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芗剧《王翠翘》的三个主要角色评述

2011-11-19林小云李明雪

闽台文化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徐海徐渭

林小云 李明雪

芗剧《王翠翘》的三个主要角色评述

林小云李明雪

方朝晖先生编剧的古装历史芗剧《王翠翘》取材于史实,其中关于明朝嘉靖年间,胡宗宪招降并剿灭徐海一事确有史料依据,但关于徐海的身份定义,以及王翠翘的出身、姓名、在招降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乃至她在招降事件前后的际遇,各种史料、小说等所载内容不尽相同,有些话本甚至加入了艺术创作、有臆想的成分——但正如希罗多德的理性批判史学的那种力求逻辑清晰合理的叙述体例一样,一个故事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被历代的作者添枝加叶,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补充细节、扩充情节,提升了戏剧性,在这一过程中,这故事也许渐渐地偏离了真实的事件本身,但不失为忠实于本民族、本文化语境下的另一种真实的“可能”。本文拟从芗剧《王翠翘》和与“王翠翘”相关的史料中寻找内在的契合点,从而发掘出本剧对传统中国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

王翠翘的故事是由男性文人对一个女性进行描述的过程,它在发展的进程中渐渐糅入了文人那种教益济世的价值观,故事的矛盾焦点在于这个青楼女子身上要集中体现出忠、义、烈三种品质,缺一不可。如何使这个故事逻辑完整可信,使故事中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始终是写作者要面对的大问题。

徐海的身份定位

此剧的主角是王翠翘,但作为有现实依据的历史剧,要提及这段历史,还是应当先把徐海这个人物交待清楚。较早提及徐海、王翠翘一事的由茅坤所撰的《纪剿徐海本末》一文中,徐海的身份是倭军首领,即是张廷玉在《明史·外国传》中所提及的“真倭十之三,从倭十之七”中的那一类“从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汉奸”。但即便如此,徐海身上的草莽英雄的气质从未被否定过,作为胡宗宪幕僚的茅坤,尚且记述道“江上丈人曰海以一缁衣起岛上,五年之间百战百胜,朝廷遍征海内诸名将与之喋血,吴越诸州郡间未闻有俘其偏卒者”[1],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中更是把徐海身上的勇猛与痴情描画入微:“徐明山上马不及,斧又不在手中,往后就走,夺得官军一把朴刀,奋威步战……身中数枪,全无惧怯,……手无寸铁,一手抓着一个军士头发冲锋迎战,打出营外,勇不可当。……三千强弩齐发。徐明山提着两个人在乱箭中横冲直撞,犹然不屈。……(徐海)长叹而死,立而不仆。两三个时辰,诸军方敢近前,犹闻叹息声,退走数十步,见死尸不动,然后知其真死,即报阴谋、张能。二将见此光景,令军士推之,如石凿成,如金铸就,那里推得倒?忽翠翘为诸军拥至,见明山死立不仆,翠翘哭道:‘彼英雄士也,因妾苦劝归降,不得其死,怨气不散,故虽死犹立,待妾亲拜慰之。’对死尸拜祝道:‘大王,妾实是误你,然终不敢独生,以辜大王厚德。’说毕,放声大哭。徐明山立的尸,自把眼一睁,泪如雨落,尸亦随仆”[2]。此处关于徐海勇猛的正面刻画,堪比《三国演义》中对典韦战死辕门的精彩描写——同样是死而不仆,典韦的当关战死突出了“忠勇无双”,而徐海的立尸落泪则凸显了他对王翠翘的“痴情已极”。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中外历史学界对于明朝的倭寇犯境之事已有了不同的理解与评价,《明史》中那些被归为“从倭”的中国人,我们今天从客观角度来看,也许会觉得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海上贸易先行者,是在明朝统治者严酷的海禁制度之下,“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3]的海商,即便是当时的朝廷言官唐枢,也对此有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4]的认识。现代也有学者认为著名的“嘉靖倭寇”中那些中国海盗不仅不是“真倭”的“从倭”,反倒“真倭”有可能是他们的“从寇”。在芗剧《王翠翘》中,编剧方朝晖先生把徐海描述为在海上自立为王的海盗寨主,从倭寇手中将王翠翘夺来做压寨夫人,并在被招降后以宝剑易琵琶、欲归老乡里,这种身份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亦符合了历代史家和文人对徐海本身人格魅力的认同感。

