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产权模式

2011-11-16王永亮王奇凡

声屏世界 2011年1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国家

□王永亮 王奇凡

栏目责编:曾 鸣

世界上的媒介制度,特别是广播电视制度主要有商业体制,即媒介为私营企业,完全以商业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追逐利润是其本性。美国主要广播公司是这类体制的代表;有公共体制,即媒介为公共财产,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辅之极少的广告收入,从而保证该体制中的媒介能够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英国的BBC 为这类体制的代表;还有国有体制,即媒介为国家所有的部门,以国家拨款为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不播广告,保证不受商业利益侵蚀。前苏联的媒介体制是此类体制的代表。自从放弃苏联时代国营媒体公有制之后,俄国政府就试图建立一种结合国家资本、商业经营与公共管理服务制的混合型媒体经营制度。根据著名的科斯定理,产权最关心的是资源的使用权、受益权和转让权。所有制的不同,其实就是产权模式的不同,这也决定了新闻自由的程度。

美国:把灵魂交给了市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安娜·克兰借助经济学的有关寡头垄断理论,针对美国战后四十多年媒体文化,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寡头垄断模式。她认为,在这种模式下的文化工业一般受到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支配,他们控制了大部分文化产品市场进行寡头垄断经营。传媒业巨子默多克也指出:全球化的资本集中包括工业、服务业和传媒业的集中。

根据美国证券数据公司的一项最新统计,传媒业和电信业与银行业一道,是当今美国兼并收购最盛的行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传播业最令人瞩目的是传媒合并产生了庞大的传媒帝国。法律的调整为西方传媒业的整合并购扫除了制度障碍,例如:美国为了推动传媒业的集中,1996年修改了1934年的《电信法》。主要内容有:一是打破传媒间壁垒,允许不同传媒市场的相互渗透。二是放宽了对电视公司拥有电视台数量和电视覆盖率的规定。原来规定一家电视公司拥有的电视台数量不得超过12 个,从1996年开始,这个规定被取消,没有了数量限制;原来规定一家电视公司的覆盖率由最多25%增至35%。三是放宽传媒所有制的限制,放开推动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从而引发国际传媒产业集团与电信集团的新一轮兼并收购热潮。最终目的是鼓励或允许超大型、跨传媒、跨所有制的传媒集团出现,以增强本国传媒业的整体竞争力。1998年上半年电信业和传媒产业发生的合并案例分别有136 宗和133 宗,涉及金额为1205 亿美元和789 亿美元,两者占所有合并案例涉及金额的比重分别为12.9%和8.5%。此外,还有AT&T宣布收购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TCI;微软与NBC 在互联网开播新闻;迪斯尼用190 亿美元买下ABC,在网上与微软竞争;世界传媒排行第五的VIACOM 公司先用77 亿美元买下BLOCK BUSTER,再用97 亿美元收购派拉蒙电影制作;世界传媒排行第四的时代-华纳与美国网络集团联合兼并特纳广播公司,电讯行业收购时代华纳25%的股权后,接着用55 亿美元买下大陆有线电视台。1999年4月,哥伦比亚公司出资25 亿美元购买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辛迪加国王世界制作有限公司;同月,维亚康姆公司以34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00年1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达成战略合并意向,新公司的总价值高达3500 亿美元。2001年1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该合并议案,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并购案。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美国媒体集团集中化过程直接导致了政治信息来源和评价体系的高度整合,所有权过于集中和价值观念十分近似的媒体放大了偏见和无知的危险。这种危险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影响甚至操纵议程设置;第二,对信息的曲解甚至歪曲,从而改变公众形成政策见解的客观基础。美国媒体一个重要变化是它们“把灵魂交给了市场”,它们不再是由某个家族控制,而是由媒体寡头控制,媒体的集团化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垄断。媒体集中的重要后果之一便是限制了观点的多元化和受众所能接受信息的质量。信息多元化的被限制也表现在作者的话语权上,在几近垄断的条件下作者的观念需与媒体集团的意见一致,否则便不会被刊载。这样,传媒最初的基础都掌握在私人手中,不受公共权力机关的干涉,传播效率越高,越容易受某些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影响,而作者所能选择的媒体集团越来越少,于是所能产生的不同声音也越来越少。什么样的媒体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持什么样观点的利益集团也会传播什么样观点的信息。ABC的新闻通讯员格林菲尔德曾说:“一个滥用职权的新闻出版界将失去受众的信任,因为他们已经得出结论,我们不配拥有它。”

英国:社会职责日益凋敝

BBC 成立于1922年,被称为英国唯一吃皇粮的新闻媒体,其公司总经理和总编一般由政府任命,经济收入主要靠征收电视广播执照费和国家资助。在英国,看电视也必须持有电视执照,根据英国1990年制定的广播电视法,BBC 是非营利性的电视台,电视节目没有任何广告,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向观众收取电视执照费。同时,BBC 在所谓“距离政策”保护下,可不受政府干预而维持新闻报道的独立品性。

