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1-11-21赵枞安
赵枞安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01)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赵枞安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01)
高职毕业生已占高校毕业生半数以上,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文章试从宏观与微观、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及有利条件,并提出相应对策。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对策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今年630万高校毕业生中高职生已占半数以上,面临严峻的宏观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从宏观上看,就业难来自四大矛盾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国面临着三大人口高峰叠加的趋势,即人口总量的高峰、就业人口的高峰和老龄化的高峰。进入“十二五”,我国每年要解决的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这种世界仅见的就业压力来自于四大矛盾:
(一)新生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长期并存
我国每年新生长的就业人口,有600多万高校毕业生和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还有未进大中专学校的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适龄残疾人、几十万复员退伍军人、海外留学归来人员以及城镇“两劳”释放人员等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从传统产业分流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报告,仅1998-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下岗2818万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我们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为动态持续的过程。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历史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面临着既要解决新生长劳动力就业,又要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双重任务。
(二)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相互交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征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增加,到2010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45亿人,是1990年1500万人的9倍以上。这就意味着,进入“十二五”后,我国不仅每年要解决1000多万城镇人口就业再就业问题,还要争取解决8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三)劳动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出现
如上所述,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有600多万,加上中专中技和职业高中毕业生达到1400万,再有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要解决2000多万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问题。而按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多万。由此可见,劳动力供需矛盾尖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至少在“十二五”期间难以缓解。
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及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1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足9%,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只有5%,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17%,实现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十一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尤其高职院校得到加速发展,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均已占半壁江山。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探索中前进,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时间差还比较大。因此,面对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毕业生适应市场能力还不强,“产销不对路”的情况难以避免,一边是不少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不少新兴产业、企业很多新职业、新岗位找不到人干,有人无业就和有业无人就同时存在。
(四)地区、城乡、行业和院校之间人才供需不平衡状况加剧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存在四个不平衡:一是地区间不平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大,就业相对容易;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小,就业相对困难。二是产业行业间不平衡,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和新兴产业,如生物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新材料开发与制造、核能、太阳能、空间技术、海洋产业等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人才需求较旺;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环保、传媒、医疗保健、旅游、咨询服务等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门职业。而基础学科、文史、农林、地矿等传统产业所涉及学科专业社会需求却明显下降。三是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因培养质量及品牌效应产生明显的差距。四是大中城市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相对饱和,而农村和各行业的基层则大量需要人才。
二、从微观上看,毕业生市场吻合度低是结构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职院校历史不长,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原中专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十多年间,已达到1000多所高职院校、1000多万学生的规模,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技能性人才,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基本成绩应该肯定,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不成熟,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初期基本上是采取“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参照本科的专业课程作些精简,之后逐步树立了高职教育新的理念,开始了“宽基础、活模块”、“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步入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但由于高职教育涉及到各行各业和文、理、工、管、艺五大学科,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还没完全形成,尤其是校企合作还处于较浅的层次上,高职教育融入市场的深度还不够。
二是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有三类,即省教育厅直管、地市政府管理和省直各厅局管理,其运行机制各不相同。在安徽等不发达中西部省份,办学主要靠学费收入,没有财政生均拨款,教职工工资只拨编内的,因此经费缺口大,实训设备的数质量与教学需求有很大差距。
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尤其缺乏 “双师型”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教育急剧扩张,师资培养明显滞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教师不仅有高校教师的身份和教学水平,还应有行业背景、实践经验和专业职称,如工程师、技师等。教学质量评估要求“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因目前各院校普遍缺乏,只能降格以具有“双师”素质替代。
四是生源总体素质低,且层次多,教学难度大。高职招生规模仍在微量增长,去年安徽录取分数线高职文科360分、理科240分、理科艺术类182分,因此一个院校同一年级学生,有100多分至500多分多个层次,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难度都很大。
三、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与客观现实反差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于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分配一直是统招统分,国家包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铁饭碗、铁交椅”。加之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遗留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现行的自主择业、市场调节的就业制度改革已推行十多年,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完全彻底地转变。从笔者对某高职院校毕业生持续多年的跟踪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影响就业的思想障碍有“六怕”。
一是怕吃苦受累,想干“白领”,怕干“灰领”、“蓝领”。现在的高职毕业生都是“80后”、“90后”,是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中成长的一代,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加之独生子女多,在“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都比较高。所以,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个坐办公室、较轻松的工作。而现实是高职毕业生属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西方通称“灰领”,往往先从“蓝领”干起。
