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母子公司间管理移植的实证研究
2011-11-21曹洲涛
曹洲涛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竞争与全球化对企业的全方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管理创新由于其发展相对滞后于技术创新而尤显重要。跨国公司先进管理知识的引入、 消化吸收与创新, 对我国的管理创新以及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跨国公司利用其管理知识创造竞争优势的需要也使得管理移植在跨国经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当前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侧重技术转移(Zander,Kogut,1995;Szulanski,1996;Lane,Lubatkin,1998; Gupta,Govindarajan,2000;Hakanson,Nobel,2001;Bjorkman et al.2004)[1-6], 对管理知识转移的研究比较少见, 对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还没有清晰的范畴界定。因此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一、 理论和假设
(一)管理移植
本研究把移植概念借用到管理知识的更新改造上, 其含义接近医学上的器官移植, 或者大体相当于植物学中的“嫁接”(phy-tografting)。因为管理移植必须是建立在原有管理本性基础之上的, 作为移植对象的外来管理知识中往往有有益于原有管理实践的构成部分。所以, 管理移植的结果并不是以新代旧式的简单转变, 而是通过引入外来管理知识, 实现与原有管理思想、 制度和方法的融合、 共生, 最终形成集双方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管理方式。
因此本研究中的管理移植是指组织(企业)在现有的管理实践与环境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和吸收外来的新管理知识,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创新的动态过程。这一界定表明: 第一, 管理移植是以现有管理实践为基础进行的, 移植的对象是其他组织或企业的适用于己的管理知识, 既不是彻底地否定自己, 也不是通盘照搬别人的一切; 第二, 管理移植的基本途径是对外来管理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第三, 移植的目的是提高本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方式创新, 所以管理移植是实际功能的移植, 而非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二)母子公司关系界定
母子公司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资产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公司间关系, 其中的资产关系在法律上有两点要求: 一是能够货币化衡量, 以保证法律监督的客观性; 二是应该超过一定的股权比例, 以形成两公司间法律责任关系。
罗家德提出公司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可以分为权力关系及信任关系两项(Luo and Yeh, 2002)[7]。组织间除了信任关系与制度设计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外, 也取决于双方的权力差距。即组织间的关系可以基本归为三大类:即制度关系、 信任关系与权力关系。母子公司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关系, 对组织间关系的描述与衡量也同样适用于母子公司关系。但对其关系维度是在组织间关系的基础上的深化, 有其具体表现形式。
依交易成本观点, 母子公司的关系是介于市场与层级间的统治形态(Williamson, 1985)[8]。除了具备组织间关系特征外, 还有以下关系特征: 1)母子公司之间有产权关系; 2)母子公司间有法律关系; 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关系; 4)母公司对子公司利益的保护关系; 5)母、 子公司权利义务关系。
可见母子公司的核心是产权关系, 其他的如法律关系、 管理关系、 权力义务关系等都是由产权关系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母子公司关系的本质是具有产权联接的组织间关系, 现将组织间关系中的三个衡量维度放到更加具体的母子公司关系中, 制度关系在母子公司关系情境中就演变为控制机制, 而权力关系在母子公司中指的是母子公司的相对地位, 其实质取决于子公司在整个跨国公司中战略地位来决定, 确定为子公司角色。
同时与“关系”直接相关的社会资本的研究, 也是本研究母子公司关系维度提出的重要基础。Nahhapiet和Ghoshal(1998)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成结构性、 关系性和认知性三个维度[9]。(1)结构维度是指企业各种联系的总和, 类似母子公司关系中的产权结构、 控制机制与母子公司的策略角色, 它们形成母子公司之间相应的结构特征。(2)关系维度则是突出了二元结构的组织关系; 如果说结构维度是有关企业网络是否存在, 那么关系维度则是关于企业网络存在的质量, 如这些联系中是否具有信任、 是否有隐私等(Bolino, 2002)。该关系维度与本研究提出的母子公司关系中的信任维度相似。(3)认知维度是网络中的认知范式, 如是否拥有共同经历、 共同的语言、 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等。参考认知维度本研究提出了母子公司的文化兼容维度。
综上所述, 本研究最终确定将衡量母子公司关系的特征变量归纳为产权结构、 文化兼容、 控制机制、 信任程度与子公司角色。
(三) 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
1. 文化兼容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
在跨国经营中, 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 调适通常是跨国公司管理上重要的议题。由于误解和文化差异, 国外母公司在转移它们的知识时可能存在困难(Dorr & Kessel, 1996)[10]; 文化差异和冲突将导致不稳定知识转移绩效或者较差的知识转移绩效(Lane & Beamish 1990)[11]。这是因为跨国母子公司之间文化差异和误解将降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速度(Fiol & Lyles 1985; Lane & Beamish 1990)[12,11]。文化相似的跨国母子公司间的管理移植程度比跨文化的母子公司间更高(Mowery、 Oxley & Silverman, 1996)[13]; 反之文化冲突和误解会限制信息与学习的共享(Fiol & Lyles, 1985; Lane & Beamish, 1990; Lyles & Salk, 1996)[12,11,14]。
假设H1: 跨国母子公司间文化兼容性越高,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2. 信任程度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
