特性,流音和鼻音在一定场合具有音节核心的地位。在英语中边流音/l/和鼻音为成节音,常与词尾辅音构成音节。美式英语中/r/也可以作成节音[9]698。在rhotic方言中将词尾非重读的r与词尾辅音构成音节的做法由来已久,如letter。见下面kitten,kettle,letter的音节成分构成所示:

[4]ONON ONON ONON | | | | | | | | | | | |x xxxxxx x x xxx | | | | | | | | | | | |k It nkɛ t ll ɛtr

4)/r/ 作核心还可以从音节构成的合格性要求来解释。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音节韵音(rhyme)最多占两个位置,当音节中核心是长(双)元音,就不能有另一音素再作音节核心,/r/ /l/ 和元音一起作音节核心时,只能在单(短)元音后。heart/h:t/中核心/:/占两个位置,而heart/hrt/中核心//占一个位置,/r/不是尾音,而是音节性/r/和元音一起构成音节的核心,port可以读作/prt/ 或 /p:t/,却不能读作/p:rt/。美语中bird音标一般写成bird/brd,而不是/b:rd/,因为这样标注,/b:rd/的音节核心超过两个位置。在长(双)元音后的/r/也不是音节的尾音,而是单独作核心,构成另一音节,如our中r读作//,our成了双音节词,读/`a/。

5)从优选论的限制条件看,限制条件FINAL- C要求音系词(phonological word)不能以短元音结尾,可以以辅音或滑音(如pay,sew)结尾[19]172。这是因为处在词尾的重读音节核心必须有分支,例如,在GB中,fir为/f:/其中r被吸收进核心,在GA中为/fr/,如果将其中的/r/当首音或者说其中的/r/失落了,都会造成以重读短元音结尾的词尾,而英语没有以重读短元音结尾的实义词,只有以长元音结尾的单词,如car/k:/,her/h:/,for/f:/,fur/f:/。

2./r/元音化演变过程以及r音节的产生

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时期,类似ir,yr,er,or,ur 这样的组合中的r 原是一个独立的颤舌音,其前面的各种元音当时都按自己的音值读音,界限清楚。16世纪末期,处于元音之后或位于词尾的r由于读音较弱,逐步丧失颤舌因素,蜕化成一个含混的央元音//,就是说r 在元音之后或词尾这种音系环境中,舌面成分R失落,留下了历史r的元音反映形式(reflex) @(X-SAMPA标音体系中表示//的符号,该体系由 John C. Wells 1995年制定)。//也称schwa。

r的弱化导致r前面高长元音发生分裂(pre-r breaking),多出//,规则是:

[5]beerchair moresureInputbi:r tʃe:rmo:rʃu:rPre-R breakingbi:ərtʃe:ərmo:ərʃu:ərPre-schwa laxingbIərtʃɛərmɔərʃʊərR dropping bIə tʃɛəmɔəʃʊə(Monophthonging) (bI:) (tʃɛ:) mɔ: (ʃʊ)

可见,/r/的存在导致/bi:r/中长元音的分裂,如果/r/不存在,/i:/的分裂不会发生,也只有当/i:/分裂,/r/才会失落。由于音节韵音只占两个位置,/bi:r/中//前长元音应该短化,/bIr/中/r/需删除。party/pa:ti/中/r/看似失落了,实际上只是舌面成分R失落了,留下了r的元音成分,r的元音内容吸收进核心,r之前的元音发长音。表现分裂作用的元音的范围因方言而异,分布最广的是含有内向滑音(in-gliding)的体系[5]263,例如:beer/bI/,care/ke/,bar/ba/,for/f/,four/fo/,poor/p/。后来继续演变,变化最大的方言含内向滑音的双元音只剩下/i/(beer),而其他双元音则变成单元音:e>: (care),a>a:(bar),以至于有这些变化:poor:u:r >u(r) >o(r);four:o:r >o(r);for::r >(r),而//又成了单长元音/:/,结果for=four=poor 其元音都发/:/。《英语发音词典》15版前言[6]6指出:“在双元音中,//似乎用得少了,而用/:/来取代,例如把poor一词发成/p:/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高长元音分裂成:fair /fe/,bear /be/,pierce /pIs/形成了-re音节,也称开放性r元音(‘open r’vowel sound)。-re音节发长音或带有短元音//。

