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探讨
2011-11-16段云伍兴照
段云 伍兴照
【摘 要】贵州省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3%,仅喀斯特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73%,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口众多、耕地少,且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石漠化还在发展。农业劳动力素质也较低,农村贫困面大,农业和农村经济都面临重重困难。因此我省农业要想取得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贵州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一、贵州省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1.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建设基地。全省幅员面积为17.62万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是全国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
由于贵州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河流的上游,全省65.7%的地区属长江流域,34.3%属珠江流域,加之贵州高原地势东斜,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呈居高临下之势,因此建设好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高原山地生态系统,不仅对河湖泥沙淤积,调节汛期洪峰,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和中下游地区的“民安物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大大加强,贵州农业发展也依据贵州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宜性决定农业生物的分散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在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农业科学设计的前提下,全省农业的区域布局坚持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发展的方针,并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从而从根基上确保全省农业生产发展呈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2.全省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2.1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末,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68.93亿元,增长速度为3.7%,实现了3.5%的年增长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7元,年均增长4.7%,实现了4.5%的“十五”目标。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540.27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797元。
2.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达5540万吨,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年均产量达1108.1万吨,到2008年又达到1158万吨,尤其是在2005年农村人口人均产量突破400公斤大关的基础上,又增加到431公斤,确保了农村人口粮食稳定自给和全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全省油菜籽、烤烟、蔬菜、水果、花生、茶叶、甘蔗、蚕茧等主要经济作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
2.3畜牧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统计显示,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19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为34%;2008年畜牧业产值又达到291.65亿元。2008年全省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161.46万吨、10.8万吨、4.3万吨和7.8万吨,总体呈增长趋势,受市场影响各年有增有减。
2.4种植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实有耕地面积为449.4万公顷(国土资源数),2008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2万公顷(统计数),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2万公顷,占63.2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9万公顷,占34.42%;青饲料等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1万公顷,占2.38%。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薯类、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烤烟、蔬菜、茶叶、水果、药材、糖料等,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我省主要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构成由2000年的69.1:5.2:24.5:1.2,调整为2005年的59.2:4.3:34:1.7。2008年又调整到57.1:4.3:34:1.3,农林牧渔服务业占的比重增长较快,达3.3%。农业比重明显下降,牧业比重大幅上升,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结构也呈现积极变化,2005年烤烟、油菜、辣椒、蔬菜等作物布局已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已占农作物的1/3以上,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8.7%上升到2005年的23.7%;2008年,全省经济作物及青饲料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已达36.8%,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一批具有我省独特资源条件、明显区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本形成,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兴农业产业。
二、实现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首先,在资金上投入上,要确保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确保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和财政总支出的同步增长。同时,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并发挥农户闲散资金的作用,引导农户资金向农业倾斜。其次,在科技投入上,各级政府应树立以科技为先导、科技兴农、科技强业、科技兴黔的思想,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财政在制定投资计划和调整投资结构中,要向农业科技倾斜,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的建设,支持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和推广。
2.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保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老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限期治理和关闭那些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条件下,要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保护耕地,坚持“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生态意识。利用各种渠道,在我省广大群众中开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群众逐步树立生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3.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认真落实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乡镇企业在专业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继续清理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为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切合实际地制定消除农村贫困的制度、法规和政策。
4.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⑴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⑵政府应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⑶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⑷立足本省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⑸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革农村现有教育模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水平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缓建的经济建设项目资金转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另一方面,政府应当考虑将财政补贴和扶贫资金的一部分转为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之用,变单纯的经济支援与教育扶贫。
其次,改革农村现有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我省特色的办学模式。针对我省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科技素质普遍低下,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受过教育、培训的技术能手奇缺的状况,应对我省农村教育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选择适应我省的教育发展为重点,做出相应的层次安排。
再次,继续普及6年~9年基础教育,巩固现有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培军刘生荣李成福:《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