跨国公司中的管理移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度的信任和相互尊重(Dorr & Kessel, 1996)[10]。在跨国经营行为中, 保护性行为以及对当地合作者或单位的怀疑会危及国际合资公司的知识获得和业绩。作为一个对合作关系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国际合资公司合作者之间的信任一直被强调(Smith & Carroll, 1995)。在跨国公司中进行管理知识转移时, 缺乏信任往往会引起合作和交流的破裂(Borys & Jemison, 1989)[15]; 若知识传送者与接受者间的信任关系不佳, 则会阻碍知识的转移(Szulanski, 1996)[2]。
假设H2: 跨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信任程度越高,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3. 控制程度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
跨国母公司控制的程度可能会影响知识的输送和国际合资企业的业绩(Makhjia & Ganesh, 1997)[16]。当跨国母公司对战略决策没什么影响力时, 对跨国母公司而言, 把有价值的知识输送到跨国子公司将会是相当冒险的。Birkinshaw(1999)探讨了影响跨国子公司主动行为的因素, 提出母公司的集权程度与子公司的主动行为具有方向关系, 在高度控制程度下的子公司, 其接受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知识也就越多[17]; Gupta和Govindarajan(1991)指出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设计, 可以塑造其所希望的知识流形态[18]。
假设H3: 跨国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程度越高,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4. 子公司角色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
跨国母公司拥有众多的子公司, 每个子公司在跨国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一般来讲, 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越高, 跨国母公司向其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越强(刘芳, 欧阳令南, 2005)[19]。Dodgson(1993)、 Bennett和O’Brien(1994)、 Marquardt和Reynolds(1994)等多数学者亦证实子公司角色策略会影响其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20~22]。每个子公司都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一个棋子, 子公司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重要, 跨国母公司对其管理移植往往越频繁。此外, 子公司在跨国公司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反映了子公司的战略地位, 并决定了母公司转移知识的内容。
假设H4: 跨国子公司在跨国母公司战略整合化程度越高,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三)其它因素对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影响
1. 子公司吸收能力对跨国管理移植的作用
跨国子公司需要具有知识吸收能力, 即跨国子公司能辨识有价值的外部知识, 并应用于商品化的能力(cohen & Levinthal, 1990)[23]。子公司吸收能力越强即代表越能消化吸收跨国母公司的知识以增强本身的学习能力(Dyer & Singh, 1998)[24]。Lane等(2001)在对跨国子公司吸收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先验知识的积累、 信任、 文化相容性和业务相关性是影响子公司理解知识的因素, 而弹性和适应性及提供的培训、 管理协助有利于内化新知识, 战略制定的差异和提供发展员工的人力资源能力有利于应用新知识[25]。对于跨国子公司吸收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知识转移, 其学习意愿与促进机制是影响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跨国子公司没有学习的意愿和促进机制, 来自于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知识转移成效必然不高。
假设H5: 跨国子公司吸收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H6: 跨国子公司吸收能力对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2. 管理知识特性对跨国管理移植的作用
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取得或学习所需的知识或技术, 而在此过程中知识特性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方世杰, 1998)[26]; 许多学者从知识本身特性去探讨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认为知识特性对知识转移的效果影响显著(Dixon, 1980; Zander & Kogut, 1995;Simonin, 1999)[27,1,28]。在被转移的管理知识特性方面, Dixon(2000)发现被转移的知识特性也是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22], 管理知识复杂度或内隐程度也是其转移过程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Dinur, Inkpen & Hamilton, 1998)[29], 管理知识特性的可以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Nonaka & Takeuchi, 1995;Hedlund, 1993;Teece, 1996; Simonin, 1999)[30~32,28]。尽管学者们对管理知识内隐性的理解角度各不相同, 但有一点几乎是一致的, 即管理知识的内隐性阻碍了知识的转移。
假设H7: 管理知识内隐性程度越高, 越不利于跨国母公司向跨国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H8:管理知识内隐性对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程序与样本结构
根据前述母子公司的界定,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跨国公司在华独资设立、 控股的子公司, 即选取了对在华子公司股权投资大于等于50%的跨国子公司作为调研对象。
