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研究

2011-11-11王秀莉

文教资料 2011年12期
关键词:胜任民办高校竞争力

王秀莉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研究

王秀莉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建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胜任模型,识别大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胜任素质,提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和建议,以切实提高民办高校生的就业能力。

民办高校毕业生 胜任力模型 就业竞争力

自1999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2008年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2009年更突破600万。[1]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此外,毕业生还要承受着前几年积压下来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弱势文凭”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总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满意并且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企事业单位到学校来招聘时,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测试来判断学生是否适合他们招聘的岗位,看谁才是最适合的。其实这就是单位根据就业岗位,在诸多充满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中挑选最具胜任力的一种判断。因此,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现存用人观念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还能帮助民办高校毕业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胜任力的相关理论背景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竞争力理论延伸而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称为就业竞争能力、就业竞争优势,是用人单位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能力,而且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2]所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就是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二)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问题是当代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上世纪70年代,作为心理学派系(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的代表人物,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出众的工作绩效因果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动机、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和技能的集合。[3]希望用管理胜任力指标来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由它来预测工作绩效,由此构建胜任力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结构化组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的3个主要要素,即胜任特征名称、定义(界定胜任素质的关键性特征)和行为指标及等级(反映胜任特征行为表现的差异)。[4]这些胜任特征常用水中漂浮的冰山来描述。这就是胜任力模型的著名的模型理论冰山模型(Icebergcompetencymodel),各种胜任力特征被描述为水中飘浮的冰山,知识、技能属于表层特征,漂浮在水上,容易发现;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需要,属于深层特征,隐藏在水下,且越往水下,越难发现。深层特征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胜任特征模型逐渐从欧美发展、延伸,成为帮助企业从实现组织目标,提高业绩的角度出发,提高人员选拔、培养、调用、提升等方面的先进管理工具。胜任力模型以前主要应用于管理岗位,关注绩效管理和职位发展。[5]如今胜任力模型应用已覆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行政人员的发展、招聘和遴选、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职业生涯发展、工作设计、组织设计、培训和发展、培训需求分析和继任计划。通过胜任力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组成因素中,引起大学生未来就业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大学生未来就业绩效的基点。

二、胜任力模型对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分析

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讨论如何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很多,大多数的对策建议聚焦于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技能,培养多方面能力,降低过高的职业预期,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支持的投入力度,等等。但缺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分析基础,研究如何培养、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现实社会大学生培养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21例患者,前3次治疗每次治疗前行CBCT影像验证,之后每周重复1次,治疗前共行118次CBCT影像引导位置验证(表1),CBCT位置验证在X平移方向上误差有5次>2 mm,最大为2.9 mm,Y平移方向上误差只有9次>2 mm,最大为3.1 mm,Z平移方向上误差只有1次>2 mm,为2.3 mm,X方向旋转误差有2次>1.5°最大为2.1°,Y方向旋转误差均<1.5°,Z方向旋转误差有2次>1.5°,为1.8°和1.6°。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总体状况,普遍认为“难”,这其中包括民办高校,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引起的民办高校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是一个引起全社会讨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那刊卫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6]

国家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和高素质的毕业生,民办高校才会有良好的声誉、市场前景和生存条件。同时,大学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问题,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感觉实际工作与期望相去甚远的大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势必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发展带来潜伏性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的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有效描绘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成长发展过程,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作出准确的职业定位。

(二)实践意义。

建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胜任模型,对学生、学校、教育研究者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对学生个人而言,通过胜任模型,分析出就业竞争优势中的组成因素,可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调整其内心对就业过程中压力的心理准备程度,对个人各方面技能的调动做好准备,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心仪的工作,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现在有很多单位感觉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众多,却少见从能力、知识、态度和情感各方面都非常适当的应聘者。因此,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是探索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个人因素,能够用量化的指标进行测评,进而能进行干预。

2.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由于学校不具备公办名校的实力和声誉,在求职的起点上已经输了一程,在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的今天,如果毕业生们自身能力、综合素质不突出,没有相对竞争优势,在求职的时候就会处于明显的劣势。厘清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找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将有助于民办高校培养目标的明确。尽管民办高校相比普教阶段更多侧重于素质,但对于素质培养的目标并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使得对每个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可以由此开发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培训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3.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可以协助他们形成一套连贯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理论。近几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都具有相关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但没有针对大学生最终就业时应具备的深层次特质如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作出具体的培养规定,而这些深层次特征正是能够区分出高绩效就业的主要因素。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可以克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测量胜任力分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组成因素。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的策略