英国主要基于两个法律文件来确立BBC 的特殊地位:一是 《皇家约章》,确定BBC 的目标和地位等基本性质;二是政府在《皇家约章》基础上与BBC 签订的《协议执照》,涉及运营条款和规定。BBC 的董事会由英政府内务部提名成立,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于传媒资深专业人士。英国政府有权利规定观众所缴纳电视费的额度。过去八十多年间,广播公司一直追求新闻的独立报道,但现在英国的政治发展也同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英国政治发展由于过度依靠美国而不是依靠英国所一直坚持的民主与自由,这使得英国在协助美国出兵伊拉克后,全世界各国对于英国所一贯坚持的民主自由产生了怀疑。英国布莱尔政府为了扭转困境,希望英国广播公司能够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为英国政府的战争政策进行解释,英国广播公司没有这样做,广播公司还是坚持原来的一贯新闻原则,这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有权利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新闻做出有根据的推测。如果是弱势的媒体同强势的政府在一起的话,两者会相安无事,而且媒体会有大发展,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弱势的政府同强势的媒体在一体时,政府需要媒体成为自己的“超级化妆师”。非常可惜英国广播公司没有这样的传统,英国广播公司的传统就是“公共服务制”与监督政府。

BBC 作为国有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机构,被禁止做商业广告或播送任何付费节目。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受众交纳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执照费,对外广播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给。《皇家约章》之所以对其经济来源做出如此规定,就是为了使其在获得政治上的独立性之外,确保经济上的独立性,从而能够不被广告商和商业利益所左右。

然而,在大众媒介的发展史上,广告和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市场竞争面前,BBC 从“提高观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出发办节目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变,为了吸引观众,也制作了一些轻松节目,其广播电视事业的指导方针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主张垄断转为向倡导消费者至上的高级市场机制迈进。在新的形势、技术条件下,BBC 以多种方式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几乎所有这些举措都是有争议的,但是从公司经济状况来看,这样做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商业活动和BBC 使用公共资金的地位之间不可避免地构成了内在的、必然的矛盾。

由此可见,英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方面表明英国民主的积极方面,公共官员的一切政治性与社会性行为必须暴露在媒体的关注之下;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夸大这种揭露性的作用。这种揭露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可能为英国党派政治和利益集团所左右。“任何传媒都不能完全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之外。”英国的现实却让我们看到,舆论监督沦为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争权夺利的斗争工具,成了媒介老板们不断刺激受众吸引注意的兴奋点。舆论监督在资本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融合之下,逐渐失去它原有的战斗锋芒,舆论监督神圣的社会职责正在日益凋敝。

俄罗斯:不能为钱袋子所有

自2000年到2002年,俄罗斯国营事业的资本陆续进入民营媒体,大体完成了整顿媒体重新国家化的进程。2003年,普京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说:“媒体不能为两三个钱袋子所有”。普京宁愿用政府预算与国营资本填补民营媒体事业所遗留下来的大笔资金缺口,也不愿意看见寡头的存在,由此可见普京在处理媒体政治宣传功能与企业传播自由之间结构性矛盾的理念体现。普京所建构的媒体体系就是发展以“国有公共服务制”为主要特色的模式,“国有公共服务制”基本上是介于前苏联的媒体“喉舌理论”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的折衷状态。俄式的“国有公共服务制”的基本特色就在于媒体基本上为国家或国有大企业所有,媒体宣传以维护国家与政府利益为主。国有公共服务体制的具体特点是国家资本进入广播电视,并以广播电视公司最大股东的身份出现。而广播电视公司的具体管理概念是国家政府人员及政党人士绝不参与进来,广播电视公司所执行的管理原则是以专业人土进行专业管理。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就在于当俄罗斯经济还没有很快地发展时,尽量减少俄罗斯的金融寡头干预国家政策制定的机会,而国家也不会对媒体的盈利与亏损担负过多的责任。

总起来说,俄罗斯国有媒体可以归纳为三种所有制的形式:

一、国家全权所有的国家媒体,其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编列的预算。俄罗斯媒体当中唯一由预算编列的国有媒体在俄国一律称作“国家媒体”,国家媒体在广播电视领域主要指的是中央联邦级别的全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集团,俄罗斯89 个联邦主体当中有九成以上都有该电视公司的分支机构,也就是地方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全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集团旗下有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俄罗斯文化电视台、俄罗斯体育电视台,以及俄罗斯广播电台与灯塔电台。

二、国家部分所有的国有媒体,国家政府机关与民间共同持股,而国家政府占有51%以上的股权。国家部分所有的国有媒体,例如第一频道电视台,其前身是苏联的中央电视台奥斯坦丁电视台。苏联解体后,奥斯坦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技术中心,专门负责向全俄地区的发送工作。第一频道电视台在1993年与1995年分别进行股份化与重组工作,更名为社会电视台。金融寡头别列夫斯基在2002年以前是该电视台最有影响力的个人股东,第一频道电视台51%以上的股份掌握在政府各个机关与国有企业手中。由于普京认为社会电视台的名称与电视台的性质不相符合,2002年遂将其更名为第一频道电视台,这是以该电视台一直处于第一频道的位置来命名的,也是一个非常有官方特色的名字。第一频道电视台名字的确认,也就顺势确认了其在国家电视媒体的国有地位。

三、国有能源企业所有的国有媒体。商业媒体在“国家化”进程中被国有能源企业并购,国有能源企业有自己的媒体委员会负责旗下媒体的管理与经营。国有电视台,例如前身是寡头古辛斯基“桥媒体”所有的独立电视台以及别列佐夫斯基“罗戈瓦斯汽车集团公司”所控股的第六电视台,后者经营的频道后来被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给俄罗斯体育电视台。第一频道电视台、独立电视台和已经消失的第六电视台都是普京在媒体“国家化”进程中以能源资金注入的媒体。

1.王永亮:《西方国家的新闻管制》,《新华文摘》,2002(6)。

2.王永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开枰谋局》,《新华文摘》,2006(14)。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国家
国家公祭日
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