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词交融的“破体”实践
——试论宋代的“引文入词”
2011-11-19张海明
冯 婵 张海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5)
所谓“破体”即是以突破自身规定性的特殊方式来扩张、增强该文体的艺术表现力。在宋词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尊体”与“破体”这两种词学观念的交锋。在“破体”实践中,除去突破自身规矩之外,更重要的是取法于外,对于文之方法和特质的借鉴自然就成为其重要路径之一。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十分有效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说到词对于文的借鉴,通常想到的就是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所谓稼轩“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1〕但词的“破体”实践是一个逐渐累积的渐进过程,并非辛弃疾一人一时所能促成。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更不是突兀耸立的,词对于文的借鉴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研究在日趋深入和完备的同时,也显示出过度的集中和定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将辛弃疾或者说辛派的“以文为词”等同于词对文的所有借鉴的误解,以致于忽视了词借鉴文的其余诸多形式。
由于“以文为词”的概念几乎已与辛词形成了“天然”的对应关系,本文为避免概念的混淆,将更具广泛意义的词对文的借鉴,姑且称为“引文入词”。“以文为词”和“引文入词”都是“破体”为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就历时性和内涵而言,“引文入词”比辛氏的“以文为词”更为宽泛一些。本文从櫽括文为词和写作词序两方面,尝试着探讨些许有关宋代“引文入词”的问题。
裁文为词櫽括入律
表面上看,櫽括文为词是以词的形式来改造文,使之就声律可歌唱,但实际上,其内核则是词体与文体的互渗融合,可以说是“引文入词”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称词题或词序中有明确提出櫽括及“裁”、“度”等相关字眼的,为词人自觉创作的櫽括词。也只有这种自觉地櫽括文为词,才能被视为主动“引文入词”的有效实践。在《全宋词》中,这类以文为原篇的櫽括词共有16位词人的33首词,这个数字占到全部櫽括词的近二分之一。〔2〕
以下将櫽括的原文、词人、櫽括的数量,及选用的词牌逐一列举出来,前四篇文章是按被櫽括的频率排序,其后则是依照时代顺序排列(同时代的则依据文章被櫽括的次数多少排列)。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苏轼1首《哨遍》、米友仁1首《念奴娇》、叶梦得1首《念奴娇》,杨万里1组联章词8首《归去来兮引》、林正大1首《酹江月》;
2、苏轼《前赤壁赋》:朱敦儒1首《秋霁》、曹冠1首《哨遍》、刘将孙1首《沁园春》、林正大1首《酹江月》;
3、苏轼《后赤壁赋》:刘学箕1首《松江哨遍》(櫽括《前后赤壁赋》)、刘将孙1首《沁园春》、林正大1首《酹江月》;
4、王羲之《兰亭集序》:吴潜1首《哨遍》、方岳1首《沁园春》、林正大1首《贺新凉》;
5、屈原《离骚》:马廷鸾1首《水调歌头》;
6、刘伶《酒德颂》:林正大1首《沁园春》;
7、孔稚珪《北山移文》:王安中1首《哨遍》;
8、王绩《醉乡记》:林正大1首《摸鱼儿》;
9、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林正大1首《酹江月》;
10、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林正大1首《临江仙》;
11、王维《山中与裴迪书》:汪莘1首《哨遍》;
12、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刘克庄1首《哨遍》、林正大1首《水调歌》;
13、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林正大1首《沁园春》;
14、王禹偁《黄州竹楼记》:林正大1首《水调歌》;
15、范仲淹《岳阳楼记》:林正大1首《水调歌》;
16、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林正大1首《沁园春》;
17、叶清臣《松江秋泛赋》:林正大1首《摸鱼儿》;
18、欧阳修《醉翁亭记》:黄庭坚1首《瑞鹤仙》、林正大1首《贺新凉》;
19、欧阳修《昼锦堂记》:林正大1首《水调歌》;