王翠翘的结局

正史上没有记载王翠翘的结局,纵观其它的杂文、小说中对此的描述无非是两种——“玉碎”或者“瓦全”。最早提及此事的,应该是王世贞所撰《艳异编》的《王翘儿》,其中写到“海信翘儿话,称降而不加防备,为胡宗宪尽歼。事后,中军行酒,胡宗宪于醉中与翘儿乱,醒后悔,以翘儿配一永顺酋长。翘儿与酋长舟过钱塘,翘儿意不自得,叹曰:‘明山厚我,我以国事诱杀之。杀一酋而更属一酋,何面目生乎?’遂投水死。”[5]后来余怀所撰《王翠翘传》、陆人龙所著《型世言》等传文都大致沿用这一说法。这样的描述,使人对王翠翘自尽一事能持两种判断,即余怀的《王翠翘传》末所写的“外史氏曰”(即作者自称)和“张山来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王翠翘之死“志亦可哀”,与诱杀徐海、后依附权势与严世蕃同斩西市的“小华道人”罗龙文相比,犹“鸿毛之于泰山”,以王翠翘之死告诫士大夫“人当自重,其死彼倡且知之,况士大夫乎!”后者则以“观翠翘生致之后,不能即死。居然行酒于诸参佐前,则其意有所属,从事知已,其投江潮以死,当非报明山也”为由,认为王翠翘死于胡宗宪“不以赐小华,而以赐酋长”而产生的绝望。

而清代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中亦提到了王翠翘投钱塘江的情节,但又续写了她投江被救起后,与初恋情人金重破镜重圆的传奇。而且《金云翘传》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不止一次地描写王翠翘的这种“瓦全”:两落娼门、四易其“夫”——这一过程曲折而屈辱,但作者借金重之口言出“以辱身为贞节”的道理,并反复渲染。青心才人亦用了大量篇幅去描写王翠翘的才华,令人想到女子的才高命蹇,隐曲变形地反映了清军入关之后三四十年间的那种“苟活于异族统治者淫威之下的屈辱”的士人心态[6]。

而芗剧《王翠翘》中与众不同地铺垫了王翠翘被徐海纳为夫人之后,于山寨中生活了五年之久的情节,在本剧会演时,第一场便以王翠翘为山寨兵缝补衣物的场景来表现她与众海盗因相处日久而产生的亲密之情,而使得之后王翠翘投水殉众的举动亦不显得突兀。本剧中王翠翘的结局是假意奉迎朝廷的敕封,以明艳动人之姿出现在归义夫人诏授大典上,借献艺之机痛斥朝廷背信弃义的杀降之举,将五千江东子弟的冤情尽诉于乡众与来宾之前,尔后投海自尽。这样的剧情设置,使得王翠翘的死亡将剧情推上高潮,而把王翠翘以死相谢徐海之志表达得毫无参差,也是本剧与其它描述王翠翘的故事最大的两点不同之一。

徐渭的加入

在剧情中加入大才子徐渭是芗剧《王翠翘》与其它的王翠翘故事的另一个大不同之处。徐渭,字文长,是诗、书、画等成就都在我国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文人。同时最为难得的,他还参与过当时官方的“抗倭”斗争,留下过一批“抗倭史诗”,成为今天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招降徐海一事确与徐渭无关,徐海被诱杀是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间,而徐渭被邀入胡宗宪幕府中则是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冬[7],因此,徐渭不可能成为诱降徐海的说客。

其实最早在外史中出现与王翠翘有旧的说客,是华萼(字棣卿)与嘉靖时著名的墨工罗龙文(字含章),如在陆人龙的《型世言》中,华萼曾为王翘儿赎身,之后翘儿“方得自作主张”改名唤作翠翘,因此有王翠翘“生报华萼恩,死谢徐海义”一说。而戴士琳的《李翠翘传》中则详细描述了翠翘与罗龙文的相识、分离、重聚及罗生负心的曲折过程[8]。

