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011-11-18周小燕姜于兰

湖北农业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炭疽病杀菌剂柑橘

周小燕 姜于兰

摘要:对室内筛选出的10%苯醚甲环唑WG、25%咪酰胺EC、50%退菌特WP和75%代森锰锌WG 4种对柑橘炭疽病菌抑菌作用较强的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0%左右,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8%左右;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3%以上,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6%以上。这2种杀菌剂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优良药剂,可进一步在柑橘产区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柑橘;杀菌剂;炭疽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661;S4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80-03

Field Trials of Several Fungicides for Control of Citrus Anthracnose

ZHOU Xiao-yan,JIANG Yu-lan

(Agriculture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Field tests of 4 kinds of fungicide having good effect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 which were 10% Difenoconazole WG,25% Prochloraz EC, 50%Tuzet WP and 75% Mancozeb WG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rol effect of 10% Difenoconazole WG diluted 1 000 times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 was 80% on the leaves and about 88% on the fruits; control effect of 25% Prochloraz EC diluted 800 times was more than 63%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 on the leaves and more than 66% on the fruits. Both the two fungicides had good controlling effect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 and worth to be further tested and popularized in citrus production.

Key words: citrus; fungicide; anthracnose; control effect

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我国各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柑橘叶片、枝梢、果实,造成落叶、枯梢、落果及烂果,对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均有较大影响[1]。生产实践证明,运用药剂适期保护是控制柑橘炭疽病最有效的措施[2,3],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的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笔者就室内筛选出的4种对柑橘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供试杀菌剂:10%苯醚甲环唑W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50%退菌特WP(美国凯姆科技生化科学有限公司),25%咪酰胺EC(兴农药业(上海)有限公司),75%代森锰锌WG(美国杜邦公司)。

2)供试作物为18年生金钱橘;防治对象为柑橘叶炭疽病和果炭疽病。

1.2方法

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将供试杀菌剂设5个处理:Ⅰ. 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Ⅱ. 25%咪酰胺EC800倍稀释液,Ⅲ. 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Ⅳ. 75%代森锰锌WG500倍稀释液,Ⅴ. 清水对照。

2010年8~9月,在惠水县好花红乡好花红村柑橘园进行试验。每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设1株分隔树。

选择无雨并且施药后36 h内无降雨日喷药。分别于8月19日、8月28日、9月5日施3次药,施药用三燕3WBS-16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施柑橘叶片的正反面和果实,喷至叶(果)面稍滴水为止,每小区用药15 L,每7~10 d用药1次。

施药前(8月18日)、第二次施药后7 d(9月4日)、第三次施药后15d(9月20日)分别按分级法调查病害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DI)和实际防治效果。调查时每小区在典型树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2个枝梢挂牌标记,调查每条枝梢上的全部叶片和果实,记载发病程度。

参照文献[5]的方法计算DI。

病情指数增加值=药效检查日病情指数(药后DI)-药前病情指数(药前DI)

实际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增加值-处理区病情指数增加值)/对照区病情指数增加值×100%[6]。

借助DPS软件对各处理数据进行分析(DMRT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菌剂对柑橘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第二次施药后7d(9月4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84.48%、63.52%、51.77%、37.60%,其中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次之。从防效的差异显著水平上看,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后三者,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与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相似,但都优于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

第三次施药后15 d(9月20日)调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79.98%、74.96%、49.14%、34.65%。仍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次之,防治效果都达到74%以上。从防效的差异显著水平来看,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和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和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

2次调查结果均显示,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柑橘叶炭疽病效果最好,2次调查防治效果都在80%左右;其次是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2次的防治效果均在63%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2.2不同杀菌剂对柑橘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第二次施药后7 d(9月4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88.59%、66.34%、50.95%、17.19%。4个处理的防治效果依次降低,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佳,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

第三次施药后15 d(9月20日)调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88.87%、77.77%、63.52%、30.00%。仍以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和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次之,其防治效果都在63%以上,而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差(30.00%)。在5%的差异显著水平上4者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在1%的显著水平上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和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防治柑橘果炭疽病效果优于后三者,2次调查得到的防治效果都在88%左右;其次是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2次的防治效果都在66%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2.3安全性

在供试药剂浓度内,药后未见杀菌剂对柑橘叶片、嫩梢和果实有药害现象。

3小结与讨论

1)田间防治效果显示,筛选出来的4种杀菌剂对柑橘叶和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大小都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50%退菌特WP 800倍稀释液、75%代森锰锌WG 500倍稀释液。

2)4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的大小验证了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其EC5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25%咪酰胺EC、50%退菌特WP、75%代森锰锌WG。

3)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0%左右,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8%左右;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3%以上,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6%以上。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与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对防治柑橘叶和果炭疽病都具较好效果,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优良药剂,可进一步在柑橘产区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小川,缪觊.柑橘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08(11):48.

[2] 冷怀琼,刘襄成,沈言章.柑橘炭疽病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4,14(2):95-100.

[3] 梁瑞郑,朱木元.三异氯脲酸防治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J].中国柑橘,1992,21(3): 31.

[4] 姜于兰,周小燕.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95.

[5]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 [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张利平,陈国庆,蒲占湑,等.18%苯醚甲·拌SC防治柑橘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J].浙江柑橘,2008,25(3):34.

猜你喜欢

炭疽病杀菌剂柑橘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