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个体商户退市 市场日趋规范
2011-11-17高静
■文/高静
哈尔滨个体商户退市 市场日趋规范
■文/高静
5月以来,受国家政策和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陶瓷市场变化巨大。7月以后,陶瓷业陷入相对低迷的状态。业内人士称,今年下半年总体状况还不及上半年。
中小品牌濒临危境
目前,建材市场形势严峻,为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家居卖场的疯狂扩张让入驻品牌不堪重负,高昂租金和管理费考验着厂商生存能力;产能过剩、销量滞后,企业被迫停产、停线;“限购令”在二、三线城市成定局,中小企业举步维艰;陶瓷原材料越用越少,部分陶瓷原料已近枯竭,需从其他国家或地区采购,企业生产成本被抬高,进入微利时代;部分小型陶瓷生产企业大量使用煤炭和天然气,由于工艺和设备不够先进而产生大量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国家实施资源优化重组工作的重点整顿对象。
企业实力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陶瓷品牌过滤时期已经到来,部分中小品牌经销商已经濒临危境。
个体商户退市 竞争主体转向品牌
以哈尔滨陶瓷市场为例:据调查,近年来,哈尔滨建材卖场的陶瓷旗舰店数量越来越多,小型的独立经销门市店正逐步退出陶瓷市场。市场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新时期。
哈尔滨南岗区海城品牌市场旁的一家建材产品店内,主要经营涂料、五金、复合板等产品。据店主王先生介绍,店内以前主要经营瓷砖,市场环境的重压让他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
王先生透露,当地像他这样放弃陶瓷经营的商家还有很多。以前,哈尔滨建材市场的陶瓷卖场不过三四家;现在,不仅陶瓷卖场增加到了10家左右,而且卖场里的陶瓷经销商也大量增加,如太古陶瓷街、禧龙陶瓷大市场、红旗城、居然之家等。卖场越来越多,店面越开越大,厂家直营连锁店遍地开花,一些不断壮大的代理商也和厂方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规模上和渠道上占尽优势。整个市场已逐步告别原来杂乱零散的经营模式,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小型个体商户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10年前,陶瓷经销商只要手上有货,不愁没市场。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低端产品市场已逐渐萎缩;同时,低端产品多依靠“价格战”求生存,利润空间有限,产品本身没有竞争力,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大量中小陶瓷企业倒闭,小品牌个体经销商因难再获得赖以生存的低端产品而无法经营,正逐步退出陶瓷市场。
哈尔滨道里区太古陶瓷街经营蒙娜丽莎陶瓷的陈俊清经理也有同感。他认为,近年来,随着个体陶瓷商户的离开,哈尔滨陶瓷市场已走向规范化,形成群雄割据的鼎力局面。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种不合理的竞争仍然存在,但竞争主体已由原来的众多个体户演变成业内的大品牌。一个规范的市场对各商家的长期利益有利无害,虽然部分环节暂时还不太规范,但整体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关国策帮助规范市场
今年6月份,全国陶瓷市场开始执行7项新的建筑卫生陶瓷国家标准,包括《建筑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国家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国家标准、《便器用压力冲水装置》国家标准、《便器用重力式冲洗装置》国家标准、《防静电陶瓷砖》国家标准、《陶瓷地砖表面防滑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和《建筑卫生陶瓷用原料黏土》国家标准。随着这些新的国家标准实行,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选择下,哈尔滨陶瓷行业正在朝着更加规范化的市场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