20、黄庭坚《煎茶赋》:林正大1首《意难忘》;
这些被櫽括的原文,时代跨度很大,形式也很多样,既有韵文的辞赋,又有散文的序、颂、记、书等。词借助櫽括的方式,将大量具有散文特质的新鲜内容注入词。
于题材,使词大不同于原有的酒边花前、伤春怨别之“本色”,而是将文章中高怀逸兴的寄情山水、俯仰感慨的文人雅集、乐夫天命的弃官归隐等典雅恢宏的题材引入词。于词境,通过对文的櫽括,大大提升了词的格局境界,词已不再局限于闺阁庭院的狭小空间,而是在原文的引导下,走向庙堂江湖、田园山林的开阔格局,寓形宇内(米友仁《念奴娇》(阑干倚处)),〔3〕蜉蝣寄天地(刘学箕《松江哨遍》(木叶尽凋)。词人在驰骋天地的宏大格局中,雄笔横挥(林正大《括酹江月》(坐愁书室))描绘出的是乘风独立(曹冠《哨遍》(壬戌孟秋)),得之心寓之酒(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宠辱两俱忘(林正大《括水调歌》(欲状巴陵胜)),恍惚遗身世(刘学箕《松江哨遍》(木叶尽凋))的疏旷境界。
此外借助对文的櫽括,词在语言形式上也有了明显的新变。词在语言上的“破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词句中融化使用经史子语。如曹冠《哨遍》(壬戌孟秋)中有“逝者如斯曷尝往”语,这显然是依托苏轼《前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稍作字面上的删减,将《论语》的语句融入词句中。二是用散文语句为词。如方岳櫽括王羲之《兰亭集序》为《沁园春》(岁在永和)词,词中有“或放浪形骸遇所欣。虽快然自足,终期于尽,老之将至,后视犹今”之句,连用“或”、“虽”、“终”等转折副词,形成散文曲折顿挫的语言风格。在櫽括文为词的影响下,词逐渐浸染了散文摇曳多姿、回环往复的语言特色。
在拓展题材、升华词境和借鉴语辞风格的同时,词也依据被櫽括原文的特点对自身的外部形式做出了相应的调适。为了更适宜恢宏博大的文之气质,词人们往往集中选择那些“声情相谐会”,〔4〕适合表现苍凉郁勃、豪放粗犷情感的长调词牌,如《哨遍》、《念奴娇》(又名《酹江月》)、《沁园春》、《贺新凉》等。这些词牌不仅音调高古,而且也有较长的篇幅可容纳文的内容。
正如王水照先生所说不同文体对同一内容进行改写、移植,最初常出于具体目的,〔5〕将文櫽括为词也不例外,它起初只是使文入律,可付之歌唱的文人游戏。然而在众多的改写实践中,原文的文体特质被愈来愈多地带入櫽括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宋人櫽括文为词的这种借前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的创作活动,已是萌生了主动意识的词之“破体”实践。这种实践尽管在艺术性上还不够成熟,但我们仍有必要充分肯定其在推进词之“破体”上的可贵努力。
苏轼櫽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做的《哨遍》(为米折腰)一词,首次提出词的櫽括,这无疑成为后来櫽括词作者效仿的对象。这种追步典范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櫽括热。据统计,继开山鼻祖苏轼之后,宋代先后有米友仁、叶梦得、杨万里、林正大四位词人,对此文做过多首櫽括词。以下通过对原文与櫽括词的对比细读,来展示词人们借助櫽括文的形式实现词之“破体”实践的基本方略。苏轼在《与朱康叔书二十首》其十三中,明确说明《哨遍》(为米折腰)一词是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微加增损”,“虽微改其词,而不改其意”,使之“入音律”。〔6〕然而,其所谓“不改其意”并非真地全然依循原文,而是在基本延续原文主题、意境的基础上,表达虽与原文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词人自己的情感意绪。
(3)工程实施不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和实施进度不一,河湖、管网等治理各行其是,难以形成系统治理合力。另外,某些城市为取得短时效果而采取临时性措施,治标不治本,导致水环境出现反复。
櫽括的具体步骤有三:其一是“微损”,这表面上看是因词的容量有限而做的适当删减,然而细看便知这种剪裁是带有明确选择性的。一方面,删除那些隐含着原文作者情感讯息的细节描绘,如苏词删去有关归途中舟船及人物衣饰的细节描绘“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同时也将隐含其背的那种弃官归家的愉悦心情剔除;另一方面,省去那些直接表达作者心情的语句,如将原文中表现归家之急切和喜悦的“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简省为平实表明时间的“露未晞”。这种选择性的“微损”,去除了那些由原文作者具体处境而生发出的特色情感,如苏词就将陶渊明归田时寄傲怡颜的巨大愉悦削去,使之成为更具宽泛意义的归隐躬耕之主题,这也为其后进一步的再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素胚。