问卷填写对象主要集中在跨国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因为他们因所处的位置, 起到管理知识上传下达的作用, 对企业管理知识分布和流动情况比较熟悉, 同时, 经实际调研发现, 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主要通过职能部门来实现, 因此, 调查中将职能部门的中层管理者作为主要问卷填写人之一。
对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跨国公司在华独资设立、 控股的子公司, 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国内发达地区, 如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北京等地。共发放问卷512份, 回收率48.2%, 有效样本158份, 有效率为64%。
样本企业年龄5年及以下的有45家, 6-10年的企业有47家, 11-15年的企业有32家, 16-20年的企业有12家, 而20年以上的企业有22家。样本企业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70家,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有73家, 其它地区15家。样本企业所处行业以电子、 信息技术, 医药、 生物、 化工, 金融、 保险和咨询为主, 此三类行业企业所占比例达到63.3% 。
样本企业业务侧重方面, 以生产制造为主的有99家, 以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为主的有39家, 其它有20家。样本企业人员规模方面, 人员规模是100人及以下的有36家, 人员规模是101-200人的有15家, 人员规模是201-500人的有303家, 人员规模是501-1000人有17家, 1000人以上人员规模的有60家。企业成立方式情况, 境外母公司直接建厂或子公司(含合资和独资)142家, 境外母公司收购16家。母公司总部所在国家, 美国72家, 日本9家, 韩国3家, 港澳台25家, 欧洲42家, 其他7家。
问卷填写人所在部门: 生产管理部有75人, 人力资源部有19人, 营销部有35人, 财务部有16人, 未填写部门的有9人, 涉及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部门, 所填问卷能反映跨国子公司的情况。
(二) 变量的测量
为保证问卷设计的有效性, 问卷设计尽量采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测量量表或项目(这些测量量表在相关研究中均被证明是有效和可靠的), 并根据国内语境对项目的提法进行修正。各变量的定义与考察重点及其测量量表所在的相关文献总结于表1。
表1 各变量量表来源
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 各变量中的项目因素负荷系数范围为: 0.598-0.920, 即都大于0.50, 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符合效度检验要求, 即此样本数据是有效的。各变量的信度系数分布从: 0.725-0.889, 即都大于0.70(表2)。因此可以认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符合可靠性要求, 即样本数据是可靠的。
表2 各变量Alpha系数
三、 研究结果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选择AMOS6.0软件计算观察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表3的结果显示, 卡方统计量与自由度之比为1.463, RMR值为0.035, RMSEA值为0.053, 其余拟合指标值都大于要求值。说明各个潜变量的计量模型与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 同时也说明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展模型和假设的检验分析。
(二)假设检验、 模型解释力与效应分析
本研究采用AMOS软件中的结构化方程检验假设模型中的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管理移植之间关系, 采用AMOS软件中的结构化方程和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 Schaffe多重比较分析检验假设模型中子公司吸收能力、 管理知识特性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影响, 及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管理移植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其中, 结构模型分析包括: (1)研究模型拟合度分析(Model Fitness)、 (2)整体研究模型的解释力。本研究挑选自由度(df)、 卡方检定(x2)、 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x2/df)、 规范拟合指数NFI、 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 比较拟合指数CFI、 增量拟合指数IFI、 相对拟合指数RFI、 拟合优度指数GFI、 调整后拟合指数AGFI、 残差均方根RMR与近似的均方根误差REMSEA来检验整体研究模型的拟合度。
表3 各个变量验证性因子拟合程度分析结果
1. 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关系检验
研究假设模型中的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管理移植之间关系的全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见表4。检验结果显示, 模型的卡方统计量与自由度之比为2.494, NFI、 NNFI、 CFI、 IFI、 RFI等拟合指值, 分别为0.923、 0.908、 0.912、 0.905、 0.901等都大于0.90;AGFI为0.805, GFI为0.836都接近临界值;RMR、 REMSEA的值分别为0.061、 0.072小于0.08, 表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显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同时, 假设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值结果显示有2个研究假设得不到支持, 即文化兼容(MCC)和控制程度(MCM)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有2个研究假设得到支持, 即信任程度(MTC)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之间的果关系显著(p<0.001), 以及子公司角色(整合化MSC、 当地化MSL)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之间的关系显著(0.01
