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2011-11-17吴群
吴群
〔摘要〕机构知识库为学术交流、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机构知识库目前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提出实现机构知识库和图书馆资源有效整合的方法。
〔关键词〕开放存取;机构库;信息;资源共享
收稿日期:2011-03-28
作者简介:吴 群(1969-),女,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采集,发表论文数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6.013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6-0050-03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Library Information Sharing Based on Open Access
Wu Qun
(Library,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7,China)
〔Abstract〕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provides a new model for academic exchanges and digitized resources management,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domain of digital library.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IR situ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IR and library information,proposed IR integration solution with library resources effectively.
〔Key words〕open access;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nformation;resource sharing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场意义深远的学术交流运动——开放存取运动在全球范围兴起,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资源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在这种出版模式下,学术成果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提交到某一机构,也可在不受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平等免费地被获取和使用。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不断深入,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的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在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中担当主力军,为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搭建平台。
1 机构知识库概述
1.1 机构知识库定义
机构知识库(IR,Institutional Repository)也被称为机构资料库、机构库或机构典藏。学者们对它的定义有所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SPARC资深顾问Raym Crow为代表的数据库说,Raym Crow被认为是率先提出机构知识库概念的西方学者,他将机构知识库定义为: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1];另一种是以CNI的常务董事Clifford Lynch为代表的服务说,Clifford Lynch提出机构知识库是指大学为方便其共同体组织、整理、存储和利用师生员工相关的数字资源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2]。尽管学者们对机构知识库的定义有所区别,但通过仔细分析,可发现机构知识库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机构性——构建的主体和收藏的地域界限是机构,区别于学科和专题知识库。
(2)互操作性和开放性——机构内外的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存取机构知识库中的资源,并保证异构库之间的互操作,实现资源高度的开放获取和共享。
(3)积累性和永久性——它是一个贮存体系,永久保留本机构的智力资产,反映本机构的研究历史。
(4)学术性——收藏的内容是围绕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产生的各种学术资源。
机构知识库作为学术机构智力产品的数字馆藏,其资源内容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大类。从性质上可以细分为: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知识内容,如研究论文、科研报告等;有竞争意义的知识内容,例如涉及竞争性产品、方法、技术等;内部管理性质的知识内容,例如内部工作计划、预算、评价等;带有个人私密信息的知识内容,例如答辩成绩、课题申请人信息等[3]。
1.2 目前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状态
截至2009年12月在ROAR登记的全球机构知识库共有1 553个,其中台湾地区有31个,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共有11个。与发达国家的蓬勃势态相比,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规模小,收录记录偏少。港台地区从2004年陆续开始建设机构知识库,香港科技大学、逢甲大学、台湾大学的机构知识库中收录的资料数量一般在2 000~3 000笔[4],大陆地区建设的较成规模的机构知识库只有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设的图书情报学开放文库内目前收录资料有105笔。
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于2010年1月10日推出全世界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400强排名,在大中华地区,机构库建设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台湾大学,排53位;台湾清华大学机构典藏,排80位;台湾中央大学,排130位;台湾政治大学,排132位;台湾交通大学,排137位;香港科技大学,排193位;中国大陆惟一上榜的是厦门大学,排241位[5]。由这一组数据看来我国大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3 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中遇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有:(1)对开放获取认识不足;(2)出版机构、机构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3)数据库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开放存取的问题;(4)资源的收集和内容质量控制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今后长期的实践以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支持,还可借鉴国外同类机构知识库的做法。
2 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的关系分析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实践中,图书馆有很多思路与机构知识库不谋而合。2005年7月8日,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了“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大会回顾了我国图书馆界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40多年的历程,探讨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道路上需克服的障碍和问题,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则方面取得共识。大会拟订了“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草案)”草案包括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资源共享的目标、行动方向及宣言的执行5个部分[6]。