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治疗观察

2011-11-23王晓成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脑干脑电图脑损伤

陈 滟,王晓成

(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治疗观察

陈 滟,王晓成

(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肢体活动、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康复治疗,每天刺激两次,每次30 min,持续30 d,治疗组第1次治疗前后行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分析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良性刺激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水平,提高生活能力,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脑损伤昏迷;早期介入;良性刺激;,神经功能缺损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治疗技术与急救医学发展,各种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约1/3的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及肢体功能障碍[1]。脑损伤后引起的长期昏迷患者以每年5~10万人速度递增,而长期昏迷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对长期昏迷患者有了新的认识研究,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脑损伤致长期昏迷的仍是医学上的难题,本文就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选择2009-01~2009~12入院由脑血管、脑外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原因所致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0例,Glasgow昏迷评分(简称GSC评分)3~8分。GSC评分由我组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来评分,评分当天患者未使用过镇静剂和麻醉剂。同时,还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颅脑损伤是唯一致昏迷因素,无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年龄18~65岁;③生命体征平稳;④发病三个月内;⑤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我国指定的昏迷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盘状电极电刺激治疗,每天刺激两次,刺激30 min,连续30 d。治疗组第1次电刺激前后,行SPEcT显像,脑电图,脑干听诱发及GSC评分分析检查。

1.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给予脑复康,醒脑静,神经节苷酯,银杏叶制剂等静滴治疗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根据中医辨证原则,选用不同的方剂中药鼻饲。②语言、音乐及良性光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不停地将外界刺激传入大脑,以达到促醒的目的。如亲人呼唤,健康状况下喜欢的音乐及五彩缤纷的光刺激等。③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取穴位行针灸理疗。④运动疗法:采用神经促通技术,取良肢位摆放,防止痉挛及肌肉萎缩,冷热刺激和关节被动活动加压等治疗。⑤高压氧辅助治疗:纠正脑缺氧,维持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改善脑微循环,改善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促进昏迷觉醒。

1.2.2 盘状电极电刺激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盘状电极电刺激。采用美国进口的正中神经电刺激仪,将表面盘状电极置于双侧腕关节掌面近端两横指正中神经点处,采用低频电流,强度15~20 MA,以观察到刺激时患者双侧手指轻微收缩即可,刺激时间每天两次,每次30 min,持续30 d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项目

①治疗前后昏迷患者进行GCS评分。②脑SPECT检查反应脑血流情况:使用PHILIPS公司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仪,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横断,冠状,矢状断面图像。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于第一次刺激前行首次SPECT显像,显像结束后给予盘状电极电刺激30 min,刺激结束后第2天于同一条件下重复进行。③脑电图检查:采用英国数字脑电图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单双极导联描记。④脑干听诱发检查:BAEP采用短声分别刺激双耳,双侧同时描记,刺激强度为听阈以上100 DB,叠加2000次,分析时间10 ms,每耳至少重2次以各波重合为准,以均值加3个标准差为异常,重点观察各波变化。

1.4 评定标准

1.4.1 Glasgow昏迷评分 从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分别进行评分,以三者积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为3分,表示深昏迷。评分越低意识障碍越重。

1.4.2 神经电生理检查 (1)脑电图:根据Hockaaday(1965)意识障碍EEG分级标准昏迷患者的EEG进行分析

Ⅰ级:正常范围 ①a节律,②以a节律为主,伴有少数θ波。

Ⅱ级:轻度异常 多以θ波为主,伴有少量δ波。

Ⅲ级:中度异常 ①δ波,混以θ波。少量a波,②以δ波为主,无其他节律活动。

Ⅳ级:严重异常 ①弥漫性δ波伴有短程电静息。②某些导联散在δ波,其他导联为电静息。

Ⅴ级:极度异常 ①几乎平坦波,②无脑电活动。

(2)脑干听诱发电位:参照Greeberg标准将BAEP分为6级

Ⅰ级:正常波形及潜伏期。

Ⅱ级:轻度异常 Ⅰ-Ⅴ波清晰可辨,但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下降。

Ⅲ级:中度异常 仅Ⅰ波潜伏期和波幅正常,余各波波形分化不良或缺失。

Ⅳ级:重度异常 各波均缺失或仅存Ⅰ波。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1 治疗后两组各评定指标比较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是对社会和家庭负担极大,而目前临床又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康复研究的热点问题,一个比较完整的康复治疗体系应包括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心理疗法,康复工程[2,3]这也是它区别临床治疗科室的地方,所以,突出学科特色首要发展现代康复治疗。国内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关于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康复研究还比较少,近年来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在各大医院均已普遍开展起来,但作为康复医学主要任务之一的脑高级功能障碍的康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尚处于滞后发展阶段,已有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发现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4],刺激后局部脑血流增高,故率先进行此方面正规、系统的观察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帮助,具有推广意义。

[1]Delsa Ja, Currie Dm, Martin Gm.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Delisa JA. ed. Rehabilitation Medmm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Philadelphia NewYork: Lippincott- Raven, 1998: 1-32.

[2]赵健乐,杨树鸣.昏迷刺激疗法在持续植物状态促性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

[3]李军,李春国,叶沛.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2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8,9(7):45-47.

[4]徐平,王中,吴翼伟.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初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4.24(期):199-202.

R743.9

A

1672-2639(2011)03-0014-02

2011-06-13;责任编辑王景鸿]

猜你喜欢

脑干脑电图脑损伤
2004~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性脑损伤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婴幼儿耳聋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