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感叹号”
2011-11-21陈鲁民
□陈鲁民
朱由检的“感叹号”
□陈鲁民
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二十四史”点校本里,因为当时强调连标点符号也要讲阶级斗争,认为“凡是美化帝王将相、宣扬封建道德、污蔑劳动人民的语句,不应用感叹号”,所以,《明史》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帝(崇祯)出宫,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叹息曰:“苦我民耳!”当时认为“苦我民耳”是骗人的鬼话,决不能用感叹号,要改用句号。就因为他是“剥削阶级的总头目”,连使用感叹号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帝王君主也分三六九等,良莠不齐,固然多数是对人民苦难麻木不仁的,殷纣王、秦始皇、隋炀帝、宋高宗、明熹宗就是其代表;但也确有真关心人民疾苦的,譬如尧、舜、禹、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史学界过去长期流行一个不无偏执的观点,凡是帝王君主,必站在人民群众对立面,必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必视民众如草芥,如果有哪个君王对民众表示关怀,那一定是虚伪的,假惺惺的,是骗人的鬼话。
这种看法既不合乎事实,从一般逻辑上来说也是讲不通的,因为,道理很简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君王眼里,天下土地、民众都是他的私有财产,任何一个只要不是糊涂到像“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那样的主子,都不会对自己的财产毫不爱护,对自己的子民的疾苦无动于衷,只不过爱护的程度不同罢了。有的是口惠而实不至,有的是装装样子,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自然也有真心实意地去赈济灾民、救民于水火的。
尧、舜、禹就不说了。《战国策》记:“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史记》曰:秦孝公变法图强,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还有,汉武帝为了保护边民不被匈奴袭扰,几次出征,浴血奋战,终将匈奴赶至大漠以北;刘玄德为保护民众不受战乱之苦,携民渡江,与难民同舟共济;曹孟德哀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朱元璋上台后重典治贪,对那些荼毒百姓的贪官毫不留情,斩杀无数;康、雍、乾三代皇帝,年年大修黄河大堤,年年对灾区百姓赈灾、调粮、免税,其言其行,应该说都是真诚的,都有资格被肯定,都能享用感叹号待遇的。当然,那些不管百姓死活、只知花天酒地的混账君王也不在少数,留下千古骂名是肯定逃不掉的。
就说崇祯帝朱由检,他本也是想有所作为、造福于民的。可惜能力有限,水平不高,加之生不逢时,上台时已是大厦将倾,四面楚歌,自己又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回天之力,接二连三的旱涝大灾,各地雪片般飞来的灾情报告,使他焦头烂额,北方边患已成,努尔哈赤的铁骑更是咄咄逼人,加上李自成起义军的致命一击,他也只有在“苦我民耳!”的哀叹声中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了。其时,山穷水尽的朱由检卸下皇袍,在衣襟上留下了这样的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应该说朱由检的这几句遗言是真诚的,特别是“无伤百姓一人”之后,按其意思和语境,也是完全可以“享用”感叹号的。
如今,有关部门又要大规模重新点校“二十四史”,实为盛世雅事,但愿能务必求真求实求准,以事实说话,依证据下笔,对谁都不戴有色眼镜,不存偏见,不定框框,不设局限,不搞“凡是”,无论如何不要再闹出朱由检不能用感叹号的荒唐事情出来。
责任编辑 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