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江浦手狮”的发展看民间文艺的提高

2011-11-16郑少华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文艺表演表演队民间

■郑少华

“江浦手狮”是最早流行于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大营村一带的民间表演项目,由于2002年5月以前永宁镇隶属于原江浦县管辖,所以从1990年代开始该民间表演项目就以“江浦手狮”命名。二十多年来“江浦手狮”多次获得南京市、江苏省、文化部等多项奖励;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浦手狮”系列表演项目还三次走出国门,传扬了我国深厚的民间文化。本文拟以“江浦手狮”的传承、发展途径,探讨民间表演项目的提高以及长期发展的想法。

一.“江浦手狮”传承发展的基本情况

1980年代,江浦县文化馆深入永宁镇大营村采风时,发现了一种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项目。这个民间表演项目就是“手狮”。“手狮”表演项目有别于一般的狮子舞表演。中国狮子舞分南派狮子和北派狮子,而永宁大营村农民玩耍的“手狮”则明显与南、北派狮子不同。该项表演由人手持狮子道具舞之,主要动作是上、下翻飞,最大的特点是可独舞,也可群舞。舞者手持的狮子长约1.5米、重约2.5公斤,用毛竹扎制骨架,外面蒙上麻布和彩布条,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竹棒和手柄。由于是由手持狮子道具玩耍,因而文化馆将当地人称之为 “狮子灯”的民间表演项目初步命名为 “手狮”。“手狮”舞的伴奏有锣、鼓、镲、铍、笙、唢呐等吹、打乐器。“手狮”舞在锣鼓点子的引导下,穿梭打斗、进退自如;主要动作“就地翻滚”利落而精神、“二狮抢球”刚烈而可爱、“八狮串井”威猛而灵动。最精彩的是“蛟狮盘柱”,舞者相接,叠如罗汉,狮者相连,宛如蛟柱,壮观中充满技巧。

“手狮”舞主要是在节庆日尤其是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表演之前村民聚集在本姓祠堂中,在狮子头(村中最有名望的长者)的带领下,先行烧香祭拜,共同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平安、人人快乐。那一刻,祠堂内香烟缭绕,众村民庄严静默,气氛神秘、隆重。祈祷结束后,在狮子头的带领下,村民手持狮子,排列整齐,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在村民儿童的欢呼雀跃之下,开始在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表演。“手狮”舞到哪家门前,哪家必鸣放鞭炮欢迎。“手狮”舞进村子之后,无论村民贫富,一家不漏都要达到,所谓“宁卯一村,不卯一家”。所有农户对表演者均要有所答谢,答谢不论多少,表演者均不计较。答谢为四个档次,依次是:鸡茶、蛋茶、面茶和糕茶。

为了能使“手狮”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反响,县文化馆对“手狮”进行了加工编排提高。对原有“手狮”动作基本进行了归纳,前面所述“手狮”的基本动作就是由文化馆正式命名的。同时,根据大营村地名有可能与太平天国驻军有关,随之将“手狮”与太平天国联系起来,并“挖掘”出其源出太平军,是欢庆胜利时的舞蹈项目,是由太平军传给当地老百姓,并代代相传到今天。这就是对“手狮”进行的最初的历史文化包装,历经二十多年的宣传已约定成俗。“手狮”舞1993年参加了南京市组织的 “金陵民间庙会”并获金奖。1994年又参加了沈阳国际秧歌节演出并获得“金玫瑰”奖,在本次文艺盛会上正式打出了“江浦手狮”的名头。在“金华”举行的全国比赛中,“江浦手狮”一举获得全国群星奖铜奖。此后,1997年、1998年、1999年“江浦手狮”多次在省内外多个重要场合亮相。1999年组织编排了女子“手狮”舞,作曲家创作了专门曲目,音乐伴奏的“江浦手狮”女子表演队参加了匈牙利国际民间艺术节,“江浦手狮”走出国门展示了风采。2003年浦口区和江浦县合并成立了新的浦口区,浦口区文化局组织专家对“江浦手狮”再次进行创作,专家们将“江浦手狮”中的狮子表演和江浦本地“板凳虎”项目结合起来,创作了全新的节目“狮虎双雄”,“狮虎双雄”参加了省民间文艺大赛并获金奖,并在其后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登台亮相。“狮虎双雄”节目前后数十次在省内外登台亮相表演,比如南京梅花节、南京市艺术节、杭州西湖狂欢节。

“手狮”表演项目除了农民大营村表演队伍、泰华电子设备厂的女子“手狮”队,武警三大队的“狮虎双雄”表演队,还在浦口新世纪小学建立“狮娃”表演队。“狮娃”表演队的表演套路和音乐经过了专家提炼和创作,区文化馆和学校常年组织少儿习练、表演,也数十次参加各种演出活动。2007年9月份,永宁农民手狮队参加了德国莱比锡中国日暨南京日活动,“江浦手狮”再出国门。2008年春节期间“狮娃”表演项目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亮相,“江浦手狮”三出国门。2010年,为了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我区组织永宁镇侯冲村“手狮”表演队进行一个半月的集中训练,随后“江浦手狮”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农民艺术节并一举获得最高奖项——精粹奖。