五 “连音变读”r(r-sandhi)的表现和解释

辅音与元音相邻有三种环境:(1)简单词内(morphologically simple);(2)加后缀构成的派生词内(suffixed);(3)语词之间(connected speech)。比较:Ealing-feeling -feel it, bucket -bucking -buck it, eerie -hearing -hear it。从音节划分角度看,(1)与(2)的不同在于(2)中作首音的辅音跨过词干与词缀的边界(fee.ling,hea.ring)。(2)与(3)都属于跨语素的 “连音变读”r(r-sandhi),只是(2)发生在自由语素与粘附语素之间,(3)发生在自由语素与自由语素,即词与词之间。在RP中“连音变读”r包括连接性的[r](linking /r/)和插入性的/r/(intrusive /r/)。

1.连接性的/r/和插入性的/r/

在non-rhotic口音中,词尾的r在读音上有显r与不显r的区别,后面接以辅音开头的词,不显r,即r不发音。当以r[2fg]结尾的词后面跟的是一个以元音开头的词或后缀时,而且前后两个词在意义上又密切相关,原来不发音的r要发/r/ 音,以便和后一个词的起首元音发生连读,在这种位置发音的r被称为连接性的/r/。例如:murder-murderer,cover-coverable,far away /`f:r`wei/,a pair of shoes /`perv`ʃuz/,restore-restorer,hear-hearing,star-starry,director of,over and out,但是,He opened the door and walked in.这个句子door 中r就不能成为连接音/r/,因为door与and walked out不属于一个意群。见下面显r与不显r音节成分比较:

[6a]辅音前的r被吸收进核心,似乎消失了,但是当r处于词尾后面跟着元音时,r显现出来成为后面音节的音节首音。这种r兼属两个音节(ambisyllabic),在bar中r后面跟着元音时,/r/的舌面成分R不参与吸收,则不发生失落,这时处于词尾的(domain-final)/r/被认为是一个‘漂浮’(floating)音段,当它后面跟着辅音时,/r/与前面元音并为核心,共占两个位置;当它后面跟着元音时则占据首音的位置[5]。

插入性的/r/是由连接性的[r]延伸出来的用法[22]211。比较下面两组词:

[7] (a) after ten, better not, fear them

(b) sofa by, Sheena Kelly, idea to

rhotic 口音保持了(a)与(b)组中Vr]与V]读音的对照,(a)组词词尾显r的音节发音与(b)组不显r的词尾音节发音不同,而non-rhotic 口音中此处的Vr]与V]读音的对照消失,读音没有差别。再比较下面两组词:

[8] (a) after all, better apple, fear of

(b) sofa and, Sheena Easton, idea of

(a)组词词尾的r在rhotic和non-rhotic 两种口音中都发音,在non-rhotic 口音中为词源性连接性的/r/。(b)组词词尾元音的发音在rhotic模式中与[7b]一样,在non-rhotic 口音中词尾元音后可以有非词源性的插入性的/r/:sofa[r] and,Sheena[r] Easton,idea[r] of。

这种插入性的/r/出现在两个词素之间没有停顿的词组中,如drama and music /dr:mrnd mju:zIk/;law and order/l: rnd:d/。插入的语音环境是:以非高元音/:/ /:/ /:/ //结尾的词后。插入/r/为跨语素的/r/,插入的原因是,当与低元音相邻时,插入/r/作音节首音,与后一个词的起首元音连读,以便说话流利。如果词的最后元音是高元音或带高向滑音双元音(up-gliding),如/i:/ /aI / /eI/,则无插入性的/r/[5]237。/r/不出现在这些词之间:fee of,me and,plenty of,two and,day off,go away。插入性的[r]只能出现在实义词(lexical words)之后,不能出现在功能词之后,如:To(*r) add to his troubles[19]173。

