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锣鼓经在戏曲中的作用

2011-11-16石良元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身段锣鼓戏曲

■石良元

传统戏曲中伴奏乐队的种类很多。一类是吹、拉、弹,另一类是打击乐器,人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区分为文场和武场。不同的剧种有着不同的种类和数量,目前最常用的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四种乐器组成,统称武场四大件。它们是戏曲乐队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各自不同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

戏曲演员需要熟悉锣经,依靠锣鼓经来掌握表演的节奏,因为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锣鼓的配合。在传统戏曲中有“身段锣鼓”、“开唱锣鼓”、“念白锣鼓”等。不同的锣鼓点子有着不同的用途。1.“身段锣鼓”是专门配合表演身段所用。角色的上下场及步伐、身份、性格和情绪都能通过锣鼓的伴奏把它表现出来。戏曲表演中的“身段”动作很讲究节奏性与舞蹈性,许多特定的身段动作总是在一定的锣鼓点子配合中完成,因此,锣鼓的运用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同的戏曲情节有不同的锣鼓点,决不可以滥用。2.“开唱锣鼓”是每种唱腔前作为“入头”前导的锣鼓点子。在节奏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唱、念、之间起着节奏上的统一和连贯作用。只有熟悉锣鼓经,才能掌握应有的速度和节奏的分寸。3.“念白锣鼓”是用来突出念白的节奏、加强念白的语气和情绪的。在锣鼓的伴奏、渲染烘托下,使得剧情的内容、情绪和表现得到自然的延伸。为此,锣鼓经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

在老戏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台锣鼓半台戏”,设想一下,当演员在舞台的表演没有了锣鼓的伴奏,会是怎样的结果,可以肯定的说;滑稽可笑。锣鼓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不同的人物奏出不同的锣鼓点子和节奏感。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依靠锣鼓伴奏来突出节奏、渲染情绪,制造舞台气氛的。比如说,在一出武戏中,当双方厮杀的难解难分时候,锣鼓奏着“急急风”,强力的音响和急促的节奏,造成了一种尘烟滚滚、地覆天翻的声势,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十分紧张激烈。如果是武将吃了败仗,狼狈逃奔时,这时候的锣鼓奏起了“乱锤”,把他得惊慌失措、沮丧的情绪加以夸张和表现。如果舞台上演出的是悲剧,人物因为情绪激动而哭泣呼喊的时候,锣鼓奏起了“哭头”或“叫头”,把剧情渲染得更加强烈。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就不多举了。

传统锣鼓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许多先辈们创作实践的结晶。艺无止尽,让我们共同把这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身段锣鼓戏曲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打开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