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差异资源 促进个体发展
2011-11-22陈金辉
陈金辉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每个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不可能用同样的速度沿着唯一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那么,教师应如何正视、尊重这种差异,合理利用、开发这种差异资源,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正视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差异使学生的发展处在不同的起点上。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不仅要关注群体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个体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打破“一刀切”“统一化”的教学惯性思维,并力求把这种差异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当体现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即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其次,对教学内容应作相应的选择,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备课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差异情况,设计分层教学预案及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中——关注差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同样的道理,正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才变得如此精彩。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承认并尊重、珍惜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利用这种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理的发展。
1.选择: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能力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思维,积极发展自己,从而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如计算250+470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想出了六种口算方法:①250+450=700, 700+20=720;②25+47=72,72×10=720;③200+470=670,670+50=720;④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⑤250+400=650,650+70=720;⑥250+500=750,750-30=720。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都给予肯定,不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能“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又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与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
2.合作:发挥不同个体的优势互补。
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优势,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根据学习活动的需求,按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在群体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将圆柱学具当作“产品”,小组合作完成“产品”的介绍。只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才能确保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可见,小组合作为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展示提供了可能。在设计、制作、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绘画、剪贴、演讲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他们不再因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感到羞愧,而为自己因超越他人的才能为小组争光而感到自信和骄傲。同时,学生个体在感受他人特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自觉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他们在发展自己优势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自己其他的智力潜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3.交流: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知识,在交流中增值。不同的个体,因各自生活经验的差异和现有知识程度的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不同,而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张叔叔要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鸡圈,需要篱笆多少米?”
生1:(6+4)×2=20(米)。
生2:6×2+4×2=20(米)。
正当教师想就此结束此题时,一位学生突然问:“可以是别的吗?”教师先是一惊,然后说:“请你说说看。”
生3:我家的鸡圈是一面靠墙的,就不需要那么多篱笆。
师:真不错,你能联系实际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4:也有两面靠墙的。
生5:也有三面靠墙的。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联系实际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简单!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先画出不同围法的示意图,再列出相应的算式,求出结果。大家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最后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
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有意义的思辨,进一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整理,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4.评价:激励不同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强调多元化的评价。不同的学习个体因学习起点不同,所以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迥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努力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蓬勃向上的平台。
三、课后——共同提高
1.设计各层次的练习题。
在设计各层次的练习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强求统一。对于学困生,要求多练第一层次的练习,即单项的、基本的、带有模仿性的题目;对于中等生,要求力争过第二层次的练习关,即设计一些变式题、辨析题、改错题;对于优等生,则要求适当做一些第三层次的题目,即综合性、思考性较高的题目。
2. 设计的习题要有“弹性”。
设计的习题要有“弹性”,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既要使中等生、学困生“吃得了”,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做,获得新知。如教学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后,可设计以下题目:“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30天,乙要20天,丙要10天。请同学们自己补充问题,并列式计算。”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如“甲、乙合做需几天完成”“甲、乙、丙合做需几天完成”“三人合作几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甲、乙两人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3/4,余下的丙独做,还需几天”……这样带“弹性”的习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知识,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之处,才使世界丰富多彩。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合理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资源,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