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争议领土英文译名与话语权*

2011-11-1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领土小岛岛屿

杨 佳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0)

中国争议领土英文译名与话语权*

杨 佳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0)

近年来,中国和海陆邻国的领土争端不断升级,其实质是21世纪的资源之争。争夺的表现之一为各国竞相按照本国语习惯用英文重新命名中国领土。本文旨在通过重新审视中国争议领土的英文地名及英文翻译,透视命名现象背后表现出来的“话语霸权”,以及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在为国争取“话语权”方面所能尽的努力。笔者主要采用图表对比、对照相关各国的不同英文地名版本,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并在研究中得出作为一名有使命感、正义感的中国翻译工作者,有义务为了祖国争取国际事务话语权,提高国际政治地位尽自己绵薄之力。

领土争端;话语权;译者使命;翻译策略

一、引言

有关于中国领土的争端从未停止过。中国陆地比邻14国,与大多数邻国已划定边界,仅与印度和不丹仍有边界未划定。而与中国邻海的6个国家中,中国和这6国都存在领海争端。这些岛国以及半岛国家国内能源资源匮乏,多数依赖进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近年来,此6国纷纷抢占中国东海、南海、黄海等海域的岛屿,将其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海底蕴藏的能源资源据为己有。2010年9月7日,这一冲突在我国领土钓鱼岛海域升级。一艘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该海域发生冲撞,中方船只及船员遭日方非法扣留,在两国国内以及全球都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一些西方大国,对中日两国此次领土纠纷冲突所持态度暧昧,妄图伺机坐收渔翁之利。在西方大国极力强化“话语霸权”,打压异己巩固其世界领导地位的背景下,中国的译员有义务有责任尽己绵薄之力,发挥译员作用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本文通过重新审视中国争议领土的英文地名以及英文翻译,透视西方大国在中国领土命名背后表现出来的“话语霸权”,以及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在为国争取“话语权”方面所能尽的努力。

二、话语权和命名权

1.所谓话语权,就是行为主体具有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right)以及自己意见得到认可的实力(power)。福柯(Foucault)认为它已超出语言学和文学中所谓话语的概念。在他的理论中,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所以权力在实质上就是说话的权力。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同时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权力与话语是不可分割的。权力话语不仅对一个社会中的各个社会成员的的言行具有制约作用,推而广之,在全球背景下,对各个地区、国家、组织以及政治势力都具有相同作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话语权之争也从未停息过,它既是国际社会各种事务领导地位的体现,同时也是获取这种地位的一种手段。可以说,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拥有处理该事务的主导地位,谁就在事务处理中获利。

2.命名权也属于话语权的范畴。命名象征着命名者对被命名者的权利。命名者被权利赋予了“说”的特权,通过“命名”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命名者在被命名的同时,体会到命名者话语带来的权力压力。西方大国对中国岛屿用英文命名,实际上是强迫中国内化西方的价值判断,是侵犯中国主权的物化表现。因此,为了抵制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地区最广的一门语言,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大国抢先对别国领土用英文命名,不管其主观上是否存在侵犯别国领土之意,在国际上客观上造成了一种舆论的混淆。因为对于无主岛,特别是无人的无主岛主权,国际上有这样的认定原则:首先命名者,首先发现者都可宣布拥有主权。因此,英美国家对中国领土范围内的岛屿命名,实际上是不尊重他国历史和主权的一种表现,是英美国家“话语霸权”的一种自负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和邻国争议领土的命名问题上,译员应该利用自身的双语优势,更多的按照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文的发音和拼写来翻译成外文。

三、外国对中国领土的英文命名及英文翻译

1.以中国海域为例

除渤海为内海外,从北到南分别涉及到黄海、东海和南海。外媒将这三处海域分别称为:Yellow Sea,East China Sea和South China Sea。除黄海外,其它两个海域的翻译都包含有China字样,诚然,中国在这些海域(包括黄海)和海上邻国存在领海和海上经济专属区的争议,China这个字样多少显示出外媒,即外国对中国在这些海域的一些区域是享有主权或经济开发使用权的承认,多少显示了外国对中国主权和经济专属权的尊重。而黄海中无任何能显示“中国”主权的字眼,因此建议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按照中国的拼音翻译作“Huang Hai Sea”,如为便于外国人理解,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在后面括号加注“Yellow Sea”等字样作为理解转换的缓冲。就像韩国首都原来叫“汉城”,改为“首尔”后,一夜之间,外电的报道不也都跟着改变了吗?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在“首尔”或“Seoul”后加注,并且随着更名时间长久,这个事实已为世人广泛接受,后来媒体报道也纷纷不再加注说明了。虽然在黄海海域及其大陆架的划分问题还尚无定论,但是中国方面采用符合中文发音的英文名称来对外宣传黄海,不失为一国政府捍卫主权,表明立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强硬姿态。