二.“江浦手狮”成就大名的一些启示

“江浦手狮”二十多年来之所以取得多项荣誉,主要是不断对项目进行编排、加工和提高,在原始的民间文艺表演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进行二次创作,不断增加“手狮”表演的观赏性,以及提高“手狮”队员舞台的表演能力和水平。使“手狮”这一个走街串巷即兴表演项目,逐步登上大雅之堂展示风采、屡获殊荣。对于“江浦手狮”而言,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要深入挖掘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文化内涵。“江浦手狮”最早流传于江浦县永宁镇大营一带,“手狮”表演以灵巧见长。县文艺工作者联想到大营地名得之于太平军得营房,因而展开联想的翅膀,发掘出“手狮”与太平军的关联之处,因此形成了如下“历史传说”:“手狮”是太平军战士(主要是广西人)战斗之余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一种表演形式,“手狮”是太平军传给当地村民的,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当地老百姓为了怀念那段岁月,从此以后年年玩耍以示纪念。所以后来文化部门为表演者设计了标准行头,就是表演者头戴黄巾(或布巾),身着马夹(或袍甲),腰扎红带,下穿黄色灯笼裤,脚穿布靴。虽然这个由文化部门总结出来的“历史传说”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影响,但是也使“手狮”在当时的背景下有了合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当然,我们今天可以客观的考察、论证民间表演项目的源流,还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本来面貌。只有深入挖掘民间表演文艺项目的文化内涵,做切实好这项基础工作,才能传承和发展民间表演项目。1980年代中期文化部门曾经编辑出版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但是没有系统的涉及民间文艺表演项目。1990年代至2000年间,省市有关舞蹈志书虽然也对民间文艺表演有所反映,但是每一个项目也不是很完整、系统。2007年至2010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时,我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民间文艺表演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字记载,基本上摸清了全区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家底。但是,这套资料汇编还远远没有反映全区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文化内涵,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路还很长很长。

二是要常年坚持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正常活动。“江浦手狮”原来在大营村有许多村民会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耕社会的民间表演项目越来越少有人问津关注。因此各级文化部门就要长期坚持开展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使之不至于失传或者减缓其消亡的速率。为此,区文化部门每年都要求镇、街文化站在春节期间组织辖区内的业余民间文艺表演团队走上街头为农民拜年,为军烈属老干部以及敬老院老人拜年。为了保证全区民间表演项目能够传承下去,我们还要求全区各镇街开展一乡(镇、街)一品建设,有的镇、街还细化到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对于在全市、全省均有特色的“手狮”,区文化部门则重点打造,不仅在永宁镇建有农民“手狮”队,还先后在企业和文化系统建有女子手狮队,在新世纪小学建有“狮娃”表演队,在武警部队建有“狮虎双雄”表演队。同时,在“江浦手狮”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后,我们还确立了该表演项目的传承人,并且每年对传承人进行资助。此,我区盘城街道则重点打造民间表演项目“霸王鞭”,不仅在文化站建有直属的表演队,而且在村(社区)建有多支表演队,而且还在中、小学和南京信息大学中普及推广。汤泉街道则常年建有“采茶”舞和“双喜花灯”舞表演队伍,该表演队伍传了二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艺表演骨干。正是由于长期坚持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才使得我区一大批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得以延续并焕发了青春。从2010年开始,政府部门对一乡一品建设予以财政支持,每年投入30万元扶持打造2个重点项目,如此我区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发展有了稳定的财力保障。

三是要不断提高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的表演水平。“江浦手狮”原是村民即兴的表演娱乐项目,我区其他民间表演项目也大多数如此。在满足人民群众节目自娱自乐之余,对其表演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扩大其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江浦手狮”项目曾经历过不同时期的打磨、加工,以提高其表演水平。1994年为了参加金陵文化庙会和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就组织了县职校学生进行排练。当时这项排练工作是在市杂技团指导下进行的,现在确定下来的“手狮”基本动作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1996年“江浦手狮”参加全国比赛,县文化馆先是组织县职校的小伙子们进行了排练,由于短时间内表演队伍无法准确表达“手狮”的内涵,代表南京市参赛的“江浦手狮”表演者后来全部换成了市杂技团的演员,因而一举获得文化部群星铜奖。1999年“江浦手狮”女子手狮队成立并进行了刻苦训练,并由市群艺馆音乐老师创作了专门的伴奏曲目,“江浦手狮”代表南京赴匈牙利表演,“手狮”首次走出国门。2003年浦口区文化局再次对“手狮”进行了创作,由省群艺馆专家创作了全新的动作编排和伴奏音乐。武警大队30多名小伙子在省群艺馆专家的指导下,刻苦排练近2个月,终于完成了“狮虎双雄”节目,其后获得多项荣誉。该节目持续了3年左右,后因为部队战士退伍,人员不断减少而难以为继。因此,要保持一个表演项目的持久水平,需要不断对表演者进行训练,要不断充实表演团队人员,并不断提高其表演水平。而我区新世纪小学的“狮娃”和永宁大营村农民手狮队则在文化馆有关老师的不断辅导下,活动得以常年开展,前者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后者赴德国参加了中德文化年南京日活动并获全国农民艺术节大奖。

以上是笔者通过对“江浦手狮”传承、发展的轨迹梳理和深入解剖,浅谈了民间文艺表演项目生存、发展和提高的手段、方法,这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看法,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谈不上对民间文艺表演有什么指导意义,就是说一说还自以为很成功的 《江浦手狮》个案的成长道路,希望对我们今后基层的民间文艺表演工作有所帮助,或者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有所启发,那么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猜你喜欢

文艺表演表演队民间
鹰击长空
融入文艺表演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融入文艺表演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飞跃吧,天空
猴子节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童看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