这使得图书馆与机构知识库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在倡导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机构知识库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的高度开放与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1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发展依赖图书馆的技术支撑 机构知识库构建的根本是做好用户的沟通与技术支撑,特别是对向机构知识库提供内容的用户提供技术指导。要胜任这些工作,用户服务人员需具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图书馆员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独特的专业服务意识,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适合承担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及对其内容进行长期保存的工作,能够有效地对信息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发布。其元数据标引、各种资源的整合、各类型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发布均已形成了规范,对于向机构知识库提供内容的用户,可以辅助其进行产品的提交。因此,图书馆完全能担当起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目前,国外绝大多数机构知识库都依托大学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CDL,Califomia Digital Library)的eScholarship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eScholarship的存储和发布学术科研成果和工作论文完全依赖该校数字图书馆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存储设备的支持[6]。
2.2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有助于巩固图书馆的核心地位 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异常丰富,无形中分流了一部分图书馆的用户,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有所动摇。而机构知识库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创建机构知识库,以保存学术资源,促进学术交流与利用。由于机构知识库遵循OAI协议,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大都可以公开存取,因此要注重开发利用网上可公开获取的学术资源,使之成为图书馆新的资源,可把机构知识库纳入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之中,从而拓展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性,最终巩固图书馆信息中心的地位。
机构知识库不但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此外还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面对大量免费和高质量的开放存取资源,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必须实现由浅层到深层次服务的变革,要将分散在各个网络节点上的开放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揭示,而不仅仅局限在对馆藏资源的揭示和标引。甚至可以借助免费的开放存取资源深化传统图书馆的科技查新、定题服务、信息检索等咨询服务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和促进服务层次的深化。
3 实现机构知识库和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资源共享平台 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信息资源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匹配程度,这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要面向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构建一个基于Web环境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和管理分布在各个网络节点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内容之间的无缝链接,并以统一的界面向用户提供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透明访问。图书馆应将机构知识库资源纳入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体系之中,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从实体馆藏资源和从数字馆藏资源。
3.1 对机构知识库与传统书目资源进行整合
大多数图书馆都严格按照CALIS著录规则对印刷型文献进行MARC格式的详细著录,因此拥有少则上万,多则数十万,上百万的编目数据,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设有书目公共查询系统(OPAC),用户可以通过OPAC查找馆藏文献。许多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都有通过OPAC和其他数字资源联接的功能,通过OPAC也可以检索到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具体做法是增加MARC的856字段,该字段包含了可获取资源的电子地址(即URL),使之成为记录电子信息资源的重要字段,成为机构知识库资源的URL和图书馆OPAC的链接点。
3.2 对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机构知识库也是一种数字资源,图书馆通常根据提交机构、提交时间、资源类型、题名、著者等对机构知识库内的资源进行组织和导引,形成一个序化的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并保留标准化数据接口,以便和图书馆数字资源对接。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还包括馆藏MARK格式目录库、光盘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书库以及安装在馆内的镜像站点等众多资源,每一个数据库检索系统的界面、使用方式和身份认证都各不相同,使得用户无法一次获取各数据库的检索信息,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逐库检索,这就需要图书馆对机构知识库资源和图书馆原有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在国内已有一些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CNKI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清华同方电子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站式检索”系统[7]。利用这些统一检索平台,可以将机构知识库资源与本馆的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做到多个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从而实现一站式检索。在对机构知识库资源与馆内数字资源的对接方面,为国内图书馆同行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方式。
4 结 语
机构知识库为学术交流、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图书馆应积极投身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中去,并充分利用这一新资源,丰富自身的馆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机构知识库的学术资源丰富,图书馆应把机构知识库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建一个真正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枫林,赵雪芹,胡吉明.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的有效实现形式[J].情报杂志,2007,(6):115-117.
[2]袁顺波,董文鸳.机构库的起源、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6,(2):44-46.
[3]程波.2004-2008年我国机构库研究与建设综述[J].图书馆论坛,2009,(4):84-86.
[4]朱咫渝,成建权.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8,(3):132-134.
[5]http://www.ebiotrade.com/mewsf/2010-1/2010128164951491.htm[EB].
[6]赵研科.开放存取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图书馆,2009,(5):83-84.
[7]高坚.开放存取对学术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