二是怕竞争,缺乏自信心。现在大学生就业是“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不仅公务员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事业单位编内进人要通过人事部门公开招考,各类企业招人也要通过笔试、面试和技能测试等多重关口。有些岗位如播音主持人一般采用主持人大赛公开选拔,透明度高。不少高职毕业生,觉得自己学历低,文化底蕴不深,专业技能又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缺乏自信不敢参与就业竞争,陷于迷茫和彷徨的状况。
三是怕待遇低,难糊口。由于毕业大学生就业市场同一般人才市场一样,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属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选择余地大,掌握着工资待遇的决定权,只要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政府不能干预。大学生尤其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待遇较低,很多高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或上岗头两年,都成为“月光族”,入不敷出。
四是怕折腾,想一步到位。如前所述,就业是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职业岗位可能要转换七、八次,这是正常的。我们作职业生涯规划,就要求有多种调整变通方案。只有经过就业实践,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干什么。而不少高职毕业生总想按自己的择业目标一步到位,结果或是竞争激烈,自身素质欠缺;或是目标岗位难找而不能如愿。迟迟不能就业也会增大心理压力。
五是怕专业不对口,择业范围狭窄。大学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通才教育。高职教育改革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既强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又强调基础宽厚扎实,适应性强。与动态就业相关的是,我们的高职毕业生往往对专业理解偏颇,择业目标范围比较狭窄。如学新闻专业,不一定就要去媒体当记者,可以到企业做文秘或宣传,还可以到各类文化传媒公司做创意策划工作等等。
六是怕离家远,不想出省。作为“80后”、“90后”的一代大学生,许多都是在家庭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尤其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例,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比较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独自闯天下的勇气。家长也不希望子女远离家门。而就业岗位存在着地区行业不平衡问题,高职毕业生不仅沿海开放地区需求量大,中西部地区、基层也十分缺乏;传媒类产业,包括电台、电视台、传输发射台,是全国均衡分布,不可能批量订单式就业,只能零星就业、个别上岗。
四、破解高职生就业难必须多种措施并举
首先,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多渠道分流的就业方案。
其一,扩大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轮岗性就业的规模。从基层干起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农村和各行业基层最需要人才,也最锻炼人才。问题是,现有的 “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招募医科类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项目,不仅规模较小,优惠政策力度也不够,而且主要针对本科生,笔者认为应合并原有项目,在全国推行“新农村建设村村有大学生”工程,使全国每个村常年保持有一名以上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动员大学生到农村参与基层管理、农业产业化项目、村办企业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建设等,从而掀起新的“上山下乡”热潮。但与文革期间知青下乡不同的是不提安家落户、扎根农村,不是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而是户口留在城市、轮岗锻炼,有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
其二,改革现行的主要征集城镇高中生和农村初、高中生的兵役制度,缩短服役期限,以应届高职毕业生为主要兵源。改冬季征兵为夏季征兵,大专以上毕业生到部队服役一年,就可退伍、改士官或提升为军官。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部队轮岗性就业,不只是分流就业的临时政策,而是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战略举措。当代大学生是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有知识、有技能,但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和磨炼。农村广阔天地和部队大熔炉可以补上这珍贵的一课,而且是最好的创业孵化基地。目前,我国各级党政领导人和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有相当比例是复转军人和 “下放知青”,就是有力的证明。
其三,完善落实好现行的优惠政策,多渠道分流高职毕业生。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二是鼓励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将部分毕业生留校担任各类助理过渡一年两年。三是大力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依托各地的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工业园区,建立一批大学生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安排高校毕业生见习半年至一年。五是支持各类毕业生提升学历层次,延缓就业。
随着应届高中生高考人数回落,普通本科高校要扩大专升本和第二学位招生的规模,同时恢复成教脱产的专升本招生,构建方便快捷的留学通道,力争每年送2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出国留学。这既能延缓就业,又能使高校毕业生开拓视野,融入国际社会,争取境外就业的机会。
其四,转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完善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市县为主、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发挥行业作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基本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其次,大力实施高校就业“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和“四化”(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其一,广泛深入地进行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广大毕业生认清形势、掌握政策、增强信心、转变观念,积极争取就业。
举办形势报告会,讲清我国就业问题本来就存在的四大矛盾,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更加突出,宏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有危机感,保持适度的压力。同时要大力宣讲党和国家应对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教育激励高职毕业生增强信心、危中求机、善于利用政策就业。关键是调低期望值,把计划经济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念真正转到市场经济大众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破除怕吃苦、只想干白领和怕远离家门的思想障碍,真正懂得艰苦的磨炼是成长成才的资本、人生最大的财富,自觉到艰苦环境中锻炼,勇于接受各种人生挑战,树立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理念。
其二,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一站式”服务,加强个性化指导。各高职院校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努力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在坚持面上教育的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合适的择业坐标,掌握求职的基本技巧。要完善信息、咨询、培训、职业资格鉴定、推荐、招聘和实习指导等“一站式”就业服务,重视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做好毕业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或有残疾的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使他们能享受优惠政策,顺利就业上岗。高校领导班子要把“一把手工程”转变为全员责任制,重点是系主任、班主任,层层分解任务,把就业工作重心落实到班级。 其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切实解决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高校时特别强调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吻合度。各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温总理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推动“校企一体”改革不断深化。在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经常收集分析研究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及毕业生的自我反馈,围绕市场需求,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1]朱峰.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模型与核心能力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9).
[2]唐冬芬.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9(10).
[3]陈国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1).
[4]梁德亮.当前经济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9).
[5]雷筱芬.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6]钟震.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与政策建言[J].求索,2009(09).
C913.2
A
1001-862X(2011)05-0160-005
赵枞安(1955-),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