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墙基

2011-11-18侯洪美

中小学德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社会性品德儿童

侯洪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目标的维度来解读这一论述,显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双线的、综合的,它不仅在于儿童良好的品德养成,更在于学生不断递进的社会性发展。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的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放眼社会,科学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呢?

一、全角视野,确定社会性发展的主题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以六年级中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上册为例,教材由《成长中的新问题》《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四个单元组成,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等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信息。

社会生活是全方位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也是全面而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全角视野,把握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大主题。

1.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最主要的个性特点就是“成人感”,他们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自主地支配和安排生活;他们期望了解和参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刻意模仿成年人。儿童的这些变化就其自身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他们需要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这些现象有的是精彩的,有的却是需要认真思考并正确面对的。比如互联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但同时也有许多负面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清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同。

2.和儿童一起走进多彩的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生活在世界中”已经是儿童可以触摸的事实,教材中呈现的多样文化、异国风情,课堂交流中学生脱口谈及的“哥本哈根会议”“全球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都表明了学生了解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的渴望。因此,我们理应引领他们走进世界,感受多元文化,建构承认差异、遵从多样的思维,初步感知当今世界的矛盾与冲突。

3.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形成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正确认识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也是新一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以中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天有不测风云》一课为例,该课是涉及自然灾害主题的教育。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从媒体上搜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学习与演练发生地震时的自救与逃生方法。尤其应该关注的是,教学中要适度突出“天灾之中有人祸”的教学环节,深入探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帮助学生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思考,树立新的自然观,积极地呵护、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教师应努力将儿童的视野扩展到他们生活的社会中、环境中、历史中,站在更宽广的视角去关注生活和生命。

二、遵循规律,促进社会性发展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遵循人的社会性发展的规律,着力抓好三个环节:

1.认识——打开儿童的社会之窗。儿童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就必须充分地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如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可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共同探究学习,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

说一说。让学生实话实说,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有的学生表达了打篮球、滑滑板的快乐,有的学生抒发了星期天睡会儿懒觉、看看动画片的轻松,也有不少学生诉说了上补习班、作业狂多的烦恼……一石激起千层浪,鲜活的素材引发了学生对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深层思考。

玩一玩。让学生阅读欣赏《游戏的变迁》,了解不同年代五彩缤纷的游戏。然后做一个生活调查,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过哪些游戏,学会其中1~2种,体会一下他们当年游戏的劲头和心情,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

读一读。让学生阅读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和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开展讨论,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议一议。组织学生阅读《法律小博士》,让学生认识到“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编一编。开展“露它一小手”活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创造新的游戏,或制作玩具,相互交流。

上述系列活动,向学生呈现了多面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感悟中丰富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活力。

2.内化——培养社会态度和情感。教学中应抓住一个“情”字,以情激情,以情引思,促进学生社会认识的内化。

《害人的邪教》(中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主题严肃,对小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由于远离学生现实生活,小学生对“法轮功”的认识,常常停留在“邪教”“罪恶”“危害性巨大”等标签化评价上。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进行了必要的情感铺垫,让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街头的江湖骗术,由此迁移到邪教组织。接着借助多媒体,出示小学生刘思影的照片,可爱、清纯的同龄人形象让学生惊叹她的美丽。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天堂的诱惑》,在学生默读后深情旁白:“这样美丽的女孩,这样鲜活的生命,却悲惨地点火自焚!刘思影带着不解,带着怨恨,令人痛惜地走了。是谁骗了她?是谁害了这无辜的生命?”这样的铺垫,激起了孩子们内心的愤怒,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真实面目有了感性的体验。教学至此,可趁热打铁,让学生阅读“新闻链接”《世界邪教罪行录》。血腥的场面,罄竹难书的罪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邪教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也从心灵深处生长起反对邪教、抵制邪教的信念。

教学中一段录音、一件实物、一个感人的场面、一个情景的设计,都可以点燃体验的火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情感共鸣。

3.行动——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内化于心,还必须外化于行。教学中图·苏教版《不和烟酒交朋友》时,笔者设计了一虚一实两个实践环节:一是在火车、公共汽车、轮船等公共场所遇到吸烟的人,怎样劝导他们别吸烟?这个实践环节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二是设计一份“帮爸爸戒烟”的禁烟行动计划,倡导通过具体有效的方式,帮助身边的亲人戒除烟瘾,在行动中学会关心别人,关注健康与生命。

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把由认识内化而形成的内在需求尝试运用于生活,运用于社会实践,用内化于心的成果推动外化于行的行动,用外化之行的实践升华内化之心的体验。要让学习体验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实践、创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感受,并能应用知

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三、注入活水,涵养社会性发展的沃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不断注入清清活水,涵养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沃土。

1.对接现实生活。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需要不断引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获取社会常识,增强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现实性和有效性。《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教学时,笔者引入了轰动全国的南京醉驾事件作为课程资源。肇事司机张明宝酒后驾车,先后撞倒9名路人,并撞坏路边停放的6辆机动车,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这个触目惊心的事例,让学生刻骨铭心。讨论交流中,学生们认识到,酗酒不仅是个人不良行为,还隐含着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应该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结合学科教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要注意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事实上,语文、品德与社会均具丰富的人文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主题一致,或内容相近,或形式类似。因而,汲取语文等学科的活水,浇灌品德与社会的绿苗,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为引导学生探究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成因,感知天灾之中有人祸。笔者巧用两篇语文课文作迁移:一是回忆《大江保卫战》,由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切入话题,引导学生对1998年长江洪灾的成因作深度探究;二是回忆四年级课文《云雀的心愿》,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积累,感知森林是个巨大水库和空调,对河流经流量以及周边气候有着天然的调节作用。而最近几十年里,人类无节制的砍伐,使长江流域85%的森林消失,“森林水库”遭到破坏,造成了汛期河水的泛滥。如此灵活迁移与拓展,契合小学生的学情,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同时帮助学生生成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自然观。

现代教育崇尚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理应是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发展的综合。学生社会性发展总是与品德发展紧密相联的,因为人的社会性成熟和品德完善具有一致性,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看,品德教育包含在社会性教育之中,且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这样说来,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基,就是为未来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猜你喜欢

社会性品德儿童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好学者贤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