2.以东海海域的钓鱼岛为例

钓鱼岛实际上不是一座单一的岛屿,而是包括大小八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全称“钓鱼群岛”,“钓鱼台群岛”或者“钓鱼台列岛”。很遗憾,钓鱼岛的英文名称并不是由中国人自主翻译成英文的,而是在19世纪末期由英国人命名的。他们对其进行实际测量,还编入实测海军海图。当时英国人见这小岛宛如教堂的小尖顶,因而称之为“Pinnacle Islands”,Pinnacle意为“教堂上的尖顶”。后来日本人将其借用,翻译成汉字“尖阁列岛”,据日文发音用英文拼写作“Senkaku Islands”。可见,在钓鱼岛按照中国人自己总结发明的汉语拼音翻译成相应的英文之前,Pinnacle Islands和Senkaku Islands这两个英文名就已经存在并流传了,这在国际舆论上对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主权确认是不利的。

钓鱼台群岛中文名,日文英译名以及作者建议中文名英译名对照表

钓鱼台群岛 尖阁列岛(SenkakuIslands) DiaoYuTaiQunDao(or Diao Yu Tai Islands)钓鱼岛 魚釣島(Uotsuri Jima) Diao Yu Dao黄尾岛 久場島(Kuba Jima) Huang Wei Dao赤尾岛 大正島(Taishō Jima) Chi Wei Dao南小岛 南小島(Minami Kojima) Nan Xiao Dao北小岛 北小島(Kita Kojima) Bei Xiao Dao大北小岛 沖ノ北岩(Okino Kitaiwa) Da Bei Xiao Dao大南小岛 沖ノ南岩(Okino Minami-iwa) Da Nan Xiao Dao飞濑岛 飛瀬(Tobise)Fei Lai Dao

这里,之所以也列出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日文名称的英文拼写,原因如下:

(1)作为英汉译员,我们有必要对钓鱼诸岛日文名称英文发音拼写有一定了解,在翻译的时候要及时指正,予以说明。

(2)笔者发现,日本人在翻译“岛”这个字的时候,是参照“岛”的日文发音翻译为英文的,“岛”为“Jima”,“小岛”为“Kojima”。在翻译“群岛”的时候,是按照意思翻译为英文“Islands”。本人赞同这种按照本国语发音习惯来翻译地名,因此用拼音来翻译名称中的每一个字(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

为了宣示中国在这些岛屿上的主权,我们没有必要“听话“,过度考虑外国人的理解能力和感受;相反,应借机在主权领土的名称问题上彰显中国的“话语权”。主权是个严肃的问题,是应该受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尊重的,因此,即便在外国人念来或者理解来多么费力,作为外国人应该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中国人,更不能因为为了外国人的方便而牺牲自己的“命名权”或打折行使这一权力。当然,如果是作为地理知识介绍或者旅游资料翻译,那么可以在后面加注“Diao Yu Island”或者“an island in East China Sea”等字样。

在对“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和“大南小岛”的翻译上,有人也许认为“南”、“北”应分别译作“South”和“North”,而“大北小岛”和“大南小岛”的“大”应译作“Big”,而“小岛”应译作“Islet”而不是“Island”,以体现“小”字。笔者认为,在领土命名方面,无需纠结于这些细节,重点是考虑中国人对这些岛屿的固有的称呼,从“名字”上显示岛屿的归属。同样,用作一些其它用途时,倒是可以讲究一下这些细节。

3.以南海诸岛为例

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到了明清时代,这些岛屿的名字已比较确定,如“东沙群岛”为“气沙头”,“中沙群岛”为“长沙”,“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

康乾盛世过后,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政府秉持的“闭关锁国”政策更是使中国在一开始就失去了对领海以及主权岛屿英文命名的权力(当时没有汉语拼音,一些传教士依靠自身的中文能力根据中文发音把中国的事物按照其本国语的拼写规则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政府的短视使得中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内逐渐失去了在世界事务上的发言权。19世纪初,英、美、德、法、日等国相继侵入南海测绘地图,图上的地名当然不会顾及中国的传统,尤其以英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影响力最大。于是,“东沙群岛”成了“Pratas Islands”,“中沙群岛”成了“Macclesfield Bank”,“西沙群岛”成了“Paracel Islands”,“南沙群岛”成了“Spratly Islands”。这些英文岛屿名的影响之大,以致于20世纪初期开始正视中国主权岛屿命名问题的时候,许多人还误把英国人的命名当作是这些岛屿的本名,在为这些岛屿定中文名的时候还参照英文名的发音或意思(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南海诸岛中文名的变迁