其二是“微改”,看似是依据词格音律,为使原文合律可歌,而稍改文辞。但不难发现在“微改”之中,也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词人的个性化情感。如词中“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二句,消解了原文“松菊犹存”的欣喜和庆幸,反倒加重了感慨生命衰老的情感比例。再如苏轼将陶文中“既窈宨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数句,裁剪成“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在合乎词律音韵的同时,也添加“暗谷”意象,给原文中欣欣向荣的景物蒙上了一层幽暗的色调,原文欢乐轻快的情感也明显减弱。通过多处“微改”,苏轼将陶渊明彭泽归田的欣喜成功替换为自己代罪躬耕东坡忧惧参半、涅槃超脱的心路。诸如此类的改动,可以说是词人依据自身处境和心绪,对原文进行的量体裁衣的修改。
其三是“微增”。首先是在词的发端处增加“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三句,对被櫽括的作者和原文进行凝练地评说,这既体现词人对前人的认识,又是在“谁不遣君归”的问语中与前人对话,展现出借古抒情的主动姿态。其次是不时在词中加入表现自己彼时彼处人生境遇的特殊情感语句。如词的下阙,苏轼不仅注入了他谪居黄州时追求的“忘我兼忘世”之境界,还在“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中增加了“幽人”二字。“幽人”一语在苏轼黄州时期的诗词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如他初至黄州时所作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词中就有“时见幽人独往来”语。苏诗中亦有不少例子,如《定惠院惠居月夜偶出》中有“幽人无事不出门”句等,可以说,“幽人”是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在黄州时常用的高度个性化的自称。在词末词人则增添“且乘流、遇坎还止”一句以结束全词,苏轼借用贾谊《鵩鸟赋》中“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之语,带有浓郁的虽罪贬黄州却也随遇而安、超脱豁达的情感特色。这种结合词人人生境遇的“微增”与字里行间渗透出个性的“微改”,共同建构出櫽括词自身的有别于原文的情感线索。这也可以说是词人们借用原文的园囿,创造性地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果实。遵循着苏轼“微损”、“微改”、“微增”的三步骤,大多数的櫽括词都在原文的情感主题之上,生发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词人的个性化情感主线。如叶梦得在《念奴娇》(故山渐近)一词中,融入“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的飘泊无依之情。而杨万里则在联章词《归去来兮引》中,增添了“旷千载、今欲从谁”,“莫遣俗人知”的知音难觅之恨。
在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櫽括热之外,苏轼櫽括文为词的典范性,还可以在一些词序中窥见。如刘克庄在《哨遍》(胜处可宫)词序中“昔坡翁以盘谷序配归去来词。然陶词既櫽括入律,韩序则未也。……试效颦为之”,明确表达了自己效仿苏轼、步其后尘的创作动机。由此可见,苏轼引领的这股櫽括文为词的风潮席卷了有宋一代的词坛。至南宋中期,甚至还出现了林正大这样的专业櫽括词人。林正大留存的41首词全为櫽括词,其中櫽括文为词的就有17首,是櫽括文为词最多的词人。其櫽括面相当广,既包括晋唐前贤的宏辞博文,又涉猎宋朝当世名臣显宦之文。林正大将其櫽括词自编成《风雅遗音》(二卷)一书,更是说明了他对櫽括这一特殊创作行为已有十分自觉的认识。在卷首自序中他亦明确表达了对当世词坛“风雅寥邈,郑卫纷纶”〔7〕状况的忧患与不满,以及“一洗淫哇之习,使人心开神怡”〔8〕的词学担当,足可见出其借櫽括的形式实践词学主张的自觉意识。虽前人评价其词“语意蹇拙,殊无可采”,〔9〕认为其艺术性不高,但我们却有必要认识到词人这种自觉的创作本身,实际上是借助櫽括的方式使词之“破体”实践臻于成熟的重要体现。
