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中小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011-11-17戴路强昕健
■戴路 强昕健
博物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自1873年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新时代,到上世纪初的1905年,张謇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开始为社会所承认,它已被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和成人的终身教育场所。在博物馆人们可以自由地触摸历史、领悟人生;可以遨游科学世界,探索奥秘;可以直接审视艺术精品,提高审美修养,陶冶情操;可以目睹祖国发展的沧桑与艰辛,辉煌与屈辱,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和振兴中华的志气;可以目睹伟人成长足迹,接受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端正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志向。
的确,博物馆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已从着重保存与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于专业等方向,逐步转型为一个着重诠释与沟通历史文化信息,服务大众的机构和公共空间。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正逐步得到拓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现状来看,社会教育功能虽然得到强化,但距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因受其专业研究方向、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制约,在面向大众、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作用上,仍有相当可挖掘的空间。
一.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型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一是研究领域单一,受众面窄。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对民族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上的投入,博物馆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至今,全国已创办有2300余座各类博物馆,这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是属于研究方向较为单一的中小型博物馆。以笔者所在的博物馆为例,我馆主要是从事对某一段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专业研究领域,可以说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展出的内容专业性太强,只适合专业人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所以参观群体多为从事历史研究的专业人士或是相关专业的团体及个人,受众面相对较窄,人数有限。这就使博物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陈列格局一成不变,科学技术落后。由于中小型博物馆多数为从事某一研究领域的专业博物馆,受其专业性质的约束,致使展览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单调乏味。和综合性博物馆相比,我们的确有我们的劣势,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另外,因为投资不足,很多中小型博物馆科学技术的普及明显不高,有不少博物馆还停留在用展框摆放文物、讲解员进行逐一介绍的阶段。展厅陈旧、设备简陋,这势必会影响观众参观的兴趣,也很难满足观众学习的需求。
三是应试教育制度使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弱化、降低。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最大受众应是青少年学生。但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基本上找不到博物馆的位置,也看不到博物馆应起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小型博物馆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学校课堂与书本教材才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到博物馆汲取知识,仅仅是教育手段上的一种装饰,并不能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应试教育制度本身,过分地强调学分和升学率,使得学生、老师和家长必需把精力集中的应付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各类考试上,无暇再顾及到知识的延伸,更不要谈到博物馆去汲取知识氧份了。
四是横向联系缺乏、社会影响小。从目前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小型博物馆受建设规模较小,馆藏文物有限,客流量小,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社会影响面小,教育功能单一。加之为数不少的博物馆固守一隅,基本上属于闭门办馆,坐等观众上门的状态。彼此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系,使得各种资源和设施长期闲置,造成严重浪费,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
二.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应着重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利用自身资源,创新发展。博物馆是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机构,必须树立起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面向大众传播知识、提高素质的终身教育课堂的价值定位。从博物馆的职能来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即:收藏、研究、陈列。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的不断追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学习、陶冶情操、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现代中小型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必须更加注重自身在社会教育功能作用的挖掘,必须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和充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力军”的发展理念。
二是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举办临时展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展览的科技含量。作为专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具有长期性、代表性,改变其内容肯定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陈列的同时,利用自身的资源制作一些迎合时事或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我馆就曾举办过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临时展览,如《光辉的历程—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新中国体育成就展》等,参观的人数明显比平时有所增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及时的为展览注入新鲜的科技血液,我馆陈列展厅就利用了多媒体、声像、游戏互动等科技手段,为观众重现历史、让观众感受历史。有了科技手段的充实,展厅可以更好地寓教于乐地吸引观众,感染观众。使博物馆的历史陈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功能。
三是必须进一步配合学校教育,将提升学生素质为已任。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博物馆教育注重学习者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注重非强制手段达到预期教育目的。而学校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以书本知识为核心,一般以灌输式的方法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制措施,分数和升学率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标准,属于被动式教育。虽然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各种区别,但是从教育目的上说,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统一的,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机结合无疑是博物馆工作的重点。博物馆直观、立体、物化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努力为学校教育服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博物馆教育启发示、主动性的优势,采取与学校联合办班、开展夏令营活动等方式方法,把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纳入其工作范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
四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传统做法。增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只有让更多的人更加了解博物馆,喜爱博物馆,博物馆的社教功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这点对于中小型博物馆显得尤为重要。以我馆为例,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每年主动与全市各大、中、小学联系,加强教育宣传,邀请学生来参观我们的陈列展厅或是送去一些配合时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临时展览。
与此同时,每年还组织宣讲小组奔赴市区周边县城和乡镇的中、小学,开展“送展下乡、送展到校”活动。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使广大学生在参观中,受到了相应的教育,使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升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五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各博物馆彼此间的横向联系,进行联合办展。中小型博物馆只有通过加强与各馆各学会的横向联系,增进兄弟馆间的业务交流,才能有效地改变研究领域单一、受众面窄等不利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教育功能作用。如从2004年起,我馆每年都与市少儿书画协会、各区县文化馆、少年宫、学校等单位,利用暑期定期举办青少年书画大赛,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还利用夏令营的时机,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到本市各个博物馆以及其他城市的博物馆进行祖国历史文化遗迹探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和开展,使社会教育工作更是落到了实处。总之,要加快实现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实现中小型博物馆的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小型博物馆的优势,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迭起,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走进博物馆2至3次,而在我国,平均每8人一年走进1次博物馆。相比之下,我国博物馆功能发挥很不够,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突出。所以,怎样把“博物馆作为人们的终生课堂,经常走进博物馆,学习历史知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其成为自己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融入到人们的心里和日常行为之中,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我们博物馆对于提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小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开创博物馆建设新局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必须扎实工作,在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方面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开创利用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