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脉搏不止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论地方戏和传统戏曲的传承
2011-11-17陈建国
陈建国
引言
前段时间我在杂志上读到一句这样的话,让我在看完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新生了很多感悟,这句话是这样的:“传统文化像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寥寥数语,却打动了我内心深处。那些在如今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中默默静躺的传统戏曲艺术本该是我们作为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以及自信的源泉啊!他是我们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加以修复以及重视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承问题,这片美好的精神家园将会最终变成一片死亡海洋。
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为了传统戏曲的传承,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应该充分具备观众意识,艺术就该以人为本。
每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艺术想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都与观众的选择密不可分。我对我周围的跟戏剧专业无关的80后90后大学生进行了询问,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对那些陈词老调的传统戏曲不感兴趣,大家宁愿去电影院花钱看没有营养的香港商业电影,也不会花钱去剧场看一场正规的昆曲演出。问其原因,很多人说是因为对昆曲本身就不了解,从未培养过这方面兴趣,还有很多人认为,昆曲情节老套,唱词复杂,感觉气氛也很压抑,不仅不会给本来就忙于工作或者学业的他们带来快乐,甚至还会让他们感到厌恶。听到这些,我感到很难过,但更多的是反思。艺术难道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心灵的升华的吗?可是我还是想问一问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我们做的真的够了吗?
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要具备充分的观众意识,戏曲艺术想要在多元化当今社会更好地走下去就一定离不开观众的支持。
中国的传统戏曲和地方戏曲一直以来滞留在国人心目中的,都是内容老套、思想陈腐、表演程式化、表现拖沓等一系列惹人厌的弊端。诚然,中国的戏曲艺术越来越难以得到当下人群,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是70后60后的青睐,传统戏曲与他们思维方式和生活节奏完全脱节。虽然还是会有不少历史文化的有志之士也喜爱甚至自觉探索戏曲艺术,但是在如今上亿的的国家青年人中,他们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一个群体了。中国戏曲艺术绝对不是固定在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身上的,特绝对不是一个单单为老年人服务的艺术形式,更不是说他是为老年人服务的,我就因该按着老年人的思路去创作去表现,如果这么说,那就是对戏曲艺术的偏见,是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扭曲和阉割,是完全错误的。CCTV11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中老年人频道,这是社会对戏曲艺术的极大误解的突出体现。戏曲之所以可以称为中国传统艺术,就应该对得起“艺术”这两个字,一种艺术形式不可能是只针对一类人群,他应该是全民的,是全人类的艺术。艺术应该不分人群,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时间,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应该可以感动所有人。为了给戏曲艺术带来新鲜血液,我们要不懈地努力探索吸引年轻人的各种方法。
戏曲艺术寻求发展就要从艺术本身挖掘他的长久的,真正的艺术价值。我们要充分分析现在青年观众的心理,然后再选择戏曲未来的发展走向。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心理学,我们可以把观众欣赏戏剧是的心理活动分为三种,即“性格心理”“生物心理”“联想心理”。
(1)首先来说一说“性格心理”。
举个例子,《桃花扇》是一直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之一,特别是女性观众。女性观众的内心往往比男性更加柔软细腻,更容易被《桃花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特有气质所打动,尤其是李香君这位传奇女子。李香君是极其有性格的,她有文化操守,有艺术眼光,更有辨别是非的气节和个性。她能大胆地追求爱情,并比男人更能坚持自己的操守。比如在宴席上,阮大铖命她斟酒献歌,它她愤然作色,一个弱小的女子居然有如此道义上的力量,她的声音激昂有力,她的妩媚庄严,她的蔑世权贵都将这个铁骨女子的性格展露无遗,惹得一大片观众叫好。观众喜欢看这样具有反叛精神的人物,因为她所表现出来的反叛精神正是观众们渴望得到的,面对高官权贵,平民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将这份强烈的渴望寄托在戏剧中,寄托在戏剧人物身上,在社会阶级分明压力下的工作者们不论你是白领,是教师,是工人还是自己创业的老板,都会为之感动,从而歌颂称赞甚至是沉迷,因为他们都试图在剧中寻找自己的影子。这便是为什么在那么多戏曲作品中,李香君这个女主人公名声却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原因。就此“性格心理”我们就可以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适当改写一下剧本,不管是从唱词还是动作都可以联系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来修改,以满足观众的需要。