为进一步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路径, 根据AMOS6.0软件的调整建议, 在符合理论依据的前提下, 修正了原假设模型中部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产生优化后的模型M2。优化后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模型较原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改善显著, 而且优化后的模型的路径在理论上合理, 有实质意义。优化后的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值结果显示有1个假设得不到支持, 即文化兼容(MCC)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有4个假设得到支持, 即信任程度(MTC)、 控制程度(MCM)、 子公司角色的整合化(MSC)与当地化(MSL)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著(0.001
表4 模型的拟合程度
经优化, 模型中各变量间的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及总效应如表5所示。从表7中的数据分析发现, 在跨国母子公司关系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影响中, 母子公司间的信任程度(MTC)的直接作用最显著, 标准化估计值为0.285(0.001
2. 子公司吸收能力与管理知识特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根据检验, 子公司吸收能力(SAA)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有显著影响(B=0.867, p<0.001);管理知识内隐性(MKC)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MKTE)有显著影响(B=-0.404, p<0.001)从而研究假设H5:子公司吸收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跨国母公司向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和H7:管理知识内隐程度越高, 越不利于跨国母公司向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成立。
表5 优化后的模型(M2)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作用关系
在上述跨国子公司吸收能力、 管理知识特性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影响分析的基础上, 本研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 分别对跨国母子公司关系、 子公司吸收能力、 管理知识特性等变量进行分组后进行Scheffe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子公司吸收能力对文化兼容、 控制程度、 子公司在母公司战略中的整合化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管理知识内隐性对文化兼容、 控制程度、 子公司在母公司战略中的整合化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由此, H6:子公司吸收能力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成立;H8:子公司吸收能力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成立。
综上所分析, 研究假设, 除了H1外, 其它均获得支持, 修正后的变量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 修正模型后增加的变量因果关系有:
MCC→MSC, 母子公司文化兼容对子公司角色的整合化具有正相关关系。
MSL→MCC, 子公司角色当地化对母子公司文化兼容具有负相关关系。
MSL→MTC, 子公司角色当地化对母子公司信任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MSC→MTC, 子公司角色整合化对母子公司信任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MTC→MCM, 母子公司信任程度对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MCC→MTC, 母子公司文化兼容对母子公司信任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图1 修正后的研究变量间的关系
四、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讨论
以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为视角, 探讨并验证跨国母子公司关系对管理移植的影响。本研究所提的部分假设得到了实证支持, 并发现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议题。
首先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母子公司信任程度越高有利于跨国企业母公司向子公司进行管理移植, 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论述是一致的。信任能够使知识转移活动对于母子公司双方来说变得更容易,这种作用仍然是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过程或改变人们的行为而实现的。本研究发现, 跨国企业管理移植与子公司分权之间有连结的关系。这和DiMaggio 和 Powell(1983)[33], Levitt和March(1988)[34]等学者的研究是相一致的。这也就要求母公司更多地直接介入日常的运营活动之中, 并且对相互间的关系实施直接控制。也就是对管理移植过程中参与的各个主体的相互间关系和知识转移的绩效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控制管理。此外,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母子公司间信任对母子公司的控制有直接影响, 而且母子公司信任对管理移植的作用比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对管理移植的作用大, 这也正如Andrews和Delahay(2000)[35]所认为的, “信任在知识共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因为如果没有信任的存在, 知识共享就不可能发生”。本研究检验证实了跨国企业对基于信任的社会控制的依赖将提高跨国企业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的效率。
