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效益的千万吨
2011-11-14张起花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有经济效益的千万吨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精打细算提升效益,投资管理精益求精,辽河油田为原油生产贴上了“经济”标签,使得稳产千万吨成为极具经济效益的千万吨。
◎每一口井都有量身定做的生产方案。辽河油田为原油生产贴上了“经济”标签,打破“高成本”困局。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中,辽河油田挺直脊梁,铸就企业的“钢筋铁骨”,并将根系不断扎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吸收着新鲜养分,枝繁而叶茂。虽然已走过40年的历程,但他的光彩并没有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暗淡,在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下,他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为原油生产贴上了“经济”的标签。细致如丝的成本评价项目和经济规模产量研究,从上到下的投资控制与管理,精打细算的周密部署,这些都为辽河油田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筹码。
而今,辽河油田已然完成了从“按生产能力配置产量”到“按经济效益配置产量”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持续稳定发展、每一滴油都尽显经济价值的康庄大道,这让其稳产千万吨的目标变得厚重无比。
单井经济评价
金融危机中,遭遇低油价、高成本的尴尬后,拥有近万口生产油井的辽河油田被产量和效益的矛盾折磨得一筹莫展。如何保证每口单井保持最佳的运行方式?如何在产量与效益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摆在辽河人面前的新课题。
面对中国石油集团对所属油气田企业“刚性”的成本控制,辽河油田下定决心,按照“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的原则,启动单井措施经济评价,力求提高单井产量。
其实早些年不少油气田企业也尝试着开展单井评价工作,但更多的是论证实施措施的油藏方案和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不注重经济可行性,不涉及措施经济评价。油井措施方案的投资风险有多大,多长时间能回收措施投入,更不在评价之内。
对此,辽河油田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斌告诉记者,在寻找“经济产量”的答案中,辽河油田全面启动了经济规模产量研究,所有工作突出“经济产量”这个重点,在综合生产能力、投资规模、生产成本、商品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配置产量,把过去由一个专业部门的配产,变成多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综合配置。
其中,“油田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研究及应用研究”,把原油生产和成本投入对应研究,统筹配置,探索两项变量的最佳配置技术,实现投入产出的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辽河油田还充分发挥了单井效益评价系统的作用,结合这套体系中辽河油田运行8年来所记录的每口单井、每个区块的即时效益状况,再结合地质、工艺等方面的相关因素,可形成科学运行方案,1000多口井效益产量的评价只需要3分钟,这为产能建设部署提供了很大便利,也使得产能井达标率达到93.6%。
作为搞好经济产量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辽河油田经济评价的范围和领域还在不断扩大。据刘斌介绍,今后影响辽河油田经济规模产量形成的每个油层、每个区块、每口油井、每项工程、每分投资、每项管理等都要服从于经济产量的原则,寻找各自的最佳状态,这也意味着今后辽河油田生产的每吨油都将是有经济产量的。
严控投资成本
在持续稳产和投资规模紧缩的双重压力下,辽河油田千方百计地在夹缝中寻找出路,而严控投资成本是其又一项提高油田经济价值的亮点工作。
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下,辽河油田总经理谢文彦提出了“资金控制从源头抓起,充分发挥好计划的综合平衡和整体协调作用”的工作部署。油田的管理模式由“先干后算”转变成了“先算后干”,仅2010年节约4.66亿元产能投资,全面完成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下达的投资控制指标。
在管理上,辽河油田增强了全员投资受控意识,重新修订管理制度,并且分批分片宣贯,使各单位对投资增强效益观念。同时,健全公司、机关处室、建设单位“三位一体”的投资控制责任共担机制,将计划执行情况与各部门单位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总额挂钩,变投资控制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而在具体投资方向和重点的把控上,则突出战略发展、坚持效益优先、确保重点工程。也就是优先保证勘探开发、安全环保整改、注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放缓一般装备购置项目、一般生产项目和一般老油气田改造项目,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和非生产性项目。在油气主营业务中,建立区块效益评价机制,优先实施产能建设投资回报高的区块。在工程技术等五项业务中,按项目投资收益和投产效果进行排序比选,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为了确保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油田公司还从抓实项目管理的立项审批、可研论证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辽河油田公司规划计划处处长潘良革表示,操作过程中,辽河油田分批次、分业务类型对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行论证审查,形成项目建设“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序列,从根本上杜绝了“钓鱼工程”、“无计划工程”和“搭车工程”。同时,在审查过程中,充分调研,做到“可有可无的项目选择无,可大可小的项目选择小,可新可旧的项目选择旧,减少新增投资。”此外,把好设计关口,强化项目设计优化,依据“安全生产、功能配套、简便实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投资。
◎“气化辽宁”工程高效推进,为辽河油田可持续发展推开另一扇门。
创新精细管理
严控投资成本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辽河油田的“精细”二字,而这两个字现如今已经渗透在了辽河油田每个人的脑海,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之中,并生发出了效益,升级成了“精细”二字。
不断挖掘老资料潜力,提高勘探整体效益是辽河油田勘探工作中精细管理的重要体现。2009年,辽河油田通过老井老资料复查,优选了大民屯前进斜坡带沙四段三口老井重新试油,最终获得成功,经过精细油藏评价上报控制储量1400万吨。
而针对产能建设投资占到全部勘探开发业务投资的80%以上的实际,辽河油田依靠精细的管理不断降低投资。比如,通过优化表层套管尺寸和下入深度、优化测井项目和录井服务,节约投资6900万元。就兴古7、张强和奈曼等重点上产区块,实施了投资“打包”政策,进行总量控制,包干核算,降低了投资。强化科技也是降低投资的法宝,锦99等多个区块的水平井进行三开改二开技术应用,节约投资1280万元。
此外,辽河油田广泛开展了“全员精细管理,杜绝百种浪费”的活动,为节约挖潜贴上了精准、精益的标签,让传统的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活动变得更具内涵。如今,独具“降”心当好“家”已成为干部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气井也和人一样,只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才能更多更好地产气”。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职工围绕如何高效产气这一问题,摸索出了“限时生产、定时关井”的金点子,使气井“既生产也休息”,提高了产气量。
如此精细的理念和行为已在辽河油田蔚然成风。聚沙成塔,通过这些细节的日积月累,辽河油田稳产千万吨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概念,而且是颇具价值的,融合了特色经济和管理方略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