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要为民生打广告
2011-11-16王传涛
声屏世界 2011年3期
□王传涛
春晚有没有植入广告,这是一个问题。央视导演组一再强调春晚无植入广告,有网友却发帖细数春晚植入的软广告。网帖中称,西单女孩弹唱时的背景为某游戏画面,多个名企老总有特写镜头等共8项,详细列出了赞助商名称和赞助形式。
为了反驳春晚导演组的结论,证明春晚导演之前承诺的失信,网友们连小沈阳的背包和服装都拿放大镜给看了。虽然只找出8项软广告,但与去年春晚植入广告的恶劣程度相比,今年春晚确实做到了“零植入广告”的承诺。至少,植入的方式不如之前粗犷豪迈了。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网友们为何这么在乎春晚有没有植入广告?应该讲,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要求一台晚会如同患上洁癖症一样去杜绝所有商业标签,很不现实。即便赵本山的徒弟不拎着酒盒子、刘谦不变果汁的魔术了,一些服装的风格也难逃被猜疑的命运。
问题在于,春晚应该为谁做广告?答案是民生。春晚应该是老百姓的晚会,不是宋山木们的晚会;应该是农民工们的晚会,不是“随手可以捐30000元钱”的伪农民们的晚会;春晚应该是智慧性幽默的晚会,不是用“给力”“浮云”“淡定”等一系列网络热词生搬硬套、七拼八凑的晚会;更不是中了500万台下观众明明说“要”,而演员们却说“不要”的晚会。如果不能正确反映民生,则春晚的广告问题一定会成为问题。
为谁做广告的问题,其实是为谁代言、替谁说话的问题。春晚广告并不可怕,但前提是,它必须立足民生,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和民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