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徐州琴书的发展
2011-11-17吴爽
■吴爽
导言
徐州孕育了丰富璀璨的琴书文化,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徐州琴书观众。徐州琴书鼎盛时期,真可谓“古彭乡音唱不断,半巷尽是琴书声”。当然,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网络传媒的发展,加上种种因素影响,尽管还有徐州琴书专场和一些演出令人欣慰,但在有深厚文化土壤的地方,原本生发和植根于百姓生活的徐州琴书艺术,却有着离百姓渐行渐远的迹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徐州琴书,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徐州琴书的本体价值
徐州琴书源于明代小曲。在清《百戏竹枝词》里有“徐州[叠断桥]”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徐州地区的民间艺人已四处演出,直至京城。[叠断桥]就是徐州琴书的主要传统曲牌。
徐州琴书旧称“唱曲儿”、“唱丝弦”、“唱扬琴”等,其演唱题材均是以徐州方言演绎历史、传说、社会生活、写景咏物等。就其外部特征看,徐州琴书属曲牌音乐,有联曲体和板腔体。联曲体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曲牌有机地串联起来用于演唱,唱腔丰富,节奏富于变化,多用来展现人物、叙述事件、抒发情感、描写风光等。板腔体由四句腔和跺子板组成。四句腔是传统的唱腔形式,即四句一个拖腔,重复运用。垛子板节奏快捷,铿锵有力。演唱时叙述故事情节多用板腔体。徐州琴书曲调个性与徐州人文风貌一致,音乐即高亢激昂,又舒展柔婉。徐州琴书是大众艺术,自其萌生以来,就与徐州地方的生产劳动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与历代徐州人民群众的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情及社会关系密切相连。因此,徐州琴书具有多种的价值取向。
一是艺术价值。徐州琴书唱腔丰富、优美,音乐伴奏独特,和谐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在其发展的数百年间,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历代的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大量琴书作品。题材丰富广阔,几乎涵盖了徐州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向广大群众传播了历史知识,演示了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且还演绎了许多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如《子路追孔》、《三顾茅庐》、《凤姐做媒》等,这一类曲目为数甚多,应该将这类作品看作是徐州琴书寓教于乐的主体。徐州琴书源自民间,历代的许多艺人就长期生活在这片“五省通忂”的土地上,活跃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因此,徐州琴书的艺术趣味首先就具有群众性和地方性特征。由此可见,徐州琴书不仅是徐州地方文化中最鲜活的民间曲艺艺术,而且也必然成了徐州地方文化的重要基础。
二是社会价值。近十余年来,经过一些徐州琴书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使这个本来比较原始的地方曲种,走上省和全国舞台,屡获大奖,并在省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频频亮相,一跃而蜚声全国曲坛。在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奖的徐州娃娃们,他们的身影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徐州琴书有效的宣传、提升了徐州形象。另一方面,从一定程度上看,如果要想了解徐州人的“群体思维”,则可以从徐州琴书中找到答案。因为这种地方曲艺最能表现徐州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情绪、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像《摸骨记》表现了摸骨算命这一独特题材,翁媳之间对此看法相悖,姑嫂巧妙设法,惟妙惟肖地揭穿了神婆算命的荒诞无稽。而《霸王渡》则讲述了一个农村老汉为解决村民过河的难题,自己造船摆渡,积攒钱建桥的故事。徐州琴书的表述既有文字的描绘,同时也蕴含着人生喜怒哀乐的音乐元素,加上艺术家的质朴表达和艺术传情,我们便能从中发现不同时期的徐州人的种种世相,表达着徐州人自己的爱憎,乃至对不同事物、不同人生的扬抑及褒贬。
徐州琴书作为一种乡土曲艺,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由于它的影响之广泛,曲词之通俗,演唱之纯朴,都能深深打动观众的心扉。要了解民众的感情,可从徐州琴书大量的曲目中得到真切、广泛的答案。徐州琴书的许多曲目力透着徐州民众共有的审美情趣,人们可以从《两样心肠》、《有情有义徐州人》中辨别出生活中的许多美和丑,品析出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三是实用价值。数百年来的徐州琴书是徐州人民展现劳动生活的形式,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大众艺术的熏陶,而且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徐州琴书的艺术表现,对生活和劳动生产起到了鼓舞作用及生活、劳动生产经验的传教作用。如传统曲目《小香姐拾棉花》、《贤良女劝丈夫》等。徐州琴书艺术形式简便,能紧跟时代步伐。抗战时期,琴书艺人们创作演出了 《抗日先锋》、《汉奸下场》、《抗战到底》等曲目。抗美援朝时排演的曲目有《抗美援朝》、《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等。可以说,百姓一方面通过生活和劳动生产实践,获得了对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是从最直接、最广泛、最乡土的艺术感化中得到感悟。徐州琴书不受演出场地和观众层次的限制,看似简单却有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功力深厚,凝结了诸多的艺术元素,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徐州琴书现阶段的基本状态
1.由于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原因,使得人们对文艺的欣赏方法及欣赏兴趣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历史影响及自身诸多条件的限制,徐州琴书这一古老、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艺术面临极大的挑战。徐州琴书专业演员近年来已减少到不足15人。
2.一代又一代的前辈艺人,为徐州琴书留下了数目可观的曲目和音乐史料,这不仅是徐州琴书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徐州地方文化发展史上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然而,我们如今能全面继承的曲目却为数甚少。近十多年来,徐州琴书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仍不能令人满意。作为徐州地方的主要曲种,与时代赋予文艺的要求仍不适应,与广大群众对这一曲种的希望仍有差距。