近年来,中国南海海域纷争四起,海上邻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伺机侵占我国众多岛屿,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为了“出师有名”,他们还搜罗了许多所谓的历史证据,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其中很重要举措就是用他们本国语来重命名中国的这些岛屿。

各邻海国间,以越南的举动最大,不仅把南沙群岛设置为“长沙县”,还对南沙群岛的各个岛屿全部用越南语重新命名,并且和中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说法截然不同:南威岛被改为“长沙岛”、费信岛被改为“平原岛”、马欢岛改为“永远岛”、中业岛改为“铁峙岛”、景宏岛改为“生存岛”、北子岛改为“东双子岛”、南子岛改为“西双子岛”等等。由此可见越南在利用“命名权”争夺岛屿主权的“话语权”方面的险恶用心。

因此,中国在对外宣示主权时,更应该有一套完善的、中国政府认可的英文地名。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是最早对这些岛屿行使主权的国家,也是最早发现并命名这些岛屿的国家,由于没有在一开始就为这些岛屿商定官方中文名并诏告天下,只是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因此,今天回过头来将新中国成立后才确定的中文名按照现代汉语拼音译为英文,比其当初英国人对这些岛屿的英文命名,其说服力难免打折扣,中国政府主张主权的“声音”无疑遭到了削弱。然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文莱等国纷纷重命名我国领土岛屿的环境下,确定南海岛屿中文名的英文翻译更是迫在眉睫。

南海诸岛中文名,英国人命名之英文名以及作者建议英文名

东沙群岛Pratas Islands Dong Sha Qun Dao中沙群岛 Macclesfield Bank Zhong Sha Qun Dao西沙群岛 Paracel Islands Xi Sha Qun Dao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 Nan Sha Qun Dao

这里,笔者的建议是:一个中文汉字对应一个英文单词,即拼音,而不一定要参照中文姓名的英文翻译规则,例如“陈宝华”,译作“Baohua Chen”(按照英文姓名名在前,姓在后的顺序),或“Chen Baohua”。原因有二,如下:

(1)为了凸显原来汉语书写和拼写的特点,如“东沙群岛”共四个汉字,因此英文也四个单词(汉语拼音本来就是一个字一个发音)。

(2)而印尼、文莱、菲律宾等国本来的文字就类似英文,以单词为基本词意单位,因此此举也有助于和这些国家所谓岛名区别开来。

有人也许提出疑问:如果岛名太长,如果一个字一个发音的话,名字岂不是很长?中国人在取名字的时候,除了复姓,一般最多三个字,姓一个,名一到两个。取地名时也是如此,除了个别标新立异或者有特殊典故的,加上地理名称,也就四五个字。况且西方人名字除了姓(family name),名(first name),还有“中间名”(middle name)呢,有时中间名还不止一个。因此,没有必要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牺牲汉字的特色。

四、译者的使命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作为一个拥有许多世界之最的国家,中国在世界政治,文化,经济等许多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身为这样一个国家的翻译工作者,在当前中国海上邻国纷纷蚕食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的国际政治局势背景下,作为译员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充当政府的喉舌,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是译员,学习外语的人才以及对外语有兴趣的人才都可以在可操作范围内勇于翻译,敢于翻译,在全国上下掀起“翻译地名”的热潮。这既有助于国家领土英文翻译名称的规范化,更有助于普及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译员、外语学习爱好者乃至每个中国人的民族使命感。

五、总结

随着中国的国力日趋强大,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声音”将更加响亮有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以及机构都将认可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中文也会像英语那样,甚至取代英文,成为世界上流通区域最广的语言。其中,翻译工作者的努力和贡献是不容否认的。

[1]吕俊,候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影响[J].地理研究,2000,19(2) .

[3]郭渊.晚清政府对西沙群岛资源的开发及其历史意义[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4]李家智.南沙群岛主权考[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5]唐润华.外争权利内增实力——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J].中国记者,2011,(7).

[6]袁荃.当汤姆偷窥微笑的美杜莎——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的福柯权力理论解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2).

[7]郭艳羡.浅析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4).

D829

A

1006-5342(2011)10-0041-03

2011-07-20

猜你喜欢

领土小岛岛屿
国防小课堂 领土
梦中的小岛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蜿蜒曲折的岛屿迷宫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没有大海,如何会有岛屿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
世界十大神秘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