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理论的思考

2011-11-17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

鲍 锋

[摘要] 专业建设作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还存在基础相对薄弱、定位不尽合理、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本文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专业建设特色化道路,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专业建设 特色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GH10097)。

专业建设作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辦学实力。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既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又要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本,充分满足人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需求。然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阵营里的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资源,还是办学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都与部属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无法比拟,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在“特色决定生存”的认知与共识以及快速规模扩张和办学层次提升的目标牵引下,专业建设如何服务地方经济、专业布局如何处理新老专业的关系、专业结构如何适应学科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等问题,成为了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专业建设特色化道路,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现状

自升本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根据原有的学科专业基础,通过增设新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专业布局,使专业结构呈现多科化趋势、布局日趋合理。第三,增强了与地方社会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新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及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专业建设师资,制订专业的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办学历史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原因,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发展、生源等方面对专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二是专业建设投入不够。虽然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从地方院校总体投入水平来看,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的生均教学用房、图书、仪器大幅度减少,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与设备空前紧张,许多教学设施已超负荷运转,无法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使得资金短缺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三是专业定位不尽合理。在攀比心理和争取发展资源的利益驱动下,地方院校专业定位明显地向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看齐,过分重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迎合不切实际的专业定位要求,使得专业和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不协调。四是师资力量较弱。由于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所提供的教师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平台与部属高校相比差距较大,很难引进和留住优质师资。同时,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的生师比偏高,教师任务重,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

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从师范专科院校脱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从教师教育向综合性的转化;由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换,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换;新建本科专业依托的学科普遍薄弱,或者与经济社会结合不够紧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尚有许多问题急需系统改革;旧专业的改造、教师教育专业与新课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大做强急需研究与改革。

专业特色化理论内涵

1.特色与特色化的内涵

特色化是事物基于对自身特征和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其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差异化,是一个过程,一种战略。专业建设特色化是高等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特色的理念和特色的思维指导学校各个专业制订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建成一批具有较高办学水平、较强竞争能力、较好社会声誉的,能够为全校各专业建设提供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专业的实践过程。其主要体现为一种理念,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办学和管理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特征的总和。高等教育特色化是指高等学校应以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为背景,以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动力,以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依据,以推进本校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等为旨归,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2.特色专业与专业建设特色化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科学分类或生产部门的分工设立的学科门类,反映了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是学校内部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高校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与企业的经营十分类似,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

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建设特色专业与专业建设特色化混为一谈,甚至代替使用,这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建设特色专业与专业建设特色化是有明显区别的,是同质而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建设特色专业是就学校的局部而言的,其实质是“人无我有”,而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实质则是“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一种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具发展力的特色表征。当然,建设特色专业与专业建设特色化也是有一定联系的。一方面,建设特色专业是专业建设特色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由点到面”、“以面促整体”和“以核心带动全局”的过程,最终使学校专业建设全方位地反映出某种特色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专业建设特色化也是建设特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是学校专业特色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和提升。

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实践途径

1.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单一的师范专科学院转型为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是其传统或优势专业。在总结我院师范教育的办学经验和学科优势,按照教师教育专业化和一体化的要求,打破现有相对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富有弹性的、相对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努力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充实加强教育类课程,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整体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扶持和强化新专业建设

紧扣陕西-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调研陕西-西安产业政策、支柱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把我院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起来,走特色办学的道路。逐步提升专业建设的认识水平,在积极申报新专业的同时从师资、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