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应如何纠正儿童的撒谎行为

2011-11-18冯永刚

中小学德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谎言心理儿童

冯永刚

撒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是一种用不真实的语言蒙骗他人的不良行为。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以欺骗别人为目的撒谎较少,但撒谎的低龄化和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事实上,不少家长都为儿童撒谎行为大伤脑筋,乃至叫苦不迭。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儿童改掉撒谎的坏习惯呢?

一、了解儿童撒谎的动机,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

导致儿童撒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还有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当发现儿童撒谎后,一个明智的做法是要运用归因法,了解儿童撒谎的原因和动机,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而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

一些儿童撒谎是由于虚荣心作怪。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撒谎,但受虚荣心的驱使,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就编造出“我今天帮一个老奶奶提包袱了”“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还奖了我一朵小红花”“我家中的玩具可多呢,一屋子都放不下”“我爸爸比你爸爸的官大,他管着好几千人呢”等谎言来炫耀自己。对于此类谎言,家长应使用孩子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给予正面教育,如“你再这样,别人就不喜欢你了”“小朋友们最不愿意和撒谎话的孩子玩了”等,让儿童认识撒谎的害处,并予以改正。另一些儿童撒谎是源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差,但对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新奇和探索的愿望,因此,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信息随意加工,编成虚幻的故事而讲得头头是道。对此类“谎言”,成人一定要明辨是非,要视其为儿童智慧的闪现,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欲望。还有一些儿童撒谎是为了躲避父母的惩罚,即防卫性谎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恨铁不成钢,对子女提出了超出其心理负荷的过高要求。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提出了每天必须背多少首唐诗、学会多少个英文单词等过高要求。孩子由于无法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本着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心理,为了逃避父母的责备和惩罚而撒谎。对此类撒谎,父母要认真研读有关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著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杜绝和减少儿童撒谎行为的发生。

二、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创建良好的家庭气氛

心理的不安、恐惧和失衡是导致儿童撒谎的重要原因。美国学者梅尔(Meier)曾说过:“所有的人说的谎——小谎、大谎、善良的谎——都是为了确保社会安宁、心理舒适采取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以谎言掩饰我们对生与死、许许多多我们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事物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撒谎时,不必过分渲染,一味呵斥,以防加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而助长儿童的撒谎行为。在此种境况下,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尊重儿童、信任儿童,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给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儿童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家庭的安全与温暖,为孩子心理减压,让谎言远离儿童。

听家长讲故事是孩子的兴趣与乐趣所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发儿童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体验。“只要一撒谎,鼻子就变长”——这是《木偶奇遇记》里讲述的童话故事。儿童害怕自己鼻子变长,会在内心对撒谎产生排斥感。据不少家长反映,给孩子讲完这个故事后,讲慌话的次数明显减少,讲过谎话的孩子甚至第二天早晨还担心地摸摸自己的鼻子,看其是否变长了。此时,家长还得趁热打铁,运用诱导暗示法,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影响和感化孩子幼小的心灵,消灭问题于萌芽状态。当儿童在诚信教育中取得了一些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乖孩子,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有你这样的孩子,我感到很骄傲!”以此激发孩子争当“好孩子”和“乖孩子”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强化诚实行为。当儿童再次犯了撒谎的错误后,家长要通过正面引导和教育让儿童明白,此种行为不仅不能得到小伙伴们的信任,反而会被大家轻视和排斥,使之产生羞耻的内心体验。久而久之,在良好家庭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下,他们才会变得更加诚实守信,最终实现诚信行为从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变。

三、以身示范,为儿童作出诚实守信的表率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效仿,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撒谎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儿童的观察和模仿所致。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父母的撒谎行为是造成儿童撒谎的直接原因。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撒谎。如: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来访,就让孩子说自己不在家;不愿意借东西给邻居,就说自己家里也没有;不愿意参加单位的活动,就谎称自己生病等,久而久之,就让儿童产生了“撒谎不算过错”的认识。一些家长习惯于对孩子口头许诺,却常常忘记兑现。当孩子问及时,或是搪塞,或是予以否认,甚至断然拒绝。倘若孩子一旦意识到家长是在欺骗他们,也会利用各种借口和理由欺骗父母。还有一些家长竟然怂恿孩子撒谎,如一些家长让孩子不要将事实真相告诉别人,把孩子推卸责任而撒谎看作是聪明和机智的表现而大加赞赏,等等,这在有意无意中对儿童的不诚实行为进行了误导,训练和教会了儿童撒谎的本领。

为此,家长要时刻牢记,自己身边有正在成长的、善于模仿的孩子。一方面,家长必须严以律己,言行一致,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准则,为孩子作好榜样;另一方面,家长在不经意中犯了错误后要诚恳认错,并认真改正,而不要摆家长架子,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否则就会成为孩子撒谎的榜样,后患无穷。

四、强化暂停,提高儿童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一些儿童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依旧强辞狡辩,拒不承认错误。如明明是孩子自己把花瓶打碎的,却偏说是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打碎的;明明是孩子自己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却偏说是奶奶干的,等等。面对儿童用谎言掩盖错误的行为,父母不必急于发火,一味呵斥和指责,也不必基于“恨子不成才”的心理而动用武力进行体罚。殊不知,此种做法看起来对改变儿童的撒谎行为有一定的成效,但易激发儿童的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他们会由于惧怕父母的体罚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极易造成儿童胆怯、畏缩、抑郁与孤僻等心理倾向,心情总是处于沉闷和压抑状态。这不仅不能使儿童改掉撒谎的坏毛病,而且会恶化亲子关系,使儿童从小就埋下讨厌父母的消极情感,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不妨暂停用“冷处理”的办法代替粗暴惩罚,以强化儿童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当孩子撒谎后,家长如给他讲道理效果不佳时,就可一改往日亲子间的亲密状态,故意冷落孩子,让孩子自己体验撒谎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鼓励和支持呢?对孩子置之不理一段时间,会让儿童产生无助、空虚和寂寞之感。孩子会反省自己撒谎带来的后果,懂得了撒谎是要吃苦头、付出代价的,获得撒谎是一种恶习的认知,进而从自身寻找原因,向家长主动承认错误,表现出争做诚实孩子的愿望。当然,家长使用强化暂停、采用“冷处理”的形式强化儿童的反省意识,要适宜、适度,要持之以恒,既不要因为溺爱孩子而有始无终,也不要因过于冷淡而对孩子造成新的伤害。否则将事倍功半,加剧孩子的撒谎行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撒谎已成为儿童的一种恶习,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已构成了一种威胁时,家长有必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改正儿童撒谎的陋习,促进他们的精神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猜你喜欢

谎言心理儿童
创意谎言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谎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揭穿谎言
谎言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