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杭州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调研

2011-11-14戴旭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中国畜牧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商品猪萧山养猪业

文|戴旭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田保利(杭州市萧山区畜牧兽医局)

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省养猪业强区。从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养殖发展到如今重质量、拓市场,实施标准化生产、倡导品牌化经营,萧山的现代养猪人体现出“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萧山区的养猪规模化程度一直名列全省前茅,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有30多个,部分牧场已发展成年出栏几十万头生猪的超级大场,但始终停留在养殖阶段,市场上下波动也给养猪业带来影响。经过不断学习探索,养猪业界逐步形成共识,需要在产业延伸上做好文章。2006年,由萧山法庆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楼法庆发起,联合多家规模猪场和部分大户成立了杭州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经过4年多努力,业务延伸到养猪业的多个领域,成为浙江省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一、建立规范的合作机制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4月,2008年5月新吸收了部分社员进行扩股,现有核心社员30个、普通社员75人,其中有规模大场6家,注册资金500万元。合作社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操作,遵照自愿入社、自己认股的原则,合作社内部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等制度,明确社长、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职责,每年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决定投资、分红等重大事项。平时由理事会成员和几个规模大场的骨干社员负责全社事务,合作社有几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服务工作、财务管理和拓展业务。

合作社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主体为发展目标。他们在保留社员自有猪场的基础上,组行家指点织推进标准化优质生猪生产基地,整合养猪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建成集种猪繁育推广、饲料采购加工、商品猪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和肉食品销售以及粪肥收集利用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规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进行分红,提取风险金、公益金、公积金后,分别按入股金额和投售生猪数量分红。2009年,合作社获得净利132万元,提留40万元风险金和公积金、公益金,按股金分红31万元,销售返利61万元。

二、开展全方位专业服务

农法合作社的社员都有自己的猪场,总存栏量达到15万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20多万头,其中还有3个种猪场。社员需要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开展饲料、药品等采购服务。根据社员申报的饲料原料数量、品种和常用药品等,由合作社统一向外采购,再按进货成本分给社员,对规模大场的社员单位由该场直接与供应方结账,小规模社员则委托某个大场统一结账,再按成本价分销给他们。由于采购批量大,都能达到价格便宜、质量保证的结果,社员们都得到不少实惠。为保证原料质量,在集中采购的原则下,加强对玉米、豆粕、鱼粉和各类饲料添加剂、兽药的质量监督。饲料添加剂由合作社成员与饲料生产企业共同商讨挂钩,要求供应单位实行无残留保证机制。

2.指导规范生产,创建优质品牌。合作社按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社员单位必须执行无公害生猪养殖系列标准。做好猪舍清洁消毒和免疫程序工作,做到生猪全进全出,以及生猪的出场检疫。各场全部建立养殖档案,实行一场一标,切实做到可追溯。建立了科学的免疫程序,严禁使用违禁药品治疗畜禽疫病,饲料、兽药使用必须实行建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和停药期。严格要求上市屠宰的猪在出栏一个月停用敏感的药物和疫苗,并接受省市无公害管理部门和萧山区农业、贸易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测。合作社还统一对外注册了“东江”牌生猪产品。

合作社还向社员牧场开展种猪调剂、人工授精、防疫服务,以及各种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进清洁化生产,推广生态型猪舍、生产工艺和先进设施,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物饲料和自然养猪法技术应用等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技术,确保养殖场废弃物符合减量化、资源化要求。

3.综合利用粪便加工有机肥。为防止养猪业给环境带来污染,在各社员猪场建立猪粪处理加工分厂的同时,由合作社的规模养猪场成员单位合资成立了杭州广绿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共同在围垦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省内最大的畜禽粪便有机肥厂,该厂占地160亩,具有年吸纳消化20万吨畜禽粪便能力,年生产有机肥5万吨。该厂投产运行以来,当地的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利用,不再是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4.开展生猪收购、屠宰和零售。由合作社出资,委托社长楼法庆出面向萧山区贸易局承包了长期经营亏损的萧山肉联厂。作为合作社的下属企业,肉联厂实行单独经营,独立核算,以收购生猪、屠宰加工、肉品批发为主。肉联厂既收购社员饲养的生猪,也向市场采购商品猪,全部按市场价采购。但当商品猪市场价格很低或严重滞销时,肉联厂优先收购社员的商品猪。2009年4月,当发生猪流感的传言时,一时出现大范围的生猪压栏,肉联厂优先收购本社的生猪,减轻了社员压力。社员的生猪在价格低下时,也愿意把商品猪卖给肉联厂,因为合作社会按投售商品猪的数量返利给社员。肉联厂通过强化管理,生产能力得到成倍提高,年屠宰商品猪从原来的7万头增加到20万头猪,改造完善冷鲜肉加工分割车间,不但满足了萧山当地的猪肉供应,还向杭州等周边市县供应。2009年销售产品9000万元以上(包括社员单位自销)。