Giegerich[23]184认为跨语素的“连音变读”/r/并非删除和插入规则的结果。/r/和//在底层没有区别,并非/r/插入于//之后,而是两者具有共同的底层形式(underlier),作首音为/r/,处在韵中则为//。比较下面三组词:

[8]

A B C

hea.ring hai.ry hea.r it hai.r is hear

say[j]ing say[j] it say

do[w]ing do[w]it do

fee.ling fee.l it fee.l

say[j]ing,do[w]ing与tire[tai.jr],flour[fla.wr]的标注显示双元音与后面的元音分属两个音节,在双元音与后面的元音之间滑音可以延续进未被占据的首音位置[5]260。跨语素的/r/与say[j] it和do[w]it中跨语素的[j][w]相似,都起着连接的作用(the effects of liaison)。/j//w/分别对应于/i///,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发声的阻碍程度([+congsonantal])不同。它们在分布方面呈互补态势,半元音/j w/限于作首音(+consonant),/i/限于作核心(-consonant),作辅音为/j//w/,作元音为/i///,从音系层面上看两者的区别只是表征符号(notation)不同[23]188。与/i//j/和//w/两对一样,///r/是第三对共享同一底层形式的音段,在分布上也呈互补态势,/r/限于作首音,//限于作核心。它们的同一底层形式是‘空’核音(‘empty’ nuclear melody),表层体现/r/或//可以根据需填补的空缺规则(blank-filling rules)来预测[23]196。

另外,根据McMahon[24]80,RP中典型的/r/和//在发音上很相似。/r/和//都是响音,/r/是RP中最像//的辅音,/r/只在[+coronal]这一点上与//有区别。因此,///r/之间可看作变体与变体的关系,正如non-rhotic口音的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那样,/r/弱化而形成//。就历时角度看,//是历史上的完全元音(full vowel)的发音特征弱化的结果[25]以及在non-rhotic模式中r失落的结果。从共时角度看,//可看作空核音,因为超音段结构出现空核心位置[23]190。

[8]AB中的/r/与/j/和/w/一样起着连接作用,A组属于词干后接以元音开头的后缀,B组属于语词之间,第二个词以元音开头。AB中feel中/l/后接以元音开头的后缀时为“明”(clear)/l/[26]201。当C组词后接以元音开头的词缀或词时,/l r j w/成了后面音节的一个首音,l和r在表层显现。hea.ring,fee.ling,fee.l一样含两个音节,只是fee.l/fi:.l∅/的第二各音节词尾/l/为含空核心音节的首音[27]1-42。Ea.ling-fee.ling-fee.l it;ee.rie-hea.ring-hea.r it代表三种环境,其音节划分一样,只是在fee.l it和hea.r it中词尾的辅音跨过词界作紧邻的以元音开头的词的音节首音。

但是,为什么call Andy, Anne ate中第一个词尾辅音不发生连音(liaison)作用,这是因为第二词首元音为重读音节,该音节与前面词尾辅音不在一个音步。可见,连接域只限于音步,不在同一音步时,连音属于选择性的。A组的连音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和各种英语方言中,而B组在RP较为典型。Cruttenden[26]认为B组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连音,这种连音因语言而异。例如,在call it,call America中/l/在RP中是“明/l/”,在其他英语方言或其他语言中则不然。插入性的/r/只出现在non-rhotic口音中,在rhotic口音中,/r/和//无分布互补关系,因此不可能有共同的潜在形式。历史上不存在音节韵中的/r/与//合并的情形,在共时层面上在音节韵中/r/(rhyme-/r/)的发音与//不同,例如,Leda/`li:d/与leader/`li:d/的第二个音节的韵不同[23]196。在rhotic模式中leader中er 发//,并非是/+r/,//是带/r/色彩的//或称发r音的(rhotic)//,是leader/`li:d/(英式发音)中//的变体。