(2)再来说一说“生理心理”。
观众所看到的美和听到的美都可以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愉悦,从而对此作品产生好感。优美的舞姿,醇厚的嗓音,高雅的唱词,华丽的扮相,绚丽的灯光,精致的布景以及优质的音响效果等等都可以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完美享受,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手段可以使我们的戏曲舞台变得更加美轮美奂多姿多彩。今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的一场现代戏剧《智取威虎山》,美轮美奂的舞台的确让我感到诧异,那真的是一场视听盛宴,当演到戏剧高潮时,该剧组还运用了当代先进的3D投影技术,让大雪纷飞的场面真实到令在场观众啧啧称奇,配合高保真音响,令观众震撼得不由鼓起掌来。我环顾了四周,虽说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但其中也不乏好多年轻人,甚至是穿着校服陪同长辈前来的青少年和幼儿。我相信,在戏曲工作者们的不断坚持下以及政府的不断支持下,戏曲艺术并不一定就会走向消亡。
(3)最后就是要重视观众的“联想心理”了。
联想心理,顾名思义,就是观众在观看一部传统戏曲作品之后,会对其中的情节产生不同的联想。在“性格心理”的分析借鉴中,我有提到,李香君的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性格让观众为之动容,称赞,他的反叛精神更是观众所渴望和羡慕,观众在看到李香君大骂阮大铖从而难道命运的一劫被选进宫终日暗无天日那幕时,观众会联想到自己生意场上的失意,或者是在上层领导面前遭遇到的种种侮辱和伤害,想到自己的境遇,观众就会更加忘情与戏曲作品中。再比如汤显祖的《桃花扇》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因梦生爱,一往情深,上天下地,终于结成连理枝,这一爱情主线正是年轻观众所最感兴趣的,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份纯真的纯粹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是哪一个满怀对爱情无限憧憬的年轻人所不渴望的呢?许多与杜丽娘年龄相仿的女性观众对杜丽娘产生“共鸣”,她们都被这份如此传奇但是却如此执着的爱情所折服。这便是观众的“联系心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到这种联想心理,也是为抓住观众兴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革剧本的要素。不妨加大青年观众感兴趣的情节的篇幅,不断地牵动着无数感性年轻人的心灵,比如像青春版《牡丹亭》中,柳梦梅的唱词就加多了很多,更多的就是表现柳生于杜丽娘这可歌可泣的爱情绝唱,让年轻观众回味无穷。再启动演员方面,更是选择了大量的青年演员,男主角风华正茂,女主角秀色可餐,这样的偶像式选演员,也正是满足了大量年轻观众的胃口,必定,俊男靓女谁不喜欢呢?美的事物总能牵动人们的心。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而且,年轻的演员和戏曲中的男女主角年龄也相仿,表演起来更加真实,挑剔的观众们也更加容易接受。
二.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应充分具备忧患意识。现代化进程举足轻重。
(1)传统戏曲为何改革?戏曲艺术本身就应该是流动的,包容的。
艺术创作是艺术艺术真实情感有意识的表现。这决定艺术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不可否认,艺术一直是在按照人类美的法则在不断变化的。艺术就是人们把情感转化为视听的表现形式。各个时代的人们社会精神面貌不同,各个时代的社会条件对艺术的影响也不一样。比如中国的书画艺术,在不同朝代体现出的画风就不同,直到近现代更是将西洋画的写实与中国书画的写意充分融合在一起,而产生新的画风。又比如音乐,这最能体现外来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了,像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新民乐演唱会的产生都是将新鲜的大众的音乐元素融入传统音乐中,从而改良民乐,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更加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还诞生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新民乐音乐作品。所以,艺术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就比如只有先发明了电,才会有电影这门艺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是这个社会的综合产物。戏曲也是如此,戏曲艺术本身就是应该是流动的,包容的。中国人在既定文化环境中保存再造,再保存,再创造传统文化,这个过程也就是传统文化不断得以延续流传的过程。到如今,我们将传统文化得意创新,加入新鲜元素,也就是遵循一个文化发展的规律。
(2)如何进行传统戏曲向现代化的转化?
