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1-11-17徐四六陈顺芳陈洪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学专业课程

徐四六,陈顺芳,陈洪良

(1.咸宁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通山燕厦中学 湖北 通山 437600)

物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徐四六1,陈顺芳1,陈洪良2

(1.咸宁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通山燕厦中学 湖北 通山 437600)

本文剖析了咸宁学院物理师范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物理学团队多年来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体会及设想,按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全程师范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师范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打造咸宁学院的品牌专业.

课程改革;平台建设;物理教育

1 物理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我院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都是由遵循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多年来一直采用是混合式的培养模式[1,2],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式和我校的专业发展形式,师范教育与专业教育职能不定,方向不明.我院的物理教师教育存在居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忽视应用型学科,学科间缺乏关联性且结构单一;(2)与重点师范大学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师范教育类课程占的比例过小;课程设内容单一、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与当前的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形式不适应;(3)物理学专业在学校和所在的院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手段落后、仪器设备严重老化,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4)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范教育的关系不协调.(5)我院物理学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重点师范院学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地方院校特色.

1.2 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1)对情感、价值观、态度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轻过程的体会,重知识的积累.(2)教学方式不多、过程不够灵活,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合作和交流;(3)学生不能主动合作学习、积极参加科学研究;(4)学生缺乏人身规划的经验和实践经历.(5)教师所学专业性与学科专业课程不相适应,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不相适应.

1.3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学思维和物理思想培养不够.(2)必修课占用课时过多,内容过于繁杂,选修课门类较少,缺乏灵活性,学生的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3)物理师范实践、专业实验技能训练时间和机会不够.(4)综合课、跨学科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所占比例过低.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培养口径不宽、科研能力低下,与此同时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不具有鲜明的专业特长.因此,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2 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认为,物理教师教育改革具体体现在:

(1)教师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改革.加强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建设,采用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高端引进与教师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学院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性训练,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物理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有机融合.

(2)学科建设的改革.重视学科建设的核心作用,整合现有学科专业设置,大力进行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改革,夯实学科基础,扩大学科范围,突出学科重点;提升学科结构层次,提升学科专业学术水平,增强学院综合办学能力.

(3)教育模式的改革.专业性的教师教育体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开放性的教师培养形式.

3 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平台”的建构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和我院大类培养方案,建构“平台+模块+课程群”,提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3,4].

3.1 “学科基础平台”的建设

我院物理教育采用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基础,以“专业课程平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让学生通过学科基础平台的学习,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等物理学科知识和以及普通教育类知识;与此同时,根据物理科学内在的逻辑体系,构架物理学科思想的学科知识,以便学生理解和体味物理学家进行物理学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方向及其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5].同时在“专业课程平台”构建中学物理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理解、把握中学物理教材的能力;实施现代物理教育技术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具有分析、操作、综合和设计中学物理实验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中学物理课程教育教学有机地相结合.

3.2 “专业课程平台”的建设

我们将课程体系设计成三个必修课程群和四个选修课程群,必修课程群以“理论+实验+实践”的形式设计课程,选修课程群以“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系列、“物理文化”课程系列、“物理教学技能”和“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系列[6];要求学生必须修完三门必修课程群,对于选修课采用灵活机动的形式,可以在四个选修系列选择某一或几个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物理基本功扎实且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可以从四个选修课程系列中任意选择,对于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长短不一、灵活多样的学制.

选修课程群主要分为四个系列,“物理文化”课程系列主要包含物理科学方法论和物理学史和物理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物理教学理论”课程系列主要包括中学物理教育心理学、中外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与改革和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物理教学实验、实践技能”课程系列主要包括中学物理现代技术应用、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中学物理解题技巧、中高考研究等.

3.3 “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生需求多样化以及实用理性的盛行,学生专业选择体现多样化和差异性;技术性的和应用型的工科专业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而物理学(师范)等传统专业则显得过时并且不实用;同时鉴于物理学自身知识结构复杂、逻辑思维强等学科特点,结果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使得许多学生对这一专业不感兴趣,甚至恐惧,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缺乏应有的热情.为此我们采用:

(1)2010年重新修订了物理学人才培养方案,大大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的作用.在原来课程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见习、物理学师范技能竞赛、专业技能专项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物理创新大赛等项目;同时采用传统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采用延长实习时间和提前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根据课程分类对学生进行教师师范技能训练.

(2)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实验、实践培训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见附表

附表 物理师范实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4 结语

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固步自封的师范教育已经跟不上当今教育发展需要.随着近几年来教师来源的多样化和高等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基础教育教师的数量已超过需求;实现数量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立足中学物理教师教育,优化师范物理学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构建结构合理、学科种类齐全的、兼顾专业发展和师范特色的物理学课程体系,打造咸宁学院的品牌专业.

[1]苟渊,刘贵华.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2):22 -25.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2.

[3]高峰,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6-18.

[4]王全,高师物理教育类课程“平台+模块”体系的建构,南通大学学报,2008,24(4),94-96.

[5]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0-102.

[6]赵丽娟,刘思敏.综合大学理科专业选修课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2008(1):89-91.

0431.1

A

1006-5342(2011)12-0048-02

2011-09-28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物理学专业课程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美食物理学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