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济增长中的环境成本控制
2011-11-22冯彦周
冯彦周
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成本控制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极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又分析了环境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总结了发展经济必须控制环境成本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成本;控制
经济发展与环境成本控制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社会发展對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是21世纪大多数国家应该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所谓“环境成本”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总和。在计算GDP时需将这些“环境成本”扣除,同时还要加上环境保护的效益,由此才能得出的GDP,才能真正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工业化进程中,有一个问题无法忽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和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已使有些地方环境中能源的再生能力濒临崩溃。据资料显示,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以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在400座左右的资源型城市,其中的20%即80多座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期。如今这些城市普遍面临这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转型发展成本高等问题。经济学家指出,问题在于我们太沉迷于经济增长。而持续高增长的代价是我们近百年的资源消耗超过以往历史的总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则呈加重趋势。我们已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许多过度开采耗用的重要资源已濒临枯竭,并开始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存状态。对于我国来说,现在我们缺乏的不是速度,而是增长的质量。可以说,某些地区已经到达或超越了经济增长产生的反作用、环境和社会成本相抵消收益的临界点。如果我们不善待自然,控制环境破坏,保持生物平衡,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将不能实现,国家社会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运行,使单位产值与消耗的资源严重失衡,近些年,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这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且也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首选途径,但其前提是必须控制“环境成本”,防止治污过程出现污染,防止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发展经济必须控制环境成本。一要积极采取科学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我国要学习发达国家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发法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因为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它不是要求通过放慢发展速度、减轻污染,而是谋求通过能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二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继续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努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污染集中控制区。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或“零”排放;四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要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建设低碳能源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从国情、省情出发,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同时要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分不开,我们的环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我们要想发展经济,其前提必须控制环境成本,治理好环境污染问题。总结说,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首先是一种环境变化,但并非所有的环境变化都是环境问题,只有当这种变化威胁到部分人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时才成为环境问题。所以,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必须控制环境成本,这将激励我们为解决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而作出不懈的努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在解决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终究会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效解决好环境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人类共同进步,保证我们这个绿色地球永保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