当然,让我们的戏曲艺术向现代化前进并不是说用现代化来取代传统文化,不是消灭而是更好地发展。是将传统文化变得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而不是将他扭曲,变质,不可能说将一出经典传统戏曲改编成摇滚乐或者说唱音乐之类的。所谓的改革是将原作品的精华保留,始终要保持原作品中正宗,正派的唱调,在经过适当合理的加工之后,将其观众更加感兴趣的情节加重,其中包括人物动作唱词的调剂,人物性格的适当调整,人物细分的加重等等,加之不断引入高科技手段营造华丽舞台,让表演艺术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传统戏曲的发展绝对不可以是无根的,应该是叫做在传统文化上的新发展。所以,戏曲艺术的现代化举足轻重,刻不容缓。
三.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要充分具备竞争意识。戏曲发展要积极开阔演出市场。
(1)经济基础是关键。
如今很多市级县级剧团实际上都是名存实亡,现在的剧团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在各个大小活动中接商业演出,抛弃了很多经典原剧目,剧团举步维艰,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状态,都没工资养家户口了,哪还来经费和精力去创新,这直接导致了众多戏曲人才的流失。传统戏曲没了市场,就好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方向,肆无忌惮地流浪,最终飘向灭亡。自古以来家长们都会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看到如此惨淡的传统戏曲市场,试问会有那一个家长会让自己孩子去学习这样一个前景渺茫的艺术?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戏曲传统文化届后继无人的尴尬现实状况。后继都没有人,更别说竞选戏曲人才了。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以人为基础的。积极开阔传统戏曲市场,让戏曲艺术获得市场前景,才可以吸引更多新生代的加入,努力培养戏曲人才,这才是传承七夕文化的根本。
(2)传统戏曲进入商业化时代是戏曲的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文化环境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戏曲更应该加入这一洪流之中,在满足了大众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改革之后,就要全力大规模宣传,积极开展各项演出,以广泛普及改革之后的新传统戏曲形式,让新传统戏曲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戏曲工作者们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必定社会的发展制约着艺术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所以,没有经济和艺术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政府仍需对它进行大力扶植,加强对公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多开展传统高雅文化进社会,传统高雅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普及传统文化的活动。湖北省荆门市文化体育局局长张四海在介绍优秀剧目《十二月等郞》的创作经验时,就提出“题材的选择与艺术的定位必须与市场和大众文化消费接轨”,要“建立起良性的文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循环体系,改变只投入无回收的状况”;“建立高效动作的艺术产品营销机构与模式,打通生产与销售的通道”。
我再来举个例子,还是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和两岸三地的有志之士联合起来组成该剧组,这个青春版的《牡丹亭》至今已于两岸四地巡演七十五场,直接进场观众超过十万人次,海内外媒体报道数以百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前往了美国加拿大等各大国家进行四轮共十二场演出,单张最高票价八十六美元和一套最高二百一十美元的演出票都早早基本售出,票价也是美国众多戏剧作品中最高的。什么是市场?这就是市场。白教授不仅昆剧在国内打开了市场,更让她在海外打开了市场。这次成功的市场开阔,不仅让海内外的各界人士纷纷相应和支持,还让我们的政府强烈重视起传统文化的市场开阔问题来。目前,青春版《牡丹亭》又在全国各大高校公益巡演,每到一处都是一票难求,可见市场开阔的结果是极其乐观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心中雅俗共赏的经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我们的传统戏曲表示了赞赏和肯定,并且表示自己也会为我们传统戏曲的传承尽一份力。这些好消息,都让我们的传统戏曲工作者们喜出望外,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们才会更加有信心,我们期待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静静沉淀的传统文化早日复兴,早日重新振作起来。我们必须努力把握每一次开阔市场的契机,不仅是要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也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努力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注入现代营销理念,有个像青春版《牡丹亭》这样的成功商业运作模式为模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未来必将步步为营。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借鉴像郭德纲创办德云社传承相声文化,赵本山积极投资带动东北二人转市场,周立波借助上海电视台炒热上海本土戏曲海派青口等一系列其他传统曲艺艺术的各种各样的不同市场营销手段,只有不断探索,广泛借鉴,才可以做到更好。我们的地方戏曲和传统戏曲文化的在传承之路上任重而道远啊!
结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传统戏曲不再是少数人的文化,不再是那些文人口中的精英文化,只要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和仍在不断扩大广大势力的戏曲爱好者们不懈地努力,拥有以上三个意识,即观众意识,忧患意识和市场意识,并且好好分配和利用这三个意识,让三个意识相辅相成,共同推广我们的传统戏曲文化,他就会随着我们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而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保护传统戏曲和地方戏曲,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戏剧艺术通论》主编:周安华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化周刊月末版》 总第500期
《桃花扇》孔尚任
《牡丹亭》 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