六 结 语

r在英语中起着多种角色的作用。既作辅音,又作元音,是辅音中最具有元音特性的响音。带r音的与不带r音的口音的区别在于后者处在弱读位置的/r/的变化,在辅音前或词尾的/r/的辅音成分丧失,蜕化成央元音//而并入前面音节的核心,形成-r音节和-re音节,而带r音的口音中辅音前和词尾的/r/发卷舌音,两者的韵音都占两个位置。/r/和//具有共同的底层形式,作首音为/r/,处在韵中则为//。处于各种位置的/r/和/r/的变体可通过/r/发音的特性、近于元音的音段响度、在音节中的位置、音节的分析、音节重读与否以及在音步或词的位置解释清楚。词首的、音步首的、连接性的以及插入性的/r/作音节首音,是作辅音的/r/,在词中的/r/为/r/的变体闪音,在辅音前或词尾的/r/并入核心,是元音化的/r/。

本文的分析显示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并不像人们习惯上所想的那样严格。/r/处在辅音和元音构成的音段响度连续体的中间,有辅音和元音的特征。/r/的表现支持音节韵最多占两个位置的音节构成理论。表层语音的表现不仅要从音位的音节构成来分析,还要从音步等宽泛的韵律范畴(a broader prosodic scope)来解释。r音位的研究将提升对元音和辅音的性质和变化、-r音节和-re音节、音步以及“连音变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克里斯托尔,编. 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2]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 Jones D. 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4] 隋慧丽,李诗芳.英语中无摩擦延续音/r/音位的语音特征研究[J].北方论丛,2004,(1).

[5] Harris J. English Sound Structure [M].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6] Jones D.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5th edition) [Z].Edited by Peter Roach & James Hartma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Clark, J & Collin Yallop.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M].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外研社,2000.

[8] 葆 青.实用英语语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9] Wells J C. 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Z].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td. 2000.

[10] 许天福.现代英语语音学[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11] Durand J. Generative Phonology [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0.

[12] 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glish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198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3] Bolinger D. 语言要略[M]. 方立,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14] Harris J. Wide-domain r-effects in English[M].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8,2006.

[15] Kaye J, Jean Lowenstamm,Jean-Roger Vergnaud. Constituent 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in phonology[J]. Phonology,1990, (7).

[16] Gussmann, E. Phonology [M]. Cambridge: CUP, 2002.

[17] Jensen T J. English Phonology [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18] Fromkin V. (Ed.) Errors in linguistic performance: Slips of the tongue, ear, pen, and hand[C]. San Francisco: Academic Press, 1980.

[19] McCarthy J,Alan Prince. Prosodic Morphology I: Constraint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1993.

[20] Wells J C. Accents of English [M]. New York: CUP, 1982.

[21] 赵帆声,王庆祥.英语语音释疑[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

[22] Collins B,Mees I M. Practical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London: Routledge, 2003.

[23] Giegerich H J. Lexical Strata in English-Morphological Causes, Phonological Effects[M].Cambridge:CUP, 1999.

[24] McMahon A. On the use of the past to explain the present. The history r in English and Scots. In Britten, D(ed.)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25] Minkova D. The History of Final Vowels in English: The Sound of Muting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1.

[26] Cruttenden A.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 6th edition. Edward Arnold Limite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7] Harris J,E Gussmann. Word-final onsets [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2,(14).

猜你喜欢

音步词尾口音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CK Sounds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普通话音步模式标记性的弱化与保留
音步转型下ABB韵律结构与文体分布的变化
现代汉语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的韵律差异
Playing with “g”
连词“而”的韵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