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戏于舞——谈民间舞蹈教学中融入戏曲表演艺术的教学思路

2011-11-20廖红新

艺苑 2011年5期
关键词:身韵民间舞蹈形体

文/廖红新

民间舞蹈与戏曲表演同属舞台艺术,不论是民间舞蹈表演还是戏曲表演,都是由演员化身为角色,并以其自身机体为主要创作手段以塑造人物性格。民间舞蹈和戏曲是密不可分的姐妹艺术,民间舞蹈不能脱离戏曲形体身段,而戏曲表演的身韵与整体性又是借鉴于民间舞蹈,舞蹈、戏曲艺术这两者是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在形体表演或者身韵基训上,两者均存在着相互学习借鉴、相互渗透弥补的关系。所以,让学习戏曲专业的学生学习部分民间舞蹈的身韵,让学习民间舞蹈的学生接受一些戏曲形体的训练,以此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专业内容,这对学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以下,本文谨就如何在舞蹈专业学生中开展戏曲教学进行探索与研讨。

作为一名戏曲教师,笔者以为,在对舞蹈专业学生进行戏曲教学中,应当消除学生对戏曲表演的陌生感,逐步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期为学生拓展艺术视野。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授民间舞蹈身韵与戏曲形体表演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就民间舞蹈艺术本身来讲,它有两大特点,形体美是第一位,它是舞蹈者表现的材料质,因此,塑造美的人体成为舞蹈者练就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就是舞蹈身韵。善于抒情是舞蹈的第二大特点,古人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人性中最深刻、最抑制时迸发的“形象”,是至高的“情的抒发”,这些非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民间舞蹈和戏曲虽有联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戏曲中的舞蹈终究是戏曲综合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从属地位;而舞蹈作品则完全以舞蹈手段来表现。一是戏曲表演的“唱念”与民间舞蹈表演的“哑语”。戏曲表演是集唱、念、做、打、翻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在戏曲表演中占着主导地位,因为它必须向观众表达、叙说剧情。唱念的音量、咬字的准确、吐词的清晰、语调的鲜明度都需要加强,而舞蹈这个时候在戏曲表演中则处于辅助、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主体,主要是肢体艺术,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艺术,通过舞蹈演员的神、情、形在肢体表演中的种种表现,让观众在对“美”的享受中看得懂其内在的含义。自然,一个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除了要有流畅地表达内容的“美”的表现形式,更要有一个表现“美”的情节内容,让观众感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情景。如果没有表现的情节内容,即使动作再优美,造型再独特,它也是非常空洞和缺乏感染力的。二是戏曲表演的个体性与舞蹈表演的整体性。戏曲演员在表演中,依照剧情的要求进行表演,每场戏从上场到下场一气呵成,这种有序的连贯的表演要求演员在假定的戏剧情境中按人物的逻辑与方式持续行动,用他(她)个人的形体表演来渲染剧情,同时展现其个体美。而民间舞蹈表演在舞台上表现的则是它严密的整体性、协调性,它用整齐的队形、一致的动作来体现一种整体的形态美。

其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对舞蹈专业学生的气质、神情的培养。舞蹈专业是以中国古曲舞基训、中国民间舞、戏曲表演和舞蹈身韵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可以学习借鉴闽南地方戏曲身段的表现手法,在身法与韵律中吸取戏曲元素。舞蹈专业学生在进行芭蕾基训、民间舞基训等的学习上,往往容易忽视对眼神、感情表达等的应用。在这方面戏曲演员就做得比较好。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戏曲身段教学时多进行示范性表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不断去吸引学生,教师的示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建闽南戏曲博大精深,有着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以上所述仅是从舞蹈教学的层面探究它的形态特征,对解读舞蹈提供新的视角,并有助于开展舞蹈专业教学。诚然,舞蹈与戏曲二者的交融充满张力,如何在舞蹈艺术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吸取与渗透闽南地方戏曲的元素,这有待于我们一次次地去细细挖掘。

猜你喜欢

身韵民间舞蹈形体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艺术表现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