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华文课本中华文化词汇与本土化词汇的计量研究

2011-11-15马来西亚叶俊杰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化娱乐华文词汇量

〔马来西亚〕叶俊杰

一、引言

马来西亚开设“华文课”①当时称为“国文”,意即:中国的语文。始于1904年,当时的近代新式教育学校孔圣庙中华学校为最先开设。其教育大纲依据1904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而制定。当时的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中国的“祖国”认同和丰富的中国文化内容。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0年英殖民政府实施《学校注册法令》。该法令规定了改编课程及编写适合本地需要的新课本,禁止华校使用含有反殖民与反帝国主义内容的教科书政策。从此,课程内容开始逐渐融入许多本土色彩。1951年的《巴恩报告书》、1954年的《67号白皮书》、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到1960年的《拉曼达立报告书》等相关的教育政策报告书都主张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更为注重本土化和国民意识的塑造。此后华文课程的名称亦摒弃“国文”二字,正式使用“华文”或“华语”。早期的华文课程以文言文为主,白话文为辅。在这个时期内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传统的中华典籍。但自本土化课程改革以后,课本的内容强调要适应马来西亚的实际环境并强调发扬全民立国精神。在1988年的“国家教育哲学”(Falsafah Pendidikan,FPN)思想指导下,1989年开始实施“中学综合课程”(KBSM),以上两份文件均强调国民效忠意识。此后编写的华文课本中便加入了大量马华本土作者的作品,其内容多是反映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社会现象的文章。

二、研究说明

根据当前所掌握的文献,目前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尚未发现任何针对马来西亚华文课本词汇计量研究的专项成果问世。此项研究会对马来西亚汉语本土化教材的编写有所帮助。本文以中华文化词汇和本土化词汇为着眼点,首先对马来西亚华文学校1至6年级课本词汇进行了提取、分类,然后进行了计量分析。在词汇界定方面,则以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葛本仪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中词的划分为标准。在界定中华文化词汇和本土化词汇方面,中华文化词汇在本文中指的是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本土化词汇在本文中指的是能够反映马来西亚社会特点的词汇。

三、本文对词汇的分类标准

在词汇的分类上,本文以词的相关度来对词进行分类,将词汇分为八个类别:(1)天文地理;(2)人物、亲属;(3)植物;(4)文化娱乐;(5)宗教意识;(6)方位、时间;(7)用品、工具;(8)食品。

为了更详细说明问题,本文把占词汇量最多的天文地理、人物亲属、文化娱乐和方位时间词类再细分。天文地理分出五小类:国家、地名、宗教场所、交通运输和教育机构;人物亲属分出七小类:姓名、民族、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寓言人物、官职名和封号;文化娱乐分出六小类:艺术、神话故事、历史典籍、寓言故事、婚丧嫁娶和医药;方位时间分出两小类:节庆日和朝代。

四、统计结果

(一)整体情况

课本中684个词被分为:天文地理、人物和亲属、植物、文化娱乐、宗教意识、方位和时间、用品和工具、食品八个类别,进行提取研究。

表1:中华文化词汇和本土化词汇比例

图1:中华文化词汇和本土化词汇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中华文化词汇占总词汇量的65.64%,在人物亲属、文化娱乐、宗教意识与方位时间这四个领域中中华文化词汇的比例分别是80.35%、70.83%、96.15%和83.87%,明显高于本土化词语的19.65%、29.17%、3.85%、16.13%,本土化词汇则占总词汇量的34.36%。这显示本土化词汇在马来西亚华文课本中也占有一定分量。本土化词汇在植物、用品工具和天文地理三个领域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在中华文化词汇中,人物亲属和文化娱乐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中华文化词汇总数的71.05%和15.14%。在本土文化词汇中,天文地理和人物亲属则占较高的比例,分别占本土化词汇总数的48.94%和33.19%。

(二)人物、亲属

人物亲属类共有397个词,按照姓名、民族、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寓言人物、官职名和封号七类被提取分类研究。

表2:人物亲属类词汇比例

图2:人物亲属类词汇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在人物、亲属总词汇量中,中华文化词汇占80.35%,其中姓名、民族、历史人物、寓言人物和官职名这五个领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是82.38%、72.22%、88.24%、100%和100%,本土化词汇只占人物、亲属总词汇量的19.65%。从词汇的整体分布可以看出多数词汇都集中在中华文化词汇中。这其中又以反映姓名和历史人物的词汇居多,分别占中华文化词汇的54.23%和28.21%。本土化词汇中没有寓言人物和官职名的词汇,而在民族和封号领域中也只有5个和1个。在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我们应该从课本得到更多反映本土现象的词语,如反映民族、历史人物、官职名、封号和寓言人物的词语,但研究结果却显示反映这些方面的本土化词语很少。