櫽括文为词并不是毫无价值的文字游戏,这种以归纳点化前人文章为主,抒发一己情怀为辅的艺术形式,为词之“破体”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辅助途径。从苏轼到南宋晚期的这些櫽括文为词的词人们,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宋代的“破体”为词革新的尝试者。在冲破传统之初,词人们已有用词抒发豪放情感的文体自觉,却又还不能独立而娴熟地在词中表达豪情逸气,就借助加工前人文章的方式,櫽括文为词也随即成为他们蹒跚学步时的拄杖。不少词人都曾在词序中坦言这种借櫽括前人文章来寄寓一己情怀的真实创作心理,如刘学箕在《松江哨遍》(木叶尽凋)序中云:“不能自寓意数语,而乃缀缉古人之词章……取其言之足以寄吾意者,而为之歌,知所以自乐耳”。由此可见,以前人的文章为依托表达胸中意绪的櫽括,是在“破体”为词初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创作心理。櫽括文为词,既对革新词风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又生动鲜活地保留了宋人“破体”为词尝试的真实痕迹。因此,我们是很有必要充分肯定櫽括文为词的词史地位的。
以文序词韵散相生
学界关于词序的概念界定虽然很多,但内涵大致相同,是指词牌与正文之间,由作者自己写作的说明创作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相关故事、情感的一段文字。诚然,词序属于序体文的行列,但它又区别与书序、赠序之类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序文,而是与赋序、诗序、曲序等并列的文学体裁之衍生文体。词序通常是具有一定篇幅和内容量的散语文字,其长短不一,少则几字,简要交代填词的时间、地点及事件,多则数百字,详细叙述写作缘由、创作心理、写景造境、铺陈本事。现存词序最长者多达400余字,通常情况以几十字或百余字居多。
词序早在敦煌曲子词中就已出现,但那时还多以词题为主,少有词序。〔10〕据现有文献看,五代词无题亦无序。宋代张先最早将词题延展成词序,但其题和序并不分明,勉强可视为词序者仅三例。真正发展词序并可以称上“引文入词”的是苏轼,在其300余首词中,有序者近40首,〔11〕其中有不少几乎能算作短文。追随苏轼做词序的还有不少苏门词人,其中如毛滂《蓦山溪》(东堂先晓)的序已长达367字。
南渡前后,客观的社会形势与主体意识的高扬,二者共同催生出普遍的词序之盛。但真正继承并发扬苏轼词序的还是辛弃疾。他的629首词中,537首有题、序,其中有序者70余首,是宋人题序最多者。〔12〕其后,姜夔是又一位大量做词序的词人。姜夔的84首词中有题序者72首,除去几例如《暗香》、《疏影》共用一序的组词,实际上,只有3首词无题序,其中可称之为序的有37首。这可说是宋代名家词中题序比例最高的。〔13〕据统计宋代有174位词人做了820则词序。〔14〕可见宋代的词序是很繁荣的,如此多的词序,恰好为“引文入词”的“破体”实践留下了充足的证据,我们得以从中探讨词对于文的借鉴。
参与这种以文序词“破体”实践的词人们,已自觉地意识到将各种的题材内容引入词,提升词之境界格调的必要性。他们往往通过借助词序发挥文的叙事性和说理性等功能,进而辅助词实现这一可贵尝试。
真正将文的特质通过词序的形式引入词的第一人,应该是苏轼。虽然有少数序还十分简短,或只能称之为词题,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涛尽)的“赤壁怀古”〔15〕等。但总的来说,苏轼的词序大都是以文的叙事性为词所表达的情感提供了真实的生发点。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序赋予词情以场景性。这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接受词中所表达的有别于婉约“本色”的新情怀,以减弱因超出传统领域而带来的陌生感。苏轼也有一些较长篇幅的词序,在交代写作缘起、本事、背景时讲述一个故事。如《洞仙歌》(冰肌玉骨)序就仿佛一则有关花蕊夫人的传奇故事。
苏轼已经将词序从词题逐渐延展成有一定篇幅和内容量的短文,并且将短文融入词的表达。他不仅交代写作的缘起、背景、本事,还形成了富有浓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鲜明特色。他的词序可作为词正文之外的补充阅读材料,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联想空间,在词之外更添余味,又恰到好处地提供了联想的引导,却不至于束缚住想象,这大概与其词序的传奇色彩有关。可以说,苏轼的词序已是明确并且成功的“引文入词”。
有宋一代,创作词序最多的是辛弃疾,他充分继承了苏轼词序真实叙事性的特点,有甚者还走向了极端。辛弃疾词序有很强的记实性,如《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序〔16〕仿佛日记似的记叙行踪、事件、感触等。他的这类记实性的词序,在以文的形式为词补充交代背景、缘起等时,却过于频繁地出现准确的时间词。如《兰陵王》(恨之极)序记梦中之异事,不仅做梦有“己未八月二十日夜”的确切日期,梦中之事亦有“一日,与人搏”,“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的准确时间,就连梦醒填词仍有“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的精确记录。辛弃疾通过发挥序文的叙事性、记实性的功能,弥补了词体的缺失,进而为实现他在词中寄寓政治理想、抒发人生怀抱的“破体”要求提供了前提保障。但他的部分词序却因太过拘泥于时间,又超出了苏轼词序为词提供联想引导的纬度,而使词正文之抒情太过具化落实,有时甚至会束缚读者的想象。
