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山族移民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1-11-19彭维斌
彭维斌
大陆高山族移民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
彭维斌
居住在大陆地区的高山族,是清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移居大陆的台湾高山族后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大陆的高山族近4500人,散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南邓州、福建华安、广西荔浦等地是几个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大陆地区高山族的人口虽不多,但对这一族群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高山族移居大陆这一民族史的特殊环节,有助于全面认识两岸各民族往来的历史真相,也有助于促进新时期两岸人民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是现阶段我国民族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
一、台湾高山族研究综述
从高山族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界对海峡两岸的高山族研究是不平衡的。台湾高山族研究开始的时间早,研究历史长,深度广;而大陆地区高山族移民社会的研究则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至今尚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成果问世。
早在日据时期,日本学者就开始对居住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进行系统的调查。早期研究者主要有鸟居龙藏、伊能嘉矩和森丑之助,他们代表性成果是:《红头屿土俗调查报告书》(1902)、《台湾蕃族志》(1918)、《台湾蕃政志》(1928)和《台湾文化志》(1928)。出于统治上的需要,日本总督府设立了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出版了八册的《蕃族调查报告书》(1913-1921)、五卷八册的《蕃族惯习调查报告书》(1915—1920)。1930年代至1940年代,“台北帝国大学”成为高山族研究的中心。该校的土俗人种学研究室的移川子之藏、宫本延人和马渊东一协力研究高山族文化,代表作是《台湾高砂族系统所属的研究》(1935)。同校的语言研究室的小川尚义和浅井惠伦合著《原语高砂族传说集》(1935)。可以说,日据时期的日本学者几乎都很重视尚未汉化的山地高山族研究。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学者也相当重视山地高山族文化,高山族民族志和研究成果甚多。1945年至1965年是台湾学者以重建高山族历史文化为重心,大兴民族志的时期。学者根据长时段的田野调查,编著并出版了民族志共15种,如:《南澳的泰雅人》(1963)、《布农族卡社群的社会组织》(1966)、《阿里山邹族的历史与政治》(1990)、《马太安阿美族的物质文化》(1962)、《兰屿雅美族的社会组织》(1962)、《鲁凯结构》(1973)、《日月潭邵族调查报告》(1958)等。同时也出版了一些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的著作,例如:卫惠林、何联奎《台湾风土志》(1956),王人英《台湾高山族的人口变迁》(1967)、陈奇禄《台湾高山族之物质文化》(1968)、何廷瑞《台湾高山族的传说与神话》(1970)、石磊《台湾土著血族型亲属制度》(1976)、李亦园《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1982)。凌纯声以文献和考古分析,对高山族历史文化源流做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并与西南太平群岛的土著文化进行比较,代表作是《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1979)。
1965年以后,台湾学者较多地关注汉人社会的研究,高山族的学术研究一度转入沉寂期。1980年以来,台湾高山族研究有所恢复,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情怀关注高山族的社会变迁,代表性成果有:李亦园等《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与评估》(1983),黄应贵主编《台湾土著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1985)。1990年代,平埔族研究出现空前的兴盛,而高山族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日据时期的调查资料,尤其是《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和《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的大量翻译出版工作上,此外也编译和翻译了日据时期日本学者的部分著作。
除了日本学者与台湾学者之外,大陆学者对台湾高山族文化也进行了较多的调查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厦门大学民族学、考古学的奠基人林惠祥教授曾两次深入台湾进行高山族社会文化调查,发表了重要论著《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1930年),从考古学资料、民族学角度,阐述了包括高山族在内的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形态及其与祖国东南沿海百越民族的关系,成为大陆研究台湾高山族等原住民历史与文化的奠基之作。建国以来的几十年中,内地学者陈国强、施联朱、许良国、曾思奇、吴春明等追随林惠祥教授的研究道路,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高山族的历史渊源、社会文化、与大陆史前民族以及南岛语族等的关系,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主要有陈国强等《高山族简史》(1982年),施联朱、许良国主编《台湾民族历史和文化》(1987),陈国强《台湾高山族研究》(1988)、张崇根《台湾历史与高山族文化》(1997)、吴春明《中国东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1999年),曾思奇《台湾南岛语民族文化概论》(2005)等。
