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科技集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H公司为例

2011-11-19葛玉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管理系统信息

● 张 咏 葛玉辉

■责编 李志军 Tel:010-88383907 E-mail:lilearing@163.com

高科技企业在面临自身资源有限性和市场竞争激烈性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采用集团化来弥补企业的知识匮乏。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快速的技术和知识创新,但创新成本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往往难以消化。高科技集团企业运转的关键要素是知识体,利用知识创造科技并使之在集团间有效扩散、吸收,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由此可知,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是知识管理,以此达到各子公司无障碍、低成本地获取有用知识,从而降低企业各项成本,达到集团效益的最大化。

一、H公司的背景与其知识管理活动的特点

H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从事通讯信息整合领域的高科技集团公司,主要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的转化,有着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是依靠知识科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该公司是技术、知识密集的经济团体,其产品(服务)大多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与新技术。在H公司内部企业职工总数的60%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研发科技人员占据了企业职工总数的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获得收益占当年总收益的75%以上。H公司的知识管理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活动的复杂性

H公司的知识复杂性:一方面为高科技集团的知识管理既是对母公司的,也针对子公司,知识的活动过程比较复杂;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的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 life cycle IC)较短,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比较难于测度。由此可知,H公司的知识管理是在复杂环境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动态管理过程。

2.分布式管理

H公司分散的地理位置,要求分布式的知识管理,建立一个复杂、多层次、跨地域的动态网络结构,把不同地区的企业知识汇集到集团企业整体的运行过程中。既为子公司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了系统基础,又具有足够的安全机制保证了各个集团公司的利益。子公司间企业文化具有差异性,虽然有助于资源和知识的互补,但彼此间如何建立信任、共享的文化也非常困难,因此高科技集团企业需要构建有效的整合平台这样的管理系统。

3.知识需求的动态性

在动态多变的竞争市场环境下,集团企业的知识缺口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知识管理系统具有抓捕信息的敏捷性,以及动态的开放性和柔变性,以满足集团组织动态调整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策略的要求。

二、知识管理战略步骤的制定

为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H公司在充分分析其集团企业的特点以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对知识需求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状况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发现组织现有知识的优势和发展机会,以及知识劣势所带来的威胁,最终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正确的知识管理战略。主要方法与步骤如下:

1.明确实现集团战略目标应具备的知识,H公司要想在发展中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就必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改变自己的战略,仅仅是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往往难于较快地适应市场,这就确定了公司对于外部的知识需求。

2.依据重要程度对已有知识进行分类,确定是通用知识、专门知识还是核心知识,对前者编码化处理,对后者进行知识共享行为。

3.针对知识需求和现有知识,找出知识缺口。

4.确定知识创新或知识共享战略弥补知识缺口,达到知识转化,形成可用于组织创新的新知识。综上所述H公司的知识管理战略路线图如图1所示:

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H公司知识管理体系是从社会环境、企业文化、技术支持三个维度满足企业知识管理需求。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一般表现在法律和政策上,此处不再评述。H公司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创建知识激励机制和和谐共享的组织氛围,使组织能够有效地捕获和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为大家共享,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构建知识管理体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web-log相结合的知识管理体系

H公司应用了莱博思开发的企业博客软件,思科公司也在管理系统中运用这一软件。基于weblog的知识管理克服了传统的知识管理缺陷,包括:难以发现关联的知识;拒绝共享;缺乏专家引导;内容更新缓慢等。知识博客技术能很好克服这些缺陷,满足复杂环境下对知识的需要,易于将一些难于结构化的知识有效积累起来。如,发生了一个企业事件,当事的员工会在企业博客社区记录事件的过程、问题或者新的创想等。企业内部通过“整合”方式收集员工公开的信息集,各子公司会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或浏览,达到了知识的共享应用,这一过程反应如下图2所示:

2.共享的企业文化

H公司具有多样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的重点是怎样使集团内企业知识达到共享,所以企业文化一定要鼓励知识的共享行为,在管理体系中建立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努力形成企业特有的共享模式。公平合理的绩效机制,是知识顺畅流通的基础。同时集团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单个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不同点在于,企业间的互相信任和发展的“双面格局”。企业间的彼此信任才能保证知识的共享,要达到信任,组织主体必须有着充分的交流沟通。