其次, 本研究未能证明母子公司文化兼容对跨国企业管理移植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这和Lane等(2001)[25]的观点: 国外母公司对其境外子公司知识转移受母子公司间彼此文化的适应性不一致, 也与Bivens和Lovell(1966)、 Killing(1983)、 Lane和Beamish(1990)、 Mowery、 Oxley和Silverman, (1996)、 Salk(1996)[36, 37, 11, 13, 38]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但却发现了母子公司间文化兼容性通过影响母子公司信任、 子公司在跨国企业战略的整合化来间接对跨国企业管理移植行为产生影响; 而且母子公司文化兼容性程度越高, 将导致母子公司信任程度提高, 以及子公司在跨国企业整个战略的整合程度提高, 从而有利于跨国企业管理移植行为。上述结论是合理的, 这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信任的基础, 文化相似性越高, 不但有利于正式的沟通, 亦有助于通过非正式沟通, 如社交活动来增加信任程度, 进而增进知识的成效(Cohen & Levinthal, 1990; Nonaka & Tskeuchi, 1995; Davenport & Prusak, 1999; Lane et al., 2001; 黄家齐、 洪国坚, 2003)[23, 30, 39, 25, 40]。此外, 母子公司间的文化兼容性越强、 文化思维差异程度越低, 越有利于纳入跨国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中, 因为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部署及其对子公司的定位与其管理哲学和文化密切相关。
第三, 本研究发现并验证了子公司整合化程度越高、 当地化程度越低, 越有利于跨国企业管理移植;子公司的角色从主动型策略、 听命型策略、 静止型策略到自主型策略, 跨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移植的成效越来越小。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越低, 母公司向其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越弱; 子公司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重要, 跨国母公司对其管理移植往往越频繁。这和Dodgson(1993)、 Bennett和O’Brien(1994)、 Marquardt和Reynolds(1994)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0~22]。
另外发现子公司吸收能力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调节作用, 说明, 管理知识存量的差异将显著的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 企业明确的学习流程及机制有助于子公司锁定要学习的知识目标, 促进子公司学习的吸收以及知识的消化。还发现管理知识特性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调节作用, 当被转移的管理知识内隐性程度越低、 越有利于改善母子公司关系中的文化兼容、 信任、 控制、 子公司策略角色等对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作用。
(二) 管理启示
本研究对提高跨国公司管理移植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改善跨国母子公司关系。(1)提高母子公司文化兼容性。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知识转移障碍, 必须努力促进母子公司之间文化的相互沟通和协调, 实现母子公司的文化融合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子公司之间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 求同存异。(2)加强母子公司间的信任关系。理解母子公司信任的这种作用的意义不仅在于明白信任能使知识转移变得更容易, 更为重要的是要理解信任如何影响知识转移双方的互动过程。(3)强化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跨国母公司应该选择合适的控制机制, 使子公司发挥其战略性角色, 以达成企业整体的目标。(4)强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战略中的地位。 为了更有效地向子公司进行管理知识转移, 增强子公司的管理能力, 跨国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战略角色定位时, 应综合子公司环境决定、 母公司指派与子公司选择的观点, 强化子公司在这个跨国经营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提高跨国子公司吸收能力。对于员工, 应该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激励措施, 鼓励知识的吸收、 共享与创新。从企业角度看, 增强知识交流能力意味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术与管理培训, 以减少知识边界的阻碍;要改革企业的组织机构, 建立更适合知识交流的组织形式, 用更灵活的方式对外部知识的变化做出反应。3.改善母子公司知识转移机制。(1)将需传输的知识尽量显性化。(2)根据被传输知识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传输方式。(3)注重跨国母公司外派管理人员的作用。
(三)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建议
笔者所做的是一种探索性研究, 研究尚存在不少局限:首先仅考察了国外母公司对国内控股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 而未考虑参股型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此外, 由于缺少足够的比较样本, 也没有对比跨国母公司对独资、 控股和参股子公司的管理移植的差异性问题。其次是, 由于资金、 人力、 时间等资源限制, 考察样本局限在我国珠三角、 长三角等国内发达地区的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 存在抽样误差;同时也没有对比不同产业、 行业类型的跨国企业管理移植问题, 仅是将所调查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存在一定的样本误差。最后, 只研究了子公司吸收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知识问题, 即跨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 而没有研究子公司对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知识转移问题, 也没有涉及跨国企业子公司间的管理知识转移问题。
为此, 作为本研究的拓展, 可以作以下后续研究。首先, 进一步考察参股型子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并对比跨国母公司对国内独资、 控股和参股子公司的管理移植的差异性问题。其次, 进一步对比不同产业、 行业类型的跨国企业管理移植问题。最后, 深入拓展研究整个跨国企业内的管理知识移植问题, 即进一步分析研究子公司对跨国母公司的管理移植问题, 以及子公司之间的管理移植问题。
参考文献:
[1] Zander U., Kogut B.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speed of the transfer and imi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 empirical test[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6:76-92.