二、大陆高山族移民研究的现状述评
学者对大陆高山族移民社会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的特殊状况限制了大陆学者对台湾高山族的直接调查,因此,居住在大陆的高山族移民社会成为大陆学者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1958年9—12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民族、历史及语言学者,组成“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陈国强教授的主持下,对大陆北京、武汉、福建、厦门等地的散居高山族及福建华安、南平、永安等地相对聚居的高山族人群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和前人在台湾的调查资料,编写了“少数民族史志丛书”之一的《高山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1963),填补了我国民族学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空白。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高山族语言教研室”也调查了福建、上海等地的高山族移民语言,撰写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之一的《高山族语言简志》(1986)。陈国强教授还以《祖国大陆上的高山族同胞》(1988)为题,论述了大陆高山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及民族关系等。
世纪之交,河南邓州的清初落籍屯垦“土番”后裔大量“恢复”高山族民族身份,邓州这个豫西南县成为高山族移民在大陆的最大聚居区,邓州“台湾村”成为大陆高山族研究的新热点。随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郝时远、陈建樾、杜世伟等先生,对邓州“台湾村”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在《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同时发表了三篇田野调查、研究论文,论述了邓州高山族的社会经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厘清清康熙年间台湾“土番”屯垦移民邓州的史实,考辨部分家乘史籍,讨论族群所经历的“闽营化”、“邓州化”、“大陆化”的多重本地化过程,以及近年的族群想象、建构与认同现象,开辟了大陆高山族调查研究的一个新视野。
近期,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课题组在相关研究中,将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作为工作的基础,到福建华安、南靖等地的高山族聚居点,调查福建高山族移民的社会文化状况、历史渊源与文化融合,丰富了大陆高山族移民史的认识,为大陆高山族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
从历史渊源、民族文化背景来看,海峡两岸的高山族属于同一民族文化整体,大陆地区高山族移民史是两岸民族关系史的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等对大陆高山族人群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成为高山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了大陆各界对高山族历史、文化的认识,也促进了两岸民族学的学术交流。
三、大陆高山族移民研究的不足与潜力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厦门大学等对大陆高山族移民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难得的成就,但从调查研究过程来看,田野调查工作不连续,且时间较短,对散居或聚居在大陆各省的高山族移民研究用力不均,认识程度深浅不一;缺乏多学科的整合研究,在对大陆高山族移民社会的整体认识上尚存在许多缺环。从成果形式上看,都是关于少数几个聚居点的零星的个案性质的调查与研究,尚缺乏关于大陆高山族移民整体、宏观的概括,以及不同聚居地高山族移民迁徙历史、社会文化、文化变迁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论著,因此,可以说,迄今大陆高山族移民社会的调查与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主要表现在:
(一)可以在整合不同学术机构历次分散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陆高山族移民作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包括河南邓州、福建华安等地的高山族聚居村落实地调查,以及散居各地的高山族人员的跟踪与问卷调查。
(二)运用多学科方法,尤其是广义人类学方法(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研究大陆高山族移民的历史渊源。除了族群社会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外,还需要对移民族群的口述历史与族谱、家乘、档案及有关历史文献做深入的考辨研究;对高山族聚居地的古村落、古建筑、碑铭石刻、古墓葬、传世古器物等做系统的考古调查与来源研究;对聚居地族群语言的现状与涵化变迁历史做深入的比较研究等。通过多学科方法的整合,进一步厘清各地高山族移民的历史真相,区分大陆高山族移民历史的不同类型。
(三)将对大陆高山族移民的研究放在两岸民族关系的背景下,开展两岸高山族的比较与认同研究,并通过两岸学术交流机制,拓展新视野与新认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方法,启动大陆高山族移民全面系统的田野调查和综合研究,探讨大陆高山族移民的历史源流,对于揭示两岸民族关系的真实历史,增进族群的了解与认同,促进两岸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大陆高山族移民调查与研究的新思路
现阶段大陆高山族移民研究的总体框架应是,以最新的民族志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整合研究,构建大陆高山族移民的历史渊源、聚居现状、社会经济与文化、文化变迁等知识体系,为科学地认识大陆高山族移民的文化面貌、生存状况,准确地把握两岸民族交往的本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服务。围绕这一体系和目标,现阶段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多学科调查与研究工作。