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H公司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知识流通和共享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难点。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管理意味着减少了管理层次,缩短了管理链条,克服了知识传递速度的衰减和内容的失真等,达到知识向效益的转变,从而降低各项经营成本和经营管理风险,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4.先进IT技术支撑的信息平台

虽然集团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但信息技术也是不可缺失的。集团企业要做到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的信息流通,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以使每个企业、每个员工都可以无障碍实现学习、交流知识的信息运作平台,借助IT技术的支持可以更有效管理企业的各项知识活动过程。

5.以知识地图为中心的知识管理平台

H公司成员具有地域分散的特点,在完成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时需要交换和交流各方面的知识,所以就构建了一个可以囊括每个员工在内的交流平台。根据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在企业内部绘制知识地图,明确各类知识在公司的分布,使寻找知识的员工按图检索,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该平台是建立在H公司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的,为管理企业间学习而构建的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6.“四层级”的管理体系

H公司的知识管理框架,包括集团知识管理的主体、层级、相互关系、活动内容等,主体是各集团子公司的员工,通过子公司的管理系统进入集团的知识管理平台进行知识转化,又可以通过企业博客来进行知识的交流和积累。外部的供应商和客户根据需要也可在外部网络集团的信息平台上获取和交流所需的知识。H集团公司根据知识战略和知识缺口,对知识管理平台进行反馈和更新。

综上所述,H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框架构建如图3所示:

上图清晰地表明了各知识管理主体之间的知识协作活动、集团知识管理的层次级、知识活动流程、组织的动态结构等,但构建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集团企业组织学习包括企业内部学习和各子公司间学习,一定要建立企业间的学习机制和鼓励共享的机制,使知识在组织间有效转移和利用,使之学习交流效果达到最大化。

四、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相比以往自上而下的分割式知识管理系统,H公司基于weblog的交互知识管理体系,是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知识管理体系,其更加适应高科技行业的知识管理。我们做的统计数据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结论。

H公司主要通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增加附加值和创造新科技等方法来增加企业收益,尤其是知识创新带来的收益。我们选取了近三年H公司和同行业中的M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控制、竞争压力、使用信息便捷度、知识共享、客户沟通、流程简化等六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其中成本减少是企业的最主要的动机,加强与客户和员工的沟通也是企业利用信息获得收益的重要动力因素。而高科技企业利用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是生存的根本。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财务指标、数据库信息、员工调查、客户回访等,对两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了图4的数据结果。

结果表明,H公司在利用知识创新削减成本方面,比M公司多实现了8个点,获得了更低的技术创新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竞争力提升较快,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程度优于一般企业,流程的简化和客户的沟通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数据处理上还不够精确,但大致可以反应出H公司的知识管理符合其公司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和挖掘知识使得该企业的知识创造价值链给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竞争力和收益。

虽然H公司作为高科技集团,在组织目标,知识活动过程和单个企业有所不同,在知识管理环境、范围、目的也略有不同,但H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H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以技术为支撑,也非常重视 “人”的作用,尤其注重隐性知识及经验性和实践性知识向显性的集体知识转化。这可以很好地解决高科技行业中对知识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

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设置了Web-log的知识互动系统、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进行知识交流、分享和创新,实现知识杠杠的作用,很好地消除了高科技行业中知识共享的障碍。对于高科技集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也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1.李颖、姚艺:《国内外知识管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载《图书馆情报知识》,2010年第5期。

2.翟丽丽:《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载《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2期。

3.鲁若愚、陈力:《基于知识分享与合作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6期。

4.张昌蓉:《虚第拟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研究》,载《经济管理》,2007年第4期。

5.陈飔:《基于协同管理平台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载《管理》,2006年第 3 期。

6.何俊洁:《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研究》,载 《图书馆》,2010年第1期。

7.张成洪、郭磊:《型集团企业知识共享模式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3期。

8.戴维·查费:《企业信息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0期。

10.张苏:《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11.Ruggles,Rudy: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Boston:Butter worth Heinemann,1996.

12.Nonaka 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69(6):96-104.

13.JERMOL M、LAVRAC N,URBANCIC T:Managi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in a Virtual Enterprise:A Case Stud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Lessons Learned,Journal of Intelligent&Fuzzy Systems,2003,14.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管理系统信息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订阅信息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展会信息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