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1-11-16姚异章张永宁沈炳胜
姚异章 张永宁 沈炳胜
【摘 要】利用常规资料,分析了龙州县2010年6月1日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发生机制。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充沛的水气在冷空气促使下发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中低层较强的切变和暖湿气流不断生成中尺度对流云团,是产生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中尺度系统
一、引言
广西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由于受东夏季风交替影响,区内降水量季节分布极为不均,干湿季分明,其中4~9月份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洪涝灾害,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损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热带低纬地区,旱涝灾害是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历史上因强降雨天气引起的水灾平均2.6年发生一年,而每年的4~6月份,随着西南季风的爆发和盛行,暴雨天气频繁发生。本文对龙州县2010年6月初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当地暴雨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二、暴雨天气过程
2010年6月1日,崇左市普降大暴雨,龙州县降雨量达250mm,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境内各个河段洪峰流量是平时的10倍多。6月1日下午,龙州县下冻镇那花屯出现了山体滑坡现象并引发泥石流,其中一间民房被淹埋,该屯36户村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威胁。
三、天气形势分析
5月31日至6月2日,中高纬环流为两槽一脊型,新疆至蒙古为一高压脊,脊顶一直延伸至贝加尔湖和中西伯利亚地区。200hPa图上,位于高压脊南面30~40°N处是一条纬向型带状的强风速区,对应高空急流所在位置,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广西南部的北部湾海面,广西恰好处在较强的高空辐散区。
500hPa上,5月31日20时,蒙古国南部至河套一带存在阻塞高压,脊前偏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到达江南,华北、华东、江南一线维持偏北气流;中纬度的西风气流和与高压后部的东南气流在西北地区东部至陕西一带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高空切变线;川西高原到重庆地区不断有小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激发低层低涡切变系统不断发展。维持在孟加拉湾的南支槽,位置偏西且稳定,中南半岛北部、云、贵地区受西南气流影响,副高脊控制在广西及中东部;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加强了华南上空的锋区,588dgpm控制在华南沿海,促使华南中部东地区低层下沉增温。6月1日08时,中高纬形势稳定少变,有小槽波动由高原东南部东移至贵州南和广西西部,高层相对干冷气团为对流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四、物理量场分析
1.水汽条件
5月31日20时,不断有水汽自中南半岛北经广西西北部向贵、湘交界带输送,其中三个通量的大值中心,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中心值为12g·cm-1·hPa-1·s-1,第二个在广西北部,中心值为16g·cm-1·hPa-1·s-1,湘西北和黔东地区属最强中心,通量值达20g·cm-1·hPa-1·s-1以上,水汽辐合区位于贵州境内,广西位于辐合区内。6月1日08时,低涡东移,广西低层辐合加强,水汽通量中心南压至广西东南,水汽辐合中心移入广西河池地区。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龙州县出现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力的水汽条件。
2.动力条件
在这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中,低层辐合不断增大,致使暴雨中心正相对涡度不断升高,强正涡度中心值达6x10-5S-1,有利于气流辐合上升和高层300~150hPa散度场不断增强,散度场数量值大于辐合值,高层暴雨中心表现为强辐散,且产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发展深厚。暴雨产生过程中,垂直速度上升运动强烈,这种低辐合、高辐散的有利配置,加上上空气流上升且低层上升运动强烈的现象,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五、卫星云图及雷达特征分析
1.卫星云图特征
Tbb反映出卫星观测下垫面物体亮度温度状况,从FY2E30分钟分辨率Tbb叠加图可以看出,出现强降水的云系具有典型的中MaCS特征,MaCS内部激发小尺度的深对流系统发生并强烈发展,致使暴雨中心强雨团持续维持。31日21时左右,移至广西西北部的对流云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加强并迅速发展,云团中心Tbb值下降至-70℃以下;31日23时,云团发展强盛,由块状变为圆形状,向东南方扩展;1日01时左右,云团向偏南方向移动,又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14时伴随着高空槽的东移和地面冷空气的不断加强,强降水天气结束。
2.雷达回波
利用柳州与河池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MCS的演变结果表明,6月1日02时,整个雷达回波边界清晰,回波长轴与暖切变线一致,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其中两条与长轴走向相同的带状强回波带范围几乎覆盖广西中北部,回波区强度大于30dBz。回波区南半部强对流单体活跃,在广西西南部出现强度在55dBz以上的积云对流单体,3个单体处于一条线上,中r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并带来大量的降水,暴雨区多站雨量均超过50mm/h。11时,切变云系移出境内,受干冷气流的控制,广西境内降水强度变小,龙州县降水基本结束。
六、小结
1.高原东部小槽的波动东移,使中低层低涡系统生成并发展,加强了广西中部及西南部地区的低层辐合,同时,地面锋前倒槽南侧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加强是此次暴雨天气产生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并加强了广西区域能量和水汽的聚集。
2.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维持使得对流系统不断发展是造成龙州县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由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分析得出,引发暴雨的对流云系具有典型的中MaCS特征,MaCS内部激发小尺度的深对流系统发生并强烈发展,致使暴雨中心强雨团持续维持。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19-330.
[2] 黄明策,李江南,孙莹等. 2010年6月初广西特大暴雨过程天气学分析[J].
作者简介:姚异章(1956-),男,壮族,广西龙州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单位: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气象局,从事天气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