[2]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 27-44.
[3] Lane, P.,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5): 461-478.
[4] Gupta, A.K., Govindarajan, V., Knowledge management's social dimension: lessons from Nucor Steel[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0 (Fall): 71-80.
[5] Hakanson L., Nobel R.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rse technology transfer[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1,41(4): 392-420.
[6] Björkman, C., Bommarco, R., Eklund, K. & H?glund, S. Harvesting disrupts biological control of herbivores in a short-rotation coppice system[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4(14): 1624-1633.
[7] Luo, Jar-Der, Yeh, Kevin. The Transaction Cost-Embeddedness Approach to Study Chinese Subcontracting[C]. Paper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Capital Conference: Communities, Organizations, Classes and Social Networks, TaiChung, 2004, Dec 12nd-15th.
[8] Williamson, Oliver.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5.
[9] Nahapiet, J., Ghoshal S., Social Capiti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23(2), 242-266.Thompson, J.D.,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 Hil1,1967.
[10] Dorr G. and Kessel, T. Tranformation as a Learning Process: Experiences with Joint Ventur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an Example for a New Modern Form of Organizing Production[J]. EMERGO, 1996(3/2): 44-57.
[11] Lane H. W. and Beamish P. W. cross-culrural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Joint Ventures in LDCs[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0(30): 87-102.
[12] Fiol C. A. and Lyles M, A. Organizational Learning[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0): 803-813.
[13] Mowery D. C., Oxley j.E., and Silverman B.S. Strategic Alliance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 77-92.
[14] Lyles M.A., Salk J.E.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Foreign Parent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ungarian Contex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6, 27(5): 877-903.
[15] Borys B. and Jemison D. B. Hybird Arrangements as Strategy Alliances: Theoretical Issues in Organizational Combin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14): 4-49.
[16] Makhija M. V. and Ganesh 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 and Partner Learning in Learning-related Joint Ventur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7, 29: 155-74.
[17] Bresman H, Birkinshaw J, Nobel R.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l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9, 30(3): 439-462.
[18] Gupta A.K. and Govindarajan V. Knowledge flow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ntrol within multional corpor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 Vol. 1: 768-792.
[19] 刘清华. 企业网络中关系性交易治理机制及其影响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0] Dodgson, Mark.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Some Literatures[J]. Organization Studies, 1993, Vol.14(3): 375-394.
[21] Bennett J.K. & O’Brine M.J. The Building Blocks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J]. Training, 1994, 31(6): 41-49.
[22] Marquardt M.J. & Reynolds A. The Glob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J]. IRWIN, 1994.
[23] Cohen, W. M. & D. A.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128-143.
[24] Dyer, Jeffery H. & Harbir Sing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25] Lane, Peter J. & Jane E. Salk, et al. Absorptive Capacit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Strat. J., 22:1139-1161.
[26] 方世杰. 技术取得模式影响因素之研究─电子业与食品业之实证分析[J]. 中山管理评论, 1998, 第六卷(1): 139-168.
[27] Dixon N. M.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0.
[28] Simonin B. L.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 595-623.
[29] Dinur&.Inkpen et 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enna, Austria, 1998.
[30] Nonaka, I. , &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 Nork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1] Hedlund G. & Nonaka I. Model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West and Japan[M]. In P. Lorange B. G. Chakravarthy, J. Roos 7H, Van de Ven (Eds.), 1993.
[32] Teece D. J. Firm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al, 1996, 31: 193-224.
[33] DiMaggio P., Powell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34] Levitt, B., March J.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88(14): 319-40.
[35] Andrews K.M., Delahay B.L. Infuences on knowledge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psychosocial filter[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0,37(6):797-810.
[36] Bivens D.K., Lovell E.B. Joint Ventures with Foreign Partners.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Conference Board, New York, NY.1966.
[37] Caves R., Crookel H., Killing, J.P. The imperfect market for technology licensing[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3:249-267.
[38] Salk J.E Partners and other strangers: cultural boundaries and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 teams[J].International Studies.1996.
[39] Davenport T.H., Prusak, L. Blow up the corporate library[M]. In Matarazzo J.M., Connolly S.D. (Eds.), Knowledge and special libraries. 1999:217-226.
[40] 黄家齐,洪国坚.台湾大陆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与吸收影响因素之研究[J].中原企管评论.2003,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