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了怎么办?
2011-11-22赵背花
赵背花
背景:
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她的两次试教。事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
实录:
教法(一)
师: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说说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生1:把图形变大或变小。
生2:按一定的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
……
师:作业纸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放大或缩小这个长方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教师巡视,辨析错误,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画错了,导致下面的教学因学生会了而背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教法(二)
师:今天我们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想一想,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电脑里有一张我们班数学课代表的照片,太小了,这里有几张大的,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一选,哪张是原来照片放大后的照片吗?(出示本班学生的照片)你为什么选这一张?
师:见过在电脑里放大和缩小的照片吗?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原来的和放大后的这两张照片放在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上(原来长6厘米,宽4厘米;放大后长12厘米,宽8厘米)。为了不让图中的人物干扰大家的观察,我们把照片中的画面隐去留下长方形的边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又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的教学,教师尊重教材,教学例1与例2。
争论:
两种教学思路,我比较欣赏第一种。从师生对话和尝试操作中不难发现,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认识模糊、解释不清,处于“口欲言而未达”的阶段。教法(一)可以帮助教师正确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据此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会呈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可惜的是,议课时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新课前把要学的知识都说出来,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就不用教了,那课堂还怎么出彩呢?上课教师也持同样的认识,因而放弃了教法(一)而选择了教法(二),虽没有出错,却也无精彩呈现,课堂少了一份韵味。
反思:
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带着疑问,我询访了几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出的答案是:非也!那学生会了,课堂如何才能出彩呢?从与老教师的交流和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得知,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学生会了,课堂一样精彩!
1.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并调整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途径可以在课前了解,也可利用上课的导入环节进行了解,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才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这样,也就不会有教法(一)中因不符合预设而出现教师无所适从的现象。
2.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节外生枝”的新问题、新情况。它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教学不断涌现精彩。
3.重视个别学生的指导。
教法(一)中的尝试练习出现大部分学生做对而个别错误的现象,是学生差异的正常体现。教师不能为了精心预设的教案,怕课堂不会出彩而不顾学生学习的起点,让学生“假装不懂”,违背知识的接受规律。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重视个别指导,多关注低层次的学生,多提问、多鼓励,多给他们练习辨析的机会,力求当堂理解和掌握。另外,对于这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多多关注外,课前与课后也需要适当的辅导,如遇到一些较难的内容时,可以提前渗透,课后还要及时查缺补漏,使他们不掉队。
4.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上述案例中,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教师稍加引导就能理解掌握。如果教学仅就停留在课本例题、习题的解答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过于浅显,课堂很难出彩。此时,教师可以跳出教材,适当补充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之外的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一些不规则图形来进行放大与缩小,不但可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可开拓思路,优化思维品质。当然,这样的拓展延伸要适度,要立足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否则任何脱离教材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会给人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感觉。
课堂是灵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学生会了,课堂同样精彩!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