不同于辛弃疾词序的过度记实,姜夔的词序可谓是虚实参半,韵散相生的曼妙美文。如《一萼红》(古城阴)序〔17〕宛如写景造境的精巧小品文。又如《庆宫春》(双桨莼波)的长序好似雅趣横生的文人游记。再如《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的序又像是一则考证乐调、记叙自创曲调的札记。至于《徵招》(潮回却过西陵浦),记载填词背景、叙述调名来历及相关宫调理论的425字的长序,则足可称作学理小论文。姜夔词序以写景记游之文为多,笔调清冷幽微、空灵飘逸,但其内容、意境常与词之正文相似。这也招来了评家的非议,如周济就曾批评道:“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观,味同嚼蜡矣。词序作词缘起,以此意词中未备也。今人论院本,尚知曲白相生,不许复沓,而独津津于白石词序,一何可笑!”〔18〕
通过以上对三位词人极具代表性的以文序词现象的解析,大致可以窥见宋人以文序词的基本特点。他们以词序的形式“引文入词”,既充分发挥了文的叙事性以弥补词体之缺失,实现“破体”的需求;又恰到好处地为受众提供联想的引导,在词情之外,又增余味;更是巧妙地在散文之序与韵文之词的张力中,相互生发,风姿绰约。不论是豪放雄博的苏、辛等人,还是清空骚雅的姜夔,都成功地以词序的形式“引文入词”,最终实现了他们“破体”为词的词学理想。
综上所述,宋代“破体”为词的努力始终存在,向文寻求借鉴的尝试也一直在继续。“引文入词”是一个多方位且长时间的渐进过程,非一人一时一事之功能够速成的。通常所谓“以文为词”只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形式,本文论说的櫽括文为词和写作词序,也只是在“引文入词”的词之“破体”实践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做了些许粗浅的挖掘,仅窥探管中之一二豹斑耳,远非词借鉴文的全貌,更非“破体”为词之全过程。不当之处,尚祈方家匡正。
〔1〕陈模,郑必俊.怀古录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61.
〔2〕内山精也.两宋櫽括词考〔J〕.学术研究,2005(1):128-135.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945.以下所引宋词均据本书,不再一一注明.
〔4〕龙榆生.词学十讲·选调和选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4.
〔5〕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C〕.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79.
〔6〕苏轼文集(卷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89.
〔7〕〔8〕林正大.风雅遗音〔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422册):12.
〔9〕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二百)〔M〕.集部词曲类存目·风雅遗音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1831.
〔10〕林玫仪.敦煌曲在词学研究上之价值〔A〕.王小盾.词曲研究〔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54-287.
〔11〕〔12〕〔13〕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41,43,44.
〔14〕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250-426.
〔15〕苏轼.东坡乐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83.以下所引苏词均据本书,不再一一注明.
〔16〕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4.以下所引辛词均据本书,不再一一注明.
〔17〕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1:4.以下所引姜词均据本书,不再一一注明.
〔18〕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