第一、民族学的调查与研究
对聚居、散居大陆各地的高山族移民后裔做系统的民族学调查,包括聚居地的民族人口、聚落历史与形态、口述历史、人群社会经济生活、婚姻家庭与亲属组织、传统惯习与宗教信仰、民俗节庆、民族与国家认同等。虽然大陆上的高山族移民已发生剧烈的文化变迁和高度“汉化”,但仍可不同程度地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和线索。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社会文化比较研究,考察海峡两岸高山族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关系,研究高山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
第二、考古学的调查与研究
相对于民族学社会文化现象的高度“汉化”,高山族移民聚居村落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就相对多一些,需做深入的考古学调查研究,包括古村落古建筑的形态、结构与装饰艺术的调查分析,古代碑铭、石刻资料的调查收集、聚落中传世器物的采集与研究,有关的古墓葬调查等。在实物资料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开展比较研究,试图依据这些物质文化遗存的特征,探索其文化来源与变迁的线索。
第三、语言学与体质人类学的考察
在与周邻的汉族人群长期共存、融合的过程中,大陆高山族移民固有的民族语言与种族特征多已消失,但据初步观察了解,在一些相对集中的聚居地,仍有一些残余因素。可以尝试Swadesh“基本词汇表”方法,厘清移民语言文化因素中的“高山族原语因素”。运用DNA测定法探索高山族移民与当地汉人族群、台湾高山族族群间的分子人类学关联,为认识大陆高山族移民史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四、历史学的考据研究
除了正史记载的台湾两岸古代族群迁徙往来的资料外,与大陆高山族移民史有关的史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谱牒、方志、传世笔记文集等民间文献,如近年在河南邓州发现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台湾土番卑南族邓州垦兵籍冠军黄氏家志》、《台湾阿美族邓州垦兵籍冠军尖兵营许氏家谱》、《台湾泰麽族邓州垦兵籍曲河官兵里谢氏族谱》、《台湾佛手瓜播种邓州》等,以及可能散落于移民聚居村落中而有待调查的各类碑铭、石刻等出土文献;另一类是档案资料,如福建省档案馆、厦门市档案馆收藏的近代闽台关系档案资料中,就有相当部分1895——1940年间旅闽台民的入境人数、中日间有关台民的领事函、旅闽台民社团、台民产业等文件。学术界已对其中部分谱牒资料做了较深入的考辨研究,在此基础上可对涉及大陆高山族历史渊源的所有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的收集、整理、考据、去伪存真,从历史文献中钩沉台湾高山族移民大陆的有益线索。
第五、移民史的比较研究和理论综合
在多学科调查、研究与考据的基础上,开展大陆高山族移民史的综合性理论研究,就大陆高山族移民的类型、历史渊源、社会经济文化与现状、民族关系等问题,做系统的阐述。打造两岸高山族研究的学术平台,邀请两岸学者展开学术交流,将大陆高山族移民纳入台湾原住民研究的整体范畴内,探讨台湾原住民在海峡两岸所经历的不同的历史变迁及特征。
大陆高山族移民的社会文化是台湾原住民族群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各民族人员交往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尽管迁居大陆的历史背景、时间、生存状况不同,但在大陆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已融入祖国多民族大家庭里,并形成了主人翁意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应有贡献。在当代台湾政治格局复杂化的背景下,族群关系、族群矛盾、“统独意识”等社会文化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政治生活中被人为歪曲,尤其被“台独”分子广泛操弄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这种形势下,客观地调查、分析台湾原住民迁居大陆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原汉民族交往与融合,探讨台湾原住民与汉民族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台湾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途径,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注释:
[1]刘斌雄:《日本学人之高山族研究》,陈其南:《光复后高山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均载黄应贵主编《台湾土著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2]王新天、吴春明:《台湾原住民研究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1期。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高山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63年。
[4]陈康等编著:《高山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5]陈国强、田富达著:《高山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
[6]郝时远:《河南<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考辨》;陈建樾:《“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象、构建与认同》;杜世伟:《河南邓州高山族“闽营”背景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作者系厦门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责编:钟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