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2011-11-22苏艳
苏艳
通过观察、分析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教学现象,有助于我们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规律的探索,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下面,我撷取—位年轻教师执教“比高矮”的两个教学片断,加以剖析说明。
片断一:这样的问题需要吗?
(课始,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内容是排队购票)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图上有人在排队买票。
生2:图上有老爷爷,有阿姨,还有小朋友。
师: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谁高谁矮?
生3:大人高,小朋友矮。
生4:老爷爷最高,小女孩最矮。
师:这三个小朋友相比呢?
生5:两个男孩子高,小女孩矮。
师:这两个男孩子比较呢?
学生争论起来,有的说戴帽子的男孩高,有的说背书包的男孩高,还有的说差不多高。一个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着:“我有办法,我知道。”教师只好请他上讲台演示,他拿起教师用的米尺竖着量起来,由于他没有学过直尺的使用,量的方法不对,量得的结果也说不出来,最后他只好说两个男孩差不多高。还有的学生将米尺横过来量身高,也有学生用手比划着量……
师:还真不好比出图上的小朋友谁高谁矮,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很明显地比出来。(教师请两个学生站起来比高矮,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思考:
教师由从图上比高矮引入生活中的比高矮,充分利用了主题图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很巧妙,但教师在比较图中两个男孩身高的教学环节却显得多余。首先,这两个男孩的形象就不标准,一个男孩戴帽子,另一个男孩不戴帽子,比较的对象本身就有误差。其次,教师只是想从图中引出实际的比较方法,并不真想比出图中男孩的高矮。教师的几个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误区,以致出现用手比、用尺量这类本次教学并不需要的过程,减弱了教学的目的性。在后面学生实际比高矮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前面导入过程的干扰,学生还是用手比、用尺量来比较身高,而没有使用背靠背站在一起就可以比身高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这一多余的提问使得教学复杂化,降低了教学效果。
片断二:这样的铺垫需要吗?
(在教学高矮有相对的性质和要站在同一平面上才可以相比的条件之后,教师出示图片:领奖台上的三名学生)
师:领奖台上一、二、三名学生位置的高低不同,但三名学生站在台上看上去都差不多高,你能说说谁高谁矮吗?
生1(观察了一会儿):站在“3”上的同学最高,站在“1”上的最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第三名和第一名站得差不多高,因为第三名的位置最矮,所以他最高;第一名的位置最高,所以他最矮。
虽然学生的表述不是很清楚,但是连说带比划,总算说清了道理。教师又出示第二组图片:第一、第二、第三名位置上的小朋友的个头不一样高。
师:再比一比,这里的小朋友谁高谁矮?
学生们纷纷讨论着,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用尺横着量,有的学生用尺竖着量,还有的学生干脆用手比划着量。教师在学生猜想、动手测量操作之后说:“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帮手——格子图,你能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吗?”学生通过数领奖小朋友所占格数,比较得出第三名小朋友占10格,他最高;第一名小朋友占8格,他最矮。
思考: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想通过两组学生领奖的图片来渗透一些比较高矮的策略,对“因学生的需要而教学”的设计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煞费苦心地安排两组对比材料,就是为了讲授用虚线格比高矮的方法。但实际效果又如何呢?在下午的学生作业练习中,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采用直接观察、尺量、手比划的方法,很少有学生用画虚线格比较的方法,即便是用了画虚线格的那几名学生,也因为画的虚线格间距大小不一而不好比较。怎么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呢?让我们看看教材吧。“比高矮”是“比一比”中的内容,“比一比”课时安排是一节课,教学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三部分的内容,教师自己补充了大量的情景,将内容拆分为三课时分别教学。教师在改编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年级学生刚刚从以游戏为主的课堂转向以学习为主的课堂,处于这一系列变化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学习态度、思维方法、思考深度等方面,都是教师安排学习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如舍去逐层导入的环节,直接将有虚线格的三名小朋友在领奖台上比高矮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观察、判断。这样,因为有了辅助的测量工具,目的性明确,学生也较容易掌握。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需要我们教师从细节入手,从实际出发。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