根据胜任力素质模型,结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文献分析、开放式调查问卷和理论分析,对在校大学生、已成功就业的大学生、高校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招聘员进行调查,我们构建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模型(图1),提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

图1

(一)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培养,是胜任力理论模型其他各个要素的支撑,民办大学生是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从事专业性较强工作中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应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质的要求,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动态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兼顾其他知识领域。

(二)培养丰富的技能储备。

技能(skills)是指个体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个体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民办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科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精通自己的专业,掌握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相关知识领域中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企业首先看中的方面。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认知能力。

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或知觉,自信心、主动性、创造精神、奉献精神等。民办高校毕业生较公办本科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自身定位较为合理,就业期望值相比一般本科生略低。根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44.32%的学生薪金期望值为1500—2000元/月,33.53%的学生表示只要符合当地一般情况即可,22.15%的学生薪金期望值为2000元/月以上;学生的就业区域意向,希望在省会城市的24.37%,地区级46.21%,地区和省会城市兼选的占14.87%,还有14.55%选择县级城市或者乡镇就业。[7]

从对择业的层次来看:据调查显示[8],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技术与管理”、“营销”和“基层员工”的总共为77.6%,其中基层技术与管理类是27.9%、营销类是19.2%、基层员工类是30.5%,而选择主管和经理项的分别只占4.0%和3.8%,大部分同学把就业岗位定在基层。这种良好的职业认知能力优势,令民办大学毕业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承受得住更大的挫折和失败,为培养其相对就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四)培养合格的职业品质。

特质是指身体特征的行为方式,如善于倾听别人、谨慎、诚实守信、责任心、工作的主动性、竞争能力与适应能力等。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入学前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同其他在职人员相比,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及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56.25%的单位认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熟悉工作较快”,只有9家单位感觉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一般,适应工作时间较长”,占比6.25%;在工作适应方面,69.69%的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没有毕业生始终难以适应。[9]同公办高校毕业生相比,他们性格更加外向,思维更加活跃,动手能力更强,人际协调能力、思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较好,工作起来更加有激情动力,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更易融合,荣辱感更强。

(五)培养准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动机是指决定个人外在行为的内在思想,学生学习的动机、成才的目的形成了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联系了民办大学生就业竞争要素结构的其它所有要素,在就业竞争素质要素结构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其他素质要素都以职业价值观为中心,凸显其“价值同心圆”的核心理念作用。职业价值观是学生在认识和评价职业价值和职业价值关系时所持的根本观点,它主要解决 “干什么值”的问题。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在职业活动中的直接作用可以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即为什么而学习知识,以及毕业求职后的乐业敬业、忠诚态度、责任感等方面得到体现。

以上这些知识、技能、能力的开发、培养会增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竞争能力的作用效果,是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价值实现与提升的催化剂。

从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发现,由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到表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重塑的可能性逐渐增强,各竞争优势重塑所花费的时间也是由长至短。所以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开始注意培养自己未来的胜任力素质,锤炼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品行特质修炼;准确定位,塑造良好的职场形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增加自己就业筹码。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培养计划要从学生进校即开始,有针对性地及早进行,根据社会、企业、职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计划,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适应社会、企业、职业的需要。

[1]王月金.金融危机波及高端劳动力大学生就业寒意袭来[EB/OL].http://www.trinfo.cn/ShowNews.asp?D_ID =809.

[2]王瑞萍,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师,2007,(S1):160.

[3]VAKOLA M,SODERQUIST K E,PRASTACOS G P.Competency management in support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7,28(3/ 4):260-275.

[4]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5]RANKIN N.The DNA of performance:the twelfth competency benchmarking survey[J].Competency&EmotionalIntelligence,2005,13(1):2-24.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C].北京,2007年10月15日.

[7]楼锡锦,陈立明,陈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324.

[8]魏捷,付春新.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基于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6,(4):46-49.

[9]李林.基于企业需求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9:22.

猜你喜欢

胜任民办高校竞争力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