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环境现状及培育方法途径研究
2011-11-24刘欲晓冯小平
刘欲晓,冯小平
(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2.浙江台运集团临海物流中心,浙江 临海 317000)
1 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内涵界定
根据我国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1]和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2]推荐性国家标准,我们把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界定为:“交通中小物流企业是指职工人数3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 000万元以下,且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交通运输业中小物流企业包括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按上述定义,我国约有99%的物流企业为交通中小物流企业。
2 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现状分析
2008年,中国物流企业遭遇了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和运输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劳动力成本、油价和土地使用税等均在大幅增加。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和市场大省,其两头在外的特点使物流业成为浙江的支柱产业。浙江民营企业的显著特点是中小企业占有很大比重。2008年,浙江省物流总额5.45万亿元,为GDP的2.9倍,物流总费用3 889亿元,占GDP的18.1%,物流增加值2 052亿元,占GDP的9.4%。2008年,浙江有各类物流企业26 000多家,其中涉及道路运输的企业约25 000家,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的企业499家。以上数据表明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在浙江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经营规模相对偏小
通过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对浙江各地市的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485张,有效卷为432张。归类分析发现,大部分企业注册资金额相对较小,只有极少数从事港务、物流园区等业务的企业注册资金额高于500万元。根据注册资金大小范围,企业数量所占比率如图1所示;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员工数量都比较少,被调查企业员工数量都未达到500人;大部分物流企业经营网点少于10个;经营业务范围主要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配送等传统业务,包装、加工等增值服务能力普遍欠缺。
图1 浙江不同规模交通物流企业比例图
2.2 品牌意识相对不强
调查发现,目前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和相应的实施机制。对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许多企业把打造品牌紧迫性都置于比较次要的位置。
2.3 信息技术程度较低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浙江绝大多数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大部分企业仍靠传统落后的手工操作方式进行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处理业务的主要手段多是电话加货运单据。有的企业虽购买了电脑,开设了网站,但电脑只用作处理一般简单事务,网站除主页外无任何实质性内容,常年无人点击,成了有名无实的晒网站。
在对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推广的物流信息软件使用情况调查看,应用于实际业务的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还比较少,企业物流业务运作基本停留在传统运作层次。
2.4 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大部分交通中小物流企业是从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原有人员素质普遍参差不齐,加上许多企业的员工薪酬、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有能力、有学历的物流人才加盟。调查中发现企业员工大专以上学历仅为25%,有的企业仅为个位数;从业人员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相对较少,平均拥有率约为8%。
3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发展水平层次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少数企业只顾通过低价手段获取物流业务,服务增加值不高,忽略了质量和效益。中小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同中小物流需求的增长相比较,仍然存在供给明显不足的 “硬缺口”现象。
3.2 融资渠道亟待完善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资金来源于自筹资金和银行信贷,少量来自于民间信贷,很少采用风险投资、私募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如图2所示。
图2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资金构成比例图
银行是物流企业最希望获得资金的渠道,但大多数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过程中难度较大。缺乏完善的、社会化的担保体系是造成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座谈中了解到,80%以上企业有融资需求,但因资产规模较小,且缺乏不动产抵押担保,基本上都被银行拒之门外。
3.3 经营观念相对落后
从调研来看,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合作意识普遍不强,企业往往从事传统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而较少提供库存控制、准时制、快速响应、物流解决方案等高层次服务。与客户关系停留在简单物流业务层面,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虽然一些企业由于业务开展的需要,也与其他企业寻求合作,但在具体的利益划分、风险承担、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间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3.4 物流人才流失严重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社会、自身等原因,使其在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地位,人才在企业中难以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因而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以浙江长兴顺达汽运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员工不超过50人,但近三年人才流动约15%。在对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调研中,人才流动比例也相对偏高。
通过调查分析,除员工缺乏职业道德与忠诚度较低之外,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方面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招聘程序简单,应聘人员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长期吸引力;工作内容枯燥单调,人事错位,缺乏挑战性;用人选拔机制落后,制约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工作环境较差,缺乏人性化关怀;企业关注削减开支而忽视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
3.5 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出台了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十大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浙江省委、省政府在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了 “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的发展主线,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并制订了配套政策。但是在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外部环境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利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因素。统计表明,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在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几方面政策享受不多,但企业要求比较强烈。外部因素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不同因素对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影响程度一览表
4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培育方法和途径
我们认为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培育应在政府搭台的基础上,寻求行业协会的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同时企业自身应该树立起新的理念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4.1 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环境培育上的作用
(1)政府为企业搭好台,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政府搭台就是浙江省各级政府要从长远考虑,在努力解决好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和部门利益、局部利益的前提下,改善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融资环境、税收环境、法制环境,建立有利于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与规范。要加强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培育的系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政务环境、舆论环境、市场环境、执法环境、政策环境、生活环境等建设。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全系统和长远角度,对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培育,才能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2)充分运用市场手段,营造良好经营环境。政府要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制定规范物流市场的法规,约束、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使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能平等地进入物流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加强交通物流市场监管,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打击欺行霸市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交通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等规定,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3)充分改善融资环境,努力拓展融资渠道。要解决好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努力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与交通中小企业相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发展微型与民营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并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允许其发行股票和债券,在国内开设小型 “二板”资本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使企业获得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最为便捷的融资渠道;成立交通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企业发展基金,构建企业担保体系;适度地发展典当业;与国内物流企业兴办各种物流方面的合作项目;扩大物流开放领域,积极引进外资,以缓解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4)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之间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后者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技术,把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逐步变成科技密集型行业。未来的物流行业更加依赖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增大效益的目标,最终实现向客户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
要以 “浙江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标准版物流软件开发和推广工作为契机,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交通中小物流企业掌握信息化的手段和渠道比较薄弱,因此更需要掌握好网络技术,多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加强合作。
4.2 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构建高效协作平台
浙江省各地物流协会为我省物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继续发挥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2009年8月浙江省综合交通物流行业协会正式成立,要充分发挥该协会在行业中的作用,为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构建一个高效的协作平台,加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效提升行业自律与规范,形成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群联盟,打造全省物流企业交流合作、共赢共荣的平台,促进交通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和谐发展。
行业协会要根据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现状,积极展开物流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4.3 企业自身树立新理念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1)企业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浙江大多交通中小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意识和理念尚未形成,对物流认识基本上只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个别环节,不能意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此,交通中小物流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树立向流通要效益的物流意识,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发展运输、仓储、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进行物流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通过建立交通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或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延伸物流服务链条实施资源整合,增强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要充分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采用 “内培外引”的策略,在积极引进物流人才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
(2)走专业特色化之路,加强规范化的管理。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市场方向,为客户量身打造出物流特色服务;同时除了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交通中小物流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做精做细特色领域,或者依托网络平台,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优势互补,抱团取暖。
要向大的物流企业学习规范化管理经验,改变目前家庭式、家族式管理的现状,在管理上严格把关,如在产品的分类、仓储的布置、账目的设计、运输的渠道上实行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4.4 多方携手合作共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交通中小物流企业也不例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需要政府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二是需要发挥行业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纽带作用,三是要发挥高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四是企业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浙江交通中小物流企业在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应做以下工作:积极打造人才资本;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3]。
[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等.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Z].北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2003.
[2]GB/T 19680-2005,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S].
[3]孙秋高,李佑珍,宣玲玲.国内外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环境比较及启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