3.2010年新建一曲艺茶馆。此前,五、六十年代徐州市区的书场至今一处皆无,加之经济效益不好,许多演员改行,种种原因使徐州琴书和人民群众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青年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极为陌生,影响了徐州琴书的传承。
三.徐州琴书在新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
我们重新审视徐州琴书的发展历史,就是要对其现实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是任其自然,还是发展振兴。徐州琴书因其既对于历史、社会的折射具有文献研究价值,又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对这一古老曲艺艺术品种的加强保护已迫在眉睫。
1.继承徐州琴书的优秀曲目。现在还有许多未知的曲目尚未发掘。我们应乘有些徐州琴书世家的传人和弟子尚健的有利时机,先集中一定的人力和时间,作必要的调查、采集和音像记录,主要择其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以资古为今用。
2.继承徐州琴书的传统曲牌。在现在已知的徐州琴书曲牌中,我们能够直接继承加以演唱的只有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花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已知的优秀曲牌进行分析和利用,同时尽可能挖掘被湮没的原有曲牌,重新按照徐州琴书的曲牌规律排编,套入新创曲目之中。
3.继承老艺人长期以来从事徐州琴书演唱的艺术技巧和经验。目前我们已知的尚不能构成徐州琴书艺术的全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艺人曾创造过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唱念艺术技巧。对此,应在调查发掘后,进行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以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徐州琴书发展史上不同艺人的不同演唱经验,以推动新时期徐州琴书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4.对传统曲目的革新。徐州琴书传统曲目内容既丰富,也繁杂,许多曲目内容亦应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必要的革新。要围绕推进徐州琴书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大创新力度,编写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气魄,内容健康,雅俗共赏,催人奋进的作品。这些新作品应既具徐州琴书特色,又要便于推广,利于传唱,使新时期的地方古老曲艺真正达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目的。
5.在表演形式上的创新。表演上要贴近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贴近市场需求,寻找、摸索以形成既通俗又经典,既突出主旋律又丰富多样的好形式。曲目简练而深刻,力避一些冗长的铺陈。说、唱、念、做,手眼身法步,其表现手法应与观众的审美情趣保持一致,将思想性和意趣、情趣、乐趣融为艺术佳境,力求跃上更高审美层次。
6.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很多徐州琴书曲目能够长期流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能顺应人民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追求,紧根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才得以生存。众多的经典琴书作品之所以常盛不衰,也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主题抓住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达到了理想化的高度。现在我们提倡发展徐州琴书,强调琴书作品要反映时代主弦律。弘扬琴书文化是指徐州数百年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个文化遗产是徐州地方文化的精粹。
四.徐州琴书的创新与升华
我们欣喜的看到,在当代徐州琴书演艺圈,一些富有创造力的琴书工作者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观察视角,发现和感知着时代的脉博与审美意识的转向。他们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经过加工提炼,创造出新的唱腔,并与传统唱腔珠联璧合。新唱腔既保留了徐州琴书的原有风味,又大大丰富了韵律,使之更加优美。例如,传统唱腔只在一个半8度范围内,新唱腔则将音域扩展到两个8度,使原有较为平稳的旋律增强了跳跃性,而更富于表现力。还把传统四句腔托音后的二十节拍大过门伴奏,改为十节拍,以更好地体现演唱内容的完整性。
与此同时,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个人风貌的优秀琴书作品。例如《回娘家》,在保持琴书原有的韵味上,进一步丰富音乐唱腔,充分运用琴书的“九腔十八调”联体曲牌,借鉴民歌表现手法,更好的刻画了人物形象。把这些东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十分大胆的创造。又如《苏北情》,在其前段的唱腔设计部分,打破了传统琴书“四句腔”曲调的格局,着力从大气磅礴的旋律意境上入手,赋予它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这些都是在吸取传统演唱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自我的创作风格。
此外,以《黄牛旺》、《情满人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徐州琴书作品,细致入微的刻画了人物心理,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可视为成功创新的典型。在《山里娃》中,无论是作品的唱腔设计、思想内容、演员造型、道具运用,都透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表达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虽然《一个女人三个娘》也分明受到传统琴书曲牌的影响,但创作者能够将现代意识与传统模式如此和谐地融为一炉,实为在琴书创新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在全国新曲目大赛获奖的《王二还家》更是在琴书传统模式上作了突破,唱、念、演、奏俱佳,其表演更为传神。创作者把触觉伸向生活的底层,在乡村豆腐房里敲响了时代的鼓点,自有其荡人心扉的感召力,大大提高了徐州琴书的艺术品位。
总之,如何在继承的同时,又勇于并善于创新,使徐州琴书艺术能够更好的承载人们的情感和传递属于生命的温度,这对于琴书工作者都是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