同时,在萧山区各大农贸市场陆续设立品牌放心肉连锁销售店,已在萧山城区、西河路(西门农贸市场旁)、城东创建了6个连锁专卖店,在上海南郊奉贤的上海海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设大型肉类批发部。专卖店年零售2万头猪肉,向企业、学校等集体食堂配送2万多头猪,占本社出栏生猪总量的20%以上,年销售总额达5000多万元。并用“东江”(浙江省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萧山“永兴康”两个品牌开拓市场,扩大了合作社的声誉,使产业从基地一直延伸到居民的餐桌。由于宣传到位,实行专卖,群众放心,猪肉销售量逐年提高。

5.新建和承包其他猪场。合作社社员除抓好原有各自的养殖企业外,还由部分社员合伙投资在江苏徐州宁山建设了年出栏2万头的生猪基地,为萧山养猪业首次走出省门、突破用地的局限和异地扩大再生产探索新的路子。合作社还利用自身的技术经营优势,承包经营了当地年出栏可达2万头的萧山富春养殖公司,增加合作社的产量和经济收入。

◎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总结表彰会

◎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开设的专卖店

三、合作社的优势和特色

1.起点高、规模大。全社有105个社员,注册资金500万元,全社年销售额9000万元,其中猪肉零售和配送就达到5000多万元。与全省大部分合作社相比,该合作社的注册资金、年销售量、服务范围都走在全省前列,参社社员全部是规模大场或养殖大户,不同于普通农民组成的合作社,实力强,好办事,能够承包大型的肉联厂,新建大型有机肥厂。合作社创办的企业所得归合作社集体所有,使合作社在短短几年内就有较多积累和分红,合作社也日益壮大。合作社还主动取得相关部门支持,在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员工技术培训等方面主动配合区畜牧兽医局和区养猪协会开展工作。

2.内部管理规范、民主。该合作社是以规模大场和大户为基础的,其中有6个实力相当的大场为骨干,有30个较大规模的核心社员。其合作机制不同于龙头企业带农户的模式,往往会出现由一个人说了算或一个人独占大股的不平等情况;也不同于全部由普通农户组成的合作社,易因缺少领头人和经济实力,难以开展全方位服务、创办大的事业。杭州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本身经营和管理能力强,经济实力也强,社员之间属于强强合作。合作社制定的各项制度都比较健全,在分红、返利等涉及社员切身利益方面做到公平公正,理财民主,账务公开,增强了社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近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场户,对社员占有股份数进行了合理调整。有了健全的内部制度和社员之间平等互利的机制,才是合作社长久发展的根本。

3.统分结合,机制灵活。由大规模牧场组成的合作社有别于小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由于经济实力强,可以组建或承包大中型企业,开展服务和延伸产业。社员在保持自身企业生产的同时,通过合作得到服务和利益,既保持相对独立性,也具有广泛的合作性。

该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类似于国外的大型合作社,由专业从事养猪业的社员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根据社员要求,组建加工厂、流通企业和服务机构,聘请专业人员管理,吸收各方面人才,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为合作社社员服务。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的许多合作组织就是按照这种组织模式发展起来的,有些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有些企业甚至成了跨国公司,如美国的佳吉公司成为全球谷物、饲料的大型集团。

杭州农法合作社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浙江省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朝着现代化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预示着浙江省畜牧业开始从只抓生产发展向理顺生产关系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生产经营向一二三产业联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转变,生产主体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也出现新的转变,代表着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浙江省在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组建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畜牧企业的强强合作,不断拓展产加销领域,使畜牧业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商品猪萧山养猪业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分众化、配餐式”办报:萧山日报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猪肥育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尼泊尔养猪业现状与前景展望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