(三)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方面有96个词按照艺术、神话故事、历史典籍、寓言故事、婚丧嫁娶和医药六个类别被提取分类研究。

表3:文化娱乐类词汇比例

图3:文化娱乐类词汇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在文化娱乐总词汇量中,中华文化词汇占70.83%,本土化词汇则占29.17%,且都集中在艺术类中,其他类别中都没有体现本土文化的词。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丰富的本土神话故事、历史典籍、寓言故事的素材,有自己独特的婚丧嫁娶和医药文化,但是在教材中体现这类的词语却很少。

(四)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方面的121词语按照国家、地名、宗教场所、交通运输和教育机构五类被提取分类研究。

表4:天文地理类词汇比例

统计结果显示,在天文地理总词汇量中,中华文化词汇占4.96%,本土化词汇则占95.04%。从列表中可以看出,词汇的分布多散布在本土化词汇中。其中地名占的比例最高(94个)。这说明,教材中的内容反映了马来西亚的地理环境。

图4:天文地理类词汇量对比

(五)方位、时间

共有31个词语被提取研究,分为节庆日和朝代两类。

表5:方位时间类词汇比例

图5:方位时间类词汇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在方位、时间总词汇量中,中华文化词汇占83.87%,本土化词汇则占16.13%。反映方位、时间的词语多分布在中华文化词汇中,很少有本土化词汇。马来西亚有不同民族,各民族都有本身的节日;而在历史方面,马来西亚则有本身的历史和朝代,但研究结果却显示体现这两方面的本土化词语很少。

(六)宗教意识、用品工具、植物和食品

表6:宗教意识、用品工具、植物、食品类词汇比例

图6:宗教意识、用品工具、植物、食品类词汇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只有在植物和用品工具类中没有中华文化词汇。宗教意识方面基本上没有本土化词汇。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社会,但研究结果显示体现这一特点的本土化词汇也很少。

五、结论

(一)中华文化词汇在两类文化词汇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反映中华文化的词语占总词汇量的65.64%,涉及人物亲属、文化娱乐、宗教意识、方位时间和食品等多个方面,这显示了马来西亚华人对自身文化的执著;而华文教育就是媒介,它在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本土化词汇在两类文化词语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但还是偏低,有待提高

整体来说虽然中华文化词汇在小学华文课本中占多数,但本土化词汇的分量也不少,占总词语量的34.36%。这些本土化词汇较多分布在天文地理领域。人物亲属中的历史人物、姓名和寓言人物,文化娱乐中的神话故事、历史典籍、寓言故事、婚丧嫁娶和医药,方位、时间中的节庆日和朝代,以及宗教意识方面,都较少有本土化词汇。其实在这些领域可以再增添更多的本土化词汇。因为这些词汇才真正能反映马来西亚社会的风土民情。

在当前的汉语国际推广中,汉语的教材应体现本土文化特色,而通过词汇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教材主要反映的内容。以上的研究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在选择汉语教材上完全照搬中国的汉语教材是不行的,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汉语教材的选择上,不能千篇一律。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不同族群、多族文化并存、多语言并存的社会,因此汉语教材也应该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好汉语。

陈素媚、王月香、林俐伶(2006)《五年级华文课本》,Penerbitan Pelangi Sdn.Bhd。

葛本仪(2004)《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黄慧羚、孙秀青、周锦聪(2005)《四年级华文课本》,The Malaya Press Sdn.Bhd。

黄慧羚、孙秀青、周锦聪(2007)《六年级华文课本》,The Malaya Press Sdn.Bhd。

黄雪玲、何贵强(2003)《二年级华文课本》,Eliteguh Industries Sdn.Bhd。

谢慧敏、郑淑玲、叶莲丝(2004)《三年级华文课本》,Penerbit Bangi Sdn.Bhd。

郑辉龙、王赛梅(2003)《一年级华文课本》,Hypersurf Corporation Sdn.Bhd。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华文词汇量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状况调查——以河南省S村为例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文化娱乐新闻要向“文化垃圾”宣战
浅论新型媒介对文化娱乐新闻报道的几点影响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