在芗剧《王翠翘》中则以徐渭一人代替了华萼与罗龙文两人承担的角色,使得矛盾更为集中,徐渭于王翠翘既有赎身之恩、又有琴瑟相谐的爱情。本剧更借徐渭之口对胡宗宪说出了“白起长平坑赵卒而冤死杜邮;项羽夹谷杀秦兵而自刎乌江。自古杀降兵者,哪个有好下场?”这样的论断,既暗示了胡宗宪后来冤死狱中的命运,亦十分符合徐渭狷介狂士的形象。

芗剧《王翠翘》中,徐海甫归顺之时,徐渭“找借口,明传喜信,进驿馆,暗会伊人。”已是欲与翠翘重温旧梦,翠翘尚且陷入两难抉择;那么在徐海被杀后,胡宗宪又替王翠翘请封归义夫人,为翠翘父母平反冤案,并欲撮合她与徐渭破镜重圆,故事如果按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倒也能续写出一部不那么光彩的大团圆结局——这样的对比,更能体现出王翠翘于其后自杀诉冤的悲壮。

后记

历史中的人物已经远去,而剧中人依旧鲜活,古装剧之所以盛行不衰有着多重原因。一方面,古事已有定见、品评它的风险大大降低,因而人们偏爱借古喻今、以古事讽喻今人;另一方面,戏剧中所再现的“古”,只可能是“古”时生活的一个切入面,时事可移、但人心所向的情感却不会有太大改变,本剧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其人物原型各自以不同的途径从四百年前留下痕迹延续到了今天,徐渭留下传世的诗、书、画,徐海留下的是身份的争议,而王翠翘一直活在民间传奇故事中,她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影子,一段舍生取义的传奇。

注释:

[1]茅坤:《纪剿徐海本末》,收录于《白华楼藏稿》卷之十。[2]青心才人:《金云翘传》第十九回。

[3]唐枢:《复胡梅林论处王直》,收录于《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七十《御倭杂著·书》。

[4]唐枢所言“开市论”,收录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一·叙寇原》。

[5]王世贞:《王翘儿》,收录于《艳异编》卷六“妓女部”。

[6]陈洪:《折射士林心态的一面偏光镜——清初小说的文化心理分析》,收录于《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04期。

[7]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第二卷《浙江卷·徐渭年谱》中载“《畸谱》云:是年‘季冬,赴胡幕作四六启京贵人。作罢便辞归’。据此,文长与胡宗宪往来不当更早。本集卷二十六《自为墓志铭》云:‘明年秋(嘉靖二十五年)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指今年),客于幕,凡五年罢。’胡宗宪革职在嘉靖四十一年冬。‘又十年’,实为十一年,始与上下文合。”

[8]参见江巨荣《“王翠翘”小说的由来与流变》,《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责编:钟建华

[4]唐枢所言“开市论”,收录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一·叙寇原》。

[5]王世贞:《王翘儿》,收录于《艳异编》卷六“妓女部”。[6]陈洪:《折射士林心态的一面偏光镜——清初小说的文化心理分析》,收录于《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04期。

[7]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第二卷《浙江卷·徐渭年谱》中载“《畸谱》云:是年‘季冬,赴胡幕作四六启京贵人。作罢便辞归’。据此,文长与胡宗宪往来不当更早。本集卷二十六《自为墓志铭》云:‘明年秋(嘉靖二十五年)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指今年),客于幕,凡五年罢。’胡宗宪革职在嘉靖四十一年冬。‘又十年’,实为十一年,始与上下文合。”

[8]参见江巨荣《“王翠翘”小说的由来与流变》,《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责编:钟建华

作者单位:(林小云,漳州市芗剧团;李明雪,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林小云,漳州市芗剧团;李明雪,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徐海徐渭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风莺图诗
善于思考的徐渭
徐海乔2018生日会与粉丝共度
中美小学数学教材研究
徐渭南腔北调
登华光楼拍阆中古城
徐海星:毫不费